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節的主要結構和輔助結構?
主要結構: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
輔助結構:韌帶;關節盤、關節唇;滑膜囊、滑膜襞。
關節面是兩個以上相鄰骨的接觸面,一個略凸,叫關節頭,另一個略凹,叫關節窩。關節面上覆蓋著一層光滑的軟骨,可減少運動時的摩擦,軟骨有彈性,還能減緩運動時的震動和沖擊。
關節囊是很堅韌的一種結締組織,把相鄰兩骨牢固地聯系起來。關節囊外層為纖維層,內層為滑膜層,滑膜層可分泌滑液,減少運動時的摩擦。關節腔是關節軟骨和關節囊圍成的狹窄間隙,正常時只含有少許滑液。
相鄰兩骨之間的或支持內臟的緻密結締組織束(或膜)叫韌帶。由於韌帶很堅韌,因此可以加強骨的穩定性,可使內臟固定於正常位置,限制其活動范圍。
人體內的主要韌帶有膝關節交叉韌帶、腹股溝韌帶、喙肩韌帶、肘關節的橈側副韌帶、尺側副韌帶等。有些韌帶是胚胎器官的殘存遺跡,如動脈韌帶是胎兒時期的動脈導管封閉而成,肝圓韌帶則由臍靜脈萎縮形成。
(1)圓錐韌帶擴展資料:
關節上連接骨間的緻密結締組織索或膜。大多由膠元纖維束構成,頗堅韌,可加強關節的牢固性和限制其活動方向及范圍。分囊外和囊內韌帶。囊外韌帶在關節囊外,或與其纖維層相連。囊內韌帶在關節囊纖維層內,仍在滑膜層外。
四肢進行屈伸運動的關節多具有一對內一外側副韌帶。直接連接相對兩骨面的短韌帶稱骨間韌帶,見於腕骨間和跗骨間。少數韌帶由彈性纖維束構成,如項韌帶。韌帶斷裂可導致關節脫位和運動異常,恢復很慢。此外,胸、腹腔內有些漿膜襞和萎縮而閉塞的血管。
不動關節將骨塊固定住使其不能活動,例如頭顱中各骨塊之間的骨縫。微動關節能有一定限度的活動,例如骨柱中各個骨塊的連接處。
2、人一共有多少個器官
運動系統
骨
一.中軸骨
(一).椎骨
包括: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尾椎4塊
(二).肋骨(從第一到第十二,共12對)
(三).胸骨
(四).胸廓
二.顱骨
(一)腦顱骨
包括:額骨、篩骨、蝶骨、枕骨(各1塊)
頂骨、顳骨(各1對)
(二).面顱骨
包括:上頜骨、顴骨、鼻骨、淚骨、齶骨、下鼻甲(各1對)
下頜骨、舌骨、犁骨(各1塊)
三.附肢骨骼
(一).上肢骨(共64塊,每側各32塊)
1.肩胛骨
2.鎖骨
3.肱骨
4.前臂骨
①.橈骨
②.尺骨
5.手骨
①.腕骨(共8塊)
包括: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
②.掌骨(共5塊)
③.指骨(共14塊,除拇指2塊其餘各指均為3塊)
(二).下肢骨
1.髖骨(由髂骨、恥骨、坐骨融合而成)。
2.股骨
3.髕骨
4.小腿骨
①.脛骨
②.腓骨
5.足骨
①.跗骨(共7塊)
包括: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各1塊)
楔骨3塊
②.跖骨(共5塊)
③.趾骨(共14塊,除拇趾2塊其餘各趾均為3塊)
肌肉
一.頭部肌
(一).顱面肌
1.顱頂肌
2.眼周圍肌(眼輪匝肌)
3.口周圍肌(眼輪匝肌)
(二).咀嚼肌
包括: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
二.頸前外側肌
(一).頸淺層肌和頸外側肌
包括:頸闊肌、胸鎖乳突肌
(二).舌骨上肌群
包括:二腹肌、莖突舌骨肌、下頜舌骨肌、頦舌骨肌
(三).舌骨下肌群
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甲狀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四).椎外側肌
1.前斜角肌
2.中斜角肌
3.後斜角肌
