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練韌帶的動作

練韌帶的動作

發布時間:2020-11-03 05:23:53

1、男生怎樣快速練韌帶

現今被認為最科學和有效的柔韌方法,是美國的運動神經學博士(Tomas Kurz)經過長期的研究而創立的:對等性柔韌訓練(isometric stretches) 該方法其實並不怎麼復雜,但柔韌的練習要系統的安排,才能達到好的效果!主要分成2個部分,第一,每天早上話4~15分鍾做動態柔韌練習,也就是活動關節,做正抬腿,後撩腿和側撩腿。但絕對不要做靜態壓腿!第二,一個星期只要2次的11~23分鍾的對等性柔韌練習。簡單的講,對等性練習就是比較特別的劈叉方法,腿劈開到最大限度後,保持不超過30秒,然後略微收起,大腿上部的肌肉用力大概3~5秒,感覺就是讓腿自己用力撐起身體。然後放鬆慢慢再下壓到極限,保持不超30秒,再一樣的略微用力收起腿,反復如此,大概5次左右。不用太著急,如果第二天感覺肌肉很疼,那就是訓練過渡了,需要暫停,直到肌肉不疼為止!根據記錄,普通人大概需要3~6個月可以順利劈開橫叉,主要是根據個人的柔韌基礎,有些甚至9天就可以完全劈叉!當然,這個方法還有很多輔助的訓練,比如建議你多跑步,跑步可以提高肌肉的彈性,還要多做腹肌和背肌的練習,可以幫助你輕松的起高腿,負重深蹲等腿步力量訓練也是必需的,還有一個每天要做的就是,仰卧後,舉起雙腿,然後左右分腿到極限,然後再並起,再分腿,反復100次,一個月後腳腕上負重,每天50次分舉腿,以後每個月增加分量,這個方法對劈叉有很大的幫助

麻煩採納,謝謝!

2、怎麼練韌帶

首先糾正你個說法,你不是韌帶差,是柔韌性差,兩者是不同的概來念。
柔韌性只有堅持拉才可以,前後劈叉即縱叉,還有橫叉都要壓下去,動作要標准,腿部源就差不多了。腰部的可以坐在墊子上分開兩腿,然後右手過頭去夠左腳zd,拉住後堅持一會兒,換另一側。和減肥一個道理,柔韌性要長期堅持,因為好多人會因為疼痛而放棄。

3、初學者拉韌帶有什麼方法?求圖解。

許多朋友總是對韌帶拉傷有抵抗怕會很痛,並且總是認為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事實上,在學習了一些動作後,拉動韌帶變得很容易,那我們一起學習吧。

拉韌帶,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那些痛苦的畫面,事實上只要方法正確使用,韌帶牽引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外,拉動韌帶是不可操之過急,只有循序漸進才更有效,然後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些常見的動作。 

弓步壓腿:我相信每個人都熟悉這個動作,事實上,這是瑜伽中相對基本的伸展運動,做這個動作的關鍵點是腿部韌帶的拉伸和全身的平衡,所以在鍛煉中你不能不耐煩,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仆步壓腿:喜歡跑步的朋友應該都熟知這個動作。作為一個被廣泛使用的拉韌帶的動作,仆步壓腿確實能提高柔韌度,但在練習過程中,大家一定要保護好膝蓋,防止過度使用造成損傷。

健身球後壓腿:這個動作因為使用了健身球作為輔助道具,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加入了健身球之後,腿部韌帶的拉伸桿會更強烈,同時身體還要保持平衡穩定。

4、怎樣練韌帶

關於柔韌性的修練

一、關於正壓腿

在壓腿的幾種方法里,正壓腿是基礎,也是習練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練者常存在以下問題:低頭、彎腰,急於用頭碰腳,胸部和腿之間出現一個大空兒,還有的站不穩,像要後倒似的,甚至出現腿部韌帶受傷。要解決以上問題,壓腿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規范動作,分步進行

(1)初練時,不宜做強度很大的練習。把腿放在與腰同高的物體上,髖部後坐,臀部要平,支撐腿與地面
垂直,膝部挺直,被壓腿腳尖向上並有意識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動,使被壓腿成一直線。腳
尖回勾有利於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長軀干,特別是脊椎。一條腿壓幾分鍾後,
再換另一腿。幾天之後,腿部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時,可進行下一步。
(2)被壓腿及支撐腿均挺直,雙手按壓被壓腿膝部,收髖使身體盡量向前俯壓,以增強膝關節後之窩肌的
伸展性。
(3)雙手按被壓腿膝部,髖部後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
練習;
(4)雙手由下抱握被壓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以胸部貼膝蓋。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5)被壓腿與支撐腿挺直,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以額頭碰腳尖。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6)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用嘴觸腳尖。此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7)雙手搬住腳掌,依上法,用下齶碰腳尖。此步成後,說明正壓腿已成。

