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壓韌帶怎麼壓

壓韌帶怎麼壓

發布時間:2020-10-24 20:28:16

1、跆拳道課上怎麼壓韌帶?

我是一名跆拳道教練,讓我來給你介紹幾種壓韌帶的方法吧。一般壓韌帶前要進行活動熱身,熱身充分能使拉韌帶更容易有效果,而且不會很疼,不易受傷。熱身完畢之後就開始壓腿啦。
1。原地站立式壓腿,把一隻腳往前放出一步的距離,腳尖翹起,腳跟著地,然後身體下壓,是為正壓腿。如果把腿放在側面往側面壓,是為側壓腿。弓步壓腿,匍步壓腿。
2。扶助式壓腿,兩人相對而立,A把腿放在B肩上,B可適當降低身體高度,B抗住A的腿緩緩往後拉,然後恢復原位,反復往返。
3.台階壓腿,找一個與腰同高的台階,把腿放在台階上,注意兩腿挺直膝蓋不能彎曲。支撐腳的腳尖朝正前方,被壓的腿要把腳尖勾起來。然後身體下壓,用身體接觸放在台階上的腿,開始可以用頭碰腳,後面要用胸口和腹部。把腳尖朝正前方是為正壓腿,如果把腳尖朝側面是為側壓。
4。坐式壓腿,坐在地上雙腿伸直並攏,腳尖勾起。然後用頭碰腿,直至整個胸腹能折疊到腿上。也可以把兩腿分開到極限,然後身體盡力往兩腿之間趴,最好能把整個上身放在地上。
這就是我上課時訓練學員韌帶的主要幾種主要方式,還有一些小的就不說了。各種壓腿的方法的目的不外乎把韌帶拉開,能下橫豎叉。其實最有效果的還是直接下叉,要經常下,狠心下,努力下,能下了還要持之以恆地下,這樣才能練出一定境界。
以上內容為本教練純手打,有誤之處還請指正。希望能對你有點幫助。

2、如何壓韌帶是最快的?

關於柔韌性的修練

一、關於正壓腿

在壓腿的幾種方法里,正壓腿是基礎,也是習練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練者常存在以下問題:低頭、彎腰,急於用頭碰腳,胸部和腿之間出現一個大空兒,還有的站不穩,像要後倒似的,甚至出現腿部韌帶受傷。要解決以上問題,壓腿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規范動作,分步進行

(1)初練時,不宜做強度很大的練習。把腿放在與腰同高的物體上,髖部後坐,臀部要平,支撐腿與地面
垂直,膝部挺直,被壓腿腳尖向上並有意識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動,使被壓腿成一直線。腳
尖回勾有利於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長軀干,特別是脊椎。一條腿壓幾分鍾後,
再換另一腿。幾天之後,腿部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時,可進行下一步。
(2)被壓腿及支撐腿均挺直,雙手按壓被壓腿膝部,收髖使身體盡量向前俯壓,以增強膝關節後之窩肌的
伸展性。
(3)雙手按被壓腿膝部,髖部後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
練習;
(4)雙手由下抱握被壓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以胸部貼膝蓋。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5)被壓腿與支撐腿挺直,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以額頭碰腳尖。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6)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用嘴觸腳尖。此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7)雙手搬住腳掌,依上法,用下齶碰腳尖。此步成後,說明正壓腿已成。

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練習,使軀干與腿部形成一一對應,如腹部與大腿、胸與膝、頭與腳尖依次對應接觸,才可避免軀干與腿之間出現的空兒。

2、由輕到重,由低到高

壓腿時,身體對腿部韌帶、肌腱、肌肉施加壓力。初練時,用力要輕,當練習一段時間後可逐漸加重壓力;如果一開始就施以重力,也許能堅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連走路也難了。腿放的高度應由低到高。將腿放至與腰同高,壓到下頜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胸同高的物體上;再練至下頜下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肩同高的物體上,直至把腳放在與頭高的物體上。

3、先拉後壓,由近及遠

初練壓腿,因其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長,不僅徒勞無功,還會使韌帶受傷。因此初練時,應先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後施以振壓;振壓也要一下一下地進行,不可急於求成。壓腿時還要注意軀干與腿部的接觸是由近及遠的,軀干與腿相應部位的接觸順序是:軀干:腹部—胸部—頭部腿部:大腿—膝蓋—腳尖,不要一開始就毫無顧忌地用頭硬碰腳尖。

