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4個韌帶

4個韌帶

發布時間:2020-09-26 01:24:18

1、韌帶跟什麼有關系?

韌帶損傷

1. 什麼是韌帶損傷?

韌帶是人體中固定骨骼和固定內臟的緻密結締組織。當突然踩空、劇烈體育運動、重體力勞動或遭遇車禍等情形時,關節處附著的韌帶受到牽拉,可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

包括韌帶拉傷,韌帶部分斷裂和完全斷裂三種情形。

最容易發生關節韌帶損傷的部位在膝關節和踝關節。

2. 日常說的「筋」和韌帶是什麼關系?

漢語中有個詞語叫「青筋暴露」,此處的「筋」指的是皮下淺表的粗大靜脈。

而醫學上的韌帶是指固定骨骼和內臟的緻密結締組織,包括連接骨骼的關節囊組織、位於肌腹兩端的肌腱組織以及固定內臟器官為條索狀增厚的緻密結締組織等。通常講的韌帶損傷主要是指前兩類。

肌腱組織也屬韌帶的一種,即肉類食品中肌肉末端、半透明的 「筋」。

3. 韌帶在運動過程中起什麼樣的作用?

韌帶附著在關節間的骨骼上,一方面穩定關節,限制關節活動范圍,另一方面引導關節按照一定的規律運動,比如我們可以「轉轉脖子,但是又不能 360 度的隨意旋轉」。

4. 韌帶損傷通常有哪些症狀?

韌帶損傷的常見症狀有局部疼痛腫脹、活動障礙。牽拉韌帶時疼痛會加劇;如果韌帶完全斷裂,則出現關節不穩,嚴重者會發生關節脫位,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脫臼」。

此外先天性骨骼發育不良的關節也容易發生關節不穩,這樣的關節更易發生韌帶損傷。

5. 什麼情況下會發生韌帶損傷?

(1)體育運動:跨欄、短跑、滑冰、足球、拳擊等體育項目,比如,2012 年倫敦奧運隊 110 米欄預賽中,劉翔在起跑上欄迅速發力時,導致跟腱撕裂而摔倒。

(2)交通事故:比如,乘客彎曲的膝關節撞擊汽車儀表造成膝關節後交叉韌帶的撕裂;比如在乘坐汽車時翹二郎腿,在急剎車時易造成髖關節脫臼,其中也會導致髖關節內輕微的韌帶損傷。

(3)其它:一些安全生產事故、地震等災害,意外腳踝扭傷(俗話講的「崴腳」)等。

6. 韌帶損傷了,有什麼感覺?

韌帶損傷時常伴隨著撕裂感,有撕裂聲,隨後損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淤血等。

比如腳踝扭傷後,扭傷的踝關節外側多出現淤青、腫脹,壓之疼痛的症狀。跟腱斷裂時大多有特殊感覺,比如短跑時突然發力,倘若斷裂,會有種被別人踢了後跟的感覺。

7. 急性韌帶損傷後,還沒去醫院,應該怎麼處理?

如果您不是專業的醫生,如果發現韌帶扭傷了,建議 RICE 原則:休息 Rest、冰敷 Ice、加壓包紮 Compression、抬高患肢 Elevation。

具體步驟:

(1)休息:損傷後千萬不要繼續活動;

(2)冰敷:用毛巾包著冰塊冷敷,或冷水沖洗以達到消腫目的。比如「崴腳」後的 24 小時內進行冷敷,冷敷每次 30 分鍾,每次間隔 2~3 個小時;

(3)加壓包紮:對於不太嚴重的韌帶損傷,可以根據情況進行簡單的包紮固定;

(4)抬高患肢:把受傷的那隻腳抬高超過心臟水平,減少靜脈迴流帶來的腫脹。

8. 韌帶損傷後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受傷後最早一周的治療是最重要的,這期間要給予正確的處理,在沒有進行專業醫師確定治療方案前,最好不要外用葯物,包括各種噴霧、膏葯等。避免造成皮膚過敏,延誤最佳等治療時機。

此外還有避免按摩和熱敷,以免加重損傷。

簡單說:局部制動,盡早就醫。

9. 常見的韌帶損傷有哪幾種?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是踝關節的外側韌帶和膝關節韌帶損傷。

在踝關節韌帶損傷中大部分保守治療,也就是第 7 問的 RICE 的原則處置,即休息 Rest、冰敷 Ice、加壓包紮 Compression、抬高患肢 Elevation。膝關節韌帶多數採用手術治療。

10. 為何說韌帶損傷後的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韌帶損傷後的早期治療十分關鍵。及時合理的保守治療能夠使部分患者恢復良好。比如關節外副韌帶的輕微拉傷,只要通過固定,多在骨科醫生的幫助下使用綳帶或者夾板等包紮固定,恰當的恢復就可以完全癒合。

11. 韌帶損傷為何要早期包紮固定處理?

