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腳踝韌帶淤血

腳踝韌帶淤血

發布時間:2020-10-27 09:48:45

1、腳踝扭傷.去除淤血

?

2、外腳踝嚴重扭傷,腫的厲害,打著石膏,要休養多久?怎麼樣恢復的更快?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范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腫脹是由於受傷部位的組織內部大量毛細血管破裂,血液迅速滲出,形成局部淤血腫脹,損傷24個小時內可冷敷,促使局部血管收縮,減輕患處的充血腫脹,盡快使血荃堵住出血口;冷敷使局部降溫,感覺神經反應遲鈍,起到止疼的效果.受傷過後的24個小時,可對患處按摩或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淤血的吸收消退,幫助受傷組織修復癒合.
意見建議:
韌帶損傷常見症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可用中醫膏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

絕對要卧床休息,盡量不要坐,最好躺著,腳部墊高.要想恢復的快,我建議你到中醫院弄些消炎消腫的草葯粉,屬於偏方的那種類型的,效果很好的.根據你的情況大約要兩周後才可拆石膏,下地走路.祝你早日康復!

3、腳崴了,腳踝內外側都有青色的淤血,求教各位大俠?

踝外側韌帶損傷,外側韌帶部分撕裂,其臨床表現是踝外側疼痛、腫脹、走路跛行;有時可見皮下瘀血;外側韌帶部位有壓痛;使足內翻時,引起外側韌帶部位疼痛加劇。 外側韌帶完全斷裂:局部症狀更明顯。由於失去外側韌帶的控制,可出現異常內翻活動度。有時外踝有小片骨質連同韌帶撕脫,叫撕脫骨折。內翻位攝片時,脛距關節面的傾斜度遠遠超過5~10°的正常范圍,傷側關節間隙增寬。X線檢查可見撕脫骨片。 治療:外側韌帶損傷較輕、踝關節穩定性正常時,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緩解疼痛和減少出血、腫脹。外敷接骨的中葯治療,適當休息,並注意保護踝部(如穿高統靴等)。如損傷較重,用接骨的中葯外敷治療後,可用5~7條寬約2.5厘米的膠布從小腿內側下1/3經過內、外踝粘貼於小腿外側中部,膠布外用綳帶包紮。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韌帶鬆弛,以利癒合,固定2周。如為內側韌帶損傷,包紮固定位置相反

4、崴腳8天了 ,腳踝內側很腫腫成一個疙瘩的感覺 外側也腫然後淤血。只敢在地上微挪幾步 但是走路並不舒

一、正常做法是:發生扭傷後要及時到醫院,拍X光片檢查,並及時進行冷敷zd,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縮,限制出血和體液的滲出,延緩水腫擴散,減輕疼痛。
二、 1.扭傷後24小時內,要冰塊敷在患處在扭傷的即刻就應行冷敷。以減少血腫的形成。對患肢冰敷或者冷敷,刺激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和滲出,以減輕扭傷部位的疼痛和腫脹。
2.24小時可以外敷,主要是活血化瘀的。這樣可以使腫脹消退、疼痛減輕。[不要太早停止冷敷而轉用熱敷,傷後兩日內每天使用冷敷至少3—4次,較嚴重傷害時建議在使用冷敷3日後、且腫脹有明顯消退時,才考慮使用熱敷。]
3.抬高患肢,高於心臟的位置,可促進血液迴流,有利於腫脹消。把傷處抬高於患者心內臟高度,可以止血止腫。
4.休息
腳崴了為什麼?正骨好的快?
1..正骨治療,是把跟骨.脛骨.腓骨錯位扶正。關節靈活度才達到正常。
2..錯位,就是骨頭位置不正。骨容與骨之間只要有輕微的錯移、不正,就會引起周圍正常軟組織緊張、紊亂,相應的肢體就會出現的痛、麻、冷等不適症狀。
3.­復位就是用手法對骨頭的錯位微調,以達到筋、腱、骨、肉之間的平衡,從而解除、減緩其緊張和疼痛。 ­

與腳踝韌帶淤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