4、要意志堅強,持之以恆

進行腿部柔韌性練習,的確枯燥乏味,尤其是練到一定程度,還會有腿、髖部酸痛的感覺,這是練習者出現的類似長跑運動員一樣的「疲勞期」,此時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強的意志,有苦恆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韌素質與腿功其它素質比較起來,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此時應善於自我調整,適當減輕下壓力度、幅度,減少壓腿時間,或是進行踢腿練習,與壓踢結合等。只要堅持下去,酸痛的感覺會逐漸消失的,那時你會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興奮的。

5、壓前要做好准備活動

練習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關節、腿部肌肉的准備活動。因為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有關,通過准備活動,可提高肌肉的溫暖,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有利於腿之柔韌性練習。

二、關於正踢腿

踢腿是腿功柔韌性訓練最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鞏固壓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為實戰腿法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踢腿時常出現的問題有:1、重心不穩,甚至摔倒;2、支撐腿腳跟抬起或支撐腿膝部彎曲;3、彎腰凸背。解決上述問題,踢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起腿要輕

腿將要踢起時,要迅速地將身體重心移到另一腿上,使將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鬆,這樣才會起腿輕,踢腿快如風。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牆或肋木練習。

2、踢時要快

腿由下至上快速向面部擺動,這里有一個加速的過程。踢時髖部要後坐,腿上擺有寸勁。剛剛練習踢腿時,必須保持動作的規范性,寧可踢得剛過胸也不把支撐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彎曲,或是彎腰凸背用頭去迎碰腳尖,這些均說明腿的柔韌性訓練不到位,韌帶還沒有拉開。只要堅持壓踢結合,常練不輟,定會達到腳碰前額的。

3、落腿應穩

初練者往往踢起腿剛落地,就踢另一腿,從而出現出腿笨重、身體歪斜的現象。這是因為踢出的腿剛落地時,身體的重心還在原支撐腿上,腿下落時轉移重心,勢必出現上述現象。正確的做法是等腿落實後,身體重心轉換已畢再踢出另一腿。其實這樣練習也有利於實戰中連環腿法的應用。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並避免傷害,熱身與拉筋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面的基礎內
功一樣,必須是持之以恆而扎實的;但是,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
掌握不到要領;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並確保安全,以下的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
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
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
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
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
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
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
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
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
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
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
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
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
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
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
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
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
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
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良好的柔韌性不會妨礙生長,而且有利於生長。保護骨骼肌肉,有效預防傷病。

柔韌的訓練,不可能一點苦都不吃。否則根本練不出來。做好吃苦的准備,採用科學的方法,保持一顆平常心,一定可以做到。

祝成功!

3、拉韌帶怎麼拉?