三.軀干肌
(一).背部深層肌
1.夾肌
包括:頭夾肌、頸夾肌
2.豎脊肌
(二).枕下肌
(三).胸部肌
1.肋間肌
①.肋間外肌
②.肋間內肌
③.肋間最內肌
2.膈肌
(四).腹部肌
1.腹前外側群
①.腹外斜肌
②.腹內斜肌
③.腹橫肌
④.腹直肌
2.後群
包括:腰大肌、腰方肌
(五).盆部肌
包括:肛提肌、尾骨肌、梨狀肌、閉孔內肌
四.上肢肌
(一).連接上肢與脊柱的肌
1.斜方肌
2.背闊肌
3.菱形肌
4.肩胛提肌
(二).連接上肢與胸壁的肌
1.胸大肌
2.胸小肌
3.前鋸肌
(三).肩胛部肌
1.三角肌
2.岡上肌
3.岡下肌
4.小圓肌
5.大圓肌
6.肩胛下肌
(四).上肢肌
1.前群
①.喙肱肌
②.肱二頭肌
③.肱肌
2.後群(為肱三頭肌)
(五).前臂肌
1.前群第一層
①.肱橈肌
②.旋前圓肌
③.橈側腕屈肌
④.掌長肌
⑤.尺側腕屈肌
2.前群第二層(為指淺屈肌)
3.前群第三層
包括:拇長屈肌、指深屈肌
4.前群第四層(為旋前方肌)
5.後群淺層
①.橈側腕長伸肌
②.橈側腕短伸肌
③.指伸肌
④.小指伸肌
⑤.尺側腕伸肌
6.後群深層
①.旋後肌
②.拇長展肌
③.拇短伸肌
④.拇長伸肌
⑤.示指伸肌
(六).手肌
1.外側群(為大魚肌)
2.內側群(為小魚肌)
3.中間群(包括:骨間肌7塊、蚓狀肌4塊)
五.下肢肌
(一).髂區肌
1.髂腰肌
2.腰小肌
(二).臀肌和大腿肌
1.臀肌
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狀肌
2.大腿肌
①.前群
包括:闊筋膜張肌、縫匠肌、股四頭肌
②.內側群
包括:股薄肌、恥骨肌、長收肌、短收肌、大收肌
③.後群
包括: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
(三).小腿肌
1.前群
包括:脛骨前肌、拇長伸肌、趾長伸肌
2.外側群
包括:腓骨長肌、腓骨短肌
3.後群
①.後群淺層
包括:小腿三頭肌、比目魚肌
②.後群深層
包括:趾長屈肌、脛骨後肌、拇長屈肌
(四).足肌
1.足背肌
2.足底肌
3.足固有肌
消化系統
一.口腔
(一).口腔黏膜
(二).口唇與頰
(三).牙齦
(四).齶
(五).牙
(六).舌
二.唾液腺
(一).腮腺
(二).下頜下腺
(三).舌下腺
三.咽
(一).鼻咽
(二).口咽
(三).喉咽
四.消化管
(一)食管
(二).胃
(三).小腸
1.十二指腸
2.空腸
3.回腸
4.盲腸
5.闌尾
6.結腸
7.直腸
8.肛管
五.消化腺
(一).胰
(二).肝
(三)肝外膽道
1.肝總管
2.膽囊
3.膽總管
六.腹膜
(一)腹膜腔
(二).腹膜隱窩
1.肝腎隱窩
2.陷凹
(三).網膜
1.小網膜
2.大網膜
3.網膜囊
七.系膜
(一).腸系膜
(二).闌尾系膜
(三).橫結腸系膜
(四).乙狀結腸系膜
八.韌帶
(一).肝的韌帶
1.鐮狀韌帶
2.冠狀韌帶
3.三角韌帶
4.肝圓韌帶
(二).脾的韌帶
1.胃脾韌帶
2.脾腎韌帶
呼吸系統
一.鼻
(一).外鼻
(二).鼻腔
1.鼻前庭
2.固有鼻腔
(三).鼻旁竇
1.上頜竇
2.額竇
3.蝶竇
4.篩竇
二.喉
(一).喉的軟骨
1.甲狀軟骨
2.環狀軟骨
3.勺狀軟骨
4.會厭軟骨
(二).喉的連接
1.環勺關節
2.環甲關節
3.彈性圓錐
4.甲狀舌骨膜
(三).喉肌
(四)喉腔
(五).喉黏膜
三.氣管和主支氣管
(一).氣管
(二).主支氣管
1.右主支氣管
2.左主支氣管
四.肺(左右各一)
五.胸膜
(一).胸膜的分部
1.臟胸膜
2.壁胸膜
(二)壁胸膜的分部
1.胸膜頂
2.肋胸膜
3.膈胸膜
泌尿系統
一.腎(左右各一)
(一).結構
1.腎小盞
2.腎大盞
3.腎盂
(二).腎的被膜
1.纖維囊
2.脂肪囊
3.腎筋膜
二.輸尿管(左右各一)
三.膀胱
四.尿道
