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傷及棘間韌帶

傷及棘間韌帶

發布時間:2020-10-21 02:05:20

1、求棘間韌帶炎的症狀及如何治療方法? 謝謝

不是
棘間韌帶勞損:棘間韌帶位於相鄰的棘突之間,分為三層,以中間層為主,左右各一層。中間層的背側部分最強,呈三角形與棘上韌帶融合。棘間韌帶與脊柱的穩定性有關。疼痛在棘突間是棘間韌帶勞損的主要症狀。好發部位為腰5和骶1間,其次腰4與腰5之間。彎腰活動受限,肌痙攣少見。休息後疼痛好轉,勞累可使疼痛加重。

2、棘上韌帶、棘間韌帶是指那個部位

棘上韌帶位於淺層,棘間韌帶位於深層。在胸椎或腰椎,棘間韌帶位於相鄰的兩個棘突之間的較深處,其薄而無力,不如棘上韌帶堅韌。腰1~腰3的棘間韌帶分為前部、前中部、中部和後中部四部分,腰4~腰5和腰5~骶1的棘間韌帶只有前、中、後三部分,各部分相互交叉排列。棘間韌帶有腰神經後支分布,和棘上韌帶起限制脊柱過度前屈的作用。

3、求「棘間韌帶炎」的詳細介紹

脊椎骨各棘突之間有棘上韌帶和棘間韌帶使其相互連接,棘上韌帶位於淺層,棘間韌帶位於深層。由於慢性勞損等原因,韌帶可以出現炎症反應,病人可以有局部的固定性疼痛和壓痛。

長期埋頭彎腰工作的辦公室一族,長期固定姿勢的坐位工作,不注意定時改變腰部的姿勢,易於使腰背部的韌帶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而導致慢性勞損性損傷,成為棘間韌帶炎。

棘間韌帶炎是長期慢性腰痛的常見原因,勞累或者受涼後腰痛加重,彎腰時腰痛加重,休息後症狀可以緩解。在治療上,出現腰痛症狀後應適當休息,注意勞逸結合,盡可能避免過度彎腰動作。由於棘上韌帶炎病變部位局限,有局部的壓痛點,採用局部封閉治療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還可輔以局部外用消炎止痛膏葯或者擦劑,同時使用局部理療和口服消炎止痛葯也有效果,本病無須手術。

4、「棘突間韌帶綜合征」是怎麼回事?嚴重嗎對生活影響大不大?

棘上和棘間韌帶損傷是指在彎腰時突然遭受外力或負重時,腰肌突然失力而引起的急慢性損傷,從而導致腰背疼痛和活動功能障礙的一種病症。本病好發於青壯年體力勞動者,男性多於女性。

【治療】

(一)治療原則:舒筋活血,消腫止痛,理筋整復。
(二)取穴及部位:阿是穴、腰部夾脊穴、八髎、承山、委中及患部棘突和間隙。
(三)主要手法:按揉、推抹、彈撥、擦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醫者先以按揉法在患病部位及周圍施術,重點按揉結節狀或條索狀物,使其消散。如有棘上韌帶剝離移位時,可用拇指撥動已剝離的韌帶使其復位。
2、在腰部兩側用輕手法按揉治療3~5遍,然後沿棘上韌帶方向作上下推抹,使其平復。
3、直擦打好背部督脈及兩側膀胱經,以透熱為度,局部可配合濕熱敷,以溫經通絡、活血止痛。
【注意事項】
(一)本病治療以理筋整復為主,如無剝離移位,則手法以活血散瘀為主。治療期間制動1~2周。
(二)本病急性期一般不主張推拿治療,應卧床休息,減少彎腰活動。可內服鎮痛解痙葯,外敷消腫止痛葯物。
(三)術後腰部宜用寬皮帶護腰,局部保暖,適當休息,以利修復。

5、想知道怎麼治療棘間韌帶炎

病情分析:
您好,脊上韌帶炎與扭傷或活動不當有關,應該有局部壓疼和彎腰時疼痛。
指導意見:
治療1、注意休息,不能負重,注意保暖。
2、晚上做局部熱敷或理療。
3、口服消炎鎮疼葯。
4、效果最好的是局部封閉治療。

6、棘間韌帶損傷如何休息?

棘間韌帶損傷的治療:絕大多數可經非手術治療治癒。但因脊柱未行固定,受傷的韌帶無法制動,故不易短期內治癒。
1.出現症狀後應盡可能避免彎腰動作,以增加修復條件。
2.局部注射皮質激素可明顯緩解症狀。如同時用腰圍進行制動,則可縮短療程。
3.理療有一定療效。推拿、按摩對本病幫助不大,僅能緩解繼發性骶棘肌痙攣。
4.病程長、非手術治療無效者,有人行筋膜條帶修補術,其療效尚不肯定。
棘間韌帶損傷的臨床表現:多無外傷史。腰痛長期不愈,以彎腰時明顯,但在過伸時因擠壓病變的棘間韌帶,也可引起疼痛。部分病人痛可向骶部或臀部放射。檢查時在損傷韌帶處棘突或棘間有壓痛,但無紅腫。有時可捫及棘上韌帶在棘突上滑動。棘間韌帶損傷可通過B型超聲或MRI證實。

與傷及棘間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