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棒球主投手每次比賽都要換而其它位置的人基本不換?
先發投手在一場比賽里對手臂的負荷是十分巨大的且肌肉也會疲勞和回損傷(常見的解決方法答就是比賽中休息冰敷 完後在熱敷) 這不是投手都可以辦到的 這就為什麼有的是先發有的是中繼 ,至於其他位置不換是有一個球隊的考量 和球員的狀態打擊能力和場上的影響力,這里有個調度叫做指定打擊(DH)限美聯 因為起初MLB都要求投手打但後來美聯為了保護投手和比賽的觀賞性制訂了DH(代替投手打擊)而國聯還是舊制不變而當美聯球隊到國聯球隊主場打球時投手要隨俗參與打擊。
2、求一部棒球的電影
片名:棒球英豪1 沒有背號的王牌(背番號のないエース)
監督:杉井ギサブロー
出品:グルーブ·タック(アニメーション製作)
上映日:1986年4月12日
時長:93分鍾
片名:棒球英豪2 再見的禮物(さよならの贈り物)
監督:はしもとなおと
總監督:杉井ギサブロー
出品:グルーブ·タック(アニメーション製作)
上映日:1986年12月13日
時長:80分鍾
片名:棒球英豪3 在你離開之後(君が通り過ぎたあとに)
監督:永丘昭典
總監督:杉井ギサブロー
出品:グルーブ·タック(アニメーション製作)
上映日:1987年4月11日
時長:83分鍾
【棒球英豪·touch】電影特別加映 劇場版
1、片名:棒球英豪 Miss Lonely Yesterday(大學篇,あれから君は…)
監督:永丘昭典
總監督:杉井ギサブロー
動畫:グルーブ·タック
出品:東寶株式會社·グルーブ·タック·旭通信社
放映局:日本テレビ系列
上映日:1998年12月11日
2、片名:棒球英豪 風的去向(Cross Road,風のゆくえ)
監督:永丘昭典
總監督:杉井ギサブロー
動畫:グルーブ·タック
出品:東寶株式會社·グルーブ·タック·旭通信社
放映局:日本テレビ系列
上映日:2001年2月9日
真人版
日文名:タッチ
中文名:棒球英豪(大陸)鄰家女孩(台灣)
英文名:Touch
導演:犬童一心
主演:齊藤祥太 齊藤慶太 長澤正美
3、棒球界有哪些讓人強得可怕的大佬?
對大聯盟的一個簡短的回答被分為在現代的頂級球員和頂級球員。/25更新,寫入更多玩家並更新數據。以下是今天的頂級球員:Mike Trout團隊:洛杉磯的天使隊後衛位置:中場和外野手國籍:美國生日:1991/08/07(27歲)首次亮相:2011/07/08,代表Ang今天在洛杉磯的第一個擊球手是一個綜合性的球員,他結合了進攻、防守和跑壘。在20歲的時候,他成為了一名大聯盟球員,並獲得了第一個賽季的獎項,如新國王和棒球海盜王。在12至18年的七個季節中,每年提交最高數據。在七年的MVP投票中,特勞特獲得了兩個第一,四個第二和最差的17年賽季,同時也排名第四。很難想像鱒魚會在當年的選秀中排名第25。在這個賽季之前,27歲的特勞特以4.3億美元的價格與天使續約了12年,他將成為一生的天使也就不足為奇了。特別活動:明星賽(2012-2018年)、盟軍海盜(2012年)、
美國聯邦外野手銀條獎(2012-2016年、2018年)、美國新國王(2012年)、美國聯邦醫生金(2014年)、明星賽MVP(2014年、2015年)美國漢克·艾倫獎(2014年)美國聯邦年度最有價值球員獎(2014年、2016年)Shohei Ohtani團隊:洛杉磯天使站在:首發/指定罷工國籍:日本生日:1994/07/05(24歲)FI第一次亮相:2018/03/29,代表洛杉磯的天使隊天才球員,通過他們的進入系統,挑戰日本職業棒球大聯盟,嘗試打出百年來無人能打出的二流球。與投球結果相比,第一年22小時的表現更令人驚訝。因為去年的韌帶手術,這個賽季不能投球,特別是負責擊球。