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判斷韌帶拉傷還是韌帶斷裂。
而患者在受傷當時做應力實驗檢查是很痛的,一個是患者會對檢查配合性較差,另一個就是由於疼痛,肌肉會產生一個保護性的緊張攣縮,也會導致檢查結果的不準確。影像學檢查方面,只有核磁共振能夠對韌帶結構的損傷有清晰的顯示。但是,由於受傷後關節腔肯定會有大量積液,因此這時候做核磁共振檢查也會產生不準確的結果。一般判斷韌帶或肌腱有無損傷,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在患者急性期過後,水腫消退或減輕後再進行體格檢查或放射學檢查。另一個就是患者在急性期時,在局部注入麻醉葯物後再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下面再將它們之間的異同:在受傷當時,如果韌帶斷裂,大多數情況下會聽到清脆的韌帶斷裂的聲音,但是拉傷是沒有的。但是受傷後二者都是會出現疼痛及腫脹表現的。韌帶斷裂與韌帶拉傷都是可能出現關節松動的。但是他們出現的幾率是不同的。大多數拉傷是不會出現關節松動,而如果韌帶斷裂,是百分之百會出現關節松動。 同時如果完全斷裂,關節松動的程度是明顯要大於單純的拉傷的。在癒合時間方面兩者也有不同,單純的拉傷患者會在受傷後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理療就會達到痊癒,但是對於韌帶斷裂的患者,癒合過程通常要達到三個月或更長時間,有時甚至會產生不癒合的情況。在水腫消退過後,通過核磁共振的檢查,拉傷的韌帶在片子上顯示信號是連續的,而斷裂的韌帶則會表現出信號連續性中斷。最後一個就是在受傷時,韌帶拉傷與斷裂說遭受的暴力的力量是有區別的,當然這個具體的大小不好判斷,只能作為一個次要的評判標准。以上就是我對你需要了解的常識做的回答,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2、韌帶拉傷了怎麼辦?
韌帶拉傷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運動損傷,尤其是現在大家健康意識的提高,都特別的熱愛運動,踝關節和膝關節的韌帶是最容易發生韌帶拉傷的。
韌帶拉傷以後,首先要到醫院就診,拍一個X光片,明確一下有沒有發生骨折,如果沒有發生骨折,就按照韌帶損傷的原理進行一個處理,主要包括的就是抬高患肢、局部的冰敷和固定,然後讓這個腫脹得到一個消退,一般這種時期在兩三天。兩三天以後,可以對局部進行一個熱敷。
韌帶拉傷最主要的一個治療方法就是固定和休息,現在的醫學建議韌帶拉傷以後,局部的關節需要固定2到3個星期,2到3周以後再根據情況拆除外固定,然後進行康復鍛煉,如果這時候所損傷的韌帶不是很嚴重,已經得到了很好的修復,那麼就可以逐漸地通過康復訓練,回歸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但是如果三周以後在康復的過程中間,還出現了韌帶的疼痛和不穩的症狀,就需要做核磁共振來評估韌帶的損傷情況,嚴重的情況還需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