早期的包紮固定可以使已經拉長和變薄的韌帶在癒合中保持適當的長度和解剖排列,並且能夠較快的緩解疼痛和消除腫脹。

12. 韌帶損傷的治療有哪些誤區?

在日常生活中,發生韌帶損傷後,很多人容易聽信民間的偏方,比如熱敷,外用一些膏葯、按摩等,這些方法在急性期不僅會增加出血、加重關節的腫脹,還會影響後期韌帶的修復。讓許多人因此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

此外,關節外面的皮膚情況對外科手術非常重要,有些外用膏葯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所以最好不要貿然的外敷膏葯。

13. 傷筋動骨一百天,有沒有道理?

(1) 韌帶損傷,無論是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經過 1 個月左右的固定,韌帶組織基本就癒合了。但關節的活動將受到影響,此時需要進行功能康復,康復要循序漸進不能太保守,也不能太激進。康復往往需要 3 個月或者半年時間。

(2) 所以,傷筋動骨一百天,是有一定道理的。

(3) 根據韌帶受傷嚴重程度的不同,康復的時間也有所不同。嚴重的關節韌帶損傷重建以後,需要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恢復的受傷前的運動水平。

14. 踝關節的扭傷為何容易反復發生?

踝關節的扭傷在日常活動中最常見。比如各種球類運動、意外踩空、高跟鞋走路不穩等。固定踝關節的主要是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分別在腳踝的內側和外側。內側副韌帶較堅韌,外側副韌帶較薄弱,故常見的是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治療不當容易造成關節囊的鬆弛,繼而出現踝關節的反復韌帶損傷,

15. 踝關節的扭傷通常如何診斷?

踝關節的扭傷主要是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其診斷主要是依靠病史的採集,體格檢查和 X 線、MRI 檢查等輔助檢查。

其中X線便於早期排除骨折,MRI 能夠進一步發現韌帶損傷。

16. 踝關節扭傷的治療,應該進行手術還是保守治療?

(1) 踝關節外側副韌帶的扭傷,手術還是非手術應該視具體損傷情況而定。

(2) 一般輕度的拉傷和不完全的斷裂,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即可完全癒合。

(3) 但是嚴重的韌帶斷裂或者完全斷裂,尤其是運動員,應該採取手術治療。

(4) 目前手術治療的方式很多,具體還是與手術醫生溝通比較恰當。

(5) 如果嚴重的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修復不好,容易造成關節不穩,習慣性扭傷,長期發展容易造成骨性關節炎、踝關節反復疼痛等,對生活造成巨大壓力。

(6) 總之,韌帶損傷治療是選擇手術還是非手術,對不同的病人來說,最優的選擇可能都不一樣,具體還是遵從當面檢查的醫生。

17. 踝關節韌帶損傷後的康復訓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踝關節韌帶損傷後,常需要把腳踝固定在類似於站著的樣子時候的位置。外固定超過 20 天以上,易出現肌腱、韌帶粘連和關節活動輕度受限。因此。康復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踝關節的康復的前提是髖關節和膝關節的正常功能,不能單純的強調局部踝關節功能恢復是沒有作用的,依舊會造成步態異常。

其次,踝關節康復目標的制定必須有細致的檢查和障礙分析,制定康復計劃。這一切,應當在骨外科醫師和康復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具體訓練方式不一,此處簡單介紹幾種:

1)坐在凳子上,使受傷的腳懸在空中,然後用受傷腳的腳趾練習寫數字或者英文字母;

2)站在一個台階上,腳跟懸空,兩手放在髖部或向前伸直,腳跟向下落,再慢慢抬起腳跟,用腳趾站立,然後腳跟慢慢下落,每組做 10 次至 20 次,每天做兩遍;

3)用腳趾拉毛巾練習,對關節靈活性進行練習;

4)呈坐姿,先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住,另一端系在受傷的腳上,用腳向外拉橡皮筋,然後向內放鬆,再向前拉,再放鬆,反復練習,每組做 10 次至 15 次,每天做兩遍;

 


踝關節康復示意圖。左圖,在一個台階上,腳跟懸空,腳跟向下落,再慢慢抬起腳跟,用腳趾站立,然後腳跟慢慢下落;右圖,用腳趾拉毛巾練習。

18. 為何膝關節容易出現韌帶損傷?

