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節鏡下膝蓋前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如何訓練
術後護理
2.1 一般護理 術後常規應用抗生素3~5d,注意關節是否腫脹,注意包紮物松緊度,觀察引流的引流量、顏色,一般於術後24小時拔管。如果術後顏色較深、引流液較多,說明關節內有出血,此時要嚴密觀察;如果術後2~3h顏色逐漸變淡,引流量逐漸變少,說明出血已停止,可不必處理;如果仍然引流量較多,顏色未變淡,可自引流管內注入適量腎上腺素生理鹽水,局部略加壓包紮,出血會逐漸減少。
2.2 患肢體位 異體韌帶移植重建前交叉韌帶術後,常規膝後墊軟枕,保持膝屈曲15~20°。此種體位可使前交叉韌帶處於鬆弛狀態,移植後的異體韌帶處於張力最小狀態,有利於韌帶與骨接合口的癒合。不可將軟枕墊於膝後以遠小腿處,此種體位相當於膝關節的前抽屜試驗,會使交叉韌帶處於緊張狀態,不利於韌帶癒合[1]。
2.3 鎮痛和功能鍛煉 因為膝關節鏡手術本身創傷較小,故有些病人術後僅服用一般止痛葯物1~2d。或行中頻脈沖電治療,每日2次,每次20~30分鍾,來達到疏通經絡、止痛的目的。但大多數病人術後存在不同程度的膝關節疼痛,因而明顯限制了膝關節的活動,對這類病人我們常規給予自控鎮痛(PCA)方法。使病人的疼痛降至最低限度,從而可使病人較從容地達到膝關節功能鍛煉的要求。對於膝十字韌帶重建,取髕韌帶作置換物的病人,因為一端取一塊髕骨另一端取一塊脛骨為蒂,術後都有較嚴重的疼痛,這類病人是應用PCA的最佳適應症,對於其術後功能鍛煉的恢復有較大的幫助,與常規的止痛方法相比有其獨特的優越性。
2.4 康復訓練 術後向患者及家屬講明功能鍛煉的目的、方法,制定功能康復鍛煉計劃。術後24h後,即可指導病人進行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鍛煉,並進行踝關節的背伸屈運動,足趾的屈伸運動,同時做好心理護理,鼓勵患者主動練習,每日鍛煉10~15次,每次5 min,以不感到疲勞和疼痛為宜。①術後第3d起,白天將患肢固定支架解除,練習股四頭肌收縮,患肢平放於床上,主動使股四頭肌完全收縮並停頓5s,然後完全放鬆,再停頓5s,這樣一收縮一放鬆過程算1次,按此方法進行。循序漸進,剛開始20次/組,20組/d,第4d起增加至30組/d,以後每3d增加10組,直至50組/d為止。如病情允許,還可以做髕骨被動活動,即一日兩次可持髕骨向左右兩側推動幾次,以防止髕骨關節粘連,囑患者座起時自己推動髕骨。利用CPM機進行膝關節活動,膝關節活動范圍在30~60°被動鍛煉,起始角度從30°開始,每天增加10°,每日2次,每次2h,每天鼓勵患者與CPM機交替進行主動功能鍛煉,每次練後局部冷敷,以減輕局部炎性反應,減輕疼痛。一般在1周內達到90°,3周內避免負重。本組有1例患者,因對疼痛較敏感,3周後屈膝達60°,給予心理疏導後,延長1周CPM機進行被動鍛煉,第4周可達90°。本組患者中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側副韌帶修復,則需支架固定6周。②進行直腿抬高訓練,2周後在保證膝關節伸直的前提下抬高下肢,維持5~10 s。再放下。10~20遍/次,4次/d,根據肌力情況逐漸增加抬起角度和和維持時間,可以在仰卧、俯卧和側卧下進行該項訓練,但應避免健側卧位的直腿抬高及髖外展,以免加劇股內、外側肌的失衡。負重訓練承擔重量是膝關節的重要功能。待腫脹消退以後就可以逐漸開始負重訓練。術後第3d即可扶雙拐下地行走,從拇趾著地開始,逐漸負重。如果不伴有半月板和關節內其他結構的損傷,對完全負重並無具體的時間要求,只要患者能夠進行負重行走,就可鼓勵其早期訓練,以盡快恢復運動。一般從3~4周開始用雙拐依據耐受情況部分負重,逐漸至完全負重,3~8周後棄拐負重步行。在患者鍛煉過程中應經常觀察、督促、檢查功能康復計劃實施情況,及時解決鍛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其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以增強其功能鍛煉的毅力和信心。
2、膝蓋內側副韌帶損傷兩周恢復
你好!你說膝關節韌帶撕裂,膝關節有前後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如果有前後交叉韌帶的撕裂不手術是不好恢復的,如果有內外側副韌帶的撕裂而不是完全斷裂,一般要2個月左右才能恢復。
3、一般膝蓋的韌帶損壞,要多久才能恢復?
