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鍛煉韌帶?怎樣的韌帶才叫好?
呵呵,我查了一下,覺得有兩個答案蠻適合你的。一個也是跆拳道出生,他要求:
一、熱身。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這個我同意,因為以前學校就是這么來的,慢跑後拉韌帶韌帶更容易松)
二、就是拉韌帶了。又分幾步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另外一個方法比較多,有點理論化: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呵呵,希望對你有幫助。不過拉韌帶最重要的就是毅力了,所以你一定要堅持下去!!
2、我韌帶很差,要怎麼鍛煉
1、大腿四頭筋的直線運動,將膝關節屈曲,以一隻手抓住足部,慢慢地向背部伸展,同時,大腿四頭筋也會跟著伸直,另一隻手扶著牆壁支撐身體,較有安全感之情況下,也較能使訓練收到效果,一次大約支持30秒,如此二腳交互地作四、五次。
2、大腿四頭筋的強化訓練,將膝伸直而腰接觸於地面上,以兩手置於身體後,並接觸地面,以支撐身體。在伸直的膝下放著浴巾等折迭成的東西,並使腳不碰到地面,將腳伸直,並好像用膝的力量壓這些毛巾般,維持約十秒後,再換另一腳。
兩只腳如此地交互做了十次之後,可在勝任得了的范圍內,稍微增加次數。若經過多天的訓練後,亦可在足踝上加些重量以加強訓練,最初只是放著捲毛巾等的重量即可,而到後來更可增加足踝上的負擔,肌肉的強化也可因而更順利。
拓展資料:韌帶屬於緻密結締組織。主要可分為兩類:彈性結締組織和膠原纖維彼此交織成的不規則的緻密結締組織。彈性組織(elastic tissue)是以彈性纖維為主的緻密結締組織。
粗大的彈性纖維或平行排列成束,如項韌帶和黃韌帶。韌帶白色帶狀的結締組織,質堅韌,有彈性,能把骨骼連接在一起,並能固定某些臟器如肝、脾、腎等的位置。韌帶亦稱鉸合韌帶(hinge ligament)。為軟體動物斧足類的左右兩個貝殼的連結物。
一般將位於殼頂後方外面的韌帶稱外韌帶。韌帶是可彎曲,纖維樣的緻密結締組織。它附著於骨骼的可活動部分,但限制其活動范圍以免損傷。韌帶連接骨與骨,相對肌腱連接的是骨和肌肉。韌帶來自於膠原。若韌帶超過其生理范圍地被彎曲(如扭傷),可以導致韌帶的延長或是斷裂。
在生物學中,貝殼類動物連接兩片殼的組織也被稱為韌帶。韌帶多位於關節周圍(囊外韌帶)或關節腔內(囊內韌帶)其走向平行抗拉伸力強並經驗具有一定的彈性位於關節囊外的韌帶或與關節囊分開或為其局部纖維的增厚或為肌腱附著的延續位於關節囊內的韌帶均有滑膜包繞。
韌帶的功能為加強關節,維護關節在運動中的穩定,並限制其超越生理范圍的活動。當遭受暴力,產生非生理性活動,韌帶被牽拉而超過其耐受力時,即會發生損傷。韌帶部分損傷而未造成關節脫位趨勢者稱為捩傷。韌帶本身完全斷裂,也可將其附著部位的骨質撕脫,從而形成潛在的關節脫位、半脫位乃至完全脫位。
參考:網路「韌帶」
3、推薦幾個練韌帶的好方法
恩……開叉=辟腿或橫辟,先把腿放到高度地方,雙腿劈開成180度,往前壓,越痛越好,要堅持,就是辟腿;橫辟是腿在你的兩邊,辟成180度,,不能彎曲(腿)。不管怎麼樣,都要1個月左右(成年人,超過12歲的人)少年兒童可3日完成;下腰可能你怕痛,所以先跪下,上半身向後傾,最好是把頭壓到腳上(只有小孩才能做哦,大人慢點!像我這個10歲小男孩。)10日最快方可完成,但是要經常練,不然筋骨硬了我不管哦^_^還要多運動哦,增加柔韌性,千萬不要練舉重哦,他對柔韌性不好哦。
4、怎麼鍛煉韌帶?
