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康復韌帶

康復韌帶

發布時間:2020-10-20 13:04:39

1、韌帶拉傷的康復辦法有哪些?又該如何預防呢?

韌帶是使各骨塊相互連結的結締組織的索狀物,與彈性纖維緊密並行。韌帶拉傷是韌帶受外來暴力撞擊、強力扭轉、牽拉、壓迫或因不慎而跌仆、閃挫,或體虛、勞累過度以及持續運動、經久積勞等原因,所引起的機能或結構異常。韌帶拉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

所以,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而且容易造成再次損傷。

韌帶拉傷的鑒別診斷:

韌帶斷裂

:一般是因為在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范圍的動作,導致相關韌帶被動牽拉而引起撕裂或完全斷裂。韌帶斷裂往往伴有扭傷和骨折

2、韌帶扭傷:韌帶扭傷是指四肢關節或軀體部的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韌帶、血管等)損傷,而無骨折、脫臼、皮肉破損等情況。臨床主要表現為損傷部位疼痛腫脹和關節活動受限,多發於腰、踝、膝、肩、腕、肘、髖。

3、韌帶挫傷:一般是因為在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范圍的動作,韌帶損傷程度不嚴重,會出現紅腫。

韌帶拉傷的物理治療方法:


冷敷和熱敷:急性損傷發生後,應立即停止活動,以減少出血。立刻用冷水沖損傷部位或用冰塊冷敷局部以達到止血的目的。然後覆蓋綳帶加壓包紮防止腫脹。韌帶完全斷裂或懷疑並發骨折的,在加壓包紮後必須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經過24~48小時後,損傷部位的內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在進行溫熱敷時,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發生再出血。

針灸:針刺治療不受損傷時間的限制,因此施治比較靈活。醫生會根據受傷部位對不同穴位進行針灸治療。


3)按摩與理療:按摩一般在一到兩天之後才可進行,切按摩手法與力度都需要正確掌握,以防腫脹或出血加重。

韌帶拉傷的滋味並不好受,而且還需要長時間的修養才能恢復,所以大家如何想要避免韌帶拉傷一定要在日常運動中做好預防措施。


預防韌帶拉傷的措施:

做好運動前的熱身護工作。比如運動時帶好護膝、護腕等

4.多吃含有植物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

5.掌握科學的姿勢,避免因姿勢不當引起的韌帶拉傷

2、膝蓋韌帶損傷康復期應如何康復訓練

首先,你說的一切都是正常恢復過程的正常現象,所以不要擔心.
石膏固定4周,即便是正常的人,膝關節也不能彎曲了.所以你的情況一點也不奇怪.
其次,功能鍛煉是非常痛苦的過程,我管過的很多病人都疼的渾身冒汗,或是疼的眼淚汪汪,所以可以告訴你,康復訓練很疼,但為了以後的關節功能你必須堅持!
可以做2個項目,一是股四頭肌鍛煉,其實這應該是你在石膏固定時就開始做的,因為長時間卧床,肌肉會廢用性萎縮,所以每天躺在床上,抬高患肢,
抬到最高後,堅持十秒鍾,在放下.一天3次,一次100下.這樣還有個好處,有利於消腫.
二是,把腿放在床邊,讓小腿自動下垂,鍛煉膝關節彎曲功能,還可以讓家人幫助輕輕的壓,使彎曲程度更大.這個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不要求一天做很多次.
至於鍛煉時間,沒有限制,什麼時候都可以!
打字好累呀,先說這么多!

3、急求北京三院韌帶康復計劃!

