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怎麼鍛煉?
按照這個指南練吧,有問題要及時和你的主管醫生溝通,早日康復!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可分為5階段:加壓包紮限制期(術後1周內)、活動限制期(術後1~3周)、負重限制期(術後3周~6周)、活動恢復期(術後6周~6月)、活動增進期(術後6—12個月)。1年後才能恢復劇烈運動。 第一階段:加壓包紮限制期(術後1周內),維持彈力綳帶加壓包紮下鍛煉股四頭肌收縮、直腿抬高。第二階段:活動限制期(術後1~3周),在活動式支具的保護下,不負重下主動屈膝0至90度。第三階段:負重限制期(術後3周~6周),在活動式支具的保護下,扶單拐行走,患肢負重從1/3體重起,逐漸增加,6周後可棄拐。第四階段:活動恢復期(術後6周~6月),在活動式支具的保護下,慢速騎單車,水中漫步,以增加股四頭肌、腓腸肌、腘繩肌肌肉力量。另外,指導患者在平衡板或軟墊上行本體感受器訓練。第五階段:活動增進期(術後6—12個月),可不帶活動式支具進行慢跑。
2、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如何鍛煉小腿肌肉
爭議練完蛙跳後慢跑一會兒,代謝掉部分肌肉中集聚的乳酸,接著進行腿部拉伸,小腿肌肉群。一般第一次練完我是健身教練,對腿部塑一下形。
當然,這都是在家中能練的動作,最好還是去健身房練,器械多,無論增加肌肉緯度還是塑形,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都要充分拉伸幾次。第二天就不會那麼痛了,效果都更為顯著,股四頭肌,股二頭肌,第二天基本不能下樓。
鍛煉的話平時注意補充蛋白質,到第4天酸痛感會減輕,繼續練。練3,跳完一組,走回起跳點,繼續下一組。練彈跳的話,盡量向上跳,這樣還可以練到腰,
建議您練蛙跳為主,效果最好的其實是負重深蹲,但個人感覺深蹲練出來的肌肉「死」,就是不實用,動作把握不當還容易受傷,而且一旦重量過大,對身高有影響。
蛙跳剛開始做10組每組10個,4個循環下來,基本可以加量了。
等腿部維度增大之後,可以加練弓箭步走
3、後交叉韌帶重建術後恢復和鍛煉的問題?
我前交叉韌帶手術14天了出院在家基本靠拐杖不過我在床上帶著護具已經能彎到90度了 鍛煉確實很困難這幾天沒練剛拆線,我想你不要急,慢慢來我也是自體重建取了2個肌腱,大腿變細很正常 因為你長時間肌肉不鍛煉所以萎縮了,這是正常的 我也22歲我也是斷了1年才手術的 半月板也切了1塊 就看術後什麼樣了 我是運動員
4、後交叉韌帶重建及內側副韌帶修復後康復鍛煉
現在多少時間了,如果40天以上了,就可以放心的鍛煉了。
方法:人坐著,地上放一個啤酒瓶,腳踩上面,來回滾動,幅度從小到大。這樣可以鍛煉到屈膝45度,以後人趴著屈膝,讓牛皮筋往頭的方向拉,這樣鍛煉到75度。
這個方法安全,不會因為暴力導致韌帶再次損傷,同時幅度的增加比較快。
5、我前交叉韌帶斷裂重建手術後在家如何鍛煉
按理說,你出院的時候醫院應該會給你一份簡易的康復計劃的。如果沒有你可以去貼吧搜索前交叉韌帶吧,置頂帖裡面有北三的康復計劃,你可以借鑒康復。一般康復內容包括彎腿,伸直,還有肌肉的鍛煉。還有,你可以加入幾個前交叉韌帶的群,相互交流。QQ群居多,還有微信公眾號叫做前叉之家,也可以關注
6、後叉韌帶斷裂重建手術後,一年了,突然做不了運動?
這種情況症狀,可以活動運動,鍛煉,開始一定輕微開始,循序漸進,堅持不懈,自己掌握。慢慢可以恢復的。
7、後叉韌帶重建後鍛煉彎腿彎不到130度怎麼辦?