膝關節是人體中最復雜、最大的關節。膝關節處於兩個比較穩定的關節,也就是踝關節和髖關節之間,膝關節在運動中,不僅需要承重,各種轉向活動都需要膝關節來協調,所以在運動中更容易出現韌帶損傷。

19. 什麼樣的韌帶損傷需要手術治療?

一般而言,輕微的韌帶拉傷或者不完全斷裂的情況是可以通過短暫的固定和後期理療即可恢復,具體恢復時間及病情的評估最好是咨詢醫生。

但嚴重的韌帶斷裂,如跟腱斷裂;或是關節囊內的韌帶斷裂,如膝關節里的前後交叉韌帶,會受到關節腔內溶解酶的左右而吸收,這種情況最好是及時就醫、手術處理。

20. 嚴重的膝關節韌帶損傷為何需要分期手術?

分期手術:類似於「分期付款」,意思是因傷病復雜不能通過 1 次手術徹底解決問題,需要多次手術來處理。

嚴重的膝關節韌帶損傷指至少 3 條以上韌帶的斷裂。此時手術時機的把握至關重要,手術並不是越早進行越好。

(1)早期手術的好處:

1)有利於韌帶結構的辨認和修復;

2)早期多條韌帶同時重建可加強膝關節的穩定性,可避免膝關節不穩造成的重建後韌帶鬆弛;

(2)早期手術的弊端:

1)手術後關節纖維化發生率較高,會加重關節內的滑膜炎;

2)術後關節粘連發生率較高。

3)患者發生嚴重的關節韌帶損傷後,早期多存在膝關節脫位、腫脹、關節腔內積血。如果立即手術,可能會導致術後皮膚壞死,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甚至會造成小腿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發生。如果 3~4 周後膝關節炎症和腫脹消退,此時再行韌帶重建可確保血管通暢,膝關節恢復正常活動度,預防術後功能障礙。

綜合上述考慮:嚴重的膝關節韌帶損傷需要分期手術。

21. 韌帶的手術包括哪些?

韌帶的手術包括重建和縫合兩種。

(1)縫合用於關節外的韌帶損傷,通過早期及時的縫合和適當的固定往往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2)重建主要用於關節內比較大的關節韌帶斷裂,比如膝關節內的前十字韌帶和後十字韌帶斷裂,往往需要重建。

韌帶修補手術有時會根據需要選擇一些移植材料,好的移植材料應該具備一些特點:

1) 跟傷掉的韌帶結構和外部形狀都相似,能夠很好地長在原有的損傷部位上、與手術中在骨頭上打的孔洞能快速癒合、而取韌帶的地方部位的病損降到最低。

2) 沒有任何一種材料能夠滿足上述要求,只能根據需要合理選擇,從身體其它地方的韌帶取材這個做法叫做:自體移植。

3) 通常選取腘繩肌腱、股四頭肌的部分肌腱等,有個前提:取材部位的韌帶不承擔什麼負重作用,切除一部分縫合修復後不影響局部功能的。

4) 將其編織後通過手術中在骨頭上打的孔洞,穿到關節內,替代受損斷裂的韌帶,這個替代物通過重塑、存活,起到關節韌帶的作用。

22. 韌帶損傷的後遺症有哪些?

(1) 如果處理不當或者處理不及時,患者後期可能出現關節不穩定、容易反復脫臼、長期慢性疼痛等表現,以及關節的退行性變、骨性關節炎。

(2) 上肢關節:肘關節和肩關節,主要是用來操作,對關節的靈活性要求較高;下肢關節:踝關節和膝關節,多負重,對關節的穩定性要求較高,稍有不穩,不但影響關節的功能,更容易引起關節的退變,增加骨性關節炎發生的概率。

(3) 關節的退行性變、骨性關節炎:關節出現骨質增生、骨贅和骨刺的發生、關節軟骨退化損傷等。

(4) 如果下肢關節韌帶恢復不好,出現關節不穩的情況,這個時候患者需要韌帶重建的手術,不但難度大而且手術效果也不佳,這部分的治療目前還存在爭議。

23. 如何預防運動中韌帶損傷?

要重視運動和比賽前的熱身,充分的熱身有提高機體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肌肉的粘滯度,提高關節和韌帶的活動范圍和能力。

通過徒手進行全身各關節的活動和 10 分鍾左右的慢跑,基本可以達到熱身的目的。

如果在戶外活動,熱身的過程還有助於了解周邊環境,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24. 韌帶損傷能不能使用消炎止痛葯?

