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前交叉韌帶康復計劃

前交叉韌帶康復計劃

發布時間:2020-10-27 02:57:39

1、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去哪運動康復好?

按照手術後康復鍛煉方法的不同及是否嚴格完成康復計劃分為3組:激進康復組為改良型的康復訓練組,患者39例;保守康復組為傳統的康復訓練組,患者34例;未完成康復組的患者31例。不同康復方法對患者術後6個月、12個月、18個月的訓練效果用患者的一般情況、患者對康復效果的滿意度、膝關節的活動度(ROM)、膝關節的穩定性、患肢大腿的周徑、Lysholm評分、國際膝關節評分委員會(IKDC)評分這些康復指標進行總結對比,評價其療效。

2、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完成後多久可進康復中心治療

前叉重建的手術是很常規的一種手術,一般術後經過康復師的出院指導多數患者可以通過自己練習順利康復,一部分患者如果在自行練習過程中發現存在困難可以隨時來我們康復科進行治療,不限時間。如果你即將接受手術,建議先自行評價一下自己的現有功能,手術前最好的狀態是:傷後不少於3個月;除了韌帶斷裂產生的關節不穩(錯動)感以外,角度(屈曲、伸直——非常重要!!)、力量都達到正常水平。至少角度不能有明顯差距,這樣術後康復過程會減少很多痛苦。否則術後僅僅角度練習一項就夠你苦練很長時間的。

3、膝蓋前交叉韌帶斷裂手術後恢復訓練

這個是沒有辦法的,去年我也做了acl微創手傷。
術後的恢復是相當辛苦的,樓主要堅持鍛煉。彎曲度可以做在床上,有人輔助將腿往下放,會很疼,要堅持

4、哪些鍛煉動作有助於前交叉韌帶術後康復?

1、抬高臀部練習

受傷膝關節屈曲約90°承載負荷,另一條腿伸直並維持6秒鍾,緩慢放下,可用以訓練膝關節四周肌肉和臀部肌肉。

2、無負荷屈膝練習

膝關節向前超出腳尖,保持雙側臀部同一水平位置,根據自己的疼痛情況和體重來確定負荷量,動作應緩慢有控制,且有意識地練習患肢。

3、負荷屈膝練習

開始負重可能較困難,可使用雙手拉住橫桿減輕體重負荷,隨後力量慢慢增強,利用自身體重下蹲,最後可在肩上增加重量來加大負荷。注意練習時膝關節要超出腳尖,保持雙側臀部同一水平位置,防止重心向前。可先對著鏡子練習,以檢查膝關節和自己重心的位置。

4、單膝屈曲—弓箭步

開始時身體可小幅度下降,然後逐漸增加下降的深度和時間,同樣需要注意保持雙側臀部在同一水平位置,但動作可有直線上下或有一定角度的一側偏出,但需控制好身體。

5、腘繩肌肉練習,站立伸髖

用健側腿站立,前拉患側腿到髖關節伸直為止,然後緩慢返回原來的位置。

5、膝蓋做了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後怎麼進行康復訓練

你好,再被動屈伸增大角度時感到困難並有微痛感,這屬於該病康復鍛煉期間的正常現象,而且應該繼續加大鍛煉角度,如有困難可採用CPM機輔助功能練習;我們一般會要求病人在兩周內達到屈曲90°,但有很多病人由於耐受能力較差,功能進展緩慢,但後期只要堅持,絕大多數的患者功能恢復還是非常滿意的。如果訓練後局部腫脹明顯,可以採取局部冷敷的方法,並抬高患膝。現在暫不適合站立負重,如有要求應扶雙拐負重,患肢不宜負重,還有應佩戴支具保護約3個月,現在主要的就是屈曲功能練習以盡快達到正常的活動度,也可進行直腿抬高練習、及髕骨推移練習。祝你早日康復!

6、前交叉韌帶斷裂的恢復

兄弟,咱倆情況差不多。我是打球時前叉韌帶斷裂、內側副韌帶斷裂、半月板後角撕裂。4.15號做的關節鏡手術。當時手術做完後戴了一個支具,可以調整角度的那種,因為術後需要做關節的屈伸練習。醫生的要求是帶三個月,不過我就帶了一個月,因為天很熱,帶上那個東西腿熱的難受。兩個月去醫院復查的時候因為沒帶支具還被醫生訓了一頓,所以兄弟還是按要求的時間帶吧。
按醫生的要求三周後開始下地走路,不過需要雙拐。恢復訓練嗎,從術後就開始做了,從簡單的仰卧直腿抬高開始,每天堅持。如果出現傷腿的圍度比好腿的圍度小,那是正常的。無論誰的腿只要一段時間不活動,肌肉都會萎縮的。所以力量訓練一定要持之以恆。
至於多長時間能恢復運動,醫生的說法是3個月可以正常走路、6個月可以簡單活動、10個月以後可以完全正常活動。我現在是術後三個月,腿的彎曲度大概在150度左右。走路沒有問題,但是跑跳都不行,醫生也不讓做。但是以後我是肯定不會再打球了,簡單的投籃過過癮吧。畢竟再高明的醫生也不可能讓換的韌帶比原有的韌帶更結實。所以兄弟好好保重吧。
就說這么多吧,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有什麼情況可以再交流。另外,多遵醫囑。保重。

7、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如何康復?去哪裡做康復比較好?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如何康復?去哪裡做康復比較好,希望你去進正規的康復醫院。這樣效果才會比較好。

與前交叉韌帶康復計劃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