脈管系統
一.心血管系統
(一).血管的種類
1.動脈
包括:大動脈、中動脈、小動脈、微動脈
2.毛細血管
3.靜脈
包括:大靜脈、中靜脈、小靜脈、微靜脈
(二).心
1.心壁
包括:心內膜、心肌膜、心外膜
2.心骨骼
包括:纖維三角2個(即:左、右纖維三角)
瓣環4個(即:肺動脈瓣環、主動脈瓣環、二尖瓣環、三尖瓣環)
3.心間隔
包括:房間隔、室間隔
4.心的內腔
①.右心房
包括:固有心房、腔靜脈竇
②.右心室
包括: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
③.左心房
包括:左心耳、左心房竇
④.左心室
包括: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流出道
5.心的傳導系
①.竇房結
②.房室結
包括:前結間束、中結間束、後結間束
③.房室束
包括: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纖維網
3、求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試題
以下每一考題下面有 A、B、C、D、E
5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一個最佳答案,並在答題卡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方框塗黑。
1.正常細胞膜外Na+濃度約為Na+濃度的
A.l倍
B.5倍
C.12倍
D.18倍
E.21倍
2.關於刺激強度與刺激時間的關系是
A. 刺激強度小於基強度時,延長刺激時間即可引起組織興奮
B.刺激強度等於基強度時,縮短刺激時間即可引起組織興奮
C.刺激時間等於時值時,刺激強度為基礎度即可引起組織興奮
D.刺激時間小於時值時,無論刺激強度有多麼的大,均不能引起組織興奮
E.以上說法都不是
3.組織興奮後處於絕對不應期時,其興奮性為
A.零
B.無限大
C.大於正常
D.小於正常
E.等於正常
4.靜息電位的大小接近於
A.鈉平衡電位
B.鉀平衡電位
C.鈉平衡電位與鉀平衡電位之和
D.鈉平衡電位與鉀平衡電位之差
E.鋒電位與超射之差
5.用細胞內電極以閾強度刺激單根神經纖維使之興奮,其電流方向應是
A.內向
B.外向
C.內、外向迅速交變
D.內、外向電流均可
E.內、外電流相等
6.運動神經興奮時,何種離子進人軸突末梢的量與囊泡釋放量呈正交關系
A.Ca2+
B.Mg2+
C.Na+
D.K+
E.Cl-
7.骨骼肌收縮7a6431333332616438和舒張的基本功能單位是
A.肌原纖維
B.肌小節
C.肌纖維
D.粗肌絲
E.細肌絲
8.骨骼肌收縮時釋放到肌漿中的Ca2+被何處的鈣泵轉運
A.橫管
B.肌膜
C.線粒體膜
D.肌漿網膜
E.粗面內質網
9.下述哪項不屬於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A.易受各種體液因素的影響
B.不呈現骨骼肌和心肌那樣的橫紋
C.細肌絲結構中含有肌鈣蛋白
D.肌漿網不如骨骼肌中的發達
E.細胞內未發現類似骨骼肌那樣的乙線
10.50kg體重的正常人的體液量與血液量分別為
A.40L與 4L
B.30L與4L、
C.20L與 4L
D.30L與 2.5L
E.20L與 2.5L
11.大細胞貧血是由於
A.缺少鐵
B.缺少鐵和蛋白質
C.缺少維生素Bn和葉酸
D.缺少促紅細胞生成素
E.缺少雄激素
12.啟動外源性凝血途徑的物質是
A.因子Ⅲ
B.因子Ⅶ
C.PF3
D.Ca2+
E.凝血酶原
13.血凝塊回縮是由於
A.血凝塊中纖維蛋白收縮
B.紅細胞發生疊連而壓縮
C.白細胞發生變形運動
D.血小板的收縮蛋白發生收縮
E.纖維蛋白降解
