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腹股溝管的構成無關的是:腹外斜肌,和腹內斜肌,腹直肌,腹橫筋膜,腹股溝韌帶?
腹股溝管有4個壁及內外兩個口。管的前壁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內斜肌,在外側1/3處有腹內斜肌的起始部;後壁為腹橫筋膜,在內側1/3處有聯合腱(近淺環外側腳處有反轉韌帶參與構成後壁);上壁為腹內斜肌與腹橫肌的弓狀下緣;下壁為腹股溝韌帶,內口為腹環,外口為皮下環。
2、臨床上如何鑒別腹壁下動脈與腹股溝管深環的位置關系?兩者體表投影有什麼關系?
內口:精索或子宮圓韌帶穿過腹橫筋膜而形成的
一個卵圓形裂隙,即腹股溝管深環(內環
或腹環)。
外口:腹外斜肌腱膜纖維在恥骨結節上外方形成
的一個三角形裂隙,即腹股溝管淺環(外
環或皮下環)。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
後壁:腹橫筋膜。
上壁: 腹內斜肌和腹橫肌形成的弓狀下緣。
下壁:腹股溝韌帶和腔隙韌帶。
內容物:精索或子宮圓韌帶。
直疝三角(Hesselbach 三角,海氏三角)是由腹壁下動脈、腹直肌外側緣、腹股溝韌帶三者之間形成的一個三角區。
3、什麼是腹股溝管..
?
4、腹股溝管的4個壁和2個口及通過的結構是什麼?
前壁:皮膚、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腱膜
後壁:腹橫筋膜和聯合腱
上壁:腹內百斜肌和腹橫肌的弓狀下緣
下壁:腹股溝韌帶
內口:又稱深度環,為腹橫筋膜隨精索向外突出而專成的一個卵圓形裂隙
外口:又稱淺環,為腹外斜肌腱膜在恥骨結節外上方的一屬個三角形裂隙
女性腹股溝管內有子宮圓韌帶,男性內有精索。
5、腹股溝管的臨床意義是什麼
若腹腔內容物從深環進入腹股溝管從淺環脫出,則形成腹股溝斜疝。腹股溝管是斜行裂隙,當腹壓增高時,其前後壁靠近,對腹股溝區有保護作用。
6、腹股溝管的位置、構成和內容物
腹股溝管位copy於腹股溝韌帶內側1/2的上方由外向內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間裂隙。長4~5cm,有精索或子宮圓韌帶通過。腹股溝管有4個壁及內外兩個口。管的前壁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內斜肌,在外側1/3處有腹內斜肌的起始部;後壁為腹橫筋膜,在內側1/3處有聯合腱(近淺環外側腳處有反轉韌帶參與構成後壁);上壁為腹內斜肌與腹橫肌的弓狀下緣;下壁為腹股溝韌帶,內口為腹環,外口為皮下環。
男性腹股溝管內有精索通過;女性腹股溝管較窄,有子宮圓韌帶通過。此外,髂腹股溝神經及生殖股神經的生殖支也進入腹股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