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性骨盆腹膜形成兩個腹膜陷凹分別稱
女性盆腔腹膜形成兩個陷窩,分別是膀胱子宮陷窩,子宮直腸陷窩,後者是盆腔的最低點。
2、腹膜形成的子宮韌帶有哪些?
子宮韌帶具有防止子宮脫垂,保持子宮在盆腔內位置不變的作用,一共有四對,包括闊韌帶、圓韌帶、主韌帶和宮骶韌帶。其中,闊韌帶位於子宮兩側,呈翼狀,主要作用是能夠限制子宮向兩側傾斜,起到穩固的作用;圓韌帶呈現圓索狀,能夠維持子宮前傾的位置;主韌帶橫行在子宮頸兩側和骨盆側壁之間,又稱為子宮頸橫韌帶,能夠固定子宮頸的位置,防止子宮脫垂;宮骶韌帶短厚而有力,向後、向上牽拉子宮頸,維持子宮頸保持前傾的位置和狀態。
3、腹股溝直疝病因,腹股溝直疝是由什麼病因引起的
腹股溝斜疝又分為先天性腹股溝斜疝和後天性取股溝斜疝兩種。(1)先天性腹股溝斜疝與胚胎發育有關。人類胚胎期,睾丸從腰椎旁逐漸下降,同時帶動部分腹膜、腹橫盤膜及腹部肌肉經過腹股溝管逐漸下移,形成陰囊。在睾丸下降過程中,腹膜形成一個腹膜鞘突。在睾丸下降完成後,腹膜鞘突自行閉鎖。如果腹膜鞘突未閉鎖或閉鎖不全,則可能形成先天性腹股溝斜疝的疝囊。(2)後天性腹股溝斜疝與腹股溝部位的解剖缺陷有關。在正常情況下,腹模筋限和腹橫肌的收縮可使腹股溝深環關閉,從而阻止斜瘡的形成。如果腔橫筋膜或腹橫肌發育不全,再加上腹內壓力增高(如勞動、排便、排尿、腹水、啼哭等)因素的出現,可促使深處的腹膜向外突出形成癌變,腸管等組織也隨之進入癌變,形成後天性腹股溝斜疝。疝內容物從位於腹壁下動脈內側的直瘡三角處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疵稱腹股溝直疝。腹股溝直疝多見於中老年人,這與老年人腹壁肌肉較薄弱有關。如果老年人出現長期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及慢性便秘等情況,造成腹內壓力升高,促使宜癌三角部位的腹膜及內臟突出,則可形成腹股溝直疝。腹內臟器或組織經腹股溝管突出即為腹股溝斜疝,約占腹股溝疝的90%,是最常見的腹外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