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後有什麼後遺症?
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這個手術最要的是術後的恢復 和功能鍛煉!!!如果是職業籃球運動員的話建議去北醫三院做手術!!或國外!北三是國內韌帶手術最好的一個!!!對於以後的運動有沒有影像還要看你的具體病情,畢竟你不是單純的前交叉斷裂,你還有半月板後角垂直撕裂,這個就不好說了!!!一般來說對日常生活運動是沒什麼影像的 但是要是職業運動員就不好判定了!!並且籃球運動對膝蓋和韌帶的要求比較重要!!!我是打業余比賽的!!前陣子也做了韌帶重建!現在感覺還不錯!!這個需要慢慢恢復,完全運動需要一年到一年半!!!!還有恢復過程和功能鍛煉是非常艱苦的,要有心理准備!!祝你早日康復!!!!
2、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損傷治療方法?
膝蓋前交叉韌帶損傷的治療要根據臨床的查體,以及核磁共振的表現來綜合制定治療方法。前交叉韌帶損傷在磁共振上一般分為三度,一度、二度和三度。
一度損傷就是韌帶有小部分的損傷,這時往往膝關節查體比較穩定。這時只需要進行膝關節制動4-6周,待韌帶自行癒合就可以。
二度損傷就是韌帶的大部分的撕裂,而沒有完全的斷裂。這時多數都可以通過保守治療進行治療,進行石膏的外固定6-8周。這時就會復查核磁共振,前交叉韌帶就會很好的修復。
如果前交叉韌帶損傷為三度,臨床查體膝關節前向很不穩定。這時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可以進行前交叉韌帶的重建,可以通過取自體肌腱進行韌帶的重建,也可以進行異體肌腱以及人工韌帶進行前交叉韌帶重建。
另外現在都是用關節鏡微創進行韌帶的重建,術後效果非常的理想。
3、如何在前十字韌帶重建後對膝蓋附近的肌肉進行鍛煉
首先要說明:
以下介紹的所有練習方法,必須在專業醫生和治療師的指導之下才可以開始練習。同時由於不同醫院的手術方式和臨床處理不同,練習方法和時機可能會有相應的不同,所以可以作為術後康復的參考。濰坊市人民醫院骨外科王軍
一、炎性反應期:(手術後0-1周)
要注意的問題:
這個時期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手術之後怎麼來擺放自己的腿。
正確的方式是:手術的腿要放於枕頭上墊高,好能在卧床的時候高於心臟的位置促進循環。腳尖要豎直向正上方,不要歪向一邊。最重要的是膝關節下方應該空出來,千萬不能用枕頭墊著膝關節底下,不能讓腿成為稍微彎曲的位置!
這個體位讓膝關節一直處於10-30°的微屈狀態,膝關節的關節間隙會比較大,關節最為放鬆,所以疼痛也輕,患者自己會覺得這是最舒服的姿勢。但是這會造成膝關節的後側關節囊總是在放鬆的狀態,同時髕下脂肪墊在手術刺激之後會有些增生,就可能長到擴大的前側關節間隙裡面。關節的後面組織攣縮被拉緊,前面又有東西佔位卡住,膝關節的伸直角度就會受限!(嚴重的後果是什麼,寫在《關節為什麼會粘連》裡面了)
所以只要不是疼痛得不能忍受,還是要讓腿盡量保持伸直的體位才更有利於功能的恢復。
同時要注意的是另一個問題就是:
即使手術後的疼痛很輕,狀態很好,也不要過多的行走!更不要覺得是腿的問題,就用行走當作為練習的方法!
覺得不能走路就要練習走路是非常錯誤的認識!走路是下肢非常復雜的功能,要有足夠的肌力、活動度,本體感覺要沒問題,關節要足夠穩定,疼痛和腫脹也要在一定限度之內,等等等等,絕不是試著去走就能練出來的。
同時手術後的初期和早期過多行走,勢必會造成膝關節的腫脹和積液,不但影響功能的恢復,持續的腫脹和炎症還會危及組織的癒合!
而且在這個階段由於疼痛和無力,還有恐懼感和自我保護的心理,走路的姿勢並不正確,都是「一瘸一拐」走路的。這樣的姿勢練習得越多,錯誤動作的「動力定型」就越鞏固,記得越牢,很多患者在膝關節功能恢復到一定水平之後走路還是「瘸」,一部分原因就在這里。
所以早期除了日常生活必須的活動(去廁所、洗臉刷牙之類),就不要下地練習走路了。
當然,這些話的意思絕不是說走路會引起諸多不良後果,所以能不走路就不走路,能不下地就不下地,盡量少活動就是對的。如果不是組織條件不允許,或者是手術中的一些處理不允許(比如半月板的縫合、軟骨的某些處理),該下地負重和走路的時候是一定要走的,只是要控制好下地的時間和走路的量。不敢下地負重就會造成軟骨的退變,關節控制能力和本體感覺的下降和骨質的脫鈣,同樣影響功能的恢復和組織的癒合!
