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髕韌帶慢性

髕韌帶慢性

發布時間:2020-10-12 18:48:59

1、如何預防和治療髕韌帶慢性損傷

患者女,四月份在百米賽跑中摔倒,造成右膝摔傷,此後走路時右膝發闖、右腿伸直時膝蓋及膝窩疼痛
,右腿向右無法轉動、向左轉動時有點疼痛
,走動時右側胯骨難受。曾在東營**醫院治療。
1、貼膏葯、吃虎力散膠囊、獨一味,症狀略為減輕。熱敷和烤電時。感覺較舒服。2、做mr掃描右側膝關節間隙正常,關節面軟骨未見異常信號影。右膝半月板形態正常。膝關節前交叉韌帶顯示不清,後交叉韌帶及內、外側副韌帶顯示清晰。關節腔、髕上囊內可見長t1長t2信號影。右側股骨外側髁、脛骨上段可見片狀長t1長t2信號影。
,以便醫生了解病情,給出診療建議。

2、本人做髕韌帶斷裂重建手術一年多了,為什麼還疼?

這種情況應該是手術後遺症,說明當時韌帶部位恢復的不好,有慢性炎症或者有粘連,疼痛發作期間,可以服用芬必得和丹七片,活血化瘀止痛治療,外用活絡油塗抹,再貼麝香追風膏就行了,盡量不要活動關節。

3、如何預防和治療髕韌帶慢性損傷

?

4、髕韌帶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髕韌帶是醫學上的專業術語,主要是指身體的某種物件。猝然猛伸膝關節或外力強制屈曲膝關節時,因股四頭肌急劇收縮,強大的力作用於韌帶肥厚而堅韌,就會導致髕韌帶的損傷。一般不易拉斷,多為腔骨粗隆附著點出部分纖維撕脫或撕裂傷,或髕骨韌帶起點兩側的部分纖維和血管受損。病程日久,在修復過程中,機化增生,局部血流受阻,出現代謝障礙而造成粘連,結疤,攣縮等改變,從而引起頑固性慢性疼痛。
髕韌帶-臨床表現
(1)有外傷史。
(2)髕韌帶附著點,脛骨粗隆處有疼痛,膝關節不易伸直,走路可有跛行。
(3)股四頭肌收縮,引起疼痛,能上樓,但下樓不便。
(4)髕韌帶起、止點處有壓痛。

5、髕韌帶的名詞解釋

腰肌勞損是慢性腰痛中最常見的一種疼痛,以長期反復發作性腰部疼痛為主要表現,常常是對沒有器質性改變的慢性腰背痛的總稱。由於急性損傷及慢性勞損導致軟組織無菌性炎症、粘連、攣縮而引起,主要病變在腰背肌纖維、筋膜,韌帶等軟組織。其特點為:腰背疼痛,時輕時重,或晨起、天氣變化時加重,稍活動後可減輕,勞累後容易復發。除有腰腿酸困以外,多無下肢疼痛症狀。
腰肌纖維炎全名為腰肌筋膜纖維質炎,又稱肌風濕症,肌筋膜炎,肌筋膜綜合征。此種病症病因較多,但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1、損傷:較大、微小損傷均可引發此病。如運動時受傷或勞動時受傷,使肌肉、筋膜組織或骨與關節發生急性損傷,等組織逐漸纖維化後癱痕收縮,可引起廣泛疼痛。2、寒冷與潮濕:冬季或春季發病者多,如夜間睡於潮濕、寒冷的地板上,早晨起來就可能發生腰背痛。3、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可引起腰腿酸痛。4、精神緊張:疼痛使患者精神緊張,後者使肌肉張力增加甚至痙攣,產生疼痛——痙攣——疼痛環,形成惡性循環,使疼痛加重。5、與風濕症有關:風濕病人在風濕熱後出現腰痛,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也有纖維質炎表現。

『治療』

腰肌筋膜炎常用以下幾種手法治療:
(1)扌袞法:在患者腰部沿骶棘肌纖維走行方向施以扌袞法,手法宜輕柔緩和,連續滾動8分鍾,再於患部施以分筋法,如有明顯的條索狀改變時,手法要略重,以手拇指沿肌纖維方向進行彈撥約2分鍾。
(2)掌揉法:醫者以大小魚際著力,在腰痛部位的軟組織上作環形揉動,自上而下,稍加一定的壓力,反復揉動7~8分鍾,再在腰背部做散法2分鍾,使局部血運改善,達到溫通經絡,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效果。
(3)膊運法:醫者以前臂的尺側面接觸病人的皮膚,作環形或半環形揉動,此法接觸面積較大,每次可治療5~7分鍾,然後再於局部施以順筋法,自上而下捋順肌肉,約5分鍾。
(4)按壓法:採用雙掌按壓,雙手相疊,用掌根魚際或全掌著力按壓,按壓時動作要持續緩和,按壓到一定深度時,可作旋轉性按壓,每次10分鍾左

與髕韌帶慢性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