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拉伸大腿後側韌帶

拉伸大腿後側韌帶

發布時間:2020-10-30 21:06:02

1、初練瑜伽拉傷大腿後側韌帶怎麼盡快恢復啊~?

如果是撕裂般的疼痛最好暫時不要運動了。韌帶傷了的話比較難好。我是運動員出身,全身基本每個常用的零件都受過傷,所以比較有經驗的。但是也有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可以檢驗你是不是真的拉傷了,你在吃過午飯半小時後進行15分鍾的慢跑,這里所謂的慢跑是指比你正常走路的速度快一些就可以了,但一定要堅持動作的幅度和節奏,不要因為疼就瘸著跑。直到全身微微出汗即可。然後再感覺一下疼痛點,如果明顯好轉可能是因為瑜伽練習的幅度過大,略有損傷或者拉筋過大的原因,不是真正的拉傷,反之就需要休息了。症狀減輕的方法一是熱敷,二是按摩,三是上葯(傷痛酊、雲南白葯、或者紅花油都行)。希望能夠幫到你。

2、腿部後側的韌帶怎麼才能快點拉開,怎麼感覺好難啊!有哪位健身或者瑜伽老師可以指導下?

不能強制拉伸,這樣會傷到韌帶,瑜伽不來是要把每個動作源做到位,而是你身體舒服的情況下,做到最大限度,每次的練百習,你都會進步一點點,度時間長了就會發現自身的潛能,一定問要配合呼吸,這樣才可以做到你想要的效果。希望采答納 謝謝

3、大腿後側拉傷怎麼治療

肌肉拉傷超過四十八小時後,最好的處理方式有:熱敷、貼膏葯、按摩。在肌肉沒有完全恢復前不要做劇烈的運動。一般的肌肉拉傷需要6-8周的恢復期。

4、怎樣才能盡快的把腿筋拉開

方法其實並不怎麼復雜,但柔韌的練習要系統的安排,才能達到好的效果!主要分成2個部分,第一,每天早上話4~15分鍾做動態柔韌練習,也就是活動關節,做正抬腿,後撩腿和側撩腿。但絕對不要做靜態壓腿!第二,一個星期只要2次的11~23分鍾的對等性柔韌練習。簡單的講,對等性練習就是比較特別的劈叉方法,腿劈開到最大限度後,保持不超過30秒,然後略微收起,大腿上部的肌肉用力大概3~5秒,感覺就是讓腿自己用力撐起身體。然後放鬆慢慢再下壓到極限,保持不超30秒,再一樣的略微用力收起腿,反復如此,大概5次左右。以我自己的經驗,應該是一次可以比一次壓的低。不過不用太著急,如果第二天感覺肌肉很疼,那就是訓練過渡了,需要暫停,直到肌肉不疼為止!根據記錄,普通人大概需要3~6個月可以順利劈開橫叉,主要是根據個人的柔韌基礎,有些甚至9天就可以完全劈叉!當然,這個方法還有很多輔助的訓練,比如建議你多跑步,跑步可以提高肌肉的彈性,還要多做腹肌和背肌的練習,可以幫助你輕松的起高腿,負重深蹲等腿步力量訓練也是必需的,還有一個每天要做的就是,仰卧後,舉起雙腿,然後左右分腿到極限,然後再並起,再分腿,反復100次,一個月後腳腕上負重,每天50次分舉腿,以後每個月增加分量,這個方法對劈叉有很大的幫助。

如何科學拉韌帶
一、熱身。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這個我同意,因為以前學校就是這么來的,慢跑後拉韌帶韌帶更容易松)
二、就是拉韌帶了。又分幾步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另外一個方法比較多,有點理論化: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 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5、怎樣拉伸大腿內側的韌帶

彎腰摸地拉的是大腿後側。跟內側沒關系。

拉大腿內側韌帶的方法可參考下圖。搞清楚韌帶在哪裡,可以有很多動作拉伸。

6、大腿後側是肌肉還是韌帶

凡是有肌肉的地方就有韌帶,韌帶的功能是把肌肉固定在骨頭上。

7、大腿後側肌肉或者韌帶拉傷

肌肉拉傷沒有一定的規律,很難找到通用的方法預防和處理。肌肉拉傷與許多因素有關,如遺傳因素就是其中之一,因為,肌肉中所含快、慢肌纖維的比例是與遺傳有關的。在劇烈運動前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是防止肌肉拉傷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另外,疲勞是肌肉拉傷的一個隱患。肌肉拉傷後的處理方法很多,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在拉傷的肌肉上放一條毛巾,再把冰塊裝在塑料袋內置於毛巾之上進行冷敷半小時,至傷處疼痛減輕,一天之內可以反復進行幾次;在受傷的部位纏上彈性綳帶,把腿放高,使傷後出血的腫脹控制在最小限度。纏綳帶以30分鍾為限,可反復做幾次;盡量減輕患肢的負擔,保持患部的安靜;傷後兩天可以洗熱水澡或熱敷患部,浴後貼一些活血消腫的葯膏。傷後一周內不做跑跳練習。一周後不痛的情況下輕輕做伸展運動,2~3周後完全不痛時開始做伸展運動,在用力的情況下也不痛時可做慢跑,經常做一些伸展運動以保持肌肉良好的柔韌性。

肌肉再次拉傷的情況很常見,一旦再次拉傷就需要更長時間的治療和恢復。因此初次受傷後要爭取徹底康復,避免形成慢性損傷

8、跑步拉韌帶後大腿後側肌肉僵硬怎麼辦

這個狀態會導致抽筋的


跑步拉伸腿部,有多個動作,有的是針對股四頭肌,有的是股二頭肌


大腿後側就是股二頭肌,針對這個部位的放鬆動作有:


1、仰卧在地板上,一腿伸直抬高,至與地面垂直,兩手握住皮帶的兩端(或毛巾),將皮帶的中間置於大腿的中部,兩手用力往後拉動皮帶,使股二頭肌得到充分的伸展。整個過程中,注意膝關節保持伸直。

2、抻拉的角度不同,股二頭肌被拉伸的部位重點也不同;仰卧,不用皮帶,兩手直接抱住膝關節(或小腿),緩緩用力向腦部方向牽拉,使大腿盡量貼近胸前,如此能使更多的股二頭肌中間肌纖維得到更充分的拉伸;接著把皮帶套於大腿的下端,單手用力將大腿向外側牽拉(每次牽拉時角度可以不同),從而使股二頭肌內側的肌纖維得到拉伸;然後換手拿皮帶,使大腿跨過胸前,牽拉至身體的對側(約與地面成45度角),如此來抻拉股二頭肌外側的肌纖維。



綜合以上,全方位做拉伸放鬆才是正確的方法。

與拉伸大腿後側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