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拉韌帶柔軟度

拉韌帶柔軟度

發布時間:2020-10-06 09:47:49

1、舞蹈初學者怎樣練習柔韌度拉韌帶視頻

柔韌度是要自己每天堅持的 就算視頻里教的再好 你不天天壓腿 天天練也是不行的
個人建議 先從腿開始練 家裡有高一點的地方可以把腿放上去天天壓 等感覺不疼了 下面腿就往下面動一下 每天堅持一個小時或者半個小時 慢慢來 不要盲目去使勁壓 那樣反而會拉傷肌肉 如果壓腿已經不疼了 可以每天下豎叉 每天練一點點 下到底為止,之後換橫叉 也是 一點點的練 然後下到底為止 腰的部分需要控腰 雙腿打開 雙手舉過頭頂 讓後下 盡量控制在要能控制的范圍 每天控1分鍾 歇一歇 總共累計到5分鍾就可以 這樣可以不拉傷肌肉的同時又能練習柔韌度。

2、學散打要拉韌帶到什麼程度

散打對腿法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但是一定的柔韌性也是必須的,最常用的就是劈叉,可以更好地發揮腳法的作用。只要達到劈叉大體能完成的程度就可以了。
劈叉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需要熱身,讓身體出汗,不能讓身體太緊張,一般來說跑步十分鍾到十五分鍾;
然後雙腿分開慢慢劈下(最好是在光滑的地板上),當自己覺得已經到極限的時候,將一隻腳向外挪,同時另一隻腳不要動,達到極限堅持10秒;
最後,按照這個方法做五組。

熱身充分,那麼在劈叉的時候是不會拉傷韌帶的。

3、想練一下身體的柔韌性 現在18歲了 還來得及嗎 誰能給一些系統的方法 拉韌帶什麼的

拉韌帶必須遵守的原則: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

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拉韌帶的一些簡單方法:

一、 正壓腿

面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並步站立,一腿放在肋木上,另一腿直膝;兩手扶按膝關節,立腰收髖;上體前屈並向前、向下做壓振動作。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二、側壓腿

側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腳尖稍外撇,另一腿的腳跟擱於肋木上;右臂上舉;兩腿伸直,立腰開髖,上體向腳尖側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三、後壓腿

背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兩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另一腿後舉,腳背擱在肋木上,腳面綳直;上體後屈並做壓振動作。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四、仆步壓腿

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五、豎叉

兩手左右扶地或自然下垂;兩腿前後分開成直線,前腿後側著地,腳尖勾起,後腿的內側或前著地;上體向前振壓。

六、橫叉

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

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

拉韌帶根據年齡一般有2種方式:

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

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後,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

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與拉韌帶柔軟度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