14.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
A.紅細胞上受體的類型
B. 紅細胞表面特異凝集素的類型
C.紅細胞表面特異凝集原的類型
D.血漿中特異凝集素的類型
E.血漿中特異凝集層的類型
15.血型抗體主要是
A.IgG與IgA
B.IgA與lgM
C.IgG與IgM
D.IgG與 IgD
E.IgG與IgE 解剖學試題及答案--呼吸系統(二) ( 二 ) 多選題1. 開口於中鼻道的鼻旁竇有A. 上頜竇 B. 額竇 C. 蝶竇 D. 篩竇前、中群 E. 篩竇後群2. 關於肺,正確的描述是A. 肺左、右各一,位於胸腔內 B. 右肺狹長,左肺粗大C. 上端尖銳稱肺尖,突入頸根部 D. 內側面鄰縱隔,又稱縱隔面E. 左肺前緣有一明顯的弧形陷凹,稱心切跡3. 第 4 胸椎下緣平面是A. 上、下縱隔分界平面 B. 前方正對胸骨角 C. 食管與主動脈弓交叉處D. 食管與左主支氣管交叉處 E. 食管第 2 狹窄處相當於該平面4. 屬於壁胸膜的是A. 胸膜頂 B. 膈胸膜 C. 肋胸膜 D. 肺胸膜 E. 縱隔胸膜5. 氣管A. 分頸、胸兩段 B. 頸段短而位置表淺 C. 第 2 ~ 4 氣管軟骨前方有甲狀腺峽D. 氣管胸段位後縱隔內 E. 平第 4 ~ 5 胸椎分左、右主支氣管6. 構成鼻中隔的主要結構是A. 篩骨垂直板 B. 犁骨 C. 鼻中隔軟骨 D. 齶骨垂直板 E. 齶骨水平板7. 肺和支氣管的營養性血管有A. 支氣管動脈 B. 支氣管靜脈 C. 肺動脈 D. 肺靜脈 E. 段間靜脈8. 支氣管肺段是A. 由一個肺段支氣管分布 B. 為一個一級支氣管所分布 C. 由單一的細支氣管通氣D. 略呈圓錐形 E. 在結構與功能上有相對的獨立性9. 正常情況下兩側胸膜腔A. 借心包橫竇相通 B. 延伸到第 12 肋以下 C. 是兩個潛在性的腔隙D. 內含空氣但比大氣壓低 E. 全部位於腹膜腔的上方10. 關於氣管的正確描述是A. 在胸廓上口處位於中線上 B. 在後縱隔中分左、右主支氣管C. 在近下端處斜向左側 D. 上接甲狀軟骨 E. 後壁缺少軟骨11. 關於胸膜頂的正確描述是A. 為臟胸膜的一部分 B. 呈穹隆狀 C. 突出胸廓上口 D. 在鎖骨下動脈的前方 E. 包被肺尖的上方二、填 空 題1. 呼吸道包括 ( ) 、 ( ) 、 ( ) 、 ( ) 和 ( ) 。2. 上鼻甲或最上鼻甲後上方與鼻腔頂之間的凹陷部分稱 (6) ,鼻旁竇中 (7) 開口於此處。3. 開口於中鼻道的鼻旁竇有 ( ) 、 ( ) 、 ( ) 、 ( ) 。4. 構成喉支架的軟骨包括不成對的 ( )( ) 、 ( ) 和成對的 () 。5. 環狀軟骨是由 ( ) 、 ( ) 兩部構成,是喉軟骨中惟一呈環形的軟骨,對氣管起支撐作用。6. 通常所稱的聲帶是指 ( ) 和 ( ) 以及由其覆蓋的 ( ) 三者組成的結構而言。7. 喉腔內上方的一對粘膜皺襞稱 ( ) 、下方的一對粘膜皺襞稱 ( ) 。上、下兩對粘膜皺襞將喉腔分為二者上方的 ( ) 、二者下方的 ( ) 、二者之間的 ( ) 三部。8. 氣管分為頸、胸二部,在 ( ) 與第 4 胸椎骨體下緣連線的平面上分為左、右主支氣管。9. 壁胸膜按其所附著的部位可分為 ( ) 、 ( ) 、 ( ) 、 ( ) 。10. 喉腔中兩聲襞之間的裂隙稱 ( ) 。11. 氣管隆嵴的高度相當於 ( ) 或 ( ) 水平。12. 吸氣時,膈肌處於 ( ) 狀態,此時胸腔容積 ( ) 。13. 左肺前緣銳薄,其下分有凹入的 ( ) ,再下方有向下突出的 ( ) 。14. 胸膜腔最低點為 ( ) ,臨床上又稱為 ( ) 。15. 胸膜下界的投影點在腋中線與 ( ) 相交,在鎖骨中線與 ( ) 相交。16. 縱隔四分法,首先將其分為 ( ) 和 ( ) ,後者又被分為 ( ) 、 ( ) 和 ( ) 。17. 主支氣管較左主支氣管 ( ) 、 ( ) 其走向 ( ) 。