記得幾年前有一首電視劇的主題歌曾經傳唱很廣,叫做「該出手時就出手」。在這里我們也可以套用這句話,就是「該負重時就負重,該走路時就走路」 !走路過多和過少都是問題,象前面說到的,只進行日常生活必須的行走,不要用行走來練習就好了!
需要做的康復功能練習:
手術當天:
在麻醉消退之後,就可以開始活動腳趾和踝關節,來促進循環和知覺的恢復。如果疼痛不是難以忍受,就可以開始做前面《踝泵-簡單但重要的下肢功能練習》中詳細介紹過的踝泵練習。
手術後1天:
手術後的24小時,如果生命體征穩定,疼痛不是難以忍受,就可以在保護之下扶雙拐,手術這條腿的腳不著地的行走。但是象前面說過的,只鼓勵去廁所之類必須的日常生活活動,絕對專門去不能練習走路!
(1)「踝泵」練習:
就是主動的屈伸踝關節,要求動作緩慢、用力、在不引起明顯疼痛的范圍內最大限度活動、反復連續進行練習。
最好是不睡覺的時候就盡可能多做,至少也需要5分鍾/小時。才能達到促進循環、消退腫脹、防止深靜脈血栓的重要意義。具體機制和內容詳細寫在《踝泵-簡單但重要的下肢功能練習》裡面了。
(2)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
就是大腿前面的肌肉(應該算肌群),綳勁和放鬆交替活動的練習。要求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之下盡可能地多做,要每天大於500-1000次才有效果。這個練習可以盡量避免下肢肌肉的萎縮,同時也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500-1000次看起來好像很多,實際仔細想想就知道這個量遠遠不夠了!下肢的功能是站立和行走,上下樓梯等等,也就是說是克服體重在工作,那麼輕輕的綳勁和放鬆的運動強度能有多大呢?相信大家已經明白意思了。練習作用微乎其微,只能是減緩萎縮,對於股四頭肌這樣大的肌肉,遠不夠維持和提高肌力的!
具體的機制和練習方法詳細寫在《股四頭肌等長收縮-下肢經典肌力練習》裡面了。
(3)腘繩肌等長練習:
腘繩肌就是大腿後側的肌群,前面一篇《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的康復(二)-關節鏡下膝關節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的簡單介紹》裡面已經提到過這個肌群的位置和作用了。
練習方法就是用腳後跟和小腿同時向下用力壓床面,或者是腿下面墊的枕頭。這時候如果用手摸著大腿的後面,就能感覺到腘繩肌的收縮變硬。要點是下壓的時候要保持腿伸直,否則膝關節彎曲可能會引起疼痛或者造成損傷。
同樣是要求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多做,也要大於每天500-1000次。原因和機制前面說過,就不再重復了。
(4)直抬腿練習:
在這里,要分不同情況練習了,就是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練習的時機和量會有所不同。
採用腘繩肌肌腱(具體點說就是股薄肌、半腱肌的肌腱)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或者是使用異體肌腱,再或者是人工韌帶的患者,由於膝關節前側的損傷較小,疼痛也就比較小,所以可以開始嘗試著做直抬腿練習。
但這個時期不要求時間和次數,主要是要維持神經肌肉的控制能力,防止失用。所以只要每隔一兩個小時能抬起一下就可以了,太多的練習會增加疼痛!
