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常長跑的人,如何保護膝蓋
具體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跑步不宜過量
跑步的量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取決於自身肌肉和身體的疲倦感。如果腿部的肌肉過於疲勞,對落地腳步的控制會變差,承受沖擊的能力也會減弱,嚴重的可能損害半月板和股骨頭,這樣的損傷很多時候是不可逆的。
所以平時跑步如果感覺身體疲倦,就不要盲目增加跑量,應當充分休息,讓身體恢復之後再慢慢增加跑量。如果感到雙腳的落地變沉重,膝部有壓力感的時候應該停止跑步。
2.降低跑步的速度
高速度的跑步可能會對膝蓋帶來更大的沖擊力,而且腿部落地的時候會過於豎直,膝關節因為彎曲較少而使肌肉緩沖作用減弱,於是膝蓋直接承受了沖擊力。所以有的人雖然每天跑的距離不長,但是由於速度太快,也出現了膝蓋受傷的情況。
3.注意跑步姿勢
跑步的時候應該盡量使腳踝的位置落在膝蓋正下方或偏後一點,這樣當膝蓋彎曲的時候能起到很好的緩沖作用。此外,盡量用前腳掌落地,重心在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如果偏離這個受力點都會增加對膝蓋的沖擊。
最後還要保持身體平衡,不要左搖右擺,不應該過度向前邁步或者擺臂幅度太大,膝蓋的正面能承受最多壓力,搖擺太多會改變重心的位置,導致膝蓋承受更多的沖擊力。
拓展資料:
有益健康的跑步還應該注意以下四點:
1.適時
有跑步習慣者需根據自身的年齡選擇跑步量,隨著自身年齡的增大,要適度減少訓練量。同時要注意跑步時令,比如一個「夜貓子型睡眠者」沒必要強令改變自身生活習慣進行晨練,他可以把跑步時間安排在下午或傍晚。
2.適量
每周健身跑不超過4次,總量低於30公里。如果你還有精力和體力,可以在跑步之餘練些其他項目,尤其是膝關節受沖擊少的運動。可以是低沖擊舞蹈、上肢力量訓練、墊面訓練、橢圓機等。
3.適體
根據個體差異安排訓練計劃。你要根據你自己的實際,循序漸進地增加訓練量,聽從自己身體本身的召喚,不要刻意去照搬別人的訓練量。
4.傷痛問題
當在跑步訓練時遇到肌肉、關節疼痛抑或其他不適,要及時調整;若不適感不能排除,要停止訓練,休息療養或咨詢訓練專家,找到問題症結並解決問題後再行訓練。運動是「半個醫生」 ,能治好身體這些病眾所周知,運動能強身健體、減重塑形。殊不知,很多病痛在鍛煉後也會減輕或消失,運動實際上扮演著「半個醫生」的角色。
2、膝外側副韌帶損傷如何診斷?
膝外側副韌帶損傷比較少見,多因暴力作用於小腿外側使之內收所造成。伸膝位時,膝關節外側關節囊、股二頭肌腿處於緊張狀態,與前、後十字韌帶共同起到保護膝外側副韌帶的作用。所以膝外側副韌帶不易受到損傷。臨床上,膝外側副韌帶損傷多合並外側關節囊的損傷,有時合並腘肌腱、十字韌帶、半月板、腓腸肌外側頭、腓總神經、骸脛束或股二頭肌等損傷。如果以上復合傷未得到及時治療,將進一步導致膝前外側旋轉不穩定,如膝內翻和內旋應力過強時,可造成膽骨外踩向前外方旋轉,與服骨外跺之間出現半脫位,胚骨內深與股骨內鍛之間保持正常的對合關系。膝外側副韌帶斷裂多發生在止點處,多數伴有腓骨小頭撕脫骨折,故臨床主要症狀為膝關節外側局限性疼痛,排骨小頭附近腫脹,皮下擠血,局部壓痛,膝關節活動障礙,有時合並腓總神經損傷。要診斷膝外側副韌帶斷裂主要是依據有強度膝內翻外傷史,膝外側疼痛,腫脹及壓痛,在肋骨小頭附近最明顯,膝關節內收應力試驗(+),可確定診斷。膝x線片可見排骨小頭撕脫骨折。小腿內收位雙膝X線正位片,膝外側間隙明顯加寬,對判斷外側副韌帶損傷程度價值較大。
3、膝蓋韌帶損傷怎麼辦
去醫院拍一個磁共振看看,是不是半月板損傷,看看醫生怎麼說,弄夾板固定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天天拿熱水敷受傷的地方,敷上30到40分鍾,一天兩到三次,在做做伸曲運動,千萬不要做大運動量的活動,建議盡量去醫院拍一個磁共振片子,看恢復的怎麼樣,因為磁共振可以清楚的看到軟組織受傷情況,希望你早日康復
4、怎樣鍛煉膝蓋的韌帶?
