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棘突擠壓韌帶

棘突擠壓韌帶

發布時間:2020-10-17 02:26:52

1、「棘突間韌帶綜合征」是怎麼回事?嚴重嗎對生活影響大不大?

棘上和棘間韌帶損傷是指在彎腰時突然遭受外力或負重時,腰肌突然失力而引起的急慢性損傷,從而導致腰背疼痛和活動功能障礙的一種病症。本病好發於青壯年體力勞動者,男性多於女性。

【治療】

(一)治療原則:舒筋活血,消腫止痛,理筋整復。
(二)取穴及部位:阿是穴、腰部夾脊穴、八髎、承山、委中及患部棘突和間隙。
(三)主要手法:按揉、推抹、彈撥、擦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醫者先以按揉法在患病部位及周圍施術,重點按揉結節狀或條索狀物,使其消散。如有棘上韌帶剝離移位時,可用拇指撥動已剝離的韌帶使其復位。
2、在腰部兩側用輕手法按揉治療3~5遍,然後沿棘上韌帶方向作上下推抹,使其平復。
3、直擦打好背部督脈及兩側膀胱經,以透熱為度,局部可配合濕熱敷,以溫經通絡、活血止痛。
【注意事項】
(一)本病治療以理筋整復為主,如無剝離移位,則手法以活血散瘀為主。治療期間制動1~2周。
(二)本病急性期一般不主張推拿治療,應卧床休息,減少彎腰活動。可內服鎮痛解痙葯,外敷消腫止痛葯物。
(三)術後腰部宜用寬皮帶護腰,局部保暖,適當休息,以利修復。

2、棘突韌帶炎有什麼治療方法,各有什麼優缺點

棘突韌帶炎是指棘上韌帶炎和棘間韌帶炎,臨床上很難完全分開,常並成為棘突韌帶炎,治療主要通過保守治療,很少手術治療,卧床休息及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減少彎腰是基本治療,可以同時口服消炎止痛葯物如扶他林片、芬必得片、樂松片、安康信片、西樂葆片等等,外用膏葯或外用塗抹劑型,還可配合局部理療,效果往往能夠很好。

3、經棘突之間進行椎管穿棘依次經過哪些韌帶

棘上韌帶,棘間韌帶,黃韌帶。

4、位於相鄰棘突之間的韌帶稱為什麼韌帶

在頸部,從頸椎棘突尖向後擴展成三角形板狀的彈性膜層,稱為項韌帶。項韌帶常被認為與棘上韌帶和頸椎棘突間韌帶同源,向上附著於枕外隆凸及枕外嵴,向下達第7頸椎棘突並續於棘上韌帶,是頸部肌肉附著的雙層緻密彈性纖維隔。

5、棘突炎怎麼治療

棘突為脊椎髓弓中央的刺狀或棱鱗形的背部隆起部。棘突炎,亦稱棘上韌帶增生,即棘上韌帶勞損,為常見的慢性韌帶損傷,是一種屈曲性損傷。一般是由於坐的時間過長,或者彎腰起身的次數太多而導致的勞損性疾病,但它也可以由感冒引起。多見於長期彎腰工作或白領辦公室一族,表現為腰痛或背痛,偶見前者向臀部放射,後者向頸部放射。多為酸痛感。
這是西醫名詞,中醫沒有這個病名。一般中醫治療就是辯證論治,根據中醫腎主骨、肝主筋的理論為指導,採取養血補肝、補腎壯腰、活血化瘀、疏筋通絡等方法配伍葯物治療。

病情分析:
棘突炎是由於長期勞損所導致的韌帶慢性炎症,屬於無菌性炎症,
指導意見:
採用中醫中葯辯證治療即可治癒,一般的中成葯效果都不太好,主要是因為中成葯都是同一配方同一對比量批量生產的,沒有考慮病人的具體病症,所以效果不太好,中醫治療最重要的就是辯證治療,根據病人的具體病症配製中葯.對症治療效果才好,
需要根據病患者的具體病情配製內服的中葯和外用的膏葯.內服的中葯是膠囊,由58味中葯組方,外用的膏葯42味中葯組方.具體的比量需要了解病情才可以下方.採用此法治療,一般4--20天會見效,四個月左右可以徹底治癒.祝早日康復.

6、連接椎骨的長韌帶和短韌帶分別有哪些

連接椎骨的長韌帶和短韌帶主要有五條,即三長兩短。

三條長韌帶:

①前縱韌帶,連接於椎體之前。

②後縱韌帶,連接於椎體之後。

③棘上韌帶,連接於棘突之後。

兩條短韌帶:

①棘間韌帶,連接於棘突之間。

②黃韌帶,連接於椎弓之間。

臨床意義:腰椎穿刺時由外向內依次經過的韌帶是棘上韌帶、棘間韌帶、黃韌帶。

(6)棘突擠壓韌帶擴展資料

椎骨間的連結主要有椎間盤、韌帶和關節等

椎間盤

1)位置:位於相鄰椎體之間。

2)構成:由纖維環和髓核構成。纖維環為環形的纖維軟骨,連於上下椎體之間,髓核為膠凍狀,位於中央。

3)臨床意義:纖維環後外側較薄弱,用力過猛時可致髓核脫出而壓迫脊神經。

脊柱的整體觀

(1)前面觀:椎體自上而下依次增大,骶尾部又逐漸縮小,與承受體重壓力密切相關。

(2)後面觀:棘突上下排列成一條直線。各部棘突方向有所不同,頸部棘突較短,胸部棘突向後下呈疊瓦狀排列,腰部棘突近水平後伸。

(3)側面觀:可見四個生理彎曲,即頸曲、胸曲、腰曲、骶曲。主要起減緩震盪作用。其中,頸腰二曲凸向前,胸骶二曲凸向後。

7、從腰椎棘突到黃韌帶有幾厘米?

你好,這個跟年齡,個人體質是有關系的,一般來說也就是兩三厘米吧。

與棘突擠壓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