特別活動:NPB明星賽(2013-2017年)、NPB永聯制勝射擊王(2015年)、NPB海洋聯盟防禦率王(2015年)、NPB燕聯十強投手(2015年、2016年)、NPB指定最佳十擊(2016年)、NPB本壘打ER冠軍(2016)NPB明星賽MVP(2016)NPB海洋聯盟年度MVP(2016)NPB最快球速記錄(165公里/小時)美國新國王(2018)科迪貝林格隊:洛杉磯道奇後衛:右外野手國籍:美國生日:1995年7月13日(23歲)第一次亮相:2017年4月25日,代表洛杉磯道奇隊17年來,新的國際聯盟之王,現任聯盟之王本賽季出擊。今年的賽季開始的很熱,有一次是在和五個冠軍的比賽中。最近,它有了輕微的停滯,但貝林格只有23歲,而對未來的斗爭更具進化性。特別活動:明星賽(2017年)、新國際聯盟之王(2017年)、國際聯盟錦標賽MVP(2018年)、克里斯蒂安·葉利奇團隊:密爾沃基釀酒廠警衛:
右外野手國籍:美國生日:1991/12/05(27歲)第一次亮相:2013/07/23,代表邁阿密馬林魚17年前,當我在大爛隊時,馬林魚表現很好,但沒有達到頂峰。在與釀酒商交易了18年後,它爆發了。在那一年,它得分了。326/。402/。598/36小時,贏得了國際聯盟最有價值球員獎。今年的賽季也很熱,SLG、OPS、本壘打是聯盟中最高的。特別活動:國際聯盟外野手金手套獎(2014年)、明星賽(2016年、2018年)、國際聯盟外野手銀條獎(2016年、2018年)、國際聯盟對抗王(2018年)、國際聯盟漢克艾倫獎(2018年)國際聯盟年度MVP(2018)Max Scherzer團隊:華盛頓國民隊參加:首發國籍:美國生日:1984/07/27(34歲)首次亮相:2008/04/29,代表亞利桑那響尾蛇隊擊球手
4、棒球常說的手部受傷是什麼傷
棒球運動員是通過跑壘來得分,因此主要的損傷是肌肉的拉傷、骨折和其
他與跑有關的肌肉損傷。在棒球運動中是上肢的運動系統損傷發生率高於下肢。投手的損傷主要是肩胛骨的肌肉群、肘部、前臂、手腕和手指的損傷等。
棒球運動常見的運動損傷:
棒球運動員特別容易遭遇急性運動損傷。僅有一小部分遭遇嚴重的損傷(如:偶發性的棒球撞擊到運動員的胸部)與球和其他的運動員發生碰撞會發生面部、上肢、下肢的挫傷和骨折。
下肢發生的急性運動損傷:
1、在跑動過程中不慎膝關節的旋轉所致膝關節的前交叉韌帶損傷。
2、髕骨的軟骨撕裂和半月板的損傷。
最常見的是棒球運動員的勞損:
1、肩袖肌肌腱炎,尤其是投球手最容易發生。
2、髕骨和膝關節的周圍損傷,由於頻繁的急停和啟動所成熟的壓力。
勞損是在持續的運動中產生酸疼和疼痛等不適。由於炎症和腫脹產生疼痛。無論是棒球還是壘球運動中肩袖肌的損傷是最為常見的損傷。由於投手的不同特性,小腿、踝關節扭傷和挫傷損傷發生率是不同的。
輕度的勞損可以進行休息加上使用消炎止痛葯來解決,同時,配合冰敷或者熱療在患部交替進行。慢性的勞損傷要求避免在患部施加更多的壓力,骨折和嚴重的韌帶扭傷有時不排除外科手術的干預。
棒球運動損傷預防的策略:
對於棒球和壘球運動員而言,肩關節和肘關節的損傷是最常見的。在賽季前的訓練和身體的狀態是幫助預防勞損和損傷,尤其是急性損傷的關鍵。力量訓練和心血管的耐力訓練是足夠的話,這樣可以減少50%的勞損發生。請注意適當的技術動作,特別是投球動作可以減少勞損和急性的肌肉與韌帶的損傷
1、在每次運動之前必須進行適當的肌肉熱身和肌肉的拉伸活動。棒球的運動服裝應該是合身和佩戴正確。
2、穿著適當的保護裝備,如頭盔,手套等等。
3、避免勞損,注意訓練量和比賽時的不同運動負荷。
4、接球手要求面部戴面具,同時,要求咽喉與胸部之間應該填充保護物。
5、要求每位運動員穿著適當的護具,護踝夾板等等。
6、應該確定運動場上是無障礙、平整。
幾種拉伸方法:
仰卧位旋轉腰部的拉伸:身體成仰卧位,雙手肘關節伸直,肩平舉,雙膝關節屈曲90度,旋轉膝關節到身體的一側,讓膝關節的外側觸地,堅持15秒鍾,休息5秒鍾,換方向到另外一側,堅持15秒鍾,休息5秒鍾。重復動作12次。
肘關節的旋轉拉伸:
身體成直立體位,一手屈曲肘關節90度,手背放置於腰部,用另外的手握住背在腰部手的肘關節,使該手的肘關節向前拉伸,維持15秒鍾,休息5秒鍾,交換另外的一手進行拉伸,重復10次,要求拉伸的幅度是最大,讓肌肉產生酸痛感覺。
旋轉手腕拉伸的方法:
把需要拉伸的手臂伸直,平行於地面。然後,旋轉手腕向下,手心向肩外側,用另外的手來握住該手腕向上,直到你自己感覺到前臂的伸肌肉群獲得拉伸。維持15秒鍾,休息5秒鍾,重復動作4次。交換另外的一側手腕進行訓練。
5、右手長期做爆發性運動有什麼損害?如棒球投手
以棒球投手來來說,最主要源的傷害是在手肘和肩膀,都是韌帶的撕裂傷。手肘韌帶的話是UCL的撕裂,以棒球投手來說,如果是UCL損傷的話可以採取手肘韌帶重組手術(Tommy John Surgery),手術的原理是用身體其他部分的韌帶,比如腿部的韌帶來替換撕裂的UCL,這項手術已經有近40年的歷史,已經十分的成熟,雖然恢復期長達18個月,不過在恢復期後,大部分球員還是可以達到以往的水準的,甚至變得更強壯。如果是肩膀的撕裂的話,就比手肘的要復雜,在進行肩膀手術之後,球員能回到以往的水準的可能性很低。
6、關於棒球投手勝負的問題?
目前國內外棒球運動發展迅速,已有140多個會國和地區,尤其是在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台灣等地區非常盛行,隨著中國大學生棒壘球分會成立和中國開展具有職業性質的棒球聯賽,試圖在2008年奧運會棒球比賽中與歐美等列強抗衡,不斷提高競技水平,為國家培養優秀後備人才。
在棒球運動中,投手是球隊里的靈魂。培養好投手群,可決定球隊在比賽中的勝負,在比賽中,只有投手可直接控制和削弱進攻隊的擊球命中率,減輕本隊的防守負擔,增加本隊在比賽中的勝數。投手不僅要掌握基本技戰術、配球等,而且必須了解出手角度的控制,才能達到效高的控球水平,為球隊贏得勝利。
一、投手投球出手角度主要由下列因素決定:
1、出手點的高度
2、打算把球投在什麼高度
3、球體到達本壘板前由於重力作用而下降的程度
4、球體到達本壘板前由於空氣阻力的影響而向上或向下偏離的高度
二、投手出手角度的分析和結果
1、出手點的高度主要取決於投手的身材、伸踏步幅和臂部的動作方式,球體由於重力作用而下降的程度取決於它從出手點到本壘板運行約17米所用的時間;球速越快,下降程度越小;反之,則下降程度越大。
2、球體由於空氣陰力的影響而上下偏離的程度,主要取決於球的旋轉方向和轉軸的位置。
據美國棒球專家賽林研究,當投手出手點距本壘板17.07米,出手高度距投手堆上方1.75米處,投快速球121公里小時(欲投好球區上沿擊球員腑窩應距地面約1.5米),由於球因重力作用和空氣阻力的影響總是向下直偏差約20公分(距好球區上沿)。因此,投手須以高於水平面某一角度將球投出手才能投進好球區上沿,即出球時前臂是向後頃斜的,當球沿切線方向飛出時,其運行方向略高於水平方向。
三、建議
1、若通過改變伸踏步幅,不一定能有效糾正快球在好球區內的上下偏差。
2、若改變軸心腳在投手板上的位置,不一定能有效糾正快球在好球區內的左右偏差。
3、投手投球出手後的後繼動作不會對球產生任何影響,但隨擺動作對保護投手的受傷有重要作用,因投手的各種角運動在較長的距離內停下來,可保證所涉及的內部肌肉和韌帶力比身體突然停止運動時少得多;因此,隨擺運動有助於避免身體內力作用而發生的損傷並有助於投手的防守動作。
7、棒球飛出去碰到身體怎麼辦
如果嚴重的話,馬上送到醫院急救
棒球運動的常見損傷:
一、肩膀
原因:棒球運動投球、傳球或打擊時,易因迅速的扭轉造成肩部肌肉拉傷。