給你幾個小建議: 以下三種運動能有效保護膝關節,並減輕膝蓋疼痛。選擇其中的兩種,堅持每星期運動2-3次,每次重復這些運動步驟15次,可達到最佳鍛煉效果。 1. 腿筋彎曲練習 取一根彈力皮筋,綁在柱子或重型傢具的腿上,一端綳在一隻腳的腳踝處。面向柱子站立,讓皮筋處於綳緊狀態,緩慢地將腿向後抬起,直到大腿後部肌肉感覺輕微發熱,再慢慢放下,如此反復。注意:在抬腿時,移動的應該是腿部,而不是臀部。 2. 直腿向上 此法鍛煉四頭肌和臀部屈肌。伸直腿部,面朝上平躺,慢慢將一條腿伸直地抬起,默數15-20秒,再慢慢放下。如果需要加大運動量,可以先在腳踝處加一個重量為1公斤的物件,以後依次增加,直到增至3.5公斤即可。 3. 牆壁蹲起 背靠牆而立,腳後跟離牆1隻腳的長度,在兩膝蓋間放置一隻球(可以是籃球、足球),夾緊球,身體沿牆壁緩慢下蹲,直到膝蓋與小腿成90度直角。因為背部貼牆,支撐了一部分體重,膝蓋受力相對比較少,因此運動強度人體感覺舒適,默數三秒,再慢慢直起身體。
5、膝蓋韌帶鬆弛經常扭怎麼做才會保護好膝蓋而又不耽誤訓練
鍛煉中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范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最容易發生關節韌帶扭傷的部位在膝關節、手指關節和踝關節。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 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急性損傷發生後,應立即停止活動,以減少出血。立刻用冷水沖損傷部位或用冰塊冷敷局部以達到止血的目的。然後覆蓋綳帶加壓包紮防止腫脹。韌帶完全斷裂或懷疑並發骨折的,在加壓包紮後必須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經過24~48小時後,損傷部位的內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在進行溫熱敷時,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發生再出血。為了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應注意動靜結合,在沒有疼痛感覺的前提下進行早期活動。基本痊癒後,應加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練習,提高關節的相對穩定性。 多修養,你可以受傷的地方用熱毛巾敷,幫助活血,同時多喝紅糖薑茶,起到內通氣血的作用,平時都是用這些方法的。當然你也可以去買通絡膏,也會很有作用的。
6、膝蓋外側副韌帶損傷怎麼恢復
膝蓋側韌帶撕裂了,6個月了,一直都沒好,上樓梯感覺疼,如何恢復會快點好起來?
7、膝蓋韌帶撕裂症狀
需要去做核磁共振檢查 要去專科醫院(正骨醫院除外)
膝蓋只要腫就肯定韌帶出現問題 韌帶有問題 膝關節感覺松垮 關節不穩
因為膝蓋是很重要的關節 同時有很脆弱也很復雜
膝蓋沒有肌肉保護 完全靠韌帶連接 半月板緩沖 一定要詳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