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腰部韌帶結節

腰部韌帶結節

發布時間:2020-09-01 18:26:31

1、各位朋友幫忙看一下腰部核磁共振檢查結果,急!!!

不是很嚴重,很多人都這樣的結果,主要看症狀,對症治療就行

2、結節性筋膜炎?

不要太著急,
還是有個好的心態,
如果心態不好,
是對身體有影響的,
其次是飲食方面也要重視起來,
一般情況下,
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3、「棘突間韌帶綜合征」是怎麼回事?嚴重嗎對生活影響大不大?

棘上和棘間韌帶損傷是指在彎腰時突然遭受外力或負重時,腰肌突然失力而引起的急慢性損傷,從而導致腰背疼痛和活動功能障礙的一種病症。本病好發於青壯年體力勞動者,男性多於女性。

【治療】

(一)治療原則:舒筋活血,消腫止痛,理筋整復。
(二)取穴及部位:阿是穴、腰部夾脊穴、八髎、承山、委中及患部棘突和間隙。
(三)主要手法:按揉、推抹、彈撥、擦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醫者先以按揉法在患病部位及周圍施術,重點按揉結節狀或條索狀物,使其消散。如有棘上韌帶剝離移位時,可用拇指撥動已剝離的韌帶使其復位。
2、在腰部兩側用輕手法按揉治療3~5遍,然後沿棘上韌帶方向作上下推抹,使其平復。
3、直擦打好背部督脈及兩側膀胱經,以透熱為度,局部可配合濕熱敷,以溫經通絡、活血止痛。
【注意事項】
(一)本病治療以理筋整復為主,如無剝離移位,則手法以活血散瘀為主。治療期間制動1~2周。
(二)本病急性期一般不主張推拿治療,應卧床休息,減少彎腰活動。可內服鎮痛解痙葯,外敷消腫止痛葯物。
(三)術後腰部宜用寬皮帶護腰,局部保暖,適當休息,以利修復。

4、告訴我啊,謝謝了

椎骨在幼年時期有33塊,即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尾椎4塊。成年以後,骶椎和尾椎分別融合為1塊骶骨和1塊尾骨,故有椎骨26塊。腰椎位於身體的中段,上連頸、胸椎,下連骶椎。腰椎共有5塊,腰椎的椎體較頸椎和胸椎大而厚,主要由松質骨組成,外層的密質骨較薄。椎體呈橫腎形,上下面平坦,周緣有環形的骺環,環中骨面粗糙,為骺軟骨板的附著處;前面較後面略凹陷。椎弓根粗大,椎骨上切跡較淺,椎骨下切跡寬而深,椎弓板較胸椎寬短而厚。椎孔呈三角形、橢圓形、近三葉草形或三葉草形。棘突為長方形的扁骨板,水平伸向後,上下緣略肥厚,後緣鈍圓呈梨形,有時下角分叉。關節突呈矢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凹陷,向後內方。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凸隆,向前外方。

腰椎的血液供應來自哪裡?