你好朋友! 我是體育狂人,20年的教學訓練了。很高興為你服務,你的問題: 具體情況:我在上個月打籃球時不小心弄傷了交叉韌帶.到現在還有點疼.一般要多久才能好? 我的回答:輕度損傷一個月左右,中度損傷3-6個月。要想恢復得快,還要進行恢復性的練習才行。傷後的第三天開始做,並每天堅持熱敷和上葯等物理治療。以下是恢復性訓練: 第一步: 床上仰卧屈腿練習(晚上或早晨做即可),10次為一組X3-4組。或者白天:坐凳踩球練習,做傷腿的屈伸15次一組X3-4組。 注意: 1、伸腿時以不感覺痛或剛感覺痛為好 2、要慢慢進行,越慢越好 3、自己感覺腿部可以吃住力時換下一個練習 第二步: 恢復腿部肌肉的練習:找5個低欄架(放到最低),然後慢慢從上面走過欄架,走一個後倒走退回來,接下向前來走兩個,向後退一個。如此反復即可做3-4組。 第三步: 做不負重的蹲起(半蹲),扶牆慢慢蹲,慢慢起。每天下午放學後做3-4組X10次。可以恢復肌肉和韌帶的力量,保證運動時所需的承受力。 注意: 此練習開始不負重,隨著力量的恢復,可逐漸加一點重量直到完全恢復為止。 我的服務你滿意嗎?祝:早日健康!
4、微創膝蓋前交叉韌帶手術後多久正常走路
不用擔心,是正常的~
四個月的話,已經是術後恢復的第三階段了,這時候的康復訓練可內以做水中練習,容水中跑步和游泳,但除了蛙泳。
另外,不知道你只做了前交叉韌帶嗎,還是半月板也有一起傷到?
有響聲的話,也是正常的,說明膝蓋有傷過,沒響聲才不正常。
肌肉萎縮也不要緊,完全練得回來,綁個沙袋躺床上抬腿練習,這個康復動作很安全,術後1個月就能做了。
噢,還有,你書包不要背的太重,負重影響膝蓋恢復,而且你背著重的東西走路時間久了,膝蓋也會不太舒服的,過了一年吧,差不多就完全沒有後遺症了。
術後一年內,如果運動,請盡量帶護膝,要帶有洞洞的那種比較好。經濟點的買LP或AQ都可以。
祝康復噢~
5、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撕裂術後如何恢復訓練
你好,根據描述的情況分析是屬於外傷的症狀,及時的外科檢查,慢慢鍛煉,如拄拐,旁人幫助按摩等試試
6、右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手術後能不能恢復到原狀?
1,看你的表現,應該是交叉韌帶損傷,2,前交叉韌帶斷裂不手術,膝關節退變明顯加快,而且會有你經歷的感覺,所以建議早日手術,3,手術之後不能恢復成和原來好腿一摸一樣的,但是可以進行劇烈的活動,也就是說不影響任何活動(半月板沒有損傷的前提下),4,核磁共振不是唯一的判定標准,還要結合查體,臨床表現等,最好有KT-1000等客觀的檢查結果。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骨科運動醫學科 劉宇鵬
7、膝蓋前交叉韌帶斷裂手術後恢復訓練
這個是沒有辦法的,去年我也做了acl微創手傷。
術後的恢復是相當辛苦的,樓主要堅持鍛煉。彎曲度可以做在床上,有人輔助將腿往下放,會很疼,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