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練習,使軀干與腿部形成一一對應,如腹部與大腿、胸與膝、頭與腳尖依次對應接觸,才可避免軀干與腿之間出現的空兒。

2、由輕到重,由低到高

壓腿時,身體對腿部韌帶、肌腱、肌肉施加壓力。初練時,用力要輕,當練習一段時間後可逐漸加重壓力;如果一開始就施以重力,也許能堅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連走路也難了。腿放的高度應由低到高。將腿放至與腰同高,壓到下頜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胸同高的物體上;再練至下頜下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肩同高的物體上,直至把腳放在與頭高的物體上。

3、先拉後壓,由近及遠

初練壓腿,因其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長,不僅徒勞無功,還會使韌帶受傷。因此初練時,應先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後施以振壓;振壓也要一下一下地進行,不可急於求成。壓腿時還要注意軀干與腿部的接觸是由近及遠的,軀干與腿相應部位的接觸順序是:軀干:腹部—胸部—頭部腿部:大腿—膝蓋—腳尖,不要一開始就毫無顧忌地用頭硬碰腳尖。

4、要意志堅強,持之以恆

進行腿部柔韌性練習,的確枯燥乏味,尤其是練到一定程度,還會有腿、髖部酸痛的感覺,這是練習者出現的類似長跑運動員一樣的「疲勞期」,此時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強的意志,有苦恆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韌素質與腿功其它素質比較起來,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此時應善於自我調整,適當減輕下壓力度、幅度,減少壓腿時間,或是進行踢腿練習,與壓踢結合等。只要堅持下去,酸痛的感覺會逐漸消失的,那時你會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興奮的。

5、壓前要做好准備活動

練習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關節、腿部肌肉的准備活動。因為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有關,通過准備活動,可提高肌肉的溫暖,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有利於腿之柔韌性練習。

二、關於正踢腿

踢腿是腿功柔韌性訓練最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鞏固壓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為實戰腿法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踢腿時常出現的問題有:1、重心不穩,甚至摔倒;2、支撐腿腳跟抬起或支撐腿膝部彎曲;3、彎腰凸背。解決上述問題,踢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起腿要輕

腿將要踢起時,要迅速地將身體重心移到另一腿上,使將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鬆,這樣才會起腿輕,踢腿快如風。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牆或肋木練習。

2、踢時要快

腿由下至上快速向面部擺動,這里有一個加速的過程。踢時髖部要後坐,腿上擺有寸勁。剛剛練習踢腿時,必須保持動作的規范性,寧可踢得剛過胸也不把支撐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彎曲,或是彎腰凸背用頭去迎碰腳尖,這些均說明腿的柔韌性訓練不到位,韌帶還沒有拉開。只要堅持壓踢結合,常練不輟,定會達到腳碰前額的。

3、落腿應穩

初練者往往踢起腿剛落地,就踢另一腿,從而出現出腿笨重、身體歪斜的現象。這是因為踢出的腿剛落地時,身體的重心還在原支撐腿上,腿下落時轉移重心,勢必出現上述現象。正確的做法是等腿落實後,身體重心轉換已畢再踢出另一腿。其實這樣練習也有利於實戰中連環腿法的應用。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並避免傷害,熱身與拉筋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面的基礎內
功一樣,必須是持之以恆而扎實的;但是,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
掌握不到要領;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並確保安全,以下的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
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
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
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
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
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
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
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
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
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
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
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
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
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
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
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
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
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
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良好的柔韌性不會妨礙生長,而且有利於生長。保護骨骼肌肉,有效預防傷病。

柔韌的訓練,不可能一點苦都不吃。否則根本練不出來。做好吃苦的准備,採用科學的方法,保持一顆平常心,一定可以做到。

祝成功!

5、拉韌帶要做哪些動作呢?