練習韌帶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如果說短時間有效果那是假的。你可以參照以下方法:
1、練習韌帶之前要熱身,以免拉傷身體。
2、把腿抬高,身體向下壓,不要做短暫瞬間的下壓,要以緩緩進行,這樣才有效。
3、壓下腿之後要忍受拉筋的感受,一次進行5分鍾,然後進行換腿。
4、拉開的姿勢也有多種,開一字也能進行拉伸。 總之鍛煉韌帶就要堅持,持之以恆才有效果。希望你身體能更強!
我第一次做答也沒什麼經驗,希望見諒,可以的話給點分..謝謝!
5、韌帶訓練的基本套路是什麼?
前兩位朋友都說得非常清楚了,我就轉述一下關於拉韌帶的一些體會吧,這是一位朋友在02年發表於中國武術萬維網的,現在已經整理好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一些幫助。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並避免傷害,熱身與拉筋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面的基礎內
功一樣,必須是持之以恆而扎實的;但是,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
掌握不到要領;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並確保安全,以下的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
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
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
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
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
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
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
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
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
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
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
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
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
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
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
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
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
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
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
6、跪求!關節康復訓練器 也就是常說的 CPM 它的工作原理、適應症及禁忌症! 求行家入
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持續被動訓練。
這機器就是一種智能的肌力訓練或肌力檢查的被動或主動的訓練治療一體化的醫療設備,目前僅見與各省部級醫院的康復醫學科。
CPM是一種作用於肌肉可以輸出等速、等張收縮的方式,克服關節手術和肢體制動造成的關節粘連、關節僵硬、肌肉萎縮、退行性和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並可縮短住院時間。 通過CPM裝置的活動,刺激關節軟骨的細胞增生,分泌和合成軟骨基質,也可使軟骨下骨組織中血液未分化細胞發生軟骨樣改變,避免或減輕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
適應症:膝關節置換術、骨折(包括膝蓋骨,脛骨平台,股骨等)、關節松解術、髖部手術(包括髖關節置換,髖部釘內固定,骨切除術等)、韌帶修復、關節內窺鏡檢查手術(如半月板切除術,膝蓋骨切除術等)、燒傷,關節膿毒症等。
禁忌症:骨折固定不穩,肌肉僵直,躁狂期,癲癇發作期,高燒發熱,生命體征不穩定的患者。
7、一般韌帶要練多久才能打開??、
1、在床上練習柔韌性可以採用坐式的,一隻腿蜷曲,另一隻腿伸直,上半身往下壓。這只是其中的一種。
2、在空地上可以做站位體前屈,盡量往下壓,每次增加一點難度。
3、每一種方法都要堅持,不然那些先天韌帶不好的人,練幾天有效果了就不練了,這樣1個星期就會回到原來位置。
8、駟馬訓練器怎麼一個人用?
不可能,你自己扣不起來。如果有自動扣這種東西的話,估計你一個人完事了就沒人救你了
9、訓練大腿肌肉有哪些器械
訓練大腿肌肉杠鈴和倒蹬機等。
一、杠鈴:杠鈴深蹲
這個動作的強度比較大,也需要調動多個部分的肌肉共同參與,所以將這個動作安排在較為靠前的位置。首先需要選擇適合自己自身實力的杠鈴重量,並且將杠鈴放在肩膀上面保持穩定,雙手抓住杠鈴桿,開始做深蹲的動作。
在動作進行的過程中,要保證腿部的持續收縮,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幫助我們增加腿部肌肉的維度和力量,有利於刺激肌肉纖維的生長。保持背部垂直,不要彎曲,身體微微前傾,雙腿分開,距離與肩同寬,這樣可以幫助分擔杠鈴的重量,減少對肩部肌肉的持續刺激。每組做十次,堅持兩組。
二、倒蹬機:倒蹬
這個動作可以持續地刺激股四頭肌,腘繩肌和臀大肌,動作方式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安全的,不會輕易的出現