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髕骨體上附著的韌帶有幾條?
髕骨可以觸及,並且可以左右推動。 髕骨向上連接了人體最強大的一組肌肉群——股四頭肌,也就是我們大腿前方的肌肉(主要負責伸直膝關節,你的膝蓋從彎曲到伸直的過程中,摸一摸這個肌肉是不是在收縮。)向下,靠一股稱為髕腱的肌腱組織連接到膝蓋下方的一塊突起的骨頭上,這里叫「脛骨結節」,後面會提到。此外呢,髕骨的左右兩側(醫學上稱為內外側)各有一些韌帶,分別叫做內側髕股韌帶和外側支持帶(髕股韌帶,顧名思義就是髕骨連接到股骨的韌帶,看圖),這兩股韌帶就像拔河的兩股繩子一樣,將髕骨平衡在一個居中的位置上。無論你是伸直還是彎曲、蹲下還是上樓梯,髕骨始終在比較居中的位置上小范圍上下移動,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髕骨下面對應的是一個類似於軌道的凹槽,叫做股骨滑車(這些拗口的醫學名詞聽一下就好,沒必要糾結,知道有這么個軌道就行了。)而髕骨下表面是一個突起的形狀,突起部位就正好在這個凹槽里滑動。由於內外側髕股韌帶向兩邊牽拉著髕骨,達到力學平衡,所以它一般不會從下面的軌道中滑出來
2、髕骨韌帶損傷?
首先要對髕韌帶的損傷的做一下定性,它是不完全斷裂還是完全斷裂,是單純型斷裂,還是復合型斷裂,復合型斷裂就是合並了其他的損傷,像骨折、關節脫位什麼的。 髕韌帶的損傷治療同其他肌腱損傷治療是一樣的,都是講的三早,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早診斷就是剛才說的。早治療就是說一旦需要手術治療的話,盡快手術,手術做得越早,術後恢復越好。 如果不需要手術,也應該馬上進行一個石膏或者支具外固定,保持在膝關節伸直位,然後固定時間是三到四周。 第三,就是早康復,因為在固定期間,它是限制膝關節活動的,這時候就是疼痛和腫脹減輕的時候,應該早期進行功能鍛煉,主要是做一些遠側的關節活動以及肌肉的舒縮運動,但是不可以做膝關節的屈伸運動。 早康復的話,它主要可以防止肌肉萎縮、預防關節的粘連、促進病情的恢復。
3、髕骨加壓帶對韌帶恢復有好處么
您好,還不錯,可以固定髕骨,防止二次傷害,希望幫助到您
4、髕骨韌帶斷裂 手術後多久可以開始進行康復鍛煉 以及具體要通過什麼方法鍛煉 有沒有詳細的康復時間表和訓練
如果髕骨韌帶斷裂是直接吻合的,那麼,需要伸直位支具固定6周,6周內可以做直腿抬高訓練股四頭肌,6周後開始做屈伸功能訓練,鍛煉的角度以每周20度的速度進行,開始為被動訓練,主要依靠康復師,等超過90度,那麼就可以自己雙手環抱小腿進行屈曲練習了;
如果做的是異體肌腱重建,並用螺釘進行了固定,那麼4周就可以進行緩慢的功能訓練,基本原則同上;
康復計劃是需要與主刀的醫生進行溝通的,因為術中的情況只有你的醫生知道,手術過程是否順利,髕腱的吻合是不是堅固,都需要與你的醫生進行交流;上面的康復流程供你參考。
5、歷史例子告訴你,林書豪所經歷的髕骨韌帶斷裂有多嚴重
歷史例子告訴你,林書豪所經歷的髕骨韌帶斷裂有多嚴重
林書豪的賽季報銷了,Woj大神在推特上爆料,林書豪的傷情已經確認為右膝蓋髕骨韌帶斷裂,將無法出戰本賽季接下來的所有比賽。而就在消息一出,就有悲觀的球迷說道:「也許不只是這個賽季,林書豪的職業生涯都毀掉了。」這句話真的不是在開玩笑,因為髕骨韌帶斷裂比起一般的膝蓋傷病還要嚴重。
我們所熟悉的膝蓋傷病包括半月板撕裂、十字韌帶撕裂,這也是大部分球員遭受過的傷病,比如賈巴里帕克和羅斯曾經遭遇過十字韌帶撕裂,威少則是半月板撕裂,這幾個球員都在受傷後重新回到了賽場,但是髕骨韌帶撕裂在NBA的例子並不多,最為知名的就是阿朗佐莫寧,在2007年面對老鷹的比賽里,莫寧在一個封蓋後落地,遭遇了髕骨韌帶撕裂,當時他和林書豪一樣都說出了「我完蛋了」類似的話,最終的結果也是如此,對陣老鷹的比賽成了莫寧的最後一場比賽。
同樣的,老將穆托姆博也是因為髕骨韌帶撕裂而離開賽場,2009年季後賽首輪,火箭面對開拓者的第二場比賽里,穆托姆博在嘗試封蓋奧登的時候也遭遇了髕骨韌帶撕裂,這個傷病最終讓穆托姆博直接宣布了退役。
作為背景以及NBA歷史上最可惜的球員之一,奧登也經歷過髕骨韌帶傷病,事實上他身上的傷病非常多,包括膝蓋微創、腳踝傷病以及左膝蓋髕骨韌帶斷裂,其中最致命的可能就是髕骨韌帶斷裂。那場比賽發生在2009-10賽季,奧登在面對火箭的比賽里嘗試封蓋布魯克斯,落地時遭遇了左膝蓋髕骨骨裂,這也成為了奧登在開拓者生涯的最後一場常規賽。
上賽季的大衛李也是如此,西部決賽的第三場比賽,原本就缺兵少將的馬刺再遭重創,大衛李在一次進攻中落地傷到了膝蓋,只能坐著輪椅出場,最終診斷為髕骨韌帶撕裂,賽季報銷。而自從那場比賽之後,大衛李也積極地恢復和訓練,然而至今沒有得到簽約。
當然,好消息是林書豪比起莫寧、穆托姆博和大衛李都要年輕,這也就意味著他康復的機會更大,然而壞消息是,林書豪至今也遭遇了很多傷病了,他的膝蓋、腳踝、腰部都有傷病,這一次髕骨韌帶斷裂對他的職業生涯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希望他能從中走出。
6、髕骨髕韌帶斷裂術後應怎樣鍛煉一般恢復得多長時間
?
