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 腳踝 韌帶拉傷。。而且 是 經常 拉傷 我又愛打球 求 幫助
足關節包括踝關節,跗骨關節,跗跖關節,跖骨關節,跖趾關節和足趾關節。在人體運動中,只要是站立,無論做什麼動作,都離不開足部各關節。尤其以踝關節為主,踝關節是人體負重的重要關節,而踝關節周圍韌帶對維持踝關節的穩定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韌帶損傷或踝關節輕微位置改變都能引起很多症狀,例如:腫脹、走路疼痛、甚至有些不敢走路。此類病人有些做X光檢查也看不出,通過手法觸診,能探清病因。採用手法復位後,能達到各韌帶及關節的正常生理位置症狀隨之祛除。也是需要指出,如果踝關節未經適當治療則可能導致踝關節不穩,容易反復扭傷和脫位,嚴重者合並創傷性關節性。找高手正骨復位就會好的。
2、受過傷的韌帶為什麼經常在會受傷
您好,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最常見的韌帶拉傷有兩種: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歪了腳;和膝關節的韌帶拉傷(在後面的膝部疼痛部分詳細介紹)。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的治療辦法是在拉傷之後馬上做到以下幾點:
1.休息、馬上停止運動,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冷敷。冰塊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每次冷敷15到20分鍾,每天三到四次。
3.壓迫。用綳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綳帶產的緊度要適中,你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讓你支端發麻或缺血。
4.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迴流
3、為什麼會經常崴腳
因為第一次崴腳後沒有做好「理筋」和「散瘀」就會導致以後經常崴腳。崴內腳後除容了敷冰要禁止接觸冷水。(敷冰可以但是後期一定要用活血通絡的中葯煎水泡洗,以免出現引起冰伏。)如何防止就難了,運動前做好熱身,戴好護具,感覺體力不支一定要休息~~~
4、我學跳舞的,經常韌帶拉傷,有啥膏葯可以緩解腿疼的?
膝關節炎的保養方法
1,飲食
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大豆、豆製品、雞蛋等。以便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鬆,促使軟骨及關節潤滑液的生長,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關節炎的症狀。盡量避免身體肥胖。
2,心理
避免患者由於病情或臨床出現的一些症狀產生過重的心理壓力。耐心向患者說明此病的病因、相關因素、病理過程、防治方法等等。避免由於此病病情纏綿,遷延時間長,造成患者焦慮、煩躁的心理。
3,日常護理
(1)及時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減少負重,注重防止對膝關節的進一步磨損,避免長時間頻繁上下樓、跑步、爬山等對膝關節磨損較大的運動,避免跌打扭傷。
(2)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幹活。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至6倍,工作時下蹲(如汽車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為低座位(坐小板凳),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
(3)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准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讓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後再參加劇烈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練太極拳時,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連續打好幾套,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
膝關節炎的鍛煉方法
1、有氧鍛煉,如騎自行車、游泳及行走。因膝關節的最大負荷出現在上下樓梯時,故此項鍛煉不適合它會影響關節的正常結構和功能。震盪或沖擊膝關節的運動可能進一步損傷關節軟骨。
2、增強肌力和活動范圍的鍛煉。
對膝關節炎的患者,膝關節的伸直力量可降低達60%,所以要增加膝關節伸肌的力量。首先是股四頭肌等長收縮。
①坐在凳子上時,將下肢伸直,緊緊收縮大腿肌肉,用力將膝關節推向地面;
②如果躺在床上,將下肢伸直,緊收大腿肌肉,將膝關節向床的方向推進;
③保持5秒;
④此後放鬆,反復10次—15次,漸進性加大活動量。
①坐在凳子上或躺在床上
②交叉雙踝,將左下肢擱在右下肢上方,下肢伸直,將足跟觸地或緊貼床墊,將左下肢盡量推向下,而將右下肢盡量推向上方,使踝關節推擠在一起;
③保持5秒;
④將下肢位置交換,重復以上動作,10—15次。
5、經常崴腳是怎麼回事?