症狀:肌腱炎(tendinitis)、肩關節不穩定(shoulder instability)
護具防護原理:護具的約束支撐作用,協助肌肉作用避免過度用力肌腱拉傷
二、腰背部
原因:棒球運動員在揮棒、投擲時,瞬間的過度扭轉軀干可以造成背肌拉傷。
症狀:肌肉拉傷(muscle strain)、椎間盤突出(hivd)
護具防護原理:護具協助腰部肌肉作用,保護支撐腰部。
三、手肘
原因:棒球運動員投球時瞬間過度拉扯手肘內側肌腱,造成拉傷、發炎。打擊時也可能因動作不當造成肌腱拉傷。
症狀:外上踝肌腱炎(later epicondylitis)、側副韌帶扭傷(collateral ligament sprain)、肘脫臼(elbow dislocation)
護具防護原理:護具加壓保護肌肉活動,限制瞬間過大的活動角度減少傷害。
四、手腕
原因:棒球運動員接球時,緩衡球的力道,造成腕韌帶損傷。
護具防護原理:護具可增加手腕緩衡能力,減少運動傷害。
五、大腿
原因:棒球運動員跑壘、投球時,跨步造成內側及後側肌腱拉傷;上壘時則容易直接撞擊股四投肌造成挫傷。
護具防護原理:護具可減緩大腿挫傷所產生的疼痛及肌肉拉傷造成的不適。
六、膝部
原因:棒球運動員投球時膝蓋需提供足夠穩定的支撐以完成投擲動作,動作的些微不協調就足以產生韌帶拉傷。
症狀:前十字韌帶拉傷(acl tear)、後十字韌帶拉傷( pcl tear)、內側韌帶拉傷(mcl tear)
護具防護原理:護具協助緩衡活動時部位的受力,避免肌肉、韌帶拉傷及關節、半月軟骨損傷。
七、腳踝
原因:棒球運動員跑壘時容易造成腳踝扭傷。
症狀:踝扭傷(ankle sprain)
護具防護原理:護具強化足部穩定,緩衡腳踝在移動時所承受的能量。
8、棒球每場比賽主投手必須改變,為什麼其他位置的人基本上不會改變?
投手在游戲中的工作量非常大。除了比賽前的熱身和每半場前的熱身之外,MLB首發投手的球場數量約為100球。
剛剛從農場上來或剛剛受傷退役的年輕人通常被限制在80-90球,更謹慎的投手可以投票超過120個球。例如,松坂大輔在甲子園進球250個。在今天的大聯盟中是不可能的(日本勤勞的高中投手的血液將被視為美國的虐待兒童)。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在一個賽季的162個常規賽季很長。如果一名首發投手能夠在賽季中保持健康和高效,那麼他幾乎每個賽季都會有32-33場比賽。 MLB的當前主流是第一投手的俯仰旋轉。五人輪換也表明目前的大聯盟球隊普遍認為健康的投手將在常規賽季後至少花四天時間重返血局。
就規則而言,你可以讓你的首發投手每天都去,但除了表現上的表現不一定比「休息」理想更好,過度投球造成的傷害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的。畢竟,在某種意義上,投球是一種不自然的運動。當一名投手將球一直扔到本壘時,他的尺側副韌帶(UCL)和肩部受到不自然的壓力。因此,如果每個比賽都需要一名首發投手,那麼它將更容易受傷,從而導致賽季報銷甚至取消整個職業生涯。就游戲而言,其他位置的首發球員比第一手球員要小得多。
對於首發投手來說,在比賽中失去身體會使他們不得不休息。對於其他地方的玩家,情況並非如此。如前所述,其他位置的球員主要負責戰斗和防守。如果在第九場比賽之後比賽可以成功完成,則一名球員最多可以打5-6次,防守參與次數不會超過被抓的球員數量。另一方面,第一個投手,假設一個100個進球的比賽,平均5個擊球手的目標,他還需要面對大約20個擊球手。游戲中兩種類型玩家之間的工作量實際上是非常不同的。
9、手肘大臂的這個地方疼,紅圈中的位置,我是打棒球的,打完球之後這里按壓就會疼,請問這里是什麼韌帶還是
不是什麼肌肉拉傷,可以用冰敷或者不管它,別再打球過幾天就好啦!