7、髕骨韌帶松,能自行恢復嗎
這個不好說,一般情況下,很難自行恢復的,因為韌帶裡面的血管很少,身體的營養物質很難運送到,自然就會很難自愈的。
8、7.8年前我韌帶拉傷,髕骨錯位做手術,醫生說2年之內不能跑,我遵守了,可是為什麼現在跑步還會使不上力氣呢?
葯物的作用可以參考上面朋友的,葯效原則掌握好,而具體品種不必拘泥。
但是加一點東西希望對你有幫助,僅供參考。
輕量(極其輕開始)的膝關節屈伸活動是不可缺少的。先從把腿平放在床上開始,慢慢屈伸,等於不必對抗地心引力的屈伸,是不會傷到病位的,慢慢適應了再加,次數和強度根據局部感覺的反饋來定,無定勢,同樣道理,按道理去做,而無須拘泥條款。
再者,講點心理的東西,越急於康復,會適得其反,這個很重要,盼什麼不來什麼,郁悶、委屈、擔憂,都是你康復的大敵。如果放鬆自己的情緒,不論它恢復成什麼樣,你都坦然處之,從容面對,這將是恢復最迅速的心理暗示,我對此深信不疑,你要問為什麼,我只能抽象地說,圓順平和的心情,是五臟六腑最協調的最好疏通劑,身體就是這樣,「不通則痛」。
講更玄乎點,如果有機會做善事。幫助別人,那就放下姿態,盡管去做吧,不要管為什麼,做到一定的程度,你會發現你不知在什麼時候病痛早已經默默地痊癒了,可以說,不較勁時間,是作為一個病人能得到最快康復的竅門。
從醫多年,自己凡有不舒服,都是按此律調整,每次都無形而化。我不求什麼分數,我治病也從來不去要求別人給我錢,只有淡淡的喜悅在心頭,幫助了多少數量也從不計較。如果我上面的建議你全做到了、也痊癒了,還想感謝我的話,請像我一樣去無私地幫助最少一個人,就OK了。
9、髕韌帶勞損如何治療?
髕韌帶起自髕骨下端,止於脛骨上部的脛骨粗隆。其形態粗大,性質堅韌,是人體較大的韌帶之一。當髕骨上移時,通過髕韌帶牽拉小腿的脛骨使膝關節伸直,同時髕韌帶還有穩定膝關節的作用。
1.病因 由於髕骨在運動時可以發生位置的變化,特別是在屈膝時,髕韌帶與髕骨相接處可以轉折成角,因此,髕韌帶起始部所受牽拉力的方向在經常發生改變,加之這種牽拉力較大,致使髕韌帶起始部容易發生病變。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膝關節的伸屈活動十分頻繁,病變組織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常易使病變轉為慢性,治療效果也不易鞏固。
髕韌帶受到碰撞、打擊等直接暴力時,可以造成損傷;用力猛提腿或突然伸直小腿時,髕韌帶的起始部受到突然的大力牽引,也可使髕韌帶發生損傷。急性損傷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轉為慢性。臨床上最多見的是長期、反復的牽拉使髕韌帶發生的慢性勞損性病變。
2.症狀 開始為膝部酸脹不適,以後出現持續性鈍痛。在開始活動時疼痛加重,稍活動後疼痛減輕,但過度活動後疼痛又明顯加重。上下樓梯、下蹲站立、負重行走及用力踢球等,都會使髕骨下端疼痛;半蹲位時疼痛最為明顯。重病人平日步行時也出現疼痛。病人感覺膝軟無力,走路時容易疲勞,致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更不能背負重物行走。
3.檢查 在髕骨下端髕韌帶的附麗區有明顯壓痛,觸摸時可感到該處的髕韌帶有腫脹、鈍厚的改變,令病人做半蹲位站立姿勢,會引起髕骨下端的疼痛,此為半蹲試驗陽性。在病人仰卧做伸膝動作時給予一定的阻力,如出現膝部疼痛加重,稱為伸膝抗阻試驗陽性。這些試驗均有利於本病的診斷。
4.治療
(1)休息:膝關節前、後、左、右用適當的夾板固定,以使患膝制動得到休息,這對早期、急性病變的恢復是十分必要的。
(2)簡易按摩手法:在髕韌帶起始部的病變部位上用拇指指端來回刮撥髕韌帶20~30次,然後再用力按在此處3~5min,多數病人的症狀會得到好轉或消失。但是,如果治療後病人得不到適當的休息,髕韌帶仍然不斷受到牽拉,次日症狀可再復出現。如能堅持治療並使局部制動休息,其治療效果還是相當樂觀的。
(3)針灸:在髕骨下緣正中垂直刺人,左右兩側再各施一針,針尖指向髕骨下緣中部,留針10 ~ 20min。在留針期間針尾置艾絨或葯艾條燃燒,會明顯增加針刺的療效。
(4)注射療法:用常規配伍的合劑5ml,沿髕骨下緣浸潤注射,5d注射1次,常可收到良好效果。
少數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行髕骨後下緣髕韌帶附麗區的切痕松解術,效果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