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壓腿韌帶很痛怎麼辦?
你已經很不錯了,這種現象很正常,不過最好的還是要多跑步,把筋活動開,再壓腿
2、每次打籃球的時候用力一跳,膝蓋下面的韌帶都會痛。
不能完全確定是什麼問題,這里的回答作為一個參考
1.如果是青少年或者青年,2.如果是磕傷膝蓋下方,脛骨上端的話要小心變成脛骨結節骨軟骨炎。。。剛剛正好回答了一個類似問題,直接復制過來,你看看和你的情況是否類似,有什麼問題追問即可。。。其實最好是到醫院看看,網上信息交流難以全面和准確
青少年或者青年如果按壓膝蓋下方感到疼的話有可能是脛前結節損傷或者脛骨結節骨軟骨炎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位置在膝蓋下方脛骨上端結節處,起因是碰撞損傷加上劇烈運動肌肉韌帶頻繁牽拉結節造成撕裂。。。愛運動的青少年很容易出現該現象。。。表現有發力疼(起身,跳躍,爬樓梯),下蹲疼,按壓疼,運動後按壓疼痛明顯加劇,結節硬化凸起,運動後疼痛加劇等。。
正常情況下辦法也簡單也唯一,就是保持兩三個月到半年不要劇烈運動,一般可以自愈。。。一定要注意連續休息兩三個月別運動,不要玩球類運動,特別是足球籃球,不要蹦蹦跳跳或再碰傷。。。如果繼續運動可能就得等到青春期結束骨骺癒合才會不疼,甚至成年後運動過度仍會疼,關鍵是凸起不會消失,而且凸起可能繼續變大,會影響形象和生活方便。。。總之問題挺常見也不大,實在運動也只是會疼而已,不疼得厲害的話也不算很影響生活。。
總結一下,這一個月到兩個月不能運動,包括跑步,上樓也不要大跨步,要一格一格上,必須是連續的至少一個月,不然休息一周一般就不痛了,但是再運動又會疼。。。
順便,脛前結節是股四頭肌肌腱附著點,受力很大而這一點很小,加上小孩骨骺未癒合,所以容易傷
可追問,望採納:)------------flyingwinger
3、> 什麼是圓韌帶痛.
圓韌帶疼痛通常圓韌帶疼痛表現為短暫、尖銳的刺痛,或者較長時間的鈍痛,可能出現在你的小腹一側或者兩側,或者在腹股溝深處,通常在孕中期開始出現。這是由於骨盆內支持子宮的韌帶為了適應不斷增大的子宮而伸展、增厚而導致的疼痛。如果你突然變換體位,比如下床、從椅子上站起來、咳嗽、在床上翻身,或從浴缸中起身時,你可能會感到短促的刺痛。如果某天你的活動量較大,比如走了很多路,或進行其他的身體活動時,你可能會感到鈍痛。
4、拉韌帶第二天特別疼怎麼辦
這是很正常的疼痛,原理上就是人通過外力將韌帶進行微小的撕裂,韌帶自身重生重組,這個重組的過程需要大量的養分糖量,疼痛說明重組過程已經開始。
看看你第一天是怎麼拉的,這個一定要適可而止,如能冒進,第一次就拉的太過了,反倒會減慢你成功的速度,一次拉伸過度,重組時間過慢也是不好的,你可以採取逐漸加大強度,但是時間是先越久越好,時間逐漸變短。
這樣可以最大的避免多身體的傷害
如果不是那種巨疼,這都是正常的,堅持一下就會好了,加油!!! 祝你早日橫叉,豎叉游刃有餘!
5、拉韌帶為什麼會肌肉痛?
回答你的問題前,首先要明確幾個概念:
韌帶——是固定關節的,是連接骨頭與骨頭的結締組織;
肌肉——肌肉的收縮和舒張,是完成骨骼繞關節運動的動力;
肌腱——是連接肌肉與骨骼的結締組織。
了解了上述各部分的作用,我們就不難明白,「拉韌帶」實際拉的是肌肉、肌腱還有韌帶。不可能單獨拉韌帶或者是肌肉。
6、怎樣拉韌帶超痛?
