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女排韌帶斷裂

女排韌帶斷裂

發布時間:2020-10-10 17:34:20

1、學生排球運動常見損傷有哪些

膝傷是排球運動中最常見的損傷,可縮短運動壽命,因而不容忽視。膝關節損傷一般是由起跳落地時旋轉外力造成的。如果運動員身體與球沒有相互對准(攔網、墊球、傳球),運動員不得不盡力夠到球,落地時會失去平衡,即出現膝關節急性損傷。
內側副韌帶是控制膝關節穩定的重要結構。攔網、擊球後失平衡落地的動作,或單腿落地,或墊球傳球中半蹲姿勢等,造成的膝關節內旋外翻動作,可傷及內側副韌帶。表現為膝內側劇烈疼痛、腫脹,膝關節內翻時疼痛加重。專科醫院的體查、X線及CT、核磁檢查可做進一步診斷。 損傷後立即採用RICE常規治療(R:rest,休息;I:ice,冰敷;C:compression,加壓包紮;E:elevation,抬高患肢)。早期用支具或石膏固定。如果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應及時手術治療。
前交叉韌帶是控制膝關節前部穩定的重要結構,尤其對於競技運動員。該韌帶損傷可使運動員反復出現膝關節不穩,影響競技水平甚至日常生活。攔網、扣球、截擊、救球或起跳後但腿落地,致使小腿脛骨內旋,而身體向相反方向旋轉,此時正好膝關節過度伸展,則會損傷前交叉韌帶。多數病人傷時膝內由撕裂感,疼痛,失力不能立即行走,甚至傷時可聽到斷裂聲,關節內積血,關節腫脹,肌肉痙攣。 對於成年患者建議盡早手術治療,恢復膝關節穩定性,術後積極配合進行康復訓練可是運動員恢復原來運動水平。現代關節鏡技術大大減少了手術創傷,縮短了恢復時間,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可幫助運動員重返賽場。
半月板位於股骨、脛骨內外髁之間,屬於纖維軟骨組織,其水平面為半月形,而切面為楔形,半月板可承受載荷,促進潤滑,使脛骨關節匹配等。排球運動中半月板的損傷機制與前交叉韌帶基本相同。半月板損傷一般出現關節間隙疼痛,活動量大時疼痛加重,交鎖,打軟腿,半蹲時痛,有時會出現彈響,關節內可能會出現積液。 急性期需RICE處理。症狀較重者應行手術治療。
髕腱腱圍炎和髕尖末端病
病變發生在髕腱及其腱圍和髕腱在髕骨尖的附著處。由慢性勞損,反復牽拉引起。排球運動中彈跳動作較多,膝關節經常在負重下由屈到伸,易使該部位損傷。跳躍、上下樓、半蹲發力時痛,打軟腿。 該損傷患者主要採用保守治療方法,如功能鍛煉(包括靜蹲練習、直抬腿),按摩,理療及封閉注射。

2、女排名將張常寧為什麼沒有入選這次國家女排隊

缺席全明星,缺席惠若琪婚禮,缺席漳州到北侖的集訓,如今張常寧缺席了世界女排聯賽中國女排的21人大名單。這意味著,從排超之後,張常寧至今仍沒有達到能回到訓練場進行高水平訓練的水準;這意味著,缺席這段郎平定位為「以賽代練」的世界女排聯賽已成定局。不到23歲的張常寧怎麼了?她還能回來么?
排超過後,任務最繁重的張常寧身體疲憊達到極限,疲憊伴隨著傷痛,讓她沒能躲過手術這道關。盡管從那段向大家保平安的小視頻中能看得出張常寧的樂觀和開朗。但誰都知道,術後的休養康復是漫長的,漫長到沒有人能預料或押寶她究竟何時能回來。看看之前十字韌帶斷裂的徐雲麗和楊方旭就知道傷病的煎熬。雖然手術的位置不一樣,性質和休養的期間也不一樣,但註定張常寧恐怕經歷著自己里約後身心最煎熬的一段時光。
缺席讓郎平親自調教的這段時光,對張常寧來說無疑是一種損失。只有郎平這樣神一級的教練,才能從根子上指出隊員們不到位的動作,才能給隊員醍醐灌頂的指點,才能讓她們真正有所進步。而如今張常寧錯過了。
損失還不止於此。張常寧之所以比其他入選集訓的非奧運冠軍的主攻手對朱婷來說更有意義,就是因為她的經驗,她跟朱婷的默契。而這也是她有別於所謂的超級新星李盈瑩的價值所在。而如今沒能集訓,別人卻在漲球,彼此之間的差距會隨著別的隊員實力的增長而縮小。在中國女排,朱婷是不可替代的,因為她發揮著別人難以企及的超常實力。而如果一旦有人能頂上來,那張常寧的位置也會被動搖。
當然,很多人會理所當然地覺得,潛力巨大的李盈瑩已威脅到了張常寧的位置。可沒有參加過真正國際級硬仗考驗,肩傷困擾,肩負隊伍接一傳這幾項新挑戰對李盈瑩來說都不是輕松的事。無法預測未來,但至少現在張常寧還有著小將無法追趕的優勢。
把傷養徹底了再回來,切勿為了隊伍眼前一時的成績而犧牲運動員的健康作為代價,這也是郎平擔任主教練以來一貫的堅持。因此,無需對落選21人大名單的張常寧大驚小怪。沒有健康的身體1,後面有再多的0都是白搭。但願這段長時間的休養能讓張常寧放鬆身心,也借機想想馬不停蹄的過去兩年自己的收獲和挫折。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看上去是一句不能再老的俗套,但只有靜下心來總結出摔過的跤,付出的代價,才能在未來不走彎路,讓職業生涯更順利。不是有句雞湯么,那些打不倒你的才能讓你更強大。
球員也是凡人,奧運冠軍也有煩惱,這是誰都無法避免的。榮耀光環的背後註定要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才能換來閃光燈前的笑容。打球雖然不是生活的唯一,但只有捋順了各個環節,才能把打球這件最重要的事做好。但願未來有一天,張常寧歸來時,還是那個愛笑的女孩。