可以使用。韌帶損傷發生後會發生炎症反應,可以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葯物,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緩解扭傷部位的紅、腫、熱、痛等症狀。

25. 扭傷、拉傷或關節疼是不是韌帶損傷?

(1) 一般韌帶損傷多稱作扭傷,肌肉損傷多涉及肌纖維的撕裂,多稱作肌肉拉傷,但在實際使用上,通常混用。

(2) 韌帶損傷多伴有關節疼痛,但造成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不同年齡、不同部位的關節疼痛,常見的原因不盡一致。

(3) 比如老年人膝關節疼痛的病因多為骨性關節炎、關節退行性病變,出現骨折贅生物等。

(4) 有風濕性疾病的多考慮風濕性關節炎。

(5) 而年輕人的膝關節疼痛多考慮膝關節韌帶損傷,運動過度導致出現關節積液等造成的。

所以,有關節疼痛最好還是看醫生,找到病因再進一步治療。

26. 平時多壓壓腿,能拉長韌帶減少損傷么?

平時多壓腿,不能拉長韌帶,拉長的是肌肉纖維。運動前做一些拉伸運動可以減少韌帶、肌肉的損傷,是因為通過熱身運動,使肌肉的粘滯度降低,增加關節的活動范圍。

2、哪個是韌帶??

韌帶(拉丁語 Ligamenta,單數 Ligamentum)是可彎曲,纖維樣的緻密結締組織。它附著於骨骼的可活動部分,但限制其活動范圍以免損傷。韌帶連接骨與骨,相對肌腱連接的是骨和肌肉。韌帶來自於膠原。

韌帶損傷
疾病介紹: 膝部關節韌帶較多,對關節穩定性有重要作用。主要韌帶有:內、外側副韌帶,前後交叉韌帶和髕韌帶。
發病機理: 當膝關節微屈時,突然受到外翻或內翻應力,即可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由於膝外側容易受到外力的沖擊,使膝過度外翻,故內側副韌帶損傷。部分斷裂,完全斷裂,合並半月軟骨損傷或膝交叉韌帶損傷3種類型。損傷部位可發生於韌帶本身,也可由附著處撕脫骨片或嵌入關節內。
臨床症狀: 以內副韌帶損壞傷為例,傷後膝內側腫脹、疼痛、壓痛、皮下瘀斑、活動受限,不能完全伸直。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如為完全撕裂,則小腿外展范圍增加,內側關節間隙加大,有時於內側可觸知兩斷端之間的凹陷。半月軟骨或膝交叉韌帶損傷時,關節內有積血。如抽出的血液中有脂肪球,則可有撕脫骨折。
診 斷: 1、有外傷史。
2、以內側副韌帶損為例,傷後,膝內側腫脹、疼痛、壓痛,皮下瘀血斑、活動受限,不能完全伸直。
3、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
4、X線拍片。
輔助檢驗: 雙膝伸直外翻位,拍正位X線片。如內側關節間隙明顯加寬,為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或可發現脛骨棘撕脫。
治 療: 1、部分斷裂:關節內無積血,外翻位X線片顯示內側關節間隙不大,可做局部封閉、彈性綳帶加壓包紮,早期鍛煉股四頭肌或用踝上長腿石膏托固定於膝內翻和稍屈位3—4周,石膏完全乾後可開始股四頭肌鍛煉和下地行走。
2、完全斷裂:原則上應行手術治療如韌帶斷裂,可直接縫合;如骨附著處撕脫,可用鋼絲貫穿法固定或直接縫合於骨膜及軟組織上。如有撕脫骨片,則用鋼絲或螺絲釘固定。如合並半月軟骨損傷,應予以切除。合並前膝交叉韌帶損傷者,應先修補。術後石膏固定4—6周。
3、陳舊性損傷:積極堅持股四頭肌鍛煉,以增加關節穩定性。經積極鍛煉後,關節仍不穩定者可行手術修補。用闊筋膜或半腱肌,股薄肌腱代替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受傷機會很少,很少需要手術治療。
4、膝交叉韌帶損傷:前交叉韌帶合並脛骨棘撕脫骨折者,可用膝過伸和後推脛骨使之復位,用長腿石膏固定4—6周。對於未能復位者,應及時手術修補。將骨折片用鋼絲固定。單純韌帶斷裂者,用石膏固定。對陳舊性損傷,以保守治療為主,經鍛煉後,關節仍不穩定,亦可考慮手術修補。後交叉韌帶可不修補。

