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你的問題前,首先要明確幾個概念:
韌帶——是固定關節的,是連接骨頭與骨頭的結締組織;
肌肉——肌肉的收縮和舒張,是完成骨骼繞關節運動的動力;
肌腱——是連接肌肉與骨骼的結締組織。
了解了上述各部分的作用,我們就不難明白,「拉韌帶」實際拉的是肌肉、肌腱還有韌帶。不可能單獨拉韌帶或者是肌肉。
2、使用雲南白葯氣霧劑能治肌肉或韌帶拉傷嗎?
肌肉或者韌帶拉傷比較麻煩,因為這種損傷無論是B超彩超還是螺旋CT,都檢查不出,而且有很多人除了痛,完全沒有其他的症狀。你需要去看運動康復科,這個科是在劉翔受傷以後才在我國建立起來的。目前我國在廣州市 深圳市 上海市和北京市才有。如果是韌帶完全拉斷,就比較麻煩了,幾年都長不好需要手術,如果傷的比較輕,可以使用保守療法,多休息,不要再訓練了。
3、大腿後側肌肉或者韌帶拉傷
肌肉拉傷沒有一定的規律,很難找到通用的方法預防和處理。肌肉拉傷與許多因素有關,如遺傳因素就是其中之一,因為,肌肉中所含快、慢肌纖維的比例是與遺傳有關的。在劇烈運動前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是防止肌肉拉傷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另外,疲勞是肌肉拉傷的一個隱患。肌肉拉傷後的處理方法很多,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在拉傷的肌肉上放一條毛巾,再把冰塊裝在塑料袋內置於毛巾之上進行冷敷半小時,至傷處疼痛減輕,一天之內可以反復進行幾次;在受傷的部位纏上彈性綳帶,把腿放高,使傷後出血的腫脹控制在最小限度。纏綳帶以30分鍾為限,可反復做幾次;盡量減輕患肢的負擔,保持患部的安靜;傷後兩天可以洗熱水澡或熱敷患部,浴後貼一些活血消腫的葯膏。傷後一周內不做跑跳練習。一周後不痛的情況下輕輕做伸展運動,2~3周後完全不痛時開始做伸展運動,在用力的情況下也不痛時可做慢跑,經常做一些伸展運動以保持肌肉良好的柔韌性。
肌肉再次拉傷的情況很常見,一旦再次拉傷就需要更長時間的治療和恢復。因此初次受傷後要爭取徹底康復,避免形成慢性損傷
4、拉傷肌肉和拉傷韌帶的感覺有什麼區別?
如果是韌帶損傷,會有劇烈疼痛、腫脹,同時按壓會痛,急性期版之後關節穩定性可能會下降、權有不穩定感或鬆弛感(比如崴腳就屬於韌帶拉傷),因為韌帶不像肌肉屬於可收縮有彈性的組織,一旦拉傷或拉長就不會自己恢復原有長度。肌肉拉傷按嚴重程度分不同類型,最輕的是肌肉受到牽拉以後引起肌張力調控失常,主觀感覺就是肌肉緊縮,活動時會有被拉到的感覺,這種情況尚未有組織損傷,也就是肌纖維的損傷,幾天就可恢復。再嚴重一些就是有部分肌纖維的損傷(斷裂),表現為針刺樣的疼痛。如果整個肌束或肌肉的部分或全部斷裂,則肌肉收縮功能將極大受限甚至喪失,同時情況越嚴重疼痛越是鈍痛的類型,肌肉斷裂可以在表面摸到有凹陷,肌纖維撕裂或肌肉斷裂很多情況不能自我恢復,需要運動醫學干預。
5、肌肉和韌帶拉傷,需要幾天才能完全恢復?
輕度的得一周左右,重的可就長一些了。輕的適當的鍛煉可以加速癒合,重的可要卧床休息了。
6、肌肉拉傷或韌帶拉傷症狀和治療
韌帶拉傷的症狀表現為彎曲受限,有僵硬拉緊感,只有用葯把軟組織修復就可以避免扭傷再次發生,建議選用野生中草葯外敷修復,一般用葯7天左右就可修復,再用葯外敷保養20到30天就可恢復正常。在治療期間,不要做劇烈的運動,更不能刻意去彎曲關節,以免韌帶再次斷裂拉傷,適當的行走是可以的.同時飲食也要注意,忌吃牛肉、姜、雞肉、酸筍和燥熱食物。宜吃新鮮蔬菜水果,
7、怎麼判斷肌肉拉傷還是韌帶拉傷?
非專業人士很難區分,需要至骨科醫院檢查後作出判斷
8、韌帶和筋是一個概念嗎
不是。
1、韌帶
韌帶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位於關節腔周圍的稱囊外韌帶。位於關節腔內的稱囊內韌帶。位於關節囊上的,即關節囊纖維層增厚部分稱關節囊韌帶。
還有一種韌帶是由腹膜皺襞形成的,它是由腹膜壁層與臟層之間或腹膜臟層與臟層之間移行而成的。這種韌帶有的是由單層腹膜形成,有的是由雙層腹膜形成的。
2、筋
筋,大多看不見,它附著在骨頭上,起到收縮肌肉、活動關節和固定的作用。人之初,嬰兒之體分外柔軟是因為他們的筋腱十分柔軟,筋軟則經絡暢通、 氣血充盈,顯示著生命活力。
(8)肌肉或韌帶擴展資料:
我們口語中泛指的筋,在解剖學上主要指四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筋」不是現代解剖學中獨立的一類術語概念,雖然也有「膜」(fascia)這個詞,不過是借用了我們口語中「筋」這個詞。
中醫認為人身共有485道大筋,這是對解剖知識缺乏認識下的籠統概括,實際上包括了現代醫學的肌肉﹑肌腱﹑韌帶﹑筋膜﹑腱鞘、滑囊、關節囊、神經和血管,甚至關節軟骨、關節盂緣等。
第一:人的肌肉,確切地說是骨骼肌,因為它最基本功能是伸縮,牽引關節做出各種動作。肌肉需要經常活動,也就是抻拉,保持伸縮力、彈性。雜技演員和體操運動員的身體可以做出常人做不到的彎曲,主要是因為肌肉的長度可由於訓練而伸長的緣故。
第二:肌腱,它是連接骨頭和肌肉的一種索狀或膜狀緻密結締組織,由平行緻密的膠原纖維束構成,色白,強韌而無收縮功能,抗張強度為肌肉的112-233倍,比如人的腳後跟就可以摸到一根「大筋」,即跟腱。再比如我們的手背,對應五跟手指有五條指伸肌腱,十分強勁有力。
第三:韌帶,存在於人體關節處,是連接骨頭和骨頭的緻密纖維結締組織束,作用是加強關節的穩定性,限制其過度運動。運動不當,會導致肌肉和韌帶的拉傷。
第四:可以看到的體表靜脈,在血壓或壓力增高的情況下膨脹,在頸部比較明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韌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