3、她,是女排的魂,12次手術,亦不曾退縮,郎平怎麼了

有一種精神叫做女排精神,她們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這股力量早已超出競技體育本身,成為偉大民族精神的象徵。而郎平,是女排的魂。一個錦標賽亞軍,兩個世界冠軍(女排世界盃和奧運會),足以說明一切,她將處在二流的中國女排打造成了世界最強隊。

沒有任何成就是輕而易舉取得的,成就背後是數不清的苦。朱婷連軸比賽高原反應暈倒在賽場令人心疼;郎平教練12次手術,仍不曾退縮讓人敬畏。
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之後,郎平和幾位隊員接受采訪。主持人提出問題:為什麼隊員沒有按照慣例,把您高高拋起來?郎平的回答,讓球迷深感心酸:我渾身是傷,很疼。隊員們不捨得把我拋起來!短短幾個字讓聞者落淚。

郎平怎麼了?女排姑娘怎麼啦?
排球運動需要更多的跳躍擊球和卧倒救球,起跳下落,容易摔倒或撞傷扭傷,這使得受傷概率高。此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瘋狂,近乎殘酷的訓練,使得她們傷痕累累。
由於長期跳起重扣和攔網,在25歲的時候,郎平的膝蓋就已和70歲老人一樣出現嚴重磨損、軟骨腫脹和脫落等問題。此外,郎平的腰椎頸椎都有一些問題,這兩個部位她也先後接受過微創手術。此外,髖關節傷病也困擾郎平多年,此次就是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

什麼是髖關節?
髖關節就是通常所說的「大髖」,是下肢最重要關節之一,也是人體最大,關節窩最深,最典型、最完善的關節。其結構既堅固又靈活,它主要的功能是負重,將身體上半部分的重量傳達至下肢,同時可以做大范圍的屈伸、內收外展和旋轉運動,且有吸收減輕震盪的作用,當全身劇烈運動時,髖關節的結構能適應由骨的杠桿作用產生的巨大力量。

髖關節由上方的髖臼和下方的股骨頭構成,髖臼緣上有一圈肥厚的髖臼盂唇,這種叫做盂唇的軟墊既增加髖臼的深度,又縮小了髖臼的口徑,從而抱緊了位於其內的股骨頭,增加了髖關節的穩定性,關節囊堅韌厚實,其前面有堅強的髂股韌帶附著,這個韌帶的作用是加固關節囊並限制髖關節過度後伸,以維持身體直立姿勢,股骨頸在前面全部位於關節囊內,而在股骨頸後部則外1.3在關節囊外,所以股骨頸骨折幾乎全部在關節囊內骨折。關節囊後部下方較為薄弱,故股骨頭容易向後下脫位。另外在關節內尚有股骨頭韌帶,它裡面有營養股骨頭的血管,從股骨頭的凹陷處進入股骨頭。在髖關節的周圍有強大肥厚的肌肉覆蓋,肌肉豐厚有力,所以髖關節比較穩定,位置深,出現病變時診斷也不容易。

郎平為什麼要行髖關節置換術?
人工髖關節置換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機械性能良好的材料製成的一種類似人體骨關節的假體,利用手術方法將人工關節置換被疾病或損傷所破壞的關節,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復關節的活動與原有的功能。
手術步驟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適應於哪些人群?
骨性關節炎是人工關節置換術的首選適應證,其他依次為骨無菌性壞死(如股骨頭壞死等)、某些髖部骨折(如股骨頸骨折)、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良性和惡性骨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總之,只要有關節破壞的X線徵象,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續性的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而且通過其他各種非手術治療都不能得到緩解的疾病,都有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指征。
沒有精神的團隊,撐不起為國爭光的大旗,單靠精神沒有過硬的技術亦得不了世界冠軍。郎平,是女排的魂;劉胖子,是國乒的天。只希望國家可以不要讓為國拼盡全力的他們心寒。

與女排韌帶斷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