剛開始還不行,慢慢鍛煉會好點。
8、如何在前十字韌帶重建後對膝蓋附近的肌肉進行鍛煉
首先要說明:
以下介紹的所有練習方法,必須在專業醫生和治療師的指導之下才可以開始練習。同時由於不同醫院的手術方式和臨床處理不同,練習方法和時機可能會有相應的不同,所以可以作為術後康復的參考。濰坊市人民醫院骨外科王軍
一、炎性反應期:(手術後0-1周)
要注意的問題:
這個時期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手術之後怎麼來擺放自己的腿。
正確的方式是:手術的腿要放於枕頭上墊高,好能在卧床的時候高於心臟的位置促進循環。腳尖要豎直向正上方,不要歪向一邊。最重要的是膝關節下方應該空出來,千萬不能用枕頭墊著膝關節底下,不能讓腿成為稍微彎曲的位置!
這個體位讓膝關節一直處於10-30°的微屈狀態,膝關節的關節間隙會比較大,關節最為放鬆,所以疼痛也輕,患者自己會覺得這是最舒服的姿勢。但是這會造成膝關節的後側關節囊總是在放鬆的狀態,同時髕下脂肪墊在手術刺激之後會有些增生,就可能長到擴大的前側關節間隙裡面。關節的後面組織攣縮被拉緊,前面又有東西佔位卡住,膝關節的伸直角度就會受限!(嚴重的後果是什麼,寫在《關節為什麼會粘連》裡面了)
所以只要不是疼痛得不能忍受,還是要讓腿盡量保持伸直的體位才更有利於功能的恢復。
同時要注意的是另一個問題就是:
即使手術後的疼痛很輕,狀態很好,也不要過多的行走!更不要覺得是腿的問題,就用行走當作為練習的方法!
覺得不能走路就要練習走路是非常錯誤的認識!走路是下肢非常復雜的功能,要有足夠的肌力、活動度,本體感覺要沒問題,關節要足夠穩定,疼痛和腫脹也要在一定限度之內,等等等等,絕不是試著去走就能練出來的。
同時手術後的初期和早期過多行走,勢必會造成膝關節的腫脹和積液,不但影響功能的恢復,持續的腫脹和炎症還會危及組織的癒合!
而且在這個階段由於疼痛和無力,還有恐懼感和自我保護的心理,走路的姿勢並不正確,都是「一瘸一拐」走路的。這樣的姿勢練習得越多,錯誤動作的「動力定型」就越鞏固,記得越牢,很多患者在膝關節功能恢復到一定水平之後走路還是「瘸」,一部分原因就在這里。
所以早期除了日常生活必須的活動(去廁所、洗臉刷牙之類),就不要下地練習走路了。
當然,這些話的意思絕不是說走路會引起諸多不良後果,所以能不走路就不走路,能不下地就不下地,盡量少活動就是對的。如果不是組織條件不允許,或者是手術中的一些處理不允許(比如半月板的縫合、軟骨的某些處理),該下地負重和走路的時候是一定要走的,只是要控制好下地的時間和走路的量。不敢下地負重就會造成軟骨的退變,關節控制能力和本體感覺的下降和骨質的脫鈣,同樣影響功能的恢復和組織的癒合!
記得幾年前有一首電視劇的主題歌曾經傳唱很廣,叫做「該出手時就出手」。在這里我們也可以套用這句話,就是「該負重時就負重,該走路時就走路」 !走路過多和過少都是問題,象前面說到的,只進行日常生活必須的行走,不要用行走來練習就好了!
需要做的康復功能練習:
手術當天:
在麻醉消退之後,就可以開始活動腳趾和踝關節,來促進循環和知覺的恢復。如果疼痛不是難以忍受,就可以開始做前面《踝泵-簡單但重要的下肢功能練習》中詳細介紹過的踝泵練習。
手術後1天:
手術後的24小時,如果生命體征穩定,疼痛不是難以忍受,就可以在保護之下扶雙拐,手術這條腿的腳不著地的行走。但是象前面說過的,只鼓勵去廁所之類必須的日常生活活動,絕對專門去不能練習走路!
