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子宮底韌帶

子宮底韌帶

發布時間:2020-11-04 18:38:31

1、宮頸癌的早期症狀是什麼樣

相關研究顯示,宮頸癌早期比較明顯的一個症狀就是,夫妻在同房的時候,女性私處發生出血的情況。很多女性可能平時比較害羞,出現這種情況不好意思去看醫生,覺得這種情況可能是偶然的,可嘗試nk細胞回輸

2、宮頸癌的早期症狀

您好,先不要馬上對號入座,如果對自己的身體情況產生懷疑,建議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宮頸癌早期症狀:
(1)白帶增多:約有82.3%的患者有各種不同情況和程度的白帶增多,稀薄似水樣或米泔水樣,白色稀薄,水樣、米泔樣、血性或膿血性,有腥臭味。當癌組織破潰感染時,分泌物可為膿性,伴惡臭、腥臭。晚期患者並發感染則呈惡臭或膿性。
(2)陰道流血:約有81.4%的患者有不規則陰(陰)道流血症狀,尤其是接觸性出血(即性生活後或婦科檢查後出血)和絕經後陰(陰)道出血是宮頸癌患者的主要症狀。開始常為夫妻生活、排便、活動或婦科檢查後出血,初期多為少量,並經常自行停止;到了晚期病灶較大則表現為多量出血,甚至量多如沖出而危及生命,年輕的患者可以表現為經期延長、月經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則常表現為絕經後陰(陰)道流血,量或少或多。 菜花狀宮頸癌出血現象較早,出血量較多。
 (3)全身症狀:病人至晚期除繼發如尿毒症等全身症狀外,往往出現消瘦、貧血、發熱、全身衰竭、惡病質等臨床表現。
 (4)壓迫症狀:宮頸癌至晚期,由於腫瘤增大,可出現各種壓迫症狀,疼痛是常見的壓迫症狀之一,其發生率為41.1%,多見於Ⅲ、Ⅳ期患者。此外,根據病灶侵犯的臟器而出現一系列繼發症狀;若病灶侵犯盆腔結締組織,骨盆壁,壓迫輸尿管、直腸和坐骨神經時,壓迫症狀常見下腹痛、腰痛,尿頻、尿急、肛門墜脹感、里急後重、下肢腫痛、坐骨神經痛等;癌灶壓迫或侵犯輸尿管,嚴重時而導致輸尿管梗阻,腎盂積水,腎功能損害等,最後導致尿毒症則死亡。
(5)轉移症狀:除淋巴轉移外,較多見於肺轉移,肝轉移及骨轉移而出現相應的症狀。
 

3、排卵期為什麼會不舒服?要緊嗎?

女性生理復周期中的排卵制日期多出現在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有部分女性在此期間常會感覺身體不適,有時甚至可出現腰酸和小腹墜脹等不良感覺。那麼,導致排卵期不舒服是什麼原因呢?

女性排卵期出現身體不舒服狀況,在婦科臨床常見有以下兩種原因:

1.個人體質原因。由於每個女性個人體質不同,存在個體差異原因,部分女性處於排卵期在黃體形成之後,可在排卵期有少量出血現象,有時還會出血相對較多,這會造成黃體內局部壓力增高,因此就常表現為下腹部有墜脹等不舒服感覺。一般這屬於生理性不適,通過注意休息,大多數不良狀況能夠盡快緩解。

2.病理性原因。排卵期女性出現腹部墜脹、腰酸腰痛的另一個常見原因,主要應考慮與附件炎症、盆腔炎症等婦科病有關。女性排卵期會有卵泡液產生,若流至子宮直腸陷渦會加重炎症刺激反應,所以就容易出現下腹部的墜脹,以及腰底部的酸痛等不舒服感覺。

如果女性經常在排卵期出現這類不舒服感覺時候,應該去醫院婦科進行檢查,通過白帶常規化驗、婦科內檢,了解子宮附件兒和腰底部韌帶是否有壓痛感等,若診斷為病理性原因所致應給予對症治療。

4、什麼是宮底韌帶增厚

慢性盆腔炎包括子宮內膜、輸卵管、卵巢、盆腔結締組織
及腹膜的慢性炎症,以下腹部墜脹疼痛,腰骶酸痛,白帶增多,
伴見性交痛,月經失調,痛經,不孕為特徵。現代醫學認為發
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是急性盆腔炎治療不當,或患者體質較差,
或輕型亞急性期不被重視,遷延或演變而成。中醫學將此歸納
為「症瘕」、「帶下」、「不孕」的范疇。

慢性盆腔炎多發生於有急性盆腔炎的已婚婦女,以下腹疼
痛,墜脹,腰骶酸痛,白帶增多,婦科檢查時可有盆腔觸痛,
子宮增大,腹腔包塊等。根據病位不同,一般可分為三種:

1.慢性子宮內膜炎多有不規則的月經或子宮出血,下腹墜
脹,白帶增多,可伴有低熱。婦科檢查可見子宮有觸痛,子宮
增大,宮旁組織可有增厚及觸痛。B超檢查可見子宮內膜炎性改
變。

2.慢性輸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一般有產後或流產等誘
因,多有月經期或性生活忽視衛生及手術感染史,或鄰近器官
的炎症病史。常以下腹疼痛、腹脹、腰骶酸楚、白帶增多為主
症,伴有月經不調,不孕史1年以上,症狀經常反復,遇月經期、
經後,性交後,勞累後加重。婦科檢查可觸及單側或雙側增粗
的輸卵管,呈條索狀,或有片狀增厚或囊性腫物,可有壓痛。
腹腔鏡檢查有明顯的炎症改變;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顯示輸卵
管部分完全阻塞,輸卵管積水為油滴狀集聚;腹部平片顯示子
宮附近塊狀物可有密度增加。

3.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輕者可無症狀,病情較重者,多有
腰骶部及下腹部脹痛,性交痛。婦科檢查作三合診時常發現雙
側子宮韌帶明顯增厚,但一側較另一側明顯,宮底韌帶和主韌
帶增粗變硬縮短,子宮可移位,偏向一側,或前或後的活動受
限,還可出現「冰凍骨盆」的改變。

除此之外,慢性盆腔炎還應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靜脈
淤血症,結核性盆腔炎,盆腔炎腫瘤,陳舊性宮外孕、慢性闌
尾炎相鑒別。

中醫認為本病多由氣滯血淤,沖任失調所致。治療當以行
氣化淤為基本治法,依不同中醫症型進行辨證論治。你目前的
癥候表現正是久病入絡,氣滯血淤,脈絡淤阻。治療以行氣活
血,化淤通絡為主。可試用下列葯物:

當歸12克,益母草12克,香附15克,蘇梗10克,川斷10克,
桑寄生10克,狗脊10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魚腥草10克,
赤芍10克,內金10克,白芥子10克,蒼術10克,海浮石15克
(先煎),生地10克,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從月經開
始前3天使用,每次連用7劑,連用3個月經周期。

平素要注意經期及產褥期保健,保持外陰清潔。經期及本
病治療期間應禁止性生活,謹防冒水涉水,勿食生冷,做盆腔
保健操,必要時可配合理療。

5、私密整形有什麼隱患

可能沒有做好,會有感染的風險。

與子宮底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