5、腰椎出現許莫氏結節需要保養嗎?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牽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牽引療法是應用力學中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系,通過特殊的牽引裝置來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動作用:牽引時,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狀態下,受牽拉的腰部處於一個相對固定的正常列線狀態,腰部的運動范圍及幅度較卧床休息和佩帶腰圍時更進一步得以限制,以便於減輕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
(2)鬆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間盤突出症,由於脊神經的受壓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痙攣,這樣不僅導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狀,而且還會構成腰椎的列線不正。牽引療法,可以逐漸使腰背肌放鬆,解除肌肉痙攣。
(3)恢復腰椎的正常列線:在牽引時,若將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線狀,隨著牽引時間 的延長,列線不正的現象可以逐步恢復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與神經之間的關系: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輕型或早期的患者,牽引療法可使椎間隙逐漸被牽開,而有利於突出物的還納。對於病程相對較長的患者,牽引可合粘連組織和攣縮的韌帶、關節囊牽開使椎管間隙相應增寬,兩側狹窄的椎間孔也可同時被牽開,從而緩解或消除了對神經根的壓迫與刺激,對減輕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較好效果
二、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的物理療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療法有:
(1)短波、超短波療法:在起病的初期,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環,消除可能產生的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減輕因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採用短波、超短波電療法。治療時二個極板可在腰骶部對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後側並置。溫熱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鍾。15-20次為1療程 。
(2)間動電療闔:可用小圓形電極,於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經走行區逐點治療,密波2-5分鍾;疏刻波5分鍾;間升波5 分鍾。每日1-2次,15-20次為1療程。
(3)超刺激電流療法:可用兩個8*12平方厘業大小的電極,一個橫置於骶部,另一個豎放於腰部,接通電源後,盡快把電量調至8-12毫安,待強烈的通電感消失後,在2-7分鍾內把電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療時間共15分鍾。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繼續治療至6-12次。 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西式手法治療
這種手法治療是一種通過操作者的雙手,在患者骨關節部位進行推動、牽拉、旋轉等被動活動的一種治療方法。它以骨關節的功能解剖為治療基礎,以骨關節活動的生物力學原理為指導,採取相應的手法技術,以達到改善患 者骨關節功能、緩解臨床症狀的目的。
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症,西式手法採用不同的輔助運動或被動生理運動,進行腰椎棘突或關節側的推壓、震動以及腰椎的旋轉、牽拉等手法,操作時可同進採用幾種手法,並根據患 者病情應用1、2、3、4四級力度。其中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 、疼痛劇烈、應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輕手法;慢性或關節活動功能有所障礙的患者用重手法。時間一般以每秒1-2次的頻率持續45秒、60秒或90秒。強度和時間可酌情選用。每一療程5-10次,2個療程之間休息10-20天。
四、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葯物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葯物治療一般僅作為以緩解症狀為主要目的的一種輔助性治療手段。
(1)對於疼痛症狀難以忍受、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 者可適當給予抗炎和止痛葯物口服; 或者可用解痙鎮痛酊外塗,以緩解局部疼痛。盡量減輕患者的痛苦,有利於施行其它康復治療方法。
(2)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脊神經根袖處水腫較為明顯,這不僅是引起劇烈 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繼發性蛛網膜粘連。為了消除局部的反應性水腫,可靜脈滴注類固醇類葯物,服服雙氫克尿塞等利尿劑,靜脈加壓滴注甘露醇等脫水劑。
(3)對於在退行性改變基礎上發生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軟骨素A(康得靈),每日3次,每次8-12片,連服1個月左右;或者可用復方軟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為硫酸軟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當於生葯250毫克)、白芍浸膏(相當於生葯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與硫酸軟骨素A 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間盤突出症後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可用維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 次口服。
五、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局部封閉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局部封閉療法有穴位封閉和局部區域性封閉兩種。
(1)穴位封閉:兼有針灸及葯物的綜合治療作用,因此,比單純的針灸或單純的葯物治療有更明顯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閉穴位有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志室、足三里、環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1、2%鹽酸魯卡因注射液4毫升 ,加醋酸強的松龍1毫升,混勻後,分注於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5-7日封閉1次。3-5次為1療程。2、維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於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封閉1次。10次為1療程。3、5%葡萄糖或30%丹參液2-4毫升,分注於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或隔日封閉1次。10-15次為1療程。此外,還有用維生素B1及復方當歸液等作為封閉液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穴位封閉。
(2)局部區域性封閉:可分淺部和深部封閉:1、淺部封閉:封閉范圍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點及棘上韌帶、棘間韌帶。一般要求結合壓痛點及精確的解剖部位

6、腰部肌肉示意圖!

腰部肌肉示意圖如下:

背部肌肉群:

(6)腰部韌帶結節擴展資料:

背闊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鍛煉背部的重點。其他背部小肌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圓肌(Teres Major)、小圓肌(Teres Minor)、岡下肌(Infraspinatus)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鄰近部位肌肉組成的功能統一的群體。了解人體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類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區別,從而做到正確完成各種健美動作,促進各部位肌肉的發展,增大肌肉塊的體積,使肌肉隆起,線條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體中分布很廣泛,全身約有520塊肌肉,幾乎占體重的40—50%,可見人體肌肉是身體的主體。其名稱一般來說都是按肌肉的類型、形狀、位、功能等分類起名。

參考資料:網路-肌肉群

7、23歲腰椎出現許莫氏結節

許莫氏結節: 椎體的軟骨板破裂,髓核可經裂隙突入椎體內,造成椎體內出現半圓形缺損陰影,稱為許莫氏結節。如果不合並向椎體後緣突出,臨床可無神經根受壓體征,但往往因許莫氏結節把椎體後緣翹起,刺激或壓迫了神經根而引起症狀、體征;側位X線片可見椎體後緣三角形翹起陰影;CT片可見典型的許莫氏結節的影像。
手術減壓是重要的治療手段。減壓的范圍應根據壓迫部位決定。當卡壓嚴重時,手術必須十分細致。清除骨質時,可用薄型骨膜剝離器深入神經根管(包括側隱窩)後壁骨的深面,保護神經根,然後用骨鑿一片一片鑿去。松解神經根粘連時,切忌粗暴或過度牽拉,手術效果與病變程度和減壓徹底有密切關系

8、骶結節韌帶綜合症骶結節韌帶綜合症

您的情況考慮是慢性腰臀及恥骨聯合軟組織損傷,建議行椎板、小關節、橫突\恥骨聯合銀質針溫熱治療。

+針對性功能鍛煉,應該效果不錯。

(謝衛東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上海同濟醫院謝衛東 http://tongjixwd.haodf.com/

與腰部韌帶結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