術後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腿的放法
剛剛手術後要注意的問題基本就是腿要放在枕頭上,腳尖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邊。膝關節下方空出,不得將腿墊成微彎姿勢。這點單獨提出來,是看到一些病友做的不正確,剛手術後的韌帶是很脆弱的,所以要注意。
2、支具
手術前醫院會讓大家買一個支具,完全自費,不能報銷,一個支具850元,價格很貴,估計那東西的成本不會到85塊,不過沒辦法必須要用。
醫生對支具佩帶的說法是:1個月內白天晚上都要帶,1個月後晚上不用帶,白天佩帶2-3個月。也就是說起碼要帶2個月支具。
很多朋友覺得支具帶著沒什麼必要,我覺得這很不對。支具是為了控制腿的正確姿勢的,晚上睡覺帶著確實很難受,不過在睡覺時,腿(尤其是小腿)很容易向兩側歪斜,這樣牽拉著未完全固定住的韌帶,很容易使韌帶鬆弛。白天出去走路的時候更會因為用力不均勻而使大腿小腿兩骨受到不同方向拉扯,佩帶支具則有效防止腿的不規則運動。
沒拍我自己的支具,在網上找了個圖,基本就是這樣,是可以在0-110度之間調節的。
北醫三院賣的支具叫世紀俊傑牌的,由北京世紀俊傑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3 脫拐的問題
很多朋友急著脫拐,也許是因為帶著拐很難看?我覺得這很不明智,在韌帶不怎麼結實,肌肉力量不怎麼強的時候,實在不該急著脫拐。
脫拐不是時間問題,不是說四周或者六周就該脫拐,脫拐的標準是患腿能夠獨立穩定站立一分鍾,達到這個標准就可慢慢脫拐開始恢復走路。
所以希望朋友們別逞強,有力量了再脫拐。
4、主動彎曲
有的朋友總提主動彎曲,當時我問過康復醫生,其實根本不用分什麼主動彎曲和被動彎曲,剛開始腿沒什麼力量,都是靠被動動力彎曲的,等到肌肉力量恢復的不錯了,自然就能主動彎曲到一定角度,如果肌肉力量和好腿一樣,就能主動彎曲到和好腿一樣彎曲的角度。舉例說,站直了後勾腿,如果患腿和好腿勾的一樣高,說明大腿後面肌肉恢復的不錯力量挺好的。所以沒必要專門強調主動彎曲,好好練力量就是了。
5 過伸練習
過伸練習是角度練習里很關鍵的一個,也很容易被遺忘。
我當時一個病友覺得手術後好象韌帶有一點點松,練過伸很輕松,所以他就沒怎麼練,我覺得我當時韌帶比較緊,所以在後來不練彎曲的時候還一直練過伸。好好練過伸,以免腿短一截。
6、千萬別摔傷
術後兩個月內,一定小心千萬別摔倒!如果摔倒了,趕緊去醫院檢查!
還是強調那一點,角度練習重要,但是肌肉力量練習更重要!
在角度達到120度以後,粘連的可能已經沒有了,我就沒再練過角度,後來漸漸就恢復和好腿一樣了,深蹲什麼的都沒有問題了,腳後跟也能靠在屁股上了。
北醫三院的康復計劃比我自己的提前,主要是當時我對自己不夠狠!不過也同樣恢復的挺好的。
角度練習必然最痛苦,當時練的一頭一頭的汗,後來我就邊玩跑跑卡丁車邊練習,分散注意力。角度練習一天練兩次,每次練完後馬上敷上冰袋讓關節冷卻,我也從來沒有腫過,後來去復查的時候醫生也沒說我膝蓋有積水,這點還好。
康復是個漫長的過程,剛開始很痛苦,總覺得自己無法和別人一樣彎腿,不過後來彎腿沒問題了,力量又是問題,因為肌肉力量不足很容易再受傷,運動也不敢做。大家努力練就是了。上班後可能時間沒那麼多了,不過為了以後能繼續運動,堅持吧!