10、當棒球投手所需的所有練習
裝備沒有什麼特殊:手套,棒球服,帽子,棒球鞋,還有就是滑石粉。還有就是「碳酸鎂」,人們通常又稱之為「鎂粉」。有吸濕防滑作用。
投手訓練
投手體能訓練~
跑步:
投手最重要的功課就是跑步。跑步可以強化腿和腰,而且也能練就出完投9局所需要的體力。總是強調317勝的鈴木啟示說過,投球即跑步。也只有不斷的跑,經常的,恆久的跑,用力的跑,死命的跑,才能造就出一名偉大的投手。
速球:
再來就是球速。一般正統球隊的投手的球速即使經過長年累月的訓練也大多在130到145之間。要練出好的球速有很多細節,不過大致來說大概有兩個關鍵:正確而順暢的投球動作,以及良好的肌力。尤其是背部,三頭肌,腰部的AB肌,大腿的四頭肌等等肌肉都是很重要的。其中背肌更是超重要。另外,大量而經常性的練球以及重量訓練,是不可或缺的。沒有任何捷徑可以增進球速,只有苦練。
控球:
接下來才是控球,每一個投手遇到控球上的問題時,狀況都不同,解決的方法也不同,有些人可能一個月就可以改進控球問題,但是也有人花了好幾年才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無論如何,要改進控球,最重要的就是多練習,增加自己的熟練度以及穩定性,漸漸的控球就會改進。
柔軟度:
柔軟度可以靠訓練來增進,平常多拉筋,柔軟度就會漸漸好起來。不過,練柔軟度的時候要有耐性,因為這種東西的進步幾乎是短期內沒有辦法感覺到的,而且躁進也是完全無用的,只會徒增受傷的機會。
重量訓練:
重量訓練最重要的原則是利用適當的強度來鍛鍊肌肉。以在最大肌力的60到80%為佳。每一次大都要舉個10至15次,連續的舉數次這樣的動作我們稱為一組,每次重量訓練,我們大約要做三到四組,在每一組之間可以適度休息約半分鍾到一分鍾。剛開始從事重量訓練,可由60%的強度以及10下3個循環開始,然後再慢慢的增加。
腕力:
練習腕力最好的方法應該就是舉啞鈴,舉的時候,手心向上握著啞鈴,然後身體其他部分不動,只用手腕彎曲的動作將啞鈴往上舉起,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不然就是拿一根繩子,一邊綁重物,一邊綁一根棒子,然後手握棒子捲起繩子,用這樣的方法把重物拉起來,這一個方法也很有效。
熱身:
熱身的量應依據每個人的需要而定。
首先是伸展與跑步。伸展的目的是讓每一個關節的肌肉和韌帶做好准備,而跑步的目的是要提升心肺的工作量,至於應該伸展多少,應該跑多少?這就因人而異了,有些人跑一圈就覺得熱了,那就夠了,有些人跑三圈還冷冷的,那就應該繼續跑。這些東西不但是因人而異,而且也是因時而異的。
這些基本的熱身完成之後,接著就是傳球的練習,要傳到能夠全力投球才算是完成,如果是投手,最好投到剛開始覺得要喘那個時候才當作是熱身的完成。
餵球:
很多控球好的投手的控球力都是餵球餵出來的例如澤村榮治。餵球時只用手腕的力量,餵久了手腕也靈活了,自然在出全力投球時,手腕可以作最後的修正送往設定的目標。餵球的好處不只在於幫助手腕,還加上了使自己學會柔軟而順暢的丟球的優點。其實,投球的時候,熱身前跟熱身後的姿勢應該是愈接近愈好,唯一的明顯差異應該是每個動作的速度,熱身前要緩緩的揮臂、轉腰與跨步,然後慢慢機快每一個動作,一直到完全熱身,這時候動作變得快,但是不應該因此而失去流暢的感覺,反而還應該因為動作的加快而使收尾動作加大,讓自己的威力更能發揮。
跨步:
關於跨步大小,標准約是 5.5 到 6.5 個鞋子的長度。但也因人而異。基本上,投球沒有標准動作,只有基本動作。協調性好的選手抬腿高一點步伐大一點有助於增長威力,但協調性比較差一點的腿抬得太高或步伐太大會形成負擔 。最好能找到自己最好的跨步距離。想當一名投手,就要知道投手丘上的變化。幾乎沒有一個練習丘或投手丘是相同的。
投球動作之大小:
投球的動作大小,對控球,球速有絕對的影響。最好的例子就是勇士隊的麥達克斯,他平常的投球都是用短臂投球,也就是說他的投球姿勢中,手臂的伸展較小一點,他的目的是為了讓他的控球非常精準。他也可以投很快的球,但是他平常只投速度中等的球。原因就是要增加投球的精準度。
比較大的投球動作對球速通常比較有幫助,而比較小的動作則對控球有利。但是這個大或小當然都有一定的限度,太小則根本不構成投球動作,太大的時候會因為要浪費很多能量去做動作反而減弱了速度,所以,這邊所謂的大小,應該都必須是在正常的投球姿勢可接受的范圍之內的。
差不多就這樣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