3、韌帶4根需要多少錢? 多久出院

指導意見:
費用還是不能確 定的,還是需要根據您的具體情況而定的,醫院及地區不同也是有很大差異的,您最好選擇當地正規的三甲醫院治療, 效果還是有保證的。

4、膝關節四大韌帶中最重要的韌帶是什麼

前交叉,後交叉,內側副,外側副。四條韌帶主要對脛骨與股骨前後,左右移動的穩定性起重要作用。還有一些,髕韌帶,髕股韌帶對髕骨在滑車里的穩定性起重要作用膝關節周圍的韌帶都很重要啦

5、左腿膝蓋部位四條韌帶斷掉三條,已做完手術.請問術後如何保養?對今後生活有什麼影響?

膝蓋部位???
照常理說肌肉撕裂或者斷裂正常養好後的影響不是很大
比如大腿後群後前群肌
甚至做運動員都可以
有一個舉重大腿是大腿肌肉斷裂長好後甚至得過世界冠軍呢

但是要是韌帶 尤其是關節處的
可能不是很好辦
我見過很多踝關節韌帶拉斷的運動員
做手術後影響很大的
但是如果不是運動員不做什麼劇烈運動
應該還好
針灸按摩那些都是保養性的
有效果但是不會很明顯
還有什麼具體的問題可以問我
我了解這些比較多

6、人的腿上有幾根韌帶?

一個人的腿上有4條韌帶,兩邊各一條,後面一條,中間穿過膝蓋又一條。 這個人答案很對哦。。
但是如果全身加起來,,,就有16條! 不知道對不對~~
沒是去空間看看:http://hi.baidu.com/%CD%DE%CD%DE%CF%B4%D4%E8

7、脛骨平台骨折 4條主韌帶斷裂

兄弟 說實話你的傷有點重 還是到康復中心看看吧 別把傷耽誤了…… 勁股平台和韌帶都是很麻煩的傷 自己真的處理不好

8、韌帶在什麼位置

韌帶處於骨骼的外側附屬位置。一般來說,人身上只要有骨頭就有韌帶,所以說韌帶在人的身體各個地方。

韌帶是可彎曲,纖維樣的緻密結締組織。它附著於骨骼的可活動部分,但限制其活動范圍以免損傷。韌帶連接骨與骨,相對肌腱連接的是骨和肌肉。韌帶來自於膠原。若韌帶超過其生理范圍地被彎曲(如扭傷),可以導致韌帶的延長或是斷裂。

拓展資料:

韌帶的分類:

位於關節腔周圍的稱囊外韌帶。位於關節腔內的稱囊內韌帶。位於關節囊上的,即關節囊纖維層增厚部分稱關節囊韌帶。還有一種韌帶是由腹膜皺襞形成的,它是由腹膜壁層與臟層之間或腹膜臟層與臟層之間移行而成的。這種韌帶有的是由單層腹膜形成,有的是由雙層腹膜形成的。

韌帶的作用:

韌帶的主要成分為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膠原纖維使韌帶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彈力纖維則賦予韌帶在負荷作用下延伸的能力。

韌帶大多數纖維排列近乎平行,故其功能多較為專一,往往只承受一個方向的負荷。由於韌帶很堅韌,因此可以加強骨的穩定性,可使內臟固定於正常位置,限制其活動范圍。

人體內的主要韌帶有膝關節交叉韌帶、腹股溝韌帶、喙肩韌帶、肘關節的橈側副韌帶、尺側副韌帶等。有些韌帶是胚胎器官的殘存遺跡,如動脈韌帶是胎兒時期的動脈導管封閉而成,肝圓韌帶則由臍靜脈萎縮形成。

韌帶損傷:

韌帶是纖維關節囊增厚部分,但有些與關節囊分開。當受到暴力就可引起損傷,輕者為韌帶扭傷。系韌帶過度牽伸或部分纖維斷裂所致。表現為疼痛、壓痛、不同程度的腫脹,活動受限。

X線檢查無異常發現,重者為韌帶斷裂,有時合並關節扭傷、撕脫骨折或關節脫位。表現為疼痛、明顯腫脹、淤血、關節積液或血腫、活動明顯受限。X線片顯示關節腔寬窄不均。

韌帶勞損可採用局部制動,理療或封閉等。對韌帶完全斷裂一般須手術治療,某些新鮮閉合性斷裂可用石膏固定治療。

參考鏈接:

網路:韌帶

與4個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