1、怎麼一個人快速拉開韌帶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一、關於正壓腿
在壓腿的幾種方法里,正壓腿是基礎,也是習練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練者常存在以下問題:低頭、彎腰,急於用頭碰腳,胸部和腿之間出現一個大空兒,還有的站不穩,像要後倒似的,甚至出現腿部韌帶受傷。要解決以上問題,壓腿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規范動作,分步進行
(1)初練時,不宜做強度很大的練習。把腿放在與腰同高的物體上,髖部後坐,臀部要平,支撐腿與地面
垂直,膝部挺直,被壓腿腳尖向上並有意識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動,使被壓腿成一直線。腳
尖回勾有利於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長軀干,特別是脊椎。一條腿壓幾分鍾後,
再換另一腿。幾天之後,腿部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時,可進行下一步。
(2)被壓腿及支撐腿均挺直,雙手按壓被壓腿膝部,收髖使身體盡量向前俯壓,以增強膝關節後之窩肌的
伸展性。
(3)雙手按被壓腿膝部,髖部後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
練習;
(4)雙手由下抱握被壓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以胸部貼膝蓋。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5)被壓腿與支撐腿挺直,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以額頭碰腳尖。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6)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用嘴觸腳尖。此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7)雙手搬住腳掌,依上法,用下齶碰腳尖。此步成後,說明正壓腿已成。
2、怎樣在一天之內迅速拉開韌帶,急!
先用熱毛巾敷一下,准備好忍受痛苦,循序漸進地拉韌帶,第一次五分鍾,第二次十分鍾,第三次二十分鍾,要哭就哭出來,一個小時就能見效。。
3、怎麼快速拉韌帶
我是練過體育的還是我來說說吧!
首先,千萬不要冷身拉韌帶, 你可以考慮先熱熱身我每天早上圍著400米的跑道慢跑4圈,已經全身出汗了,再說了現在夏天到了,很容易出汗的.
然後,兩手往下壓,起先要慢慢的不要急於求成.1:兩腿並攏壓 48拍2:兩腿交叉互換壓48拍3:勾腳尖壓48拍 做完這些立即蹲下起來跑出一段距離.
如此反復4次吧.記住一次要比一次的幅度大! 你會發現你的韌帶有所變化.
最後,你把腿放到壓腿木上再慢慢的壓吧!
我從電視上看按摩也可以使韌帶柔軟,從而使之拉長. 你可以考慮呀完腿在讓身邊的人幫你按摩上一會!
4、怎麼樣才能在短時間內拉開韌帶?
在短時間內拉開韌帶:
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
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
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拓展資料:
拉韌帶注意事項
1、腘繩肌為多關節肌,同時跨越髖關節和膝關節,壓腿時腰背直的意義就是充分打開髖關節處腘繩肌的柔韌性。
2、壓腿不是在拉韌帶,而是打開肌肉和筋膜的伸展性,韌帶拉開會降低對關節的保護,對於大多數人沒好處,那些關節超限的舞蹈演員都是有專業完備的力量訓練輔助。
拉韌帶多久可以劈叉
3。肌肉長時間被動伸展會導致鬆弛而不是柔韌,柔韌性不影響力量,但是鬆弛會導致力量下降,力量下降的結果就是出現肌肉不平衡,比如膝蓋超伸其願意之一就是腘繩肌群鬆弛。
5、快速的拉開韌帶有哪些方法?求大神幫助
想快速拉開韌帶是不可能的,年齡越小韌帶越好
滿意請採納
6、有沒有快速拉韌帶的方法,一個星期拉到最大,不怕疼,只求快,最好有詳細計劃表。
最開始得熱身得身體微微出汗在開始拉韌帶,而且切記不要一下壓到底,得一點兒一點兒的給勁~壓倒不能再壓的地步堅持吃別動,開始的時候堅持1分鍾到後來科技加時間,要是柔韌性好的話,豎差應該不用一周,橫差也能下個差不多,要是柔韌性很不好的話,那就沒准了!注意一定要熱身完事壓腿,否則壓傷了半個月都好不了。
但是聲明,壓完腿第二天肯定也會有疼痛感,但是只要方法對,應該沒有問題,第二天同樣,要熱身,之後在開始壓腿,開始的時候可能下一點二都會很疼,但是堅持一個動作感覺緩解了再往下下,不是嚴重拉傷,沒問題~
7、?怎麼樣才能快速拉開雙腿的韌帶?
一、快速拉開腿部韌帶的動作:
1、正壓腿面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並步站立,一腿放在肋木上,另一腿直膝;兩手扶按膝關節,立腰收髖;上體前屈並向前、向下做壓振動作。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2、側壓腿 側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腳尖稍外撇,另一腿的腳跟擱於肋木上;右臂上舉;兩腿伸直,立腰開髖,上體向腳尖側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3、後壓腿背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兩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另一腿後舉,腳背擱在肋木上,腳面綳直;上體後屈並做壓振動作。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豎叉 兩手左右扶地或自然下垂;兩腿前後分開成直線,前腿後側著地,腳尖勾起,後腿的內側或前著地;上體向前振壓。
6、橫叉 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
7、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
二、拉好韌帶的注意事項: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可以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仍然須再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覺,離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
8、怎樣快速拉開韌帶?
