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胯和大胯分別指哪兩韌帶
小胯和大胯分別是拉伸恥骨肌和內收大肌兩韌帶。
開胯主要要拉伸恥骨肌和內收大肌方法:
1、坐角式:坐在墊子上雙腿盡量分開身體前傾脊柱挺直,記住胯骨盡量向前貼近地面.(練習內收肌)。
2、束角式:坐在墊子上屈膝向兩側打開腳心相對,腳跟盡量靠近會陰骨.雙手握住雙腳肘部抵住大腿內側靠,近膝蓋的地方身體前傾脊柱向遠方延伸,盡量前額貼近地面小腹部靠近雙腳(練習恥骨肌很內收肌)。
(1)恥骨韌帶怎麼恢復擴展資料:
開胯注意事項
1、「活胯」與「彈胯」差距巨大,「胯」與「肩」相合,可以體現出身體的活,而「彈胯」是用胯根大筋崩彈而出,是一種被動發勁狀態,跟肩相合,可以使身體變得暴烈而靈動!而傳統拳中通常所說的「腰勁」,其實並不是腰椎的擰轉,而是指將腰椎向後撐開,使脊柱成「弓」,要的是縱向的崩。
2、一味看拳譜練,會形成很多的誤區,想當然用「腰椎」橫向擰轉發勁,會損傷脊柱。道「脊」有縱向的支撐力,但卻沒有橫向勁力,橫向勁力來自於「胯」,縱向的脊柱崩彈卻得益於「腰椎」撐,「螺旋」是由胯的擰,脊的彈相合而撐成,明白這個道理,功夫就不容易出偏差!
2、請教教:恥骨肌孔的解剖部位,請教教?
恥骨肌孔是一個位於下腹前壁與骨盆相連水平的卵圓型裂孔。它的構成是:下界為上恥骨枝的骨膜(Cooper韌帶和恥骨),上界為腹內斜肌和腹橫肌;內側是腹直肌;外側是髂腰肌。它被位於前面的腹股溝韌帶和其後面的髂恥束分隔為上下兩個區域。在上區有精索經過,並經此通過內環。它的內側是被稱為直疝三角的區域。下區的側面有股血管穿過,陷窩韌帶在其中間形成防護屏障,此區域的缺損導致股疝發生。腹股溝疝可以通過修補全部或部分恥骨肌孔來治療。了解了恥骨肌孔在腹股溝疝形成中的重要性,才有助於我們了解PHS手術。髂恥束為腹模筋膜在腹股溝韌帶深面的增厚部分,與腹股溝韌帶平行,參與腹股溝管後壁的組成.
3、恥骨後隙名詞解釋
恥骨後間隙retropubic space(或稱Retzius隙,膀胱前間隙):
前界:恥骨聯合、恥骨上支、閉孔內肌筋膜;後界:男性為膀胱和前列腺,女性為膀胱;兩側界:臍內側韌帶;
上界:壁腹膜折返至膀胱上面處;下界:男性為盆膈和恥骨前列腺韌帶(連結前列腺至恥骨聯合下緣),女性為盆膈和恥骨膀胱韌帶(連結膀胱頸至恥骨聯合下緣)
恥骨前列腺韌帶或恥骨膀胱韌帶成對,左右各一,兩韌帶之間有陰莖(或陰蒂)背深靜脈通過,此間隙向上與腹前外側壁的腹膜外筋膜延續,隙內充以疏鬆結締組織,以利膀胱的功能活動。
臨床意義:恥骨後隙向上與腹前壁腹膜下筋膜延續,臨床上常將此間隙作為膀胱、前列腺和剖宮產的腹膜外手術入路,手術時不傷及腹膜。此外外傷引起膀胱破裂,尿液外漏於此間隙。
4、恥骨聯合在哪
恥骨聯合由兩側的恥骨聯合面藉纖維軟骨連接而成。上、下面及前面都有韌帶加強,上方的叫恥骨上韌帶,下方的叫恥骨弓狀韌帶。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髖骨以及其間的韌帶和關節連結構成的。左右兩塊髖骨的恥骨在骨盆前正中線上以恥骨間盤連接形成恥骨聯合。恥骨聯合中的恥骨間盤是纖維軟骨,恥骨聯合上方和下方分別有韌帶,分別叫做恥骨上韌帶和恥骨下韌帶。
妊娠後,由於雌激素水平增高,受雌激素的影響,再加上子宮重力增加,使恥骨聯合關節及韌帶鬆弛,有時甚至自發性分離而產生疼痛。尤其是第一胎會因用力猛烈而把恥骨聯合撐開,為了讓胎兒順利通過,但往往會損傷骨頭和韌帶,因此產生疼痛。疼痛嚴重者,兩下肢外展與起坐也發生困難,甚至不能行走。
懷孕時由於激素的分泌,為了胎兒的發育,骨盆都會被撐大撐寬的,生產時,恥骨聯合會被撐開分離的。產後恥骨恢復不良,不僅可引發恥骨疼、腰痛、腹痛、甚至還可導致子宮下垂、陰道鬆弛、尿失禁和體形方面的變化。
5、恥骨上韌帶在哪裡?有恥骨下韌帶嗎 有的話在哪裡?
