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韌帶手術做後

韌帶手術做後

發布時間:2020-10-12 23:18:13

1、我做完韌帶重建手術後,不能彎腿,各位有是醫生或者做過類似手術的,大家幫我想想辦法。謝謝了!

不要害怕,練習彎腿肯定是很疼的,但疼也要練,一點一點慢慢來,我做的是韌帶重建,已經兩個月多了,和好腿差一點,還要繼續練,你的彎腿速度太慢了 我一個月都練到90°多,你可以讓家人幫助你一點一點往後推,也可以自己坐在床邊讓腿自然下垂,或者躺下來在家人的幫助下一點一點往下放,總之不能怕疼,堅持相信你一定能彎到位。

2、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後有什麼後遺症?

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這個手術最要的是術後的恢復 和功能鍛煉!!!如果是職業籃球運動員的話建議去北醫三院做手術!!或國外!北三是國內韌帶手術最好的一個!!!對於以後的運動有沒有影像還要看你的具體病情,畢竟你不是單純的前交叉斷裂,你還有半月板後角垂直撕裂,這個就不好說了!!!一般來說對日常生活運動是沒什麼影像的 但是要是職業運動員就不好判定了!!並且籃球運動對膝蓋和韌帶的要求比較重要!!!我是打業余比賽的!!前陣子也做了韌帶重建!現在感覺還不錯!!這個需要慢慢恢復,完全運動需要一年到一年半!!!!還有恢復過程和功能鍛煉是非常艱苦的,要有心理准備!!祝你早日康復!!!!

3、韌帶手術後多久能恢復

關節韌帶手術的恢復首先是解剖學的恢復,解剖學的恢復根據實驗研究表明,韌帶修復時間是需要6-8周,因此在6-8周時間之內,都會限制性的進行一些康復活動,以固定局部的關節為主。完全固定會帶來很多後遺症,比方關節會發生僵直,肌肉會明顯萎縮,所以術後恢復的過程當中,除了讓關節得到足夠的固定以外,還應該涉及一些康復動作,能夠減少固定所帶來的後遺症。恢復主要包括適當的關節活動度的鍛煉、肌肉的鍛煉,防止因為固定造成的肌肉萎縮。基本上6-8周是需要扶拐,戴著支具恢復。6-8周以後支具可以去除,拐杖也可以脫掉,可以正常走路。臨床醫生對患者的要求也是希望在6-8周的時候關節活動度都能夠恢復到正常,能夠脫拐正常走路。肌肉的鍛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6-8周之後主要是肌肉加強鍛煉的過程。所以6-8周是術後關鍵的恢復期。6-8周不是完全卧床休息,不能去做伏案、辦公室工作。

4、後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後的相關問題

可以適度走路,建議不要騎自行車,避免意外.適度活動.
1,避免在潮濕處睡卧,不要汗出當風,不要在出汗後,即洗涼水浴或洗腳,以防風,濕,寒三邪氣對膝關節的侵害.膝關節不過於勞累或負荷過重.
2,早期患者最關鍵的治療是穩定關節,堅持做雙則股四肌等收縮的靜力訓練,即取卧或坐姿,雙下肢伸直,用力綳緊大腿前方肌肉群,持續10~20秒,放鬆5~10秒;重復20~30遍;每日4~5次.做三周有效.每日堅持0.5~1小時步行,自我按摩雙腿.
3,關節腫脹,疼痛加重時應休息.避免深蹲,負重,上下樓梯等活動,同時請醫生配合理療和葯物治療.症狀好轉後停葯,堅持以上訓練為主.