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什麼時候進行柔韌性訓練?
首先,一個關心自己的柔韌性、健康、相貌及運動水平的人,無論男女,每天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如果能堅持不懈,每周3~4次將會逐漸地促進你關節和肌肉的靈活性,如能每天堅持練習,進步的速度要快4~5倍,筆者也曾接觸過一些柔韌性很差的運動員,他們堅持一天兩次的柔韌性訓練,都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一個運動員開始柔韌性練習的最佳時間是開始其武術訓練之前——但不能認為這是可有可無的事。很多運動員在比賽前會匆忙地做點柔韌性練習,這幾乎是一種潛意識的行動。例如你會看到田徑運動員在跑步前會伸伸小腿,籃球運動員賽前匆忙地拉伸自己的後腿韌帶,其實這么短暫的柔韌性練習對運動員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為了使柔韌性練習真正起到熱身作用,其持續時間必須保持在10~15分鍾內,並且對身體的各部位都要進行柔韌性練習。同樣以這種方式,柔韌性練習也是緊張的訓練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你將為體力
恢復之快而大吃一驚。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柔韌性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的一二個小時之內,這對緩解和消除一天的疲勞有很大的幫助。不管怎樣,經過一段晚間特別的柔韌性練習後,你就會感到很輕松並能暢然入睡。
★必須遵守的原則∶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關於柔韌性的修練
一、活動腳踝。
分布進行,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有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二、 正壓腿
在壓腿的幾種方法里,正壓腿是基礎,也是習練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練者常存在以下問題:低頭、彎腰,急於用頭碰腳,胸部和腿之間出現一個大空兒,還有的站不穩,像要後倒似的,甚至出現腿部韌帶受傷。要解決以上問題,壓腿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規范動作,分步進行
(1)初練時,不宜做強度很大的練習。把腿放在與腰同高的物體上,髖部後坐,臀部要平,支撐腿與地面垂直,膝部挺直,被壓腿腳尖向上並有意識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動,使被壓腿成一直線。腳
尖回勾有利於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長軀干,特別是脊椎。一條腿壓幾分鍾後,再換另一腿。幾天之後,腿部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時,可進行下一步。
(2)被壓腿及支撐腿均挺直,雙手按壓被壓腿膝部,收髖使身體盡量向前俯壓,以增強膝關節後之窩肌的伸展性。
(3)雙手按被壓腿膝部,髖部後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練習;
(4)雙手由下抱握被壓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以胸部貼膝蓋。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練習。
(5)被壓腿與支撐腿挺直,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以額頭碰腳尖。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練習。
(6)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用嘴觸腳尖。此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7)雙手搬住腳掌,依上法,用下齶碰腳尖。此步成後,說明正壓腿已成。
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練習,使軀干與腿部形成一一對應,如腹部與大腿、胸與膝、頭與腳尖依次對應接觸,才可避免軀干與腿之間出現的空兒。
2、由輕到重,由低到高
壓腿時,身體對腿部韌帶、肌腱、肌肉施加壓力。初練時,用力要輕,當練習一段時間後可逐漸加重壓力;如果一開始就施以重力,也許能堅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連走路也難了。腿放的高度應由低到高。將腿放至與腰同高,壓到下頜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胸同高的物體上;再練至下頜下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肩同高的物體上,直至把腳放在與頭高的物體上。
3、先拉後壓,由近及遠
初練壓腿,因其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長,不僅徒勞無功,還會使韌帶受傷。因此初練時,應先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後施以振壓;振壓也要一下一下地進行,不可急於求成。壓腿時還要注意軀干與腿部的接觸是由近及遠的,軀干與腿相應部位的接觸順序是:軀干:腹部—胸部—頭部腿部:大腿—膝蓋—腳尖,不要一開始就毫無顧忌地用頭硬碰腳尖。
4、要意志堅強,持之以恆
進行腿部柔韌性練習,的確枯燥乏味,尤其是練到一定程度,還會有腿、髖部酸痛的感覺,這是練習者出現的類似長跑運動員一樣的「疲勞期」,此時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強的意志,有苦恆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韌素質與腿功其它素質比較起來,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此時應善於自我調整,適當減輕下壓力度、幅度,減少壓腿時間,或是進行踢腿練習,與壓踢結合等。只要堅持下去,酸痛的感覺會逐漸消失的,那時你會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興奮的。
5、壓前要做好准備活動
練習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關節、腿部肌肉的准備活動。因為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有關,通過准備活動,可提高肌肉的溫暖,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有利於腿之柔韌性練習。
二、側壓腿
側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腳尖稍外撇,另一腿的腳跟擱於肋木上;右臂上舉;兩腿伸直,立腰開髖,上體向腳尖側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三、後壓腿
背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兩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另一腿後舉,腳背擱在肋木上,腳面綳直;上體後屈並做壓振動作。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四、仆步壓腿
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五、豎叉
兩手左右扶地或自然下垂;兩腿前後分開成直線,前腿後側著地,腳尖勾起,後腿的內側或前著地;上體向前振壓。
六、橫叉
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
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
八、壓胯:
膝蓋努力分開,雙手撐地,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九、 腳背:
跪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
十、坐式拉伸韌帶:
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12次
十一、卧式拉韌帶:
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現直角
十二、立式下壓:
站直,用手去摸腳尖

4、壓腿應該怎麼壓早上還是下午要一次要多少時間

(一)要看你的恆心了,如果你能堅持的話一般2個月就可以的。必須堅持每天的要練,先做一下柔韌操(就是上體育課是做的准備運動),然後慢跑10-15分鍾或做幾組高抬腿,再考試壓腿。壓腿時要放鬆肌肉,不要因為痛就把肌肉綳緊了。而且壓腿的時候要壓到極限然後上下稍微晃動身體,如果感覺大腿肌肉顫動得厲害就要稍微收小幅度,不然會造成韌帶或肌肉拉傷的。
總之,就看你自己的意志了,一定要堅持下去。注意:壓腿並不是一兩天就能成功的事,所以也不要逞強,不然會有很大損傷的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二)拉韌帶的方法
一.基礎篇(給新人的建議):