具體練習方法詳細寫在《直抬腿-下肢經典肌力練習》裡面,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5)如果是採用髕腱(骨-腱-骨)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患者,髕腱切口處會非常疼痛,就可以推遲到術後2-3日再嘗試「直抬腿」練習,不必勉強練習增加疼痛和炎症。
手術後2天:
(1)繼續加強上面的各項練習。
(2)下地行走之後,可能會有患腿充血的脹痛的感覺,要加強「踝泵練習」,來促進肢體遠端的血液迴流。
要提醒的是,不要因為怕充血的感覺幾天都不下地,在床上卧床休息的時間越久,再下地的時候,充血脹痛的感覺就會越明顯越難受。還有可能造成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問題會更多。所以如果醫生認為組織的情況允許,就要適當嘗試下地和負重,延誤只會增加並發症,沒有任何好處。
(3)加強直抬腿練習:
目的是強化股四頭肌的肌力,為膝關節的穩定和下地行走負重等等打下基礎。一般練習的量是: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2—4組連續練習,1-2次練習/日。具體練習方法詳細寫在《直抬腿-下肢經典肌力練習》裡面,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4)開始側抬腿練習(包括內側和外側直抬腿):
目的是強化大腿內外側的肌肉,
採用腘繩肌肌腱(具體點說就是股薄肌、半腱肌的肌腱)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患者,由於取腱的切口偏內側,可能在練習內側直抬腿的時候疼痛會明顯,可以暫時推遲1-2天再開始練習。具體練習方法詳細寫在《直抬腿-下肢經典肌力練習》裡面,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一般練習的量是: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2—4組連續練習,1-2次練習/日。
(4)後抬腿練習:
採用腘繩肌肌腱(具體點說就是股薄肌、半腱肌的肌腱)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患者,由於取的就是大腿後群腘繩肌的肌腱,所以可能在練習內側直抬腿的時候疼痛會明顯,可以暫時推遲3-5天再開始練習。具體練習方法詳細寫在《直抬腿-下肢經典肌力練習》裡面,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一般練習的量是: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2—4組連續練習,1-2次練習/日。
以上的所有直抬腿練習,在力量增強之後,都可以在踝關節處綁個沙袋作為負荷,來強化練習更好的加強肌肉力量。練習的量還是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2—4組連續練習,1-2次練習/日。注意要增加的是負荷的重量,不是增加次數和時間,具體方法參看《肌力練習的一些原則》。
手術後3天:
根據手術和組織的情況,由醫生決定是否能夠開始早期的被動關節活動度練習。
(1)同樣是繼續加強以上的各項練習。
(2)患腿的負重和及平衡練習(注意是否有半月板的縫合和關節軟骨的處理):
在可以下地患腿可以沾地負重的基礎上,站在牆壁或椅子等等隨時可以扶穩保護的位置。
雙腿的肌肉都要綳勁,好能控制身體的平衡,之後逐漸移動身體的重心,增加患腿的負重和用力的程度。這樣在1-2周的時間里,逐漸達到患側單腿可以完全負重站立的程度。
一般的練習量是5分/次,2次/組,2-3組/日。什麼時候練習到可以患腿單腿站穩1分鍾了,就可以脫拐走路了。當然還是要小心保護好!
(3)根據情況開始被動的膝關節屈曲練習:
在微痛的范圍之內,肌肉完全放鬆,採用「床邊垂腿」的方法。練習的時候把夾板或者支具去掉,練習之後一定要再戴好夾板!
整個過程式控制制在10分鍾左右,不要反復進行,1次/日練習,避免炎症和疼痛的增加。更要避免暴力推拿和盲目追求角度加快練習!
具體的方法寫在《膝關節彎曲角度的康復功能練習》裡面。
(4)上面的膝關節屈曲練習之後,要即刻冰敷20分左右,避免腫脹和出血。如果平時關節內有明顯發熱、發脹的感覺,可再冰敷2—3次/日。當然,還有棉花腿加壓包紮的時候,就不必冰敷了。
(5)膝關節伸展練習:
手術之前膝關節伸直就不能達到正常的患者,必須練習伸直,否則以後的伸直受限就很難解決了!
如果手術前角度正常,注意文章開始時正確體位的擺放就可以了,等到屈曲角度加大之後再開始伸展練習。
同樣是練習的時候摘掉夾板或者支具,練習完再戴好夾板!要注意的是應該和被動屈曲練習間隔盡可能長的時間(比如上午練習彎曲,下午練習伸直)。才能避免反復的屈伸刺激造成膝關節的炎症和腫痛增加。
4、左膝前十字交叉韌帶位置在哪裡?
膝關節內有前、後十字韌帶(又稱交叉韌帶),前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前方,向後、上、外止於股骨外髁的內面;後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向前、上、內止於股骨內踝的外面,膝關節不論伸直或屈曲,前後十字韌帶均呈緊張狀態,前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前移動,後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後移動。
(說白了就在膝蓋裡面)
暴力使膝關節過伸或過度外展可引起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損傷。如屈膝時,外力從前向後加於股骨,或外力從後向前撞擊脛骨上端,均可引起前十字韌帶斷裂。膝關節前脫位常由於過伸引起,必然傷及前十字韌帶。如為過度外展引起,可同時發生內側付韌帶斷裂,前十字韌帶損傷合並內側半月板損傷也較常見。屈膝時,外力從前向後撞擊脛骨上端,使脛骨過度向後移位,可引起後十字韌帶損傷,甚至發生膝關節後脫位。
5、膝關節前交叉韌帶重建後
呵呵 我也是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你得按計劃康復啊來120270459這個群吧。300來人呢 都是這個病,全國最大最權威的前交叉韌帶群,很正規實名制,你會知道你想知道的一切
6、哪些情況下需要膝前交叉韌帶損傷重建手術
若是急性期,應抓緊加以制動,石膏抑或支具都可。然後去專業點的醫院,最好有運動醫學科的醫院去查體和核磁。最終確定你的前叉損傷情況。打個比方,十根筷子並列放一起就是你的前叉,斷了三根,總體力量尚在,可以通過保守來解決。可如果斷了七八根,那麼你前叉的功能就不存在了。這時候就需要考慮手術了。當然,還有你自己的需求,不需要劇烈運動,且不影響你的正常生活的前提下,你也可以考慮保守。
7、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斷裂後應該怎麼辦?