你好
拉伸韌帶,就是將肌肉放鬆,拉伸纖維組織。
有:兩腿直立,手指碰腳尖;高抬腿;伸展運動;以上動作網上有圖片指導。但不要用力過度,以免造成關節扭傷,或者拉傷。
其實,拉伸韌帶,沒有硬性的動作規定,可以自由發揮。其目的在於讓肌肉和韌帶伸展,放鬆,有彈性。只要動作做完讓你感覺肌肉和韌帶拉開了,有彈性了,那麼你的動作就是正確的

(希望能幫到你)

6、怎麼練韌帶

拉韌帶的具體步驟
一、熱身。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慢跑後拉韌帶韌帶更容易松)
二、就是拉韌帶了。分幾步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另外一個方法比較多,有點理論化: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7、如何練韌帶最快的速度

一個月應該夠的,拉伸之前慢跑800米!我感覺一字馬考驗的是好幾塊肌肉共同的柔韌性,因為你下叉時有好幾塊肌肉都會被拉長!如果只是劈一字馬,那麼你練到的肌肉柔韌性就不是所有被拉長的肌肉的柔韌性!而且操之過急一味下叉還容易傷到肌肉韌帶,那可是很痛苦的事不好堅持,傷好了隨隨便便少練了幾天,柔韌性就得下降!要記住無論是豎叉橫叉,髖部肌肉的柔韌性都很重要,只練豎叉橫叉把一兩塊肌肉的柔韌性練得很好了是沒錯,但消退的也快,如果你練很多柔韌性的動作,那麼你拉開的肌肉多,每一塊肌肉都會被幾個動作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壓,壓過腿的人都知道,一開始進步很快,但是十幾天後,進步就會慢起來需要常年累月的積累柔韌性才會上去,還很容易消退,如果你把每塊被拉長的肌肉的柔韌性都練好了,那麼你就可以輕松一字馬,而且水平的消退還難得多,因為你好幾塊肌肉的柔韌性都被控制在還不錯的水平,而一倆個動作蠻壓的話,痛苦不說,還只是把一兩塊肌肉的柔韌性練到非常好遠遠超出常人,但消退也會很快,好了廢話不說,下面進入正題!
1.正弓步壓髖,一腿在前腳尖向前膝蓋不超腳尖,另一腿則是內側向地面保持筆直狀態,讓軀乾的重量完全落在髖部,不停向下振壓,一直默數12345678 22345678.。。。。。數到8個八拍換一隻腳繼續,8個8拍在10秒左右!兩腳各做一次一組,做3組。組間無休息,上體盡量正直
2.側弓步壓髖,筆直腿的腳尖盡量朝前,屈膝腿朝斜前方,一腳彎曲呈蹲式,盡量屈膝,另一腳筆直,也是讓軀乾的重量完全落在髖部,不停向下振壓,盡量屈膝,也是雙腳各做一次一組,3組!同上,組間無休息
3.站姿前俯身掌壓地,8個8拍一組,3組,重量落腳跟上,腳並攏都可以輕松掌夠地時,站10厘米左右高的台階上下壓!一開始也是腳不並攏,每天進步一點,組間休息幾秒!
4.力量舉深蹲壓腿,上體正直,肩上背個感覺比較重的重物,雙腳大開超兩倍肩寬,腳尖和下蹲的大腿指向一致,腳尖盡量朝側面,然後下蹲到能蹲到的極限不停振壓,雙手扶著膝蓋用全力把膝蓋往雙側面掰,這回你會有3個力幫你壓腿:軀乾重力,雙手掰力,臀部用力向前頂的力!也是8個8拍一組,3組!組間無休息
5.束角式,動作怎麼做自己百度!盡量用頭和肩碰地,8個八拍一組,做3組!組間無休息
6.仰躺著,一隻腳伸直完全貼地,雙手抱住另一隻腳,讓其屈膝腳跟往屁股靠,雙手盡量用力把膝蓋往胸口貼並保持住另一隻腿完全伸直緊貼地面還保持彎曲腳腳不動!每天彎曲的那隻腳要比前一天更直,8個8拍一組,3組,組間無休息
7.正壓腿,8個8拍雙腳各做一次一組,3組,每次都爭取支撐腿往後靠一點,組間無休息
8.側壓腿,8個8拍雙腳各做一次一組,3組,組間無休息,放高處的腿屈膝,爭取每一次都讓支撐腿往側面擱一點!
9.豎叉,8個8拍雙腳各做一次一組,3組,組間無休息,每天都爭取比前一天多下去1 2CM,每次都可在前腳下多墊本薄書!找個可以扶著的地方,也是讓軀乾重量完全落在髖部,上身正直!
10.橫叉,8個8拍一組,3組,組間休息幾秒按摩下拉伸的肌肉!注意事項同上!
11.正踢腿,雙腿各踢16次一組,雙腿輪流踢,腳別彎!3組,組間無休息
12.側踢腿,雙腿各踢16次一組,雙腳輪流踢,腳別彎!3組,組間無休息
我講下吧,為什麼只要3組呢?因為每個動作3組可以讓你每次都達到或接近當天能達到的極限,這玩意不能貪多,否則容易受傷!而分組做是因為肌肉被拉長後會自動收縮阻止繼續拉長,只有拉了8個8拍後起來一下放鬆一下才能更下去!