1.倒計時:劈叉到自己所能承受的極限後停住,然後從10倒數到1,再放鬆。如此多循環幾次。但是要注意,千萬要到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極限再數——也就是你痛到不行的時候堅持10秒鍾。否則就沒有什麼效果。(如果10秒鍾受不了的可以先忍5秒鍾,這樣一步步的來,但是最好不要低於5秒)。

2.隨時性: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學習或工作累了, 可以試著拉拉,不一定要忍多大的酸痛(但也不能太輕松),抱著只是隨便拉拉韌帶的心。這樣雖然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只要每天找個時間這樣拉一下,%
C4愕娜痛?遼儼換崴躉厝ァ#ㄎ移匠T詡揖褪譴┳磐閑??岵嬉幌倫泳拖氯チ恕K?約詞刮液?倮鏌桓鱸旅揮辛稵KD,韌帶還是沒有縮水)

3.資源利用:在跆協訓練的時候,最好讓教練或者韌帶比較好的會員來幫你壓。因為他們自己也曾經被壓過,比較有經驗,能掌握分寸,也能教你很多種不同的拉韌帶的方法,還可以幫助你拉各個不同部位的韌帶,有助於你提高。這樣可以避免你總是拉一個地方的韌帶而其他部位依然不是很好(我以前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都只練橫劈,結果兩個星期下來連縱叉都到不了底,後來被小惠死壓了幾次後韌帶明顯好了很多,雖然很痛,但是能下去還是蠻自豪的^_^)

4.持續性:一定要每天(真的不能做到每天的話隔天也行,最好周期不要超過2天)壓韌帶,否則韌帶再好的人都會縮回去。

5.循序漸進:在拉韌帶的時候也並不是一定要求馬上就下到底,可以一點一點地來,大概花2到3個星期就可以到底了。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否則很容易拉傷。還有就是在平常練腿法的時候,可以試著要求自己踢高一點再踢高一點,這樣實際也是在拉韌帶。

6.心理暗示:拉韌帶的時候告訴自己「我一定能到底」,這樣會或多或少地克服對拉韌帶造成的酸痛的恐懼心理。記住千萬不能害怕壓韌帶,不然的話是永遠不可能下到底的。

5、怎麼壓韌帶用圖片的

拉韌帶圖技術-正確拉韌帶
第一種方法:
桌子前有個0.15米的台階,然後看書,就坐到椅子上。把腳放上去。然後右腿向後登在自己椅子上。慢慢壓,一邊這樣壓腿,一邊看書,感覺還不錯。等到壓的不疼了。然後身子向桌子那前傾。在提腰部,腿就有拉趁和酸的感覺了。然後在壓。效果不錯。
第二種方法:
如果你前面沒有台階,你可以找一個比桌子矮的椅子,然後把腿放上去。慢慢的向前探腰,(這時候可以寫作業,看書什麼的)注意:先別弄的太過頭了。慢慢來。有一個拉趁的疼痛就可以。等到不疼了。然後再向前弄。
第三種方法:
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
的機會。
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
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
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
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
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
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
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第四種方法:

道場里常有初學者訴苦、說壓韌帶很痛苦、而且今天好不容易今天壓開了一點可過幾天就又疼的壓不下去了 我這里有個辦法 很
好用的 相信我的朋友可是試試其實並不是很難 就是每次出完汗 輕微的壓完韌帶後左右腿交替踢正踢 大概初學者 每天 每條腿連續踢 50次開始
剛剛開始的時候 可能會很痛苦 堅持住就好了其實韌帶不光是要總壓 多踢腿 也可是幫助拉展韌帶的
堅持住 不要怕苦 怕累 時間長了 韌帶拉開了 還可以練到平衡 腿肌 腹肌
+U 啊
第五種方法(轉帖):
一、 正壓腿

面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並步站立,一腿放在肋木上,另一腿直膝;兩手扶按膝關節,立腰收髖;上體前屈並向前、向下做壓振動作。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二、側壓腿

側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腳尖稍外撇,另一腿的腳跟擱於肋木上;右臂上舉;兩腿伸直,立腰開髖,上體向腳尖側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三、後壓腿



背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兩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另一腿後舉,腳背擱在肋木上,腳面綳直;上體後屈並做壓振動作。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四、仆步壓腿