應當沒有上、下恥骨韌帶,只有恥股韌帶,連接在閉孔嵴和恥骨上支。
6、恥骨與坐骨圍成的孔是坐骨大孔嗎?
坐骨大孔是坐骨大切跡與骶棘韌帶和骶結節韌帶圍成的孔。 其內走行的結構主要是梨狀肌,梨狀肌將坐骨大孔分隔為梨狀肌上孔和梨狀肌下孔內,梨狀肌上孔與梨狀肌下孔內走形有血管神經。梨狀肌上孔走行的結構由外向內:臀上神經、臀上動脈、臀上靜脈梨狀肌下孔走行的結構由外向內:坐骨神經、股後皮神經、臀下神經、臀下動脈、臀下靜脈、陰部內動脈、陰部內靜脈、陰部神經。
坐骨大孔及其內的梨狀肌一同又構成了骨盆腔的後側壁。當因為坐骨大孔周圍肌肉因麻痹或損傷出現薄弱區時,在腹內壓增高情況下,下腹部及盆腔中的臟器即可由此疝出,稱為坐骨大孔疝。坐骨大孔疝最主要的疝出部位在梨狀肌下孔。肌恥骨孔為一個獨立的潛在的孔隙,近似四邊形,有上、下、內、外4個邊界。下界為骨盆的骨性邊緣,此處骨盆為髂骨的前界,由恥骨梳韌帶和恥骨肌覆蓋,恥骨梳韌帶(Cooper韌帶)為非常堅實的復合結構,是在恥骨結節與髂恥隆突間加強恥骨梳的骨膜。在內側與腹股溝韌帶相連,形成陷窩韌帶(Gimbernat氏韌帶)。上界是腹前外側壁的肌肉,分為兩層,淺層由腹外斜肌組成,深層由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組成,深層肌肉在此形成腹股溝鐮或聯合腱
恥骨肌孔的外側,由髂腰肌、其增厚的腱膜和覆蓋股神經的髂筋膜構成,覆蓋髂肌的髂筋膜離開盆腔後,其內側的增厚,形成髂恥弓。該弓外側連於髂前上棘,內側達髂恥隆突。髂恥弓對外科操作無實際意義,但作為下列腹股溝外側結構的總結合點,該弓有非常重要解剖意義:即腹外斜肌腱膜纖維(腹股溝韌帶的纖維)的附著點,腹內斜肌、一些纖維的起點;腹橫肌、髂恥束的外側著點。髂恥弓還是股鞘外側壁的組成部分。
7、產後恥骨韌帶拉傷不能下床怎麼緩解
一般來說是4個月!有的人回復的快些,個把月就不疼的,有的人要疼上4個月!我也是恥骨離合,這個必須靜養的,我當時順產完了,恥骨疼的不行,醫生就建議我卧床休息的時候把束縛帶綁在胯部,這樣有利恥骨的回復!願你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