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膜的腹膜與臟器的關系
1.小網膜
是連結於肝門與胃小彎、十二指腸上部之間的雙層腹膜。形似圍在脖下的「餐巾」。右側部稱肝十二指腸韌帶,內有膽總管、肝固有動脈、門靜脈等結構通過。左側部稱肝胃韌帶。
2.大網膜
是連於胃大彎和橫結腸之間的四層腹膜。呈「圍裙」狀懸掛於橫結腸和小腸之前。大網膜內含脂肪、血管、淋巴管等,活動度大,有限制炎症蔓延的作用。
網膜形態特點
小網膜,似餐巾 小彎向上圍肝門
大網膜,象圍裙 大彎向下橫連襟 韌帶是連於腹壁與臟器、或臟器與臟器之間的腹膜結構。
1.肝的韌帶
主要有:鐮狀韌帶、肝圓韌帶、冠狀韌帶等。
2.脾的韌帶
主要有:胃脾韌帶、脾腎韌帶、膈脾韌帶等。 系膜是腸管連於腹後壁的雙層腹膜結構。 1.腸系膜
是將空、回腸固定於腹後壁的雙層腹膜結構。
2.橫結腸系膜
是將橫結腸固定於腹後壁的橫位腹膜結構。
3.乙狀結腸系膜
是將乙狀結腸固定於盆壁的腹膜結構。
4.闌尾系膜
是將闌尾連於腸系膜下端的雙層腹膜結構。 腹膜陷凹是腹膜在盆腔器官之間,形成的凹陷。在男性主要有直腸膀胱陷凹,在女性主要有膀胱子宮陷凹和直腸子宮陷凹。
2、脾的位部和形狀圖
脾臟是人體中最大的淋巴器官,位於左下腹部。
脾臟是一個富於血供的實質性臟器,質軟而脆。一般認為生理脾長10~12cm,寬6~8cm,厚3~4cm,重110~200g。
脾臟位於左季肋區後外方肋弓深處,與9-11肋相對,長軸與第10肋一致。膈面與膈肌和左肋膈竇相鄰,前方有胃,後方與左腎、左腎上腺毗鄰,下端與結腸脾溝相鄰,脾門與胰尾相鄰。
脾臟為腹膜內位器官,由胃脾韌帶、脾腎韌帶、膈脾韌帶和脾結腸韌帶與鄰近器官相連。
3、脾臟正常大小為多少?
1.脾臟為一個網狀內皮細胞器官,呈紫紅色,質地柔軟脆弱,呈三角錐體。位於腹腔的右上腹部,在膈肌之下,胃的左後方,左腎的前上方,橫結腸之下,被第九、十十一肋骨掩蓋。成人脾臟長約11-12cm,寬約7cm,厚約4cm,重約150-250mg。
2.有關
3.有關
4.引起脾臟腫大的原因,以慢性、急性反復發作的感染為多見。急性感染,可見於急 性病毒性肝炎、斑疹傷寒、敗血症、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此類脾臟腫大以輕 度至中度腫大為主,多數伴有壓痛,感染控制後短期內一般可恢復正常。慢性感染 的疾病,包括血吸蟲病、感性性心內膜炎、梅毒、結核病等,此類脾腫大可呈中度 至重度,質地堅硬,多有久居流行病區史,一般治療後不易恢復正常,特別是反復 發作的感染,可引起脾臟的顯著腫大。
當出現脾腫大並伴有其它症狀時,要仔細觀察後再下結論。如伴有發熱時,且熱型 為長期間歇型或馳張熱型,可考慮為急性血吸蟲病。如果出現脾臟腫大,伴發熱、 貧血和出血傾向時,多考慮急生白血病。若伴不規則的周期性發熱且淋巴結和肝臟 腫大的患者,多考慮為何傑金病。脾腫大伴發黃疸,考慮是否為溶血性貧血或病毒 性肝炎。如果同時出現貧血、胸骨後壓痛,皮膚粘膜有出血現象時,可能為白血病 或造血系統疾病。如脾腫大明顯,多昌是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典型臨床表現。
一般說來,脾腫大的發生多提示病情變化復雜,疾病較重,所以發現脾腫大後,最 好去內科先進行常規檢查和血液塗片、血清學檢查、肝功能試驗及其它各項化驗、 檢查,盡早進行診斷,盡早進行病因治療。
5.1.多吃一些粗糧,有益於脾臟;2.傷肝的事物不要吃,如:帶有色素的,飲酒等;3.要調劑好自己的作息,不要太累,不要易怒。以上是平時應注意的,建議每年去體檢,若脾臟有增長,辦法就只有切除了。
4、連接脾臟的韌帶有哪些
脾胃韌帶:內含胃短血管,特點是上短下闊,處理上部顯露困難,極易損傷胃壁和撕破脾臟。
脾結腸韌帶
脾腎韌帶
脾隔韌帶:位置較高,深藏於脾窩,且較短窄。手術顯露、鉗夾均不易,常是脾切除時處理最為困難之處。