8、健美操初學者該怎麼練韌帶?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
一、熱身。
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慢跑後拉韌帶韌帶更容易松)二、拉韌帶。
分以下步驟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1)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2)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
(3)壓胯: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 是貼地。
(4)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三、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
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四、拉韌帶的方式: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站姿: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坐姿:有兩種拉法。盤腿前俯,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
拉韌帶要視你的年齡而定。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
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
另外在此訓練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嚴禁強制硬壓,千萬不能過急,如果韌帶拉傷了,一定要休息恢復後再做.;
第二、壓腿、壓髖前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提高肌肉溫度,避免肌肉、韌帶拉傷;
第三、柔韌性訓練要適度,要注意全面協調發展,防止過分發展柔韌性,引起關節和韌帶變。

9、練韌帶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應該是關於拉韌帶(方法等等) 第一種方法:我桌子前有個0.15米的台階,然後上課,就做到椅子上。把腳放上去。然後右腿向後登在自己椅子上。慢慢壓, 我上課一般這樣壓腿,一般做題,感覺還不錯。 等到壓的不疼了。然後身子向桌子那前傾。在提腰部,腿就有拉趁和酸的感覺了。然後在壓。效果不錯。進入第二種方法:如果你前面沒有台階,你可以找一個比桌子矮的椅子,然後把腿放上去。慢慢的向前探腰,(這時候可以寫作業,看書什麼的)注意:先別弄的太過頭了。慢慢來。有一個拉趁的疼痛就可以。等到不疼了。然後再向前弄。第三種方法: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的機會。 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進入第四種方法:我們道場里常有初學者訴苦、說壓韌帶很痛苦、而且今天好不容易今天壓開了一點可過幾天就又疼的壓不下去了 我這里有個辦法 很好用的 相信我的朋友可是試試其實並不是很難 就是每次出完汗 輕微的壓完韌帶後左右腿交替踢正踢 大概初學者 每天 每條腿連續踢 50次開始剛剛開始的時候 可能會很痛苦 堅持住就好了其實韌帶不光是要總壓 多踢腿 也可是幫助拉展韌帶的堅持住 不要怕苦 怕累 時間長了 韌帶拉開了 還可以練到平衡 腿肌 腹肌 第五種方法,壓腿第六種方法(轉)初學者壓韌帶的又一捷徑 我們道場里常有初學者訴苦、說壓韌帶很痛苦、而且今天好不容易今天壓開了一點可過幾天就又疼的壓不下去了 我這里有個辦法 很好用的 相信我的朋友可是試試其實並不是很難 就是每次出完汗 輕微的壓完韌帶後左右腿交替踢正踢 大概初學者 每天 每條腿連續踢 50次開始剛剛開始的時候 可能會很痛苦 堅持住就好了其實韌帶不光是要總壓 多踢腿 也可是幫助拉展韌帶的堅持住 不要怕苦 怕累 時間長了 韌帶拉開了 還可以練到平衡 腿肌 腹肌 +U 啊 第七種方法:柔韌問題最痛苦。看了很多關於怎麼下豎叉,和下橫叉的帖子。本人也試過許多下橫叉的方法,軟的硬的,快的慢的。基本上都體驗過了。然後結合自己的特點,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的下橫叉的方法。這個方法有空就可以下下,比較方便;沒硬下的痛苦;不熱身也可以下,並且受傷可能性很小,效果中等偏上。以下就是本人結合前人的經驗,研究出來的方法:首先是需要的條件和輔助物品:1,找一面能在上面往下出溜的依靠物,比如一面干凈的牆,桌子邊緣什麼的。能夠叉在上面2條腿能夠分開就可以了。2,一個矮凳子,以自己橫叉離地面距離做標准,大約20CM~30CM高。比如軍訓用凳子。3,要是地面不夠滑的話,可以准備2個硬紙板,上面墊個坐墊什麼的。東西准備好了,然後說方法:在你找的依靠物上,雙腳踩在硬紙板上,前方用雙手撐著你找的凳子,身體正直,*自己身體的重量往下下橫*。剛剛練的話差不多能下到20~30CM左右。

求採納

10、練武術的 怎麼練韌帶

想練好散打的腿法 沒有好的韌帶是很辛苦的。可以是正壓,側壓,資質不是太差的話,天天練兩個月的基本能坐下直叉。

與練韌帶的動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