18. 兩側胸膜前界返折時形成兩個三角形無胸膜區,即 ( ) 和 ( ) 。三、正誤判斷、改錯題1. 氣管上端與喉相連,向下在頸靜脈切跡平面分左、右主支氣管。2. 鼻前庭是鼻腔的主要部分,由骨性鼻腔內襯粘膜而成。3. 蝶竇開口與上鼻道。4. 環狀軟骨是喉軟骨中惟一完整的軟骨環,平對第 6 頸椎,是頸部重要的體表標志。5. 聲門裂是喉腔最狹窄的部位。6. 喉腔向上通氣管,向下和咽相交通。7. 聲襞是喉粘膜覆蓋聲韌帶和聲帶肌而成。8. 成年男性的喉結很明顯,女性的喉結一般比男性略低。9. 左主支氣管較垂直,而右主支氣管較水平,所以氣管異物易落入右主支氣管。10. 兩肺尖均高出鎖骨外側 1 / 3 的上方約 2 ~ 3cm 。11. 胸膜腔呈負壓狀態。12. 縱隔是兩側縱隔胸膜之間所有器官和組織的總稱。它呈矢狀位,並稍偏左側。13. 上頜竇是鼻旁竇中最大的一對,此竇的開口位置低於竇底,其分泌物容易流出。14. 喉口由會厭軟骨上緣、甲狀軟骨上緣和杓狀軟骨間切跡圍成。四、名詞解釋1. 上呼吸道 2. 下呼吸道 3. 鼻旁竇 (paranasal sinuses)4. 喉室 (ventricle of larynx) 5. 氣管隆嵴 (carina of trachea) 6. 肺根 (root of lung)7. 肋膈隱窩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 8. 縱隔 (mediastinum)9. 環甲正中韌帶 10. 彈性圓錐 (conus elasticus) 11. 胸膜 (pleura)12. 嗅區 13. 聲帶 (vocal flod)五、問 答 題1. 氣管異物多墜入哪側主支氣管,為什麼?2. 鼻旁竇有哪些,開口在什麼部位?3. 試述喉的軟骨有哪些。4. 試述肺和胸膜下界的體表投影。5. 胸廓、胸腔和胸膜腔有何不同?6. 右側胸膜腔積液穿刺宜在何處進行?為什麼? 穿刺依次經過那些結構?7. 根據上頜竇的解剖特點,分析為何臨床上頜竇炎發病率高於其他鼻旁竇?8. 試述喉腔的分部、喉水腫好發部位?參考答案一、選 擇 題( 一 ) 單選題1. B 2. D3. D 4. B5. D 6. C7. B 8. B9. C 10. B 11. B12. E13. B 14. D 15. E16. C17. D 18. B 19. A20.A21. A 22. C 23. A</SPAN>
4、何謂彈性圓錐?環甲正中韌帶位於何處及有何臨床意義
彈性圓錐 :又稱環聲膜,是圓錐形的彈性纖維膜。起自甲狀軟骨前角後面,呈扇行向後向下止於杓狀軟骨聲帶突和環狀軟骨上緣。 其上緣游離增厚,緊張於甲狀軟骨至聲帶突之間,叫聲韌帶。
5、告訴我啊,謝謝了
椎骨在幼年時期有33塊,即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尾椎4塊。成年以後,骶椎和尾椎分別融合為1塊骶骨和1塊尾骨,故有椎骨26塊。腰椎位於身體的中段,上連頸、胸椎,下連骶椎。腰椎共有5塊,腰椎的椎體較頸椎和胸椎大而厚,主要由松質骨組成,外層的密質骨較薄。椎體呈橫腎形,上下面平坦,周緣有環形的骺環,環中骨面粗糙,為骺軟骨板的附著處;前面較後面略凹陷。椎弓根粗大,椎骨上切跡較淺,椎骨下切跡寬而深,椎弓板較胸椎寬短而厚。椎孔呈三角形、橢圓形、近三葉草形或三葉草形。棘突為長方形的扁骨板,水平伸向後,上下緣略肥厚,後緣鈍圓呈梨形,有時下角分叉。關節突呈矢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凹陷,向後內方。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凸隆,向前外方。
腰椎的血液供應來自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