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後調理脾胃虛弱按摩會加重腹直肌分離嗎?
近年來,產後腹直肌分離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熟悉與重視,但其中更詳細的內容,各位媽媽可能並不是那麼的清楚,要想知道什麼是腹直肌分離,我們首先得清楚腹直肌在身體的位置以及在身體中產生的作用是什麼:
腹直肌位於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起自恥骨聯合和恥骨嵴,肌纖維向上止於胸骨劍突和第5~7肋軟骨前面,就是我們身體前側中間的那幾條肉,中間那條白色的線叫做腹白線。
正常未分離的腹直肌是維持人體良好核心穩定性的其中一部分,能夠保護腹腔臟器,維持腹內壓,主要參與完成排便、分娩、嘔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
在懷孕期間,隨著胎兒的增大,子宮也越來越大,不斷增大的子宮會漸漸將腹部的腹肌橫向拉長分開,這個空隙一般在分娩6-8周之後會自我修復關閉;
而如果孕婦的體重過大、或者是胎兒體積過大、雙胞胎等情況下,腹直肌除了被拉長以外還會從中線處分離,從而使肌肉失去調節和支撐的功能,進而導致腹直肌分離的出現。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分離的危害】
隨著胎兒不斷的增大的過程中,骨盆周圍的組織和韌帶受到孕激素的影響,導致周圍的關節和韌帶的松解從而使整個核心肌群不穩定,從而使肌肉與骨骼功能失調,分娩之後,會產生一系列對身體的影響,最常見的就是以下這幾個情況:
1.腰背疼痛
腹直肌分離程度越大,腰腹部肌肉就越弱,對軀乾的承托力就越小,後背部肌肉的負擔就越大,容易出現腰背痛。
2.臟器下垂
腹直肌分離還可能使內部臟器下移,如胃下垂,出現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症狀。
3.體態臃腫
腹直肌分離,會使分娩之後的肚子一直持續松垮沒有體型,影響女性的自信心。
【腹直肌分離的自我檢測】
有的女性肯定會有疑惑:我不是產後康復的專業人士,我要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有腹直肌分離呢?
實際上,要想判斷有沒有腹直肌分離其實不難,掌握方法了,自己在家就能檢測。
腹直肌分離自我檢測的方法如下:
雙腿彎曲仰卧於瑜伽墊上,露出腹部,然後腹部用力屏氣並抬起上身(仰卧起做的起始動作);
一手托在腦後,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並攏,垂直探入腹部,感覺兩側腹肌向中間擠壓手指(如果手指感覺不到擠壓,那就試著把手指向兩邊挪動看看);
最後用手指測量兩側肌肉的距離,便是腹直肌分離的距離。
如果自測腹直肌分離大於2指寬,就屬於腹直肌分離的范疇了, 正常應該在2 指以內(含 2 指),而如果你的腹直肌分離程度達到3指以上,我建議你還是盡快找專業的產後機構進行就醫調節,避免落下病根。
【腹直肌分離能恢復嗎?】
答案是:當然可以!
由於懷孕而導致腹直肌分離很常見,一般在產後6-8周,孕期分離的腹直肌就會逐漸癒合恢復,而分離程度較為嚴重的,可能直到產後半年甚至1年腹直肌都沒有完全癒合,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自身做一些調整的動作去幫助它修復癒合。這里有一個點需要注意的是:
在分娩後還不長的時間里,當腹直肌還沒有完全癒合時,千萬不能貿然做很多組卷腹、軀干扭轉等動作,這樣不僅對腹直肌癒合沒有幫助,甚至會加重腹直肌的分離。
【對付腹直肌分離,我們怎麼做?】
還是先看下腰腹部肌肉結構圖: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來,腹直肌與腹橫肌、腹斜肌相互連接,腹直肌分離的修復,更多應該從兩側腹橫肌,以及腹內/外斜肌的角度去調整;
生產完畢,很多護理人員都會建議大家用紗布或者收腹帶把腹部束縛起來,這樣恢復的快,其實原理正是通過用紗布、收腹帶的壓力去代替原本腹橫肌、腹斜肌的力量,使分離的腹直肌暫時被拉攏;
但是,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並不能促進腹直肌分離的真正恢復。因此,腹直肌分離的恢復,腹橫肌與腹斜肌的訓練才是真正的重點。
而如果腹直肌分離程度大於2指,我建議你千萬不要盲目進行仰卧起坐、卷腹、平板支撐等直接強化腹直肌的訓練,這樣反而會加重腹直肌分離的程度,弊大於利,所以,初期的恢復一定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鍛煉方式。
關於腹直肌分離,我在這給大家介紹幾個比較保險的可以促進腹直肌分離癒合的鍛煉方法:
腹橫肌激活配合呼吸訓練
平躺,屈膝屈髖,將雙手放置在腹部兩側,呼吸。在呼氣的時候,想像嘴前方有一塊冰,去用呼出的氣體融化這塊冰,然後雙手感覺腹直肌向內收緊的感覺。
腹斜肌的訓練
仰卧位,屈膝屈髖,將一側腿壓到另外一側腿上,依靠重力將雙腿自然傾斜至一側,然後依靠腹斜肌的力量將雙腿拉回至中立位。
2、早孕吃火鍋有什麼影響
早上吃火鍋,有什麼影響呢?我覺得早上不要吃火鍋,應該中午和晚上吃火鍋,對胃
3、丁香園醫學論壇
子宮增大,牽扯兩邊園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