5、韌帶手術修復後,多長時間可以正常行走

做韌帶手術多久能恢復,這樣要看你做的是什麼手術了,如果你做的是開放式手術可能恢復的慢一些,如果你做的是微創手術,也就是關節鏡手術的話恢復的就比較快點,不過一般都在三個月後就可自如行走,當然,如果你手術用的是人工韌帶的話 兩周就可行走。

6、有沒有人做過後交叉韌帶重建手術

後叉和前叉同屬十字韌帶,兩個手術的相似度非常高,此類傷病的治癒率現已高達80%以上,主要看你的選擇了,交叉韌帶的重建材料有很多,有人工韌帶,自體腱和異體腱,目前使用率比較多的屬於自體腱和異體腱,兩者各有優勢,自體腱的優勢在於恢復相對快,而且這肌腱本身就屬於你自己的,相對手術費用也低廉些。而異體腱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讓你少挨刀。至於術後的恢復,除了主刀功力之外,更重要的其實還是患者的自我鍛煉,練好股四頭肌是恢復的關鍵。可以採取靜蹲來進行早期恢復,之後也可以採用深蹲來進行恢復。至於過伸和彎曲的問題,很多患者都很在意,其實從使用角度來說,能夠正常運動即可,沒有必要為了追求角度去吃過多的苦痛,而且角度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切忌急於求成,不然有機會造成二次損傷的。

7、後交叉韌帶手術

我是膝蓋前交叉韌帶斷裂,是從我自己腿上取的韌帶修復上的,也是用一個釘子固定,醫生給我做之前跟我溝通具體手術細節。做完醫生還說把我取出的韌帶對折了呢,我感覺這樣結實是結實了。。估計沒有韌帶功能了吧
你的醫生做之前沒和你說嗎?沒用人工韌帶?
我反正做這個手術花了1萬5,報銷大約7000多,報銷的時候需要醫院出病例吧上面應該寫著從麻醉到手術結束全過程的,你好好看看,發展出院給你很多東西,仔細看看就知道了
如果不是人工韌帶,肯定是從你身上取的啊,你要跟醫生溝通啊,問他具體手術過程和細節,患者有權利知道這些啊!!!

8、十字韌帶手術後應做什麼樣的康復運動

這是我們科手術後建議的康復計劃:一、 術後第一天:主要以減輕疼痛和腫脹為主。1、 將患肢抬高,但不要過伸,一減輕腫脹。2、 如果喲右疼痛,可以採用冷敷,口服或肌注止痛劑等止痛。3、 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腫脹。二、 術後第二天至第二周: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使關節活動度達到0-----90度。1、 石膏後托或下肢肢具固定,在下地行走以及睡覺期間要佩帶。2、 進行CPM訓練,膝關節活動度為:0---90度。3、 進行股四頭肌有限收縮訓練,小腿肌肉訓練(屈伸踝關節及足趾,每天500次)。4、 可扶拐部分負重行走,距離補要太遠,活動不宜過多,避免上下樓梯。三、 術後第二周至第四周,關節活動度達到0-----120度,進行肌肉功能鍛煉。1、 去石膏後托,改用膝固定支具保護(最好示可活動支具),支具需佩帶5---6個月。在行走以及睡覺時應佩帶。2、 繼續CPM訓練,三周達到120度,第四周後大到135度。3、 進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在 床邊使關節逐漸從90度伸直,並使大腿抬離床面,然後停留10分鍾每日500次。4、 必要時進行髕骨活動度(由外向內推動髕骨)。四、 術後第四周至第六周:關節活動度達到0-----135度,加強肌肉功能鍛煉。1、 可以去拐行走,側身上樓梯,手需扶梯。2、 進行CPM訓練,關節活動度達到0---135度。3、 繼續進行(三)中的肌肉功能鍛煉,方法相同。五、 術後第六周至12周:在此期間,重建的韌帶會有一個溶解鬆弛階段,應避免過多的上下樓。禁止做負重下蹲練習,從座位上起立時應扶物減負,不宜爬山行走,前三個月避免過伸關節。六、 術後三個月後:仍以下肢肌肉鍛煉為主。可做一般日常活動,利用非負重健身器械進行鍛煉,液可以進行游泳。七、 術後六個月:可以進行慢跑訓練。八、 術後9---12個月:以根據康復情況參加較為劇烈的體育比賽。九、 出院後需要定期回醫院復查,:原則上前四周內每周回醫院復查一次,術後三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均需拍片復查。注以上僅為一般的 康復原則,未必適合每個手術患者,應根據具體的情況採取不同的 看富計劃,實現計劃的個體化,因此應遵循醫師的具體建議,不可盲目按照此計劃。祝早日康復!!!

與韌帶手術做後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