不能痛,要有酸脹感,痛的話就接近拉傷了。
這是我在別處的回答,給你貼過來。
先說句最重要的,壓過腿之後一定要踢腿,不然效果很小的。
一、關於正壓腿
在壓腿的幾種方法里,正壓腿是基礎,也是習練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練者常存在以下問題:低頭、彎腰,急於用頭碰腳,胸部和腿之間出現一個大空兒,還有的站不穩,像要後倒似的,甚至出現腿部韌帶受傷。要解決以上問題,壓腿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規范動作,分步進行
(1)初練時,不宜做強度很大的練習。把腿放在與腰同高的物體上,髖部後坐,臀部要平,支撐腿與地面
垂直,膝部挺直,被壓腿腳尖向上並有意識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動,使被壓腿成一直線。腳
尖回勾有利於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長軀干,特別是脊椎。一條腿壓幾分鍾後,
再換另一腿。幾天之後,腿部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時,可進行下一步。
(2)被壓腿及支撐腿均挺直,雙手按壓被壓腿膝部,收髖使身體盡量向前俯壓,以增強膝關節後之窩肌的
伸展性。
(3)雙手按被壓腿膝部,髖部後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
練習;
(4)雙手由下抱握被壓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以胸部貼膝蓋。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5)被壓腿與支撐腿挺直,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以額頭碰腳尖。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6)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用嘴觸腳尖。此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7)雙手搬住腳掌,依上法,用下齶碰腳尖。此步成後,說明正壓腿已成。
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練習,使軀干與腿部形成一一對應,如腹部與大腿、胸與膝、頭與腳尖依次對應接觸,才可避免軀干與腿之間出現的空兒。
2、由輕到重,由低到高
壓腿時,身體對腿部韌帶、肌腱、肌肉施加壓力。初練時,用力要輕,當練習一段時間後可逐漸加重壓力;如果一開始就施以重力,也許能堅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連走路也難了。腿放的高度應由低到高。將腿放至與腰同高,壓到下頜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胸同高的物體上;再練至下頜下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肩同高的物體上,直至把腳放在與頭高的物體上。
3、先拉後壓,由近及遠
初練壓腿,因其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長,不僅徒勞無功,還會使韌帶受傷。因此初練時,應先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後施以振壓;振壓也要一下一下地進行,不可急於求成。壓腿時還要注意軀干與腿部的接觸是由近及遠的,軀干與腿相應部位的接觸順序是:軀干:腹部—胸部—頭部腿部:大腿—膝蓋—腳尖,不要一開始就毫無顧忌地用頭硬碰腳尖。
4、要意志堅強,持之以恆
進行腿部柔韌性練習,的確枯燥乏味,尤其是練到一定程度,還會有腿、髖部酸痛的感覺,這是練習者出現的類似長跑運動員一樣的「疲勞期」,此時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強的意志,有苦恆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韌素質與腿功其它素質比較起來,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此時應善於自我調整,適當減輕下壓力度、幅度,減少壓腿時間,或是進行踢腿練習,與壓踢結合等。只要堅持下去,酸痛的感覺會逐漸消失的,那時你會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興奮的。
5、壓前要做好准備活動
練習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關節、腿部肌肉的准備活動。因為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有關,通過准備活動,可提高肌肉的溫暖,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有利於腿之柔韌性練習。
二、關於正踢腿
踢腿是腿功柔韌性訓練最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鞏固壓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為實戰腿法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踢腿時常出現的問題有:1、重心不穩,甚至摔倒;2、支撐腿腳跟抬起或支撐腿膝部彎曲;3、彎腰凸背。解決上述問題,踢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起腿要輕
腿將要踢起時,要迅速地將身體重心移到另一腿上,使將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鬆,這樣才會起腿輕,踢腿快如風。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牆或肋木練習。
2、踢時要快
腿由下至上快速向面部擺動,這里有一個加速的過程。踢時髖部要後坐,腿上擺有寸勁。剛剛練習踢腿時,必須保持動作的規范性,寧可踢得剛過胸也不把支撐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彎曲,或是彎腰凸背用頭去迎碰腳尖,這些均說明腿的柔韌性訓練不到位,韌帶還沒有拉開。只要堅持壓踢結合,常練不輟,定會達到腳碰前額的。
3、落腿應穩
初練者往往踢起腿剛落地,就踢另一腿,從而出現出腿笨重、身體歪斜的現象。這是因為踢出的腿剛落地時,身體的重心還在原支撐腿上,腿下落時轉移重心,勢必出現上述現象。正確的做法是等腿落實後,身體重心轉換已畢再踢出另一腿。其實這樣練習也有利於實戰中連環腿法的應用。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並避免傷害,熱身與拉筋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面的基礎內
功一樣,必須是持之以恆而扎實的;但是,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
掌握不到要領;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並確保安全,以下的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
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
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
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
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
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
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
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
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
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
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
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
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
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
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
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
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
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
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良好的柔韌性不會妨礙生長,而且有利於生長。保護骨骼肌肉,有效預防傷病。
7、韌帶酸痛如何處理?
