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筋和韌帶是一個概念嗎?
韌帶:白色帶狀的結締組織,質堅韌,有彈性,能把骨骼連接在一起,並能固定某些臟器如肝、脾、腎等的位置。
亦稱鉸合韌帶(hinge-ligament)。為軟體動物斧足類的左右兩個貝殼的連結物。一般將位於殼頂後方外面的韌帶稱外韌帶.
韌帶損傷
疾病介紹: 膝部關節韌帶較多,對關節穩定性有重要作用。主要韌帶有:內、外側副韌帶,前後交叉韌帶和髕韌帶
筋
術語。應用范圍甚廣,凡正確的要點、棋形的急所均可稱「筋」。有時與手筋通用。原為日本圍棋術語,現已為我國棋手沿用。
筋 jīn
【釋義】①附在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牛蹄筋兒|傷筋動骨。②可以看見的皮下靜脈管:青筋。③肌肉:筋骨|筋疲力盡。④像筋的東西:鋼筋|麵筋|橡皮筋。
2、脛骨平台塌陷
切不可因為想走路,而提前活動,萬一出現後遺症會遺憾終生。
由於脛骨平台塌陷骨折是典型的關節內骨折,其處理與預後將對膝關節功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脛骨平台塌陷骨折常常伴有關節軟骨、膝關節韌帶或半月板的損傷,遺漏診斷和處理不當都可能造成膝關節畸形、力線或穩定問題,導致關節功能的障礙。
如果塌陷的部位完全解剖復位,而且癒合良好,取掉螺釘後休息一周,下床行走,不做任何勞動,盡量避免下蹲,上樓等.一月後正常勞作,恢復到受傷以前狀態!
如未完全解剖復位,恢復較差的情況下,取掉螺釘後下床扶拐,三月後復查X線片後負重勞作!(年齡最重要!)
3、脛骨平台塌陷 骨折!
你好,骨折後,關節活動受限,主要的原因是韌帶損傷造成,加上手術內固定也有影響,韌帶沒有得到修復治癒,關節活動就會一直受限,只要修復韌帶,就可以恢復正常的活動。
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病人和醫生都不了解傷骨必傷筋的事實,,關節彎曲不了是有它一定的病因,不能只治其表不治其本,關節受限不是鍛煉就可以恢復的,這樣只會耽誤了病人早期寶貴的治療時間,骨折後關節有受限的患者,你們在網上應該不難發現,90%以上的病人都出現這樣的症狀,損傷輕微的100例也許有幾例能自身慢慢修復,損傷嚴重的患者,就是再怎麼努力的鍛煉也無濟於事,關節幾年也沒能恢復正常.。
所以建議骨折患者,特別是關節處骨折的患者,骨頭治癒後,如果關節有受限,這就可以確診韌帶是有斷裂拉傷的,只要及早選用純正中醫中葯修復韌帶就可以恢復正常,只要你找到懂治的中醫,用對了葯,就可以很快恢復的,如果能用上野生葯材外敷用葯修復,早期治療一般40天左右可以恢復正常的彎曲活動。
4、韌帶和筋是一個概念嗎
不是。
1、韌帶
韌帶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位於關節腔周圍的稱囊外韌帶。位於關節腔內的稱囊內韌帶。位於關節囊上的,即關節囊纖維層增厚部分稱關節囊韌帶。
還有一種韌帶是由腹膜皺襞形成的,它是由腹膜壁層與臟層之間或腹膜臟層與臟層之間移行而成的。這種韌帶有的是由單層腹膜形成,有的是由雙層腹膜形成的。
2、筋
筋,大多看不見,它附著在骨頭上,起到收縮肌肉、活動關節和固定的作用。人之初,嬰兒之體分外柔軟是因為他們的筋腱十分柔軟,筋軟則經絡暢通、 氣血充盈,顯示著生命活力。
(4)筋骨塌陷韌帶擴展資料:
我們口語中泛指的筋,在解剖學上主要指四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筋」不是現代解剖學中獨立的一類術語概念,雖然也有「膜」(fascia)這個詞,不過是借用了我們口語中「筋」這個詞。
中醫認為人身共有485道大筋,這是對解剖知識缺乏認識下的籠統概括,實際上包括了現代醫學的肌肉﹑肌腱﹑韌帶﹑筋膜﹑腱鞘、滑囊、關節囊、神經和血管,甚至關節軟骨、關節盂緣等。
第一:人的肌肉,確切地說是骨骼肌,因為它最基本功能是伸縮,牽引關節做出各種動作。肌肉需要經常活動,也就是抻拉,保持伸縮力、彈性。雜技演員和體操運動員的身體可以做出常人做不到的彎曲,主要是因為肌肉的長度可由於訓練而伸長的緣故。
第二:肌腱,它是連接骨頭和肌肉的一種索狀或膜狀緻密結締組織,由平行緻密的膠原纖維束構成,色白,強韌而無收縮功能,抗張強度為肌肉的112-233倍,比如人的腳後跟就可以摸到一根「大筋」,即跟腱。再比如我們的手背,對應五跟手指有五條指伸肌腱,十分強勁有力。
第三:韌帶,存在於人體關節處,是連接骨頭和骨頭的緻密纖維結締組織束,作用是加強關節的穩定性,限制其過度運動。運動不當,會導致肌肉和韌帶的拉傷。
第四:可以看到的體表靜脈,在血壓或壓力增高的情況下膨脹,在頸部比較明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韌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