你多大?超過15歲的話就跟你們老師說別讓他做夢了,你早中晚個抻一次還要一周呢,之前一定要熱身等身體出汗後再練,否則一旦受傷了韌帶是很不容易恢復的.
9、開垮是訓練打坐開始的第一步,如何快速打開韌帶的束縛
雙盤坐初練者並非易事對,稍一上腿,踝、膝、胯三關節便會疼痛刺骨,難以忍受。但只要經過一段練習,自然就會好了。 練習方法和技術 甲、准備活動 ①並步站立,雙手扶按雙膝,做蹲起運動二十四次。左右做轉膝運動各二十四次。 ②大開步,雙手扶膝,左右撲步各十五次,每次震顫六遍。 ③並步站立,提踵二十六次。 ④大開步,左右弓步,雙手扶膝下壓各十八次。 乙、第一步 ①扳足法和技巧 坐在後邊略高的座墊上。上身正直,雙腿前伸。然後雙手扳住右足外側,小指接近踝骨。十指交叉打口。左肘也可以壓住左腿。一扳一松為一遍,每分鍾約做十五遍,(對青年人而言),老年人在八九次間既可。使踵部逐漸向肚臍靠近。最後一次扳住稍堅持十五秒鍾再松開。初習時,用力勿過大、過猛,以稍感疼痛為宜。做完後將兩手擦熱,按摩足部片刻,然後換腿繼續練習。在呼吸上,由五秒一呼,五秒一吸逐漸上升到以十五秒一呼,十五秒一吸。但年老者也可自然呼吸。在意和念上,既要放鬆疼痛部位,又要意在練習的動作上。 ②開胯法和技術 坐姿同上。兩腳屈曲,足底相抵,踵部靠近身體。兩手扶膝,一壓一松為一次,以每分鍾100~150次頻率,可做400次左右。最後一次下壓保持20秒再松開,使兩腿逐漸觸地。呼吸和意念均同上。 ③壓膝法與技術 坐姿同上。把左足曲回,放在右大腿上。左手壓住左膝,右手握住左足掌。一壓一松為一次,以每分鍾180~200次頻率練習8~10分鍾。使膝部逐漸觸地。最後一次仍保持15秒鍾。然後可換腿練習,做法同上。呼吸和意念均同前。 在實踐中,對膝部疼痛厲害的,可附加以下練習的方法和技術。既兩足底相抵,至於體前中線上,膝關節約成直角,兩手扶膝,如上壓膝法和技術,練習3~5分鍾。 壓膝法使膝部可以觸地後,即進行下一步練習,但還應從乙的練習法和技術開始。其中對壓膝的方法要增加難度,方法是使膝部逐漸向另一腿靠近。 丙、第二步 ①屈腿壓膝練習法: 坐姿同上。右足外側至於體前中線,左側16-18厘米,右膝關節約屈成直角。屈左膝把左足放在右腿上。其餘練法同壓膝法,再使膝部逐漸觸地。 ②膝頂踝凹法: 上勢練習膝部觸地後,既可使膝部向另一腿逐漸靠近,直至頂入踵上踝凹內。進行壓膝法,同上述壓膝法。 當扳足練習膝部能靠近肚臍,開胯練習能使兩膝觸地,壓膝法使膝部能頂入踝內,到此已基本上能雙盤姿勢了。但始初不能持久坐直,上側腿的膝部又不能觸地,可再增加進行練習法和技術的第三部的練習。 丁、第三步 ①盤腿壓膝法: 先呈屈腿壓膝式,然後再把另一足也置於對側大腿上成雙盤坐姿,一手握住上足足掌,另一手壓膝,同屈膝法,使膝部逐漸觸地。 ②盤腿扳足法和技術: 盤腿壓膝畢,兩手握住上足踝部向上扳,一扳一松;反復練習。次數自己掌握,但不得少於20次。坐後裔次也要保持20秒鍾。在按摩放鬆後,換腿練習,直至雙膝輕松觸地,甚至自然盤上。到此雙盤坐法已基本上完成。 雙盤開始後,雙腿伸直,雙足尖內勾綳緊,兩眼觀看足尖,雙手搭在膝蓋上,默坐5分鍾。然後再將兩手搓熱,依面部、胸部、腹部、大腿部及小腿部的順序,自上而下推按至足部,連續坐六遍。 起立,重復一遍准備活動法,練習完畢。 每日可行持兩遍,每遍三十分鍾,經月余時間,雙盤坐姿既可練成。 綜上所述,循序漸進是基本原則,切勿急於求成。以踝、膝、跨關節稍感疼痛為宜。有疼痛即可說明有點進步,但不可過重,請注意體會微小的進步,此乃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