要告誡大家的是千萬別逞強,腿是自己的,慢慢恢復沒什麼不好,比誰都快也沒有什麼意義,好好恢復角度恢復力量才是真的,急著彎到多少度急著脫拐最後只能給自己帶來各種問題,彎曲慢的和沒脫拐的也不用慌,反正咱早晚都會和好腿一樣彎曲,都會繼續跑跳。腿的問題是冷暖自知的事,自己覺得好就做,覺得不舒服就別做,角度練習按醫生說的做,每天兩次每次15-20分鍾,肌肉力量每天練到感覺發酸就挺好了,別過量。如果太難受了或者腫了,那一定要停止練習,等到消腫後再繼續練。術後復查我在北京做的手術,出院後就坐火車回了大連,所以沒有一個月復查一次,半年後去復查,醫生做的基本就是兩項--KT2000和一個肌力測試。KT2000前面已經提到過,是測韌帶的穩定性。那個肌力測試儀器,我看過電視,和國家女足測試用的是一樣的,先測好腿,再測傷腿,比較傷腿力量的恢復。
費用:KT2000,50元。肌力測試,200元。欠了好久的康復心得,五一終於有點時間,趕緊補上。各位病友好好加油,沒手術的放心手術,剛手術的好好鍛煉,手術已久的好好運動!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三個月後的康復鍛煉
在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的前1-3個月大家會把康復重點放在活動度(角度)恢復上,但其實力量恢復是非常關鍵的。這個因人而宜,有的朋友術後傷腿萎縮的不厲害,所以恢復的時候不太難,有的萎縮的很厲害,所以恢復的時候就更要加緊。
之前發了北醫三院的康復計劃,那計劃基本是術後兩個月甚至三個月內的計劃,當角度達到120或140度後,我覺得就可以不考慮角度恢復了,因為沒有了粘連的危險,隨著力量的加強,角度自然就會恢復正常。
今天要說術後加強型的力量恢復。
加強型常規力量練習
首先還是按照康復計劃上的那些動作,例如直抬腿、側抬腿、後抬腿、後勾腿,現在要做的是加上沙袋,我先加的是一個3斤的沙袋,後來增加到了6斤。
這些動作要按照康復計劃上的做,抬腿不是一直抬,而是抬起來計時1分鍾,時間到,放下,休息30秒,再抬1分鍾...連續做10組或者20組。等到適應了抬1分鍾,可以增加到1分30秒,再增加到兩分鍾等等。每次練習到腿感覺發酸比較好。
再就是靜蹲練習,康復計劃上有動作,力量允許的話可以單腿靜蹲,上下來回做,剛開始緩慢點,千萬別摔倒。然後可以手裡拿點沉的東西增加自身重量。
雙腿靜蹲(扎馬步)的時候,後背挺直,盡量後坐,膝蓋不要超過腳尖,這樣做的結果是膝蓋在鍛煉的時候基本不受力,很鍛煉大腿。聽一練籃球的朋友說,她們訓練的時候靜蹲,腳尖超過膝蓋的那種,並輕抬腳跟,這樣比較鍛煉膝蓋,但我覺得手術後前幾個月這個動作還是少做,因為膝蓋最好別過多承受重量。
去健身會所進行器械鍛煉
按照以上的加沙袋鍛煉,堅持一個來月腿的力量就會有明顯提高。但是什麼時候才能正常運動呢?醫生的標準是說,傷腿能夠和好腿一樣單腿跳,能單腿蹲起,這樣才行。僅靠帶個沙袋練是難以恢復到正常力量的。這就要靠去健身會所進行一些器械練習了。
先說一下剛去到健身會所我們不應該直接就去練器械,這樣很容易受傷。先要熱身,一般我是在靜力自行車上慢慢蹬5-10分鍾,讓下肢血液活動開,然後再開始做力量練習。練習完所有的項目後,我一般再緩慢蹬5-10分鍾自行車進行放鬆,然後拉伸,再離開健身會所。
器械練習分為增強力量型(增加爆發力)和增加耐力型。我們首要目的是要增加力量,使肌肉增生變大。
力量型鍛煉的特點是次數少重量大,就是說,如果練習4組,每組次數少一些,一般為12-15次,加的重量大一些,讓肌肉感覺到重量。耐力型則是次數多重量小。
下面說說健身房裡常見的可供康復鍛煉的器械:
1 這個大家比較熟悉了,練習大腿肌肉的,健身房都有這個器械。有的人做這個可能感覺膝蓋不是很舒服,我覺得重量別太大,尤其咱們是康復鍛煉,悠著點來。這個器械不建議半月板有傷的朋友使用。