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五、豎叉

兩手左右扶地或自然下垂;兩腿前後分開成直線,前腿後側著地,腳尖勾起,後腿的內側或前著地;上體向前振壓。
六、橫叉

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
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
第八種方法:
柔韌問題最痛苦。
首先是需要的條件和輔助物品:
1,找一面能*在上面往下出溜的依*物,比如一面干凈的牆,桌子邊緣什麼的。能夠*在上面2條腿能夠分開就可以了。
2,一個矮凳子,以自己橫叉離地面距離做標准,大約20CM~30CM高。比如軍訓用凳子。
3,要是地面不夠滑的話,可以准備2個硬紙板,上面墊個坐墊什麼的。
東西准備好了,然後說方法:
*在你找的依*物上,雙腳踩在硬紙板上,前方用雙手撐著你找的凳子,身體正直,*自己身體的重量往下下橫叉。剛剛練的話差不多能下到20~30CM左右。坐不到自己找到的凳子上,所以撐著凳子下。當你支撐不住的時候,心裡默數5聲,起來休息下,然後再下。下第1次的時候比較難受,下第2遍,第3遍,就比較輕鬆了,當你下到能坐在自己找到板凳上時,你已經成功了第一次。然後以橫*的方式坐在你成功的第1個階梯上,不要起來,取掉你屁股下面的凳子,再往下下,痛了就起來,還是以橫*的方式坐在板凳上休息。如此反復,如果沒目標的話,換個矮點的凳子。每次下的時候給自己一個目標,如果凳子矮,就想著今天在以橫*的方式坐在板凳上幾分鍾,也可以。
因為這個方法很安全,痛苦小,所以練習時多練幾次,練習前不用熱身也可以,建議在看書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打電話的時候,睡覺前無聊的時候。反正有空就可以試試。
當你練習一段時間後,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下橫叉方式了,就開始挑戰自己,在道館的話可以熱完身,比如繞操場跑5~10圈,找個角落,撐個腳把下,下到極限能比在家多下5~10CM。基本上離地面已經很近了。是不是自信心大增,我想以後下橫*就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了。有了目標才有動力。
我認為沒有什麼下橫叉不痛的速成方法。循序漸進是最好的方法。以上方法是本人認為痛苦最小,效果最好的方法。

6、怎麼壓韌帶?

我也韌帶拉疼過,疼的時候慢慢壓,一樣能壓開。如果想不疼了起碼要休好久,我中途有段半年時間不鍛煉,等在練時大腿根那就不疼了。慢慢練著也能恢復,疼的時候自己揉揉。如果恢復了,還是能下去,沒任何影響.如果不想熱身也能拉,我就經常早起來來,鍛煉的第一件是就是壓腿,而且是毫無熱身的情況下。照此方法完全不用熱身,也不需要跑很遠的地方去練。不妨試試,共同探討。一天工作或學習結束適合壓腿、抻筋,因為活動一天了身體的各部位基本都活動開了,開是鍛煉最後,拉韌帶也比較輕松。早上拉也行,但最後先活動開。我常在睡覺前活動,疲勞後睡覺不愛做夢,睡眠充足(因人而異)。壓腿不能怕疼,要在你壓的很疼的階段停留半分鍾到一分鍾,然後換腿,再疼再停留,雙腿反復壓,始終要讓腿感覺到象是到了極限。韌帶是有記憶功能的,不怕你壓開後休息一段日子就縮回去,休息一段日子剛開始再壓是感覺象從新壓一樣,但實際上只要幾天就能恢復到從前的樣子。我曾壓開180度,然後有半年多都不壓了,後來只用一周就能恢復,用一周是因為我總斷斷續續的壓,實際上應該能更快恢復。貴在堅持每天都壓,才能長進更快,無所謂白天或黑夜。拉韌帶沒時間限制,但每次壓都要感覺到疼痛難忍,並在這個階段保持一二分鍾(時間在長就太疼了),然後換腿。最好每天早晚都壓,我壓腿有時也邊看電視邊壓,不過基本上疼的把電視內容都忘了。因人而異,看你的時間了,只要堅持就行。

7、怎麼壓韌帶?

