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經常韌帶損傷

經常韌帶損傷

發布時間:2020-09-27 05:32:07

1、韌帶拉傷症狀

你母親的腳步韌帶拉傷不是單純的韌帶拉傷,你應該知道韌帶是肌肉的延伸,我們經常說的人的大筋,武俠中也經常聽說到割斷大筋的說法,就是指的腳步的韌帶,位於你腳後跟的後面,你可以摸到的,一根筋。韌帶拉傷的同時肌肉也拉傷了,沒多大的事,別怕,過一段時間就好了,不要讓那個部位著涼,多用熱毛巾敷,或者塗一些活血的葯就行了。

2、韌帶拉傷好得了么?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韌帶拉傷,由於損傷的韌帶不同和拉傷的嚴重程度不同,恢復時間區別很大,輕者可能一周左右就能恢復正常,嚴重者需要三個月左右才能恢復。對於你說的情況,如果有韌帶拉傷,就要注意休息,避免再次損傷,清淡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

3、沒事經常拉韌帶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好處:運動前拉韌帶是為了防止運動時韌帶拉傷,因為直立行走的關系,導致人體的脊柱受到的壓力是垂直向下的,而且身體的重量都由下肢承擔,時間長了,必然引起椎間盤壓力增大,脊柱兩側的軟組織過於緊張,下肢關節勞損積累,關節韌帶收縮引起肌腱緊張,所以經常拉筋可以有效減輕椎間盤及關節壓力,拉伸肌肉及韌帶防止勞損過度,促進血液循環。
壞處:成年人練習舞蹈或運動時拉筋需要量力而行,不要刻意追求強度以免造成軟組織損傷,處理不當有可能誘發韌帶鈣化或軟組織粘連。
一、熱身。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
二、就是拉韌帶了。又分幾步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另外一個方法比較多,有點理論化: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4、受過傷的韌帶為什麼經常在會受傷

您好,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最常見的韌帶拉傷有兩種: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歪了腳;和膝關節的韌帶拉傷(在後面的膝部疼痛部分詳細介紹)。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的治療辦法是在拉傷之後馬上做到以下幾點:

1.休息、馬上停止運動,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冷敷。冰塊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每次冷敷15到20分鍾,每天三到四次。
3.壓迫。用綳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綳帶產的緊度要適中,你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讓你支端發麻或缺血。
4.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迴流

5、韌帶拉傷及後遺症問題

韌帶拉傷如果要自己檢查的話是這樣:伸開傷腿,向後按壓膝關節,如果後便疼的厲害,說明後交叉韌帶拉傷;彎腿站起如果傷腿站起時膝關節疼痛較重,說明前交叉韌帶拉傷;站直傷腿,由內側向外推膝關節,如果外側疼痛的厲害,考慮外側副韌帶拉傷;反之,就是內側副韌帶拉傷。這僅僅是確診方法,但是,傷的程度如何?如何治療?卻還需要作進一步的檢查,即做磁共振,以便確定拉傷的程度。是否需要手術修補?還是需要石膏制動?還是僅僅需要休息?等等。
因此建議:到醫院骨傷科找專家看一下(他們會讓你做一個磁共振),不要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好嗎?

與經常韌帶損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