你好~~· 如果你有韌帶拉傷後沒有及時的治療,以後就會經常的崴腳了,最好到醫院去檢查下看看有沒有傷到骨頭,沒有的話弄點活血化瘀的葯吃吃估計就差不多了,平時多用熱水泡泡,不要受涼了,我給你一副中葯熬了熱敷對陳舊性扭傷效果挺好,~雞血藤50g,藿香10g,伸筋草30g,木瓜20g,獨活20g,細辛10g,紅花20g,寄生15g,川斷20g,黃柏30g,桂枝15g,川烏10g,草烏10g,全蟲10g,蜈蚣2條,祝你早日康復~~~~下面是關於崴腳的理論介紹你了解了解~~~~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范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下面是我的一些小經驗分享給你O(∩_∩)O~如果是急性扭傷的話在初期要適當的休息,未經正確良好治療的患者,踝關節再次損傷的可能性是經治療患者的3~4倍的,如果損傷沒有累及韌帶組織,只要保守治療,遵守休息、冰敷、加壓包紮、抬高患肢的原則,多可以獲得滿意的療效,急性期24~48小時可冷敷,每次10~20分鍾,6小時一次.在損傷的急性期也就是在24小時之內,急性期不能按摩。急性損傷的可以按壓陽陵泉穴位減輕疼痛。24-48小時以後可以經常用熱水洗洗~~~祝你早日康復吧
6、經常崴腳怎麼辦
崴腳了怎麼辦
冬天滑雪是近年的時尚,但稍不留神很容易就崴了腳,可扭傷的程度又沒到非要住院、上夾板、打石膏等那麼嚴重。這時候人們應怎樣處理?
西醫:腳崴得不厲害也應上醫院
武警北京第三醫院徐本明醫生介紹,人體最重要的關節之一就是腳踝,它不僅支撐而且平衡著全身的重量,自身復雜的關節和大量的韌帶都決定著易受傷的本性。崴腳,醫學上稱作踝關節扭傷。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上下樓梯、步行逛街、公園漫步、旅遊登山,稍不留意踏空了梯級,碰撞了磚石、樹墩等,都容易導致踝關節扭傷。一旦扭傷後,無論自我感覺嚴重與否,大家應盡快找專科醫生進行就診。不要覺得能動能走,自己養著就能治療,如果養不好,會留下習慣性崴腳的隱患。
中醫:盡量順著崴的方向倒下去
北京中醫醫院雷仲民醫生介紹,人們走著走著就會崴腳,這是無法避免的,有的可能是由於天冷,人體各關節活動少,肌肉與關節等不協調造成的;有些根本就是偶然,無法提方。崴腳後,人們最快的反應就是朝扭傷的反方向「糾正」一下,實際上,這還遠遠不如就勢倒下、不較勁的好。
中西醫共同建議:
1.崴腳後,受傷的腳盡量保持不要再繼續活動,有條件的可以用綳帶等捆綁固定,這樣可以降低腫脹的程度。
2.傷後24小時內切忌按摩,應反復冷敷3~5次,每隔2小時1次為佳。這是由於扭傷後24小時內局部毛細血管尚處於破裂狀態,冷敷會促進血管收縮,也可以使用一些噴霧劑幫助止血止痛。
3.24小時後改用溫水熱敷,每日2次即可。24小時後熱敷能活血化瘀,促進瘀血吸收。
4.崴腳後,最好是及時找專科醫生就診,以免留下後患。
北京青年報
7、我最近身體非常容易受傷,特別是筋骨,很喜歡抽筋,關節部位經常崴到,韌帶拉傷等,好像是某種維生素缺少
缺鈣加上運動少造成的
人的身體其實很強韌的,經常運動可以增加人體肌肉和筋骨
但運動要循序漸進,慢慢來
到時候你就會享受運動帶來的心理和身體的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