(1)「踝泵」練習:
就是主動的屈伸踝關節,要求動作緩慢、用力、在不引起明顯疼痛的范圍內最大限度活動、反復連續進行練習。
最好是不睡覺的時候就盡可能多做,至少也需要5分鍾/小時。才能達到促進循環、消退腫脹、防止深靜脈血栓的重要意義。具體機制和內容詳細寫在《踝泵-簡單但重要的下肢功能練習》裡面了。
(2)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
就是大腿前面的肌肉(應該算肌群),綳勁和放鬆交替活動的練習。要求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之下盡可能地多做,要每天大於500-1000次才有效果。這個練習可以盡量避免下肢肌肉的萎縮,同時也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500-1000次看起來好像很多,實際仔細想想就知道這個量遠遠不夠了!下肢的功能是站立和行走,上下樓梯等等,也就是說是克服體重在工作,那麼輕輕的綳勁和放鬆的運動強度能有多大呢?相信大家已經明白意思了。練習作用微乎其微,只能是減緩萎縮,對於股四頭肌這樣大的肌肉,遠不夠維持和提高肌力的!
具體的機制和練習方法詳細寫在《股四頭肌等長收縮-下肢經典肌力練習》裡面了。
(3)腘繩肌等長練習:
腘繩肌就是大腿後側的肌群,前面一篇《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的康復(二)-關節鏡下膝關節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的簡單介紹》裡面已經提到過這個肌群的位置和作用了。
練習方法就是用腳後跟和小腿同時向下用力壓床面,或者是腿下面墊的枕頭。這時候如果用手摸著大腿的後面,就能感覺到腘繩肌的收縮變硬。要點是下壓的時候要保持腿伸直,否則膝關節彎曲可能會引起疼痛或者造成損傷。
同樣是要求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多做,也要大於每天500-1000次。原因和機制前面說過,就不再重復了。
(4)直抬腿練習:
在這里,要分不同情況練習了,就是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練習的時機和量會有所不同。
採用腘繩肌肌腱(具體點說就是股薄肌、半腱肌的肌腱)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或者是使用異體肌腱,再或者是人工韌帶的患者,由於膝關節前側的損傷較小,疼痛也就比較小,所以可以開始嘗試著做直抬腿練習。
但這個時期不要求時間和次數,主要是要維持神經肌肉的控制能力,防止失用。所以只要每隔一兩個小時能抬起一下就可以了,太多的練習會增加疼痛!
具體練習方法詳細寫在《直抬腿-下肢經典肌力練習》裡面,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5)如果是採用髕腱(骨-腱-骨)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患者,髕腱切口處會非常疼痛,就可以推遲到術後2-3日再嘗試「直抬腿」練習,不必勉強練習增加疼痛和炎症。
手術後2天:
(1)繼續加強上面的各項練習。
(2)下地行走之後,可能會有患腿充血的脹痛的感覺,要加強「踝泵練習」,來促進肢體遠端的血液迴流。
要提醒的是,不要因為怕充血的感覺幾天都不下地,在床上卧床休息的時間越久,再下地的時候,充血脹痛的感覺就會越明顯越難受。還有可能造成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問題會更多。所以如果醫生認為組織的情況允許,就要適當嘗試下地和負重,延誤只會增加並發症,沒有任何好處。
(3)加強直抬腿練習:
目的是強化股四頭肌的肌力,為膝關節的穩定和下地行走負重等等打下基礎。一般練習的量是: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2—4組連續練習,1-2次練習/日。具體練習方法詳細寫在《直抬腿-下肢經典肌力練習》裡面,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4)開始側抬腿練習(包括內側和外側直抬腿):
目的是強化大腿內外側的肌肉,