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最常見的韌帶拉傷有兩種: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歪了腳;和膝關節的韌帶拉傷.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的治療辦法是在拉傷之後馬上做到以下幾點: 1.休息、馬上停止運動,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冷敷。冰塊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每次冷敷15到20分鍾,每天三到四次。 3.壓迫。用綳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綳帶產的緊度要適中,你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讓你支端發麻或缺血。 4. 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迴流。
8、練形體會痛多久?韌帶才會被拉長
朋友你好!下面我來為你回答: 一般來說練習韌帶拉伸疼痛需要半個月時間的忍耐啊!介紹一下放鬆方法以緩解疼痛給你參考: 韌帶拉伸練習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運動前需要進行合理的熱身活動。 開始正式的運動前5~15分鍾,進行以下活動,充分拉伸大腿後部、大腿內側、小腿、背部等處的肌肉,活動肩部、胯部、膝部、腳踝等關節,並原地踏步或快走直至身體微微發熱。 1、熱身時主要幾處應該被拉伸的肌肉:大腿後部、大腿內側、小腿、背部。 拉伸大腿後部肌肉: 坐在地上,右腿在體前伸直,左腿彎曲,外側貼近地面,與右腿組成三角形,背部挺直,從胯部開始前傾,雙手抓住右腳腳尖,保持這個姿勢30秒,手觸腳尖時不允許有彈動式動作(觸不到腳尖也沒關系)。換腿做。每條腿拉伸3-5次。 拉伸大腿內側肌肉——方法一 坐姿,雙腳腳底在身前相互貼緊,膝蓋向外撐並盡量靠近地面,雙手抓住雙腳踝,保持這個姿勢,數10,放鬆,然後重復3-5次 。 拉伸大腿內側肌肉——方法二 坐姿,雙腳在體前伸直並分開,保持背部和膝蓋部挺直,從胯部向前屈體,雙手從腿內側去抓住雙腿的腳踝,保持這個姿勢,感覺大腿內側被拉緊,放鬆,然後重復3-5次。 拉伸小腿(後部)肌肉 俯身,用雙臂和一條腿(伸直,腳尖著地)支撐身體,另一條腿屈於體前放鬆,身體重心集中於支撐腳的腳尖處,腳跟向後、向下用力,感覺到小腿後部肌肉被拉緊,保持緊張狀態,數10 ,放鬆,重復3次,然後換另一條腿做3次 。 拉伸背部肌肉 坐姿,雙腿在提前貼緊伸直,上身前傾用手指去碰觸腳尖,盡量讓腹部胸部靠近腿部,保持20秒,放鬆。然後重復3-5次。 2、熱身時需要活動的關節:肩關節、胯關節、膝關節、踝關節。 肩部環繞練習 直立,雙腿分開與肩同寬,手臂自然下垂,腹部用力收緊,雙肩利用肩背肌群力量向後環繞10次,再向前環繞10次。單肩左右交替向後環繞、向前環繞各10次。 擺胯及繞跨練習 直立,雙腿分開略比肩寬,雙腿微屈,手放在胯骨上。上身正直,利用腰胯力量使胯部左右擺動各10次,注意腹部收緊。然後順時針逆時針環繞各10圈。 扭膝旋轉練習 兩腿並攏,屈膝半蹲,兩手扶膝,輕輕轉動膝部,可以先從左至右轉動,再從右至左轉動,各自轉動或交替轉動10~15次。 腳尖環繞練習 直立,抬起右腳離地15cm左右,腳跟固定腳尖畫圈,順時針逆時針各10圈。而後換左腳。 運動後需要進行放鬆,減少運動疲勞。 正式運動後15-30分鍾,進行運動後的放鬆。重復熱身中的拉伸動作(運動前的熱身方法),並多做身體按摩,尤其小腿。以腿部按摩為例,從腳踝向大腿根按摩,雙手合成圈,圈住小腿將小腿肌肉向上提升;在膝蓋窩處用力按壓7下;大腿前側中線上從膝蓋一直按壓至大腿根;在腹股溝處用手掌外側稍用力按壓即可。按摩時間15分鍾以上,放鬆較為徹底。 以上是個人的健身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我的回答令你滿意請採納並予以評價!
9、請問韌帶拉傷之後的表現是什麼樣子的?。上完體育課之後。有輕微的疼痛。用手指按壓也會有疼痛。但是腳後
韌帶拉傷和肌肉拉傷是不會有紅腫現象的。不過照你說的情況看,應該是肌肉拉傷,因為韌帶拉傷疼得就要上醫院了。
肌肉拉傷雖然也比較疼,但是無大礙,拉上後不要過多的揉捏,要簡單的行走不要太過重視的靜養,一般來講一個星期左右就好了
我以前也肌肉拉傷過,每天正常走路,但不要做大幅度運動,過幾天就好了
10、拉韌帶很痛嗎?
是的。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並避免傷害,熱身與拉筋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面的基礎內功一樣,必須是持之以恆而扎實的;但是,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掌握不到要領;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並確保安全,以下的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