脾腎韌帶和脾隔韌帶的充分游離及切斷,是脾手術時將脾托出腹腔的關鍵所在。在門靜脈高壓症脾腫大時,上述兩韌帶又常為側枝循環建立之處。不僅血管叢生,有時甚至有粗大的靜脈深藏其間,脾切除時應特別注意。
5、脾長在人體什麼地方,什麼形狀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橢圓形,暗紅色、質軟而脆,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易破裂出血。脾位於左季肋區胃底與膈之間,恰與第9-11肋相對,其長軸與第10肋一致。正常情況下,左肋弓下緣不能觸及。脾分為內、外兩面,上、下兩緣,前、後兩端。內面凹陷與胃底、左腎、左腎上腺、胰尾和結腸左曲為鄰,稱為臟面。臟面近中央處有一條溝,是神經、血管出入之處,稱脾門。外面平滑而隆凸與膈相對,稱為膈面。上緣前部有2-3個切跡,稱脾切跡。脾腫大時,脾切跡仍存在可作為觸診的標志。在脾附近,胃脾韌帶及大網膜中,常可見到暗紅色,大小不等,數目不一的副脾。因脾功能亢進作脾切除時,應將副脾一並切除。脾屬於網狀皮系統,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結構基本上與淋巴結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組織構成。其與淋巴結不同的地方是沒有淋巴竇,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竇。
6、人的脾在哪個位置呢
脾位於腹腔的左上方,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易破裂出血。脾位於左季肋區胃底與膈之間,恰與第9-11肋相對,其長軸與第10肋一致。正常情況下,左肋弓下緣不能觸及。脾分為內、外兩面,上、下兩緣,前、後兩端。內面凹陷與胃底、左腎、左腎上腺、胰尾和結腸左曲為鄰,稱為臟面。
資料拓展:
1.簡介: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橢圓形,暗紅色、質軟而脆,有造血、濾血、清除衰老血細胞及參與免疫反應等功能。脾在正常情況下,只產生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但在病態及大失血後可以製造各種血細胞,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易破裂出血。
2.功能作用:
人體最大的周圍淋巴樣器官,其實質由紅髓和白髓構成,具有造血和血液過濾功能,也是淋巴細胞遷移和接受抗原刺激後發生免疫應答、產生免疫效應分子的重要場所。 脾臟由脾動脈供血。脾動脈是腹腔動脈最大的分支,在接近脾門處分出胃網膜。脾臟是外周免疫器官之一,脾臟還可以製造免疫球蛋白、補體等免疫物質,發揮免疫作用。脾是血循環中重要的過濾器,能清除血液中的異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細胞,特別是紅細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進時可能會引起紅細胞及血小板的減少。脾臟還有產生淋巴細胞的功能。
參考資料:網路-脾
7、脾胃韌帶區見軟組織密度影
這個建議需要做CT檢查,看是否有腫瘤導致的
8、脾胃韌帶內有什麼
有結締組織。
結締組織,是由臟腑器官外層粘膜延伸的韌帶、作用於內臟器官牽引固定的纖維膠合粘結織締形成的結構。
結締組織的主要內容成分,是膠原纖維蛋白物質。
當膠原纖維蛋白缺乏時,脾胃腸道的韌帶就會降低彈力、出現胃下垂、腸粘連等異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