無論做什麼運動,最好運動前都要讓自己活動開來,以免讓自己受傷。跳舞也一樣讓自己活動開來,所以我們在跳舞前一般都要拉韌帶,這是跳舞前必不可少的。

拉韌帶是每位舞者必須經歷的過程,因此一開始可能遇到一些困難,不過也不用畏懼,拉韌帶最重要的就是毅力,你只要堅持到底就不會有任何困難。下面就怎樣拉韌帶給一些我自己的意見。希望本文對你有幫助。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

一、熱身。

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慢跑後拉韌帶韌帶更容易松)

二、拉韌帶。

分以下步驟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1)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2)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

線,上體俯卧或側傾。

(3)壓胯: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

是貼地。(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

(4)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三、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

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四、拉韌帶的方式: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

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

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站姿: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

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

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坐姿:有兩種拉法。盤腿前俯,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

拉韌帶要視你的年齡而定。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

另外在此訓練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嚴禁強制硬壓,千萬不能過急,如果韌帶拉傷了,一定要休息恢

復後再做.;

第二、壓腿、壓髖前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提高肌肉溫度,避免肌肉、韌帶拉傷;

第三、柔韌性訓練要適度,要注意全面協調發展,防止過分發展柔韌性,引起關節和韌帶變。

8、連韌帶時壓腰怎麼壓

1、壓肩胛帶是訓練肩和胸的軟開度。在訓練過程中可用趴把桿前壓肩胛帶,也可以兩人一組互相後拉肩胛帶。
2、腰是身體運動的軸心。腰的軟度訓練是為了增強腰部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訓練中,我們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桿吊腰和下腰、甩腰來練習。
3、腿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舞蹈中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深厚的腿功才能完成。訓練中,把桿上壓腿使腿內側的肌肉韌帶得以舒展達到軟的效果。而大踢腿則使腿部不僅有軟度,還更加強了腿部肌肉的力量。
4、胯的軟度即是髖部的開度。舞蹈中,胯的作用也很大,可以擴大動作的空間范圍,增大動作的幅度,使身體的下肢更具有表現力。訓練中,可用坐地分腿練習和躺地分腿練習。趴青蛙、躺青蛙也是增強胯的軟度的好方法。

9、壓韌帶怎麼壓呀

第一種方法:
我桌子前有個0.15米的台階,然後上課,就做到椅子上。把腳放上去。然後右腿向後登在自己椅子上。慢慢壓, 我上課一般這樣壓腿,一般做題,感覺還不錯。 等到壓的不疼了。然後身子向桌子那前傾。在提腰部,腿就有拉趁和酸的感覺了。然後在壓。效果不錯。

第二種方法:
如果你前面沒有台階,你可以找一個比桌子矮的椅子,然後把腿放上去。慢慢的向前探腰,(這時候可以寫作業,看書什麼的)注意:先別弄的太過頭了。慢慢來。有一個拉趁的疼痛就可以。等到不疼了。然後再向前弄。

第三種方法:
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
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
的機會。
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
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
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
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
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
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
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
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
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
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
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
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
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
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
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
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
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第四種方法:
我們道場里常有初學者訴苦、說壓韌帶很痛苦、而且今天好不容易
今天壓開了一點可過幾天就又疼的壓不下去了 我這里有個辦法 很
好用的 相信我的朋友可是試試
其實並不是很難 就是每次出完汗 輕微的壓完韌帶後
左右腿交替踢正踢 大概初學者 每天 每條腿連續踢 50次開始
剛剛開始的時候 可能會很痛苦 堅持住就好了
其實韌帶不光是要總壓 多踢腿 也可是幫助拉展韌帶的
堅持住 不要怕苦 怕累
時間長了 韌帶拉開了 還可以練到平衡 腿肌 腹肌
+U 啊

第五種方法(轉帖):
一、 正壓腿

面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並步站立,一腿放在肋木上,另一腿直膝;兩手扶按膝關節,立腰收髖;上體前屈並向前、向下做壓振動作。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二、側壓腿

側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腳尖稍外撇,另一腿的腳跟擱於肋木上;右臂上舉;兩腿伸直,立腰開髖,上體向腳尖側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三、後壓腿

背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兩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另一腿後舉,腳背擱在肋木上,腳面綳直;上體後屈並做壓振動作。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10、壓韌帶拉傷怎麼緩解?

在出現韌帶拉傷的時候,通常會伴隨有局部發腫以及疼痛,這時候可以及時的對已經出現有損傷的部位用冷水沖洗,或者是用毛巾包裹冰塊冷敷,這樣能夠起到止血的作用。在內出血停止以後,出現有疼痛的時候,可以用熱毛巾在局部進行熱敷,這樣能夠有效的促進血液的吸收,從而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的作用。只是在熱敷的時候溫度不可以太高,時間也需要保持適度。

與壓韌帶怎麼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