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練習胯部柔韌性
也許在某些路線上受到刺激後,才能促使你將壓韌帶練習加入到日常的訓練規程中去,讓你發誓要擁有超級棒的全身各部位柔韌性吧。在大角度路線上,柔韌性的好壞還看不出什麼明顯區別,但一旦面對需要技巧的垂直地形,你可能發現必須使用扭膝、腳外側摩擦踩岩壁以及非常不舒服的髖部扭轉動作,才能將腳上到膝蓋以上的支點上。問題出現了:你不會上高腳!別象猩猩一樣只靠蠻力了,要知道,髖部和腿部的柔韌性是直接與技巧相關的,提高其中之一,另外一項也會相應提高。開放自如的柔軟髖部能讓你在做需要平衡的動作時,將身體中心(軀干下部和臀部)更貼近岩壁,使你的重量均勻地分配到不那麼好的腳點上去,讓你的動作范圍更大、技能更出眾。所以,停止無意義的抱怨,開始壓韌帶吧。 膝蓋貼近腹部柔韌練習。平躺,背部向下,雙手放於體側,兩腿自然平伸。曲起一條腿,大腿向腹部靠近。另一條腿繼續保持平貼在地上,腳趾朝天。用兩只手抱住膝部,將膝蓋和大腿朝上身拉近,直到你能感覺到髖部的關節、臀部的肌肉受到拉伸。保持這一姿勢10到15秒,然後換另一條腿。你的背部和脖子必須一直平躺在地上,這樣才能得到充分的伸展。根據你自身的腿部松緊感覺,重復練習,但不要超過三組。(下圖:如果你能用膝蓋碰到鼻子,你簡直就是個雜技明星。) 跪地頂髖柔韌練習。最好的髖部柔韌練習應該能保持胸部的開放和下腹部的伸展。跪地頂髖方式可以做到這一點,同時又不會給腿部和下背部帶來壓力。單腿跪在地板上,將另一條腿立在身體正前方,膝蓋彎曲,大腿平行於地面。背部要挺直,腹部肌肉用力收緊,將髖部緩緩地朝前方頂出(雙眼平視前方,盡力維持平衡)。雙手應放在骨盆處,以支撐上半身和下背部。保持此姿勢15到20秒,換一條腿。這一動作拉伸了大腿和髖部的前側以及下腹部。為了防止過度練習,最好不要超過三組。(下圖:身體姿勢很重要。這種簡單的頂髖動作能提高展髖能力。) 蝴蝶式柔韌練習。這是被體操運動員和舞蹈選手廣泛採用,經久不衰的練習方式,它能非常有效地拉伸髖部和大腿內側。坐在地上,將雙腳拉近,靠近身體中心,腳跟在身體正前方碰觸在一起。根據個體柔韌性的不同,腳跟離胯部的遠近距離也可以不一樣。背部挺直,腹部收緊,頭部和頸部放鬆。用雙肘輕輕地壓迫膝蓋內側,使其靠近地板。保持此姿勢15到20秒。根據你自身的僵硬程度進行反復練習,但不要超過三組
2、胯部韌帶怎樣拉,我急需求助
認真盤架子即可,架子的鍛煉過程即是對胯部韌帶的拉伸過程!
3、如何拉開胯部的韌帶
見過西毒歐陽鋒的蛤蟆功沒有?就那個動作。先趴著,軀乾和大腿成90度角,大腿和小腿成90度角,找個人按住你的屁股,然後慢慢往下按,到極限的時候控個30秒不動。練到後期可以先做以上的動作,然後下半身不動,上半身直立起來,讓別人按住你的肩膀,一點點往下按。
做這兩個動作的時候,大腿盡量往兩邊分。後期那個動作,盡量不要用手撐住大腿。做這個動作韌帶會很痛,不過盡量放鬆,越放鬆越不疼。
注意要點:不要急,慢慢往下壓,避免韌帶拉傷。不需要一直按著,可以放回去一點,然後再按,一定要慢,每次都壓到你的極限即可。韌帶不需要拉很長時間,每次大概10-15分鍾就好。拉韌帶之前要充分熱身,不然身體涼的時候韌帶比較硬,容易拉傷。最後就是要堅持經常拉韌帶,不然就回去了。
4、【緊急求助】怎樣可以快速拉開胯部的韌帶,而不使自己受傷
多做點空中轉腰,多做橫叉,比較辛苦能堅持壓半小時效果很快就出來了,前提必須熱身,熱身後不容易受傷,尤其是冬天
5、怎麼練大腿和胯部之間的柔韌性?
打球之前先做一下熱身運動!要不然肌肉容易拉傷。平時做些壓腿,力量不要過分大,要不然容易拉傷韌帶。平時每天帶著壓腿,只是需要時間的!