採用腘繩肌肌腱(具體點說就是股薄肌、半腱肌的肌腱)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患者,由於取腱的切口偏內側,可能在練習內側直抬腿的時候疼痛會明顯,可以暫時推遲1-2天再開始練習。具體練習方法詳細寫在《直抬腿-下肢經典肌力練習》裡面,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一般練習的量是: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2—4組連續練習,1-2次練習/日。
(4)後抬腿練習:
採用腘繩肌肌腱(具體點說就是股薄肌、半腱肌的肌腱)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患者,由於取的就是大腿後群腘繩肌的肌腱,所以可能在練習內側直抬腿的時候疼痛會明顯,可以暫時推遲3-5天再開始練習。具體練習方法詳細寫在《直抬腿-下肢經典肌力練習》裡面,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一般練習的量是: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2—4組連續練習,1-2次練習/日。
以上的所有直抬腿練習,在力量增強之後,都可以在踝關節處綁個沙袋作為負荷,來強化練習更好的加強肌肉力量。練習的量還是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2—4組連續練習,1-2次練習/日。注意要增加的是負荷的重量,不是增加次數和時間,具體方法參看《肌力練習的一些原則》。
手術後3天:
根據手術和組織的情況,由醫生決定是否能夠開始早期的被動關節活動度練習。
(1)同樣是繼續加強以上的各項練習。
(2)患腿的負重和及平衡練習(注意是否有半月板的縫合和關節軟骨的處理):
在可以下地患腿可以沾地負重的基礎上,站在牆壁或椅子等等隨時可以扶穩保護的位置。
雙腿的肌肉都要綳勁,好能控制身體的平衡,之後逐漸移動身體的重心,增加患腿的負重和用力的程度。這樣在1-2周的時間里,逐漸達到患側單腿可以完全負重站立的程度。
一般的練習量是5分/次,2次/組,2-3組/日。什麼時候練習到可以患腿單腿站穩1分鍾了,就可以脫拐走路了。當然還是要小心保護好!
(3)根據情況開始被動的膝關節屈曲練習:
在微痛的范圍之內,肌肉完全放鬆,採用「床邊垂腿」的方法。練習的時候把夾板或者支具去掉,練習之後一定要再戴好夾板!
整個過程式控制制在10分鍾左右,不要反復進行,1次/日練習,避免炎症和疼痛的增加。更要避免暴力推拿和盲目追求角度加快練習!
具體的方法寫在《膝關節彎曲角度的康復功能練習》裡面。
(4)上面的膝關節屈曲練習之後,要即刻冰敷20分左右,避免腫脹和出血。如果平時關節內有明顯發熱、發脹的感覺,可再冰敷2—3次/日。當然,還有棉花腿加壓包紮的時候,就不必冰敷了。
(5)膝關節伸展練習:
手術之前膝關節伸直就不能達到正常的患者,必須練習伸直,否則以後的伸直受限就很難解決了!
如果手術前角度正常,注意文章開始時正確體位的擺放就可以了,等到屈曲角度加大之後再開始伸展練習。
同樣是練習的時候摘掉夾板或者支具,練習完再戴好夾板!要注意的是應該和被動屈曲練習間隔盡可能長的時間(比如上午練習彎曲,下午練習伸直)。才能避免反復的屈伸刺激造成膝關節的炎症和腫痛增加。
9、交叉韌帶重建後能劇烈運動嗎?
患者:左膝韌帶拉傷 化驗、左膝交叉韌帶損傷 沒有完全治癒, 走路和跑步上下腿不穩 咨詢和治療以痊癒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陸偉:一般來說確診的交叉韌帶損傷大多數是需要手術重建的,否則常常會導致半月板、關節軟骨進一步發生不可逆損傷。患者:手術之後: 能不能劇烈運動,例如打籃球 是不是很容易再損傷 是不是再損傷之後會更嚴重很難痊癒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陸偉:這是大家都應該知道的知識-- 交叉韌帶重建後,重建的韌帶要比原來的抗強度大的多,一般為原來的150%。所以,重建交叉韌帶後一般3個月開始慢跑,8個月可以開始對抗運動。一般1年後可以基本恢復原來的運動。當然有的運動員手術後3個月就取得世界冠軍的。羅納爾多就是一個例子。謝謝患者:請問: 手術之後需要多長時間可以走路 還需要大概多長的康復鍛煉恢復原有狀態 這個手術需要大概多少費用 謝謝!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陸偉:如果沒有縫合半月板,一般手術後48小時就可以下地。康復根據您自己的情況,一般3個月可以慢跑,6個月可以恢復正常活動。費用根據具體情況15000-25000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