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韌帶的測試

韌帶的測試

發布時間:2020-10-11 22:16:54

1、什麼測試反應關節和韌帶的柔韌性

日常生活中或做運動時,你是不是經常有扭傷腰、腿、腳的情況發生?這是因為你身體的柔韌性出現了問題。本文告訴你怎樣自測身體的柔韌度,以認識自己身體的柔韌度,幫助你選擇正確的運動強度和動作,使你遠離傷痛。



不僅是肩關節的可動區域,腕、胸的肌肉等柔韌性也可測定。

方法:站直,左右手分別向背中央靠攏,在肩胛骨中央兩手指會合。分別測出左右手指重合情況,得出分數。

評分:兩次分數加起來除2的分數是最後得分。

提示:重合越多越好。

腰、背

方法:一隻腳底貼緊牆壁,坐在地板上。另側腿膝彎曲向外側倒下,直至貼緊地面,腳底靠緊伸直的大腿內側。在這一姿勢下,上半身向前彎曲測定腳尖與手指間的距離。

評分:與圖1相同。

提示:身體與腿之間的角度越小越好。

大腿前側

方法:兩人一組,趴在地板上。盡可能地將自己的膝關節向上彎曲,不能再彎時請同伴幫助往下壓,直到有疼痛或不適感覺時為止。

評分:腳後跟與臀部距離用手指寬來測定。如果距離為4個手指寬叫4橫指。目標為0橫指。

提示:0為最佳。

大腿內側

方法:兩人一組,兩腿伸直仰卧。然後由同伴按住一條腿的膝蓋,使之不會在中途彎曲,接著慢慢提起另一隻腳的後跟,直到有綳緊感。

評分:測定抬起的腿與地面間的夾角,如果在90°以下,就有可能在運動時出現大腿後部肌肉的損傷,應盡量鍛煉其柔韌性。

提示:角度越小越好。

小腿

方法:呈直線跑的姿勢,將體重慢慢放在前腳上,腳後跟不離地面,身體向前傾斜。

評分:測定後面伸直的腳和腳後跟與垂直假設線之間的角度,兩次分數加起來除2的分數是最後得分。

提示:形成的角度越大越好。

把上述測定結果記入圖6中,用線連接各點數,這樣就能測出身體柔韌性的平衡程度。如果各點連線形成小五角邊形,說明你的柔韌性差,需要加強鍛煉。具有高度柔韌性的人就會形成大五角邊形。例:身體各部位柔韌性得分:肩20分,小腿10分,大腿前側20分,大腿內側10分,腰背15分,各點連線即形成中間小五邊形。

健康顧問提示:

□ 測試前一定要進行熱身活動,身體感到微微出汗為宜。

□ 測試時,要e79fa5e9819331333262356639在有意識的控制下,慢慢地拉長肌肉。

□ 動作要放鬆,使身體充分伸展。

2、怎麼知道自己的韌帶屬於天生軟還是硬?

我就是天生軟,天生可以做到這種動作:

3、肌腱和韌帶的區別

肌腱:肌腹兩端的索狀或膜狀緻密結締組織,便於肌肉附著和固定。
一塊肌肉的肌腱分附在兩塊或兩塊以上的不同骨上,是由於肌腱的牽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縮帶動不同骨的運動。
每一塊骨骼肌都分成肌腹和肌腱兩部分,肌腹由肌纖維構成,色紅質軟,有收縮能力,肌腱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色白較硬,沒有收縮能力。肌腱把骨骼肌附著於骨骼。長肌的肌腱多呈圓索狀,闊肌的肌腱闊而薄,呈膜狀,又叫腱膜。

韌帶:白色帶狀的結締組織,質堅韌,有彈性,能把骨骼連接在一起,並能固定某些臟器如肝、脾、腎等的位置。

與韌帶的測試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