6、如何練大腿韌帶啊?我想練劈橫叉和豎叉。
首先,先做熱身活動,先跳繩五分鍾,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保持心率在110~130之間,然後,把身體的腰部,膝蓋,脖子這三個部位旋轉一下,放鬆一下身體肌肉,防止拉傷。
先試著將腿放到適當的高度,窗戶,牆壁等。一般16歲以上的建議採用靜壓法:將腿保持壓30秒,再換另一條腿,每條腿壓5次左右。
接著需要你全面的拉動身體的韌帶,畢竟劈叉動作需要各個韌帶的配合,同樣採用靜壓法,壓腿的原則是:酸加痛減。否則會傷到韌帶
接著逐步嘗試豎叉,前腿固定,後腿逐漸往後移動。注意防滑
橫叉需要足夠的意志力,你需要找一個小夥伴來幫忙壓,橫叉能幫你把胯部打開,不論是舞蹈的優美絢麗,還是武術的炫酷腿法,都需要打開胯部。
練到一定時候就成功了,成功後不要放棄練習,要持之以恆,可以挑戰更高難度的開韌帶,不要局限於180度。
7、如何壓胯,如何鍛煉胯部力量
也許在某些路線上受到刺激後,才能促使你將壓韌帶練習加入到日常的訓練規程中去,讓你發誓要擁有超級棒的全身各部位柔韌性吧。在大角度路線上,柔韌性的好壞還看不出什麼明顯區別,但一旦面對需要技巧的垂直地形,你可能發現必須使用扭膝、腳外側摩擦踩岩壁以及非常不舒服的髖部扭轉動作,才能將腳上到膝蓋以上的支點上。問題出現了:你不會上高腳!別象猩猩一樣只靠蠻力了,要知道,髖部和腿部的柔韌性是直接與技巧相關的,提高其中之一,另外一項也會相應提高。開放自如的柔軟髖部能讓你在做需要平衡的動作時,將身體中心(軀干下部和臀部)更貼近岩壁,使你的重量均勻地分配到不那麼好的腳點上去,讓你的動作范圍更大、技能更出眾。所以,停止無意義的抱怨,開始壓韌帶吧。 膝蓋貼近腹部柔韌練習。平躺,背部向下,雙手放於體側,兩腿自然平伸。曲起一條腿,大腿向腹部靠近。另一條腿繼續保持平貼在地上,腳趾朝天。用兩只手抱住膝部,將膝蓋和大腿朝上身拉近,直到你能感覺到髖部的關節、臀部的肌肉受到拉伸。保持這一姿勢10到15秒,然後換另一條腿。你的背部和脖子必須一直平躺在地上,這樣才能得到充分的伸展。根據你自身的腿部松緊感覺,重復練習,但不要超過三組。(下圖:如果你能用膝蓋碰到鼻子,你簡直就是個雜技明星。) 跪地頂髖柔韌練習。最好的髖部柔韌練習應該能保持胸部的開放和下腹部的伸展。跪地頂髖方式可以做到這一點,同時又不會給腿部和下背部帶來壓力。單腿跪在地板上,將另一條腿立在身體正前方,膝蓋彎曲,大腿平行於地面。背部要挺直,腹部肌肉用力收緊,將髖部緩緩地朝前方頂出(雙眼平視前方,盡力維持平衡)。雙手應放在骨盆處,以支撐上半身和下背部。保持此姿勢15到20秒,換一條腿。這一動作拉伸了大腿和髖部的前側以及下腹部。為了防止過度練習,最好不要超過三組。(下圖:身體姿勢很重要。這種簡單的頂髖動作能提高展髖能力。) 蝴蝶式柔韌練習。這是被體操運動員和舞蹈選手廣泛採用,經久不衰的練習方式,它能非常有效地拉伸髖部和大腿內側。坐在地上,將雙腳拉近,靠近身體中心,腳跟在身體正前方碰觸在一起。根據個體柔韌性的不同,腳跟離胯部的遠近距離也可以不一樣。背部挺直,腹部收緊,頭部和頸部放鬆。用雙肘輕輕地壓迫膝蓋內側,使其靠近地板。保持此姿勢15到20秒。根據你自身的僵硬程度進行反復練習,但不要超過三組
8、怎樣拉開腿部胯部韌帶
一、熱身。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慢跑後拉韌帶韌帶更容易松)
二、就是拉韌帶了。分幾步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9、舞蹈訓練中,胯部怎麼練
在舞蹈訓練中,特別注意外開,這就需要髖關節很好的柔韌性和肌肉能力。在訓練是很忌諱盆骨的松動,強調立胯、收胯、提胯,要將髖關節和下肢斷開,這樣做動作的時候才幹凈利落,不拖泥帶水。
髖關節的外開訓練很枯燥,大胯和小胯都是我們在活動的時候要經常注意的地方。髖關節的外開有利於舞蹈中腳位的站立。將最基本的腳位站立正確可以使舞蹈時的動作美化很多。
經常做的壓胯訓練有「青蛙趴」,靠牆下橫叉等,這些都需要長時間地去進行韌帶的拉伸,在訓練中不可急於求成,以免造成髖關節韌帶的損傷。
不論是在中國古典舞還是芭蕾舞中,最基本的聯系都要外開,做到「開、綳、直」,這是舞蹈的基本要求。髖關節的正確運用可以延伸到下肢的運用。外開時盆骨、膝蓋和腳趾尖成一條線,真正做到「開、綳、直」。
(9)怎樣練胯部韌帶擴展資料
舞蹈修煉氣質,跳舞的人,站著美、坐著美、一出手一抬腳都是美,想讓舞蹈變成氣質,想讓訓練體態變成日常體態,必然要經歷規范動作、持之以恆、從而形成習慣的過程。
舞蹈基本功包括素質訓練、形體訓練、技巧訓練和舞姿訓練四個部分,對於業余舞蹈教學來說,尤其是10歲以下的孩子,由淺入深、由量變達到質變,規范而漸進性的舞蹈基本功練習是最科學的。
而對基本功的要求高,並不是表現在「一個月內下叉」、「一個星期內下腰」等速成上,而是在把上把下的練習中,在壓腿、踢腿、擦地等每一個細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