2 這個是小腿往後屈伸,練習腿收回時的力量。

3 這個主要是練習大腿後面肌肉的力量的。這地方力量不是很好恢復。

4 這個是練習側面從胯到大腿,大腿內側的肌肉。我覺得這個很重要。有一段時間我側躺的時候大腿緊貼床上,側抬起小腿時就感覺膝蓋內側疼,不知道什麼原因,但練了幾次這個之後就不疼了。

5 提鍾,很重要的練習,練習小腿肌肉。提鍾分為站立提鍾和坐位提鍾,圖為站立提鍾。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坐位提鍾練習,在大腿上加點重物。健身教練說,站立提鍾和坐位提鍾練習的肌肉不同,是什麼腓腸肌和什麼比目魚肌的。而且ACL重建術自體的手術後小腿肌肉更需要好好恢復。

6 這個同樣是練習腿後側肌肉的。

7 這個健身房裡我沒看到,不過醫生建議過我在床腳上綁個粗點的橡皮筋,另一頭栓腳踝上,側向拉伸。

8 此外還有夾腿--練習大腿內側肌肉,分腿--練習大腿外側肌肉。這些器械都可以進行練習。

下面說幾個不太適合咱們術後鍛煉的。
1 這個大家就暫時別做了,水平蹬的那種可以,但是有角度的千萬別做。在屈伸狀態下給膝蓋重量,而且是重力方式壓在膝蓋上,膝蓋比較難以承受。

2 負重弓步或者負重深蹲,這類的等恢復的差不多了再做吧,在膝蓋彎曲的時候,承受的力量是身體的好幾倍,這個動作對於康復來說有點危險。

3 還有不能做的就是動感單車。恢復力量時可以使用靜力自行車,一般我只用最輕的重量,阻力太大會覺得膝蓋難受。但動感單車是萬萬不能做的,那個太激烈,而且站起來騎車的時候力量全壓在膝蓋上。
這是可以用於鍛煉的靜力自行車(抗阻自行車)

4 跑步機不能做。大家都知道室內那種跑步機對膝蓋沖擊比較大,主要原因是因為跑步機有一定的坡度,而且比較硬,所以要慢跑還是首先選擇一雙適合我們受傷人士穿的稍微專業點的跑步鞋,然後最好選擇塑膠操場去慢跑。

恢復就是別閑著,有空就練練,在車站等車就來一回單腿靜蹲或者扎個馬步,在馬路涯上練練單腿提鍾,每天練一點,其實有時比去健身房的效果還明顯

4、韌帶修復手術過後怎樣進行康復訓練

建議到專門的康復中心,韌帶修復手術基本上會造成ROM的降低,自己鍛煉可能掌握不好度,為了加強康復效果,可以躺在床上進行膝部加壓的膝部屈伸練習,如果有困難可以固定髖關節,讓人固定腳踝做抗阻屈伸訓練。主要還是為了恢復活動度,三個月是最佳期,錯過康復效果就不好了

5、韌帶撕裂的康復訓練如何做?

膝關節韌帶損傷有:前交叉韌帶損傷、後交叉韌帶損傷、內、外側副韌帶損傷以及膝部其他軟組織損傷(髕腱斷裂、半月板損傷、膝軟骨損傷)之分,不知你是何種損傷?是否有進行手術治療?因為不同的韌帶或軟組織損傷後的康復訓練是不同的。按膝關節損傷的一般原則:1.是關注膝關節完成運動的肌肉的力量訓練,2.是關注膝關節活動范圍的訓練,3.是注意膝關節的本體感覺訓練(膝關節的位置覺、速度覺、平衡能力)。「

6、內側副韌帶撕裂一個月後康復鍛煉怎麼鍛煉

你重建了還是用的石膏制動保守治療?
如果關節活動度受限的話,主要做膝關節的屈伸訓練。如果僅僅是股四頭肌腘繩肌力弱,加強兩者的耐力爆發力練習就可以了。
我建議你找醫院的康復科物理治療師給你,自己不好搞定。

7、韌帶受傷多久可以做康復訓練

建議您適量做一些運動,強度不要太大,可以練習舒緩的如太極拳等,跑步還是最好不要,注意保暖,平時可以做短程競走訓練,一年後可以做跑步訓練。

8、韌帶重建康復訓練疼

呵呵,你這位當媽的真是心急了哦。正常韌帶術後康復訓練是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來康復它。在訓練的時候,盡量在她受得了痛的程度下進行,循序漸進。每天可進行二到三次的訓練,晚上可用熱敷。每次訓練前和訓練後可按摩放鬆韌帶及周圍的肌肉,防止肌肉與韌帶粘連。祝您女兒早日康得!

與康復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