你好~
我今年23歲,和你一樣,從小愛打籃球,但是一直沒受傷。直到我大三的時候,在2007年的10月,我才參加學院籃球隊訓練的時候,由於被空中被人架空,導致著地無法踩穩地下,右膝蓋馬上劇痛,一開始也像你一樣,不怎麼留意,因為到急診照了X出來結果骨頭沒事,就直接看中國傳統的鐵打醫生。雖然看了1個月後,正常的步行已經沒有問題了,但是始終無法進行過猛的跑動和急停。
在2008年1月,受傷後的3個月,終於到了大醫院照核磁。核磁出來結果就是和你的結果一樣,前十字韌帶(也稱前叉)完全斷裂,我再加上後十字韌帶撕裂,半月板受損。無奈之下,我在08年的1月31號接受了前叉重建手術和半月板的修正手術,因為中醫鐵打是無法讓十字韌帶再長出來的,所以只有接受手術才能徹底根治。而我半月板已經無法進行縫補,只能採取割除一部分的方法。
廢話了一堆下面回答回答你的問題~
1,當時醫生給我診斷的時候問了我一句,「還想不想打球?雖然你的前叉斷了,但是你以後一輩子不運動的話,現有的後叉足夠你過完一輩子的日常生活。」我毅然決定了手術,因為我還想打球。當時醫生給我做了手術的介紹,並對我許下承諾,術後1年或者1年半後(看個人恢復情況),一定能重新進行劇烈運動。我只過了3個月就去動的手術,結果前叉已經完全萎縮不見了,所以直接接起來是不可能的,估計你也和我一樣。至於半月板,按醫生的話說,一般只要有運動的人,無論你韌帶健康不健康,半月板多少都會有磨損,所以二者應該沒什麼直接關系。
手術做完,在手術後1年,2009年2月最後一次復診中,醫生說我可以慢慢開始恢復劇烈運動了~其實每個人的恢復時間都不一樣,當時跟我同床的一起做同一個手術的,他手術後第3天就下地慢慢走了,1周後就已經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而我則用了2,3周才能正常的走。因為我體重較重,相對恢復也要慢一點。但是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雖然手術後1年號稱痊癒了,但是真正運動起來膝蓋還是和以前不一樣的。現在已經1年多了,我雖然打球的時候興奮之後不會痛,但始終不夠力(可能我鍛煉還不夠,一般的急停跳投,卡位,比較高強度的對抗還是沒問題的),而且事後當晚或第二天,其實膝蓋還是會軟,沒力的。不過休息個1天就好了。而且比較高階的樓梯始終沒辦法輕松的登上。這就是我的現狀了。
2,我是深圳的,手術也是在深圳的第二人民醫院運動科學科做的。我只是右膝蓋,到出院,一共用了2W2。醫生說用別人的移植到自己身上會康復的快點,但是相對的要冒著對方韌帶和自己身體不一定適應的問題,所以大部分人還是選擇第二種,就是在自己小腿正面靠近膝蓋處截取一小段跟腱來做重建。因為那跟腱對人體運動幾乎不會有什麼太大影響,而且和韌帶不一樣,韌帶是斷了就會萎縮不會長出來,跟腱會慢慢的再長出來的。我的半月板沒有縫補,只是進行了切除,所以價值4500的半月板縫補器我沒用上。所以按照你的情況,前叉重建,1個膝蓋2W,如果2個膝蓋都要進行半月板縫補可能再9000~1W。再加上住院1,2周的樣子,花費大概是5萬+左右。其實這個手術價格應該都差不多。因為我的主治醫生在廣州和深圳做這個手術都大概就這個價錢而已。後遺症什麼的就是上面說的咯,膝蓋始終不像是自己的,但是確實是能再劇烈運動了。
最後希望你能快點好起來噢~沒有運動的人生真的是少了很多色彩,尤其是愛籃球,愛足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