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黃韌帶肥厚診斷

黃韌帶肥厚診斷

發布時間:2020-11-02 07:52:43

1、58歲,經磁共振診斷為:1。頸椎退行性變,黃韌帶增厚。2。頸5/6、6/7椎間盤膨出。【頸椎病】

MRI顯示頸椎退變,但未見明顯壓迫,不應該有神經症狀。建議到北醫三院骨科就診,以排除頸椎病。
頭暈可能是內科疾病引起的。

(米仲祥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脊柱穩定性對腰突有多重要?

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不少人把關注點放在了損壞、突出的腰椎間盤上,但其實,已經突出的椎間盤,再也無法恢復原狀,此時更應該亡羊補牢,重視提高脊柱的穩定性!

脊柱的穩定性跟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什麼關系?

我們來看看李先生的遭遇。李先生自從被診斷出腰椎間盤突出症後,就像對待易碎的瓷器一樣對待自己的腰椎間盤,保證坐一個小時左右起來活動身體,站一個小時後坐下來休息,不著涼、不吃生冷食物……總之,各種有利腰椎的事都牢牢記住了。

但唯獨有一點,李先生不愛動,並沒有按照醫生叮囑要經常鍛煉腰背肌,這使得他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在一年內犯了2次。找到醫生問原因,才知道這病頻繁復發,竟與他沒有鍛煉腰背肌、腰椎的穩定性差有關。

回家後的李先生,開啟了他的鍛煉模式,結果5年了,腰椎間盤突出症竟然沒有犯,控製得很好。

要知道,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脊柱穩定性會降低,因為髓核突出來了,腰椎間盤的高度會隨之降低,腰椎間隙變窄,穩定性就會變差。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腰背肌力量薄弱,腰部肌肉和韌帶對腰椎的約束力不夠,這也是腰椎穩定性下降的原因。

腰椎的穩定性一旦下降,人體做動作時,各椎體會出現異常的位移,也就是說不在原來的位置上了,就容易受到傷害,促使腰椎間盤突出症發作。這還不算,腰椎穩定性下降後,會激發人的自我保護性能,逐漸出現黃韌帶肥厚及骨質增生等。

腰椎的穩定依靠肌肉、韌帶來維持。因此鍛煉腰背部的肌肉和韌帶,有助於維持腰椎的穩定性,也就是降低了腰椎間盤突出症復發的幾率,這也是醫生一直強調腰突症患者要鍛煉腰背肌的重要原因。

如何鍛煉腰背肌來增強腰椎的穩定性?

其實並不需要高難度及揮汗如雨般的高強度鍛煉,十幾種常見運動方法就完全可以辦到。

如果你時間緊,不愛戶外運動,可以在家利用睡前或醒後的時間練練小燕飛、五點支撐法,每天做2、3組(每組10-15下),就可以很好地鍛煉腰背肌,維持腰椎的穩定。

如果你喜歡戶外運動,廣場舞、游泳、水中走路、太極拳、八段錦等也都是很好的選擇。

還有當下時尚的瑜伽、普拉提、腹式呼吸鍛煉等也都有緩解腰部疼痛、維持腰椎穩定的作用。

總之,根據自己的喜好或結合自身具體情況(時間、場地等)來選擇一兩種方法堅持下來,你會發現腰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緩解,以前總復發的也會降低。

3、診斷:頸2-7椎間盤變性,突出。椎管狹窄,頸4-5,5-6水平脊椎變性,頸5-6水平脊椎軟化。黃韌帶肥厚。

這個症狀還挺嚴重的啊,前只能通過葯物保守治療,其實這個和我哥當初的情況差不多嚴重,我哥的頸椎病有6年,記得是c5/c6突出,壓迫神經,右胳膊右腿右腳都很痛,頸肩酸痛,治療了幾年沒有多大好轉,後來醫院醫生實在沒辦法了就讓我們去買奇速膏和奇速丹給我哥試下,我就上網找到奇速膏網站買了這兩種葯給我哥用,用了第二天症狀就加重了,第三天進一步加重,醫生說是好現象,但我哥痛得實在受不了,醫生就讓停葯兩天再用,兩天後再用葯一個多月,哥的頸椎病終於徹底治好,我們都鬆了口氣。大家都覺得這個頸椎病還真難治啊

4、坐骨神經痛與腰突症什麼關系?

坐骨神經是由第4、5腰神經和第1、2、3骶神經前支組成。從椎間孔出椎管後,走行於盆腔後側,在梨狀肌下部出臀部,沿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足背外側分布。坐骨神經痛通常是指由於某種原因的刺激和壓迫導致沿坐骨神經走行及分布區的放射痛。主要表現為陣發性或持續性竄痛,夜間尤為明顯,疼痛部位多自臀部向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及足背外側放射。

每遇咳嗽、打噴嚏等易使腹壓升高的動作時,疼痛加劇。屈膝屈髖或向健側側卧休息後疼痛可減輕,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坐骨神經痛只是一個臨床症狀,而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

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很多,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原發性為坐骨神經的炎症引起的疼痛,以單側者居多,可常和肌纖維炎同時發生。繼發性為坐骨神經走行的鄰近組織病變,產生機械性刺激、壓迫或粘連所引起的疼痛,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黃韌帶肥厚、脊椎滑脫、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脊椎裂、腰椎結核、馬尾神經瘤、梨狀肌綜合征、臀部注射葯物的刺激等均可引起坐骨神經痛。

根據坐骨神經受刺激或壓迫的部位不同,可分為根性及乾性坐骨神經痛。根性坐骨神經痛,受累部位在根管或椎管內,患者常感腰骶部及腿部竄痛,腰椎棘突旁有明顯壓痛點,並沿坐骨神經走行向下肢放射,咳嗽、打噴嚏等增加腹壓的動作均可使疼痛加劇,可產生相應的感覺障礙和反射改變。腦脊液檢查有異常變化。乾性坐骨神經痛,受累部位在椎間孔以外,以盆腔出口處最為多見。

患者常感患肢沿坐骨神經的某一段呈放射性疼痛,多在臀部以下沿坐骨神經走行方向有壓痛點,棘突旁無明顯壓痛,咳嗽、打噴嚏等增加腹壓的動作時疼痛不明顯,腦脊液檢查無異常變化。

坐骨神經痛與腰椎間盤突出症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腰椎間盤突出症可以是引起坐骨神經痛的病因,而坐骨神經痛則只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一個主要症狀,二者互為因果。所以,臨床上有相當一部分坐骨神經痛患者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而也有相當一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被診斷為坐骨神經痛,將二者混淆起來,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生活中不管是患上任何疾病的時候,都要認真的做鑒別才行,患者們要適當的進行運動,但是不能做太激烈的運動,合理的進行運動,坐骨神經痛的疾病才能從我們的身上慢慢的消失,希望我們對這類疾病引起重視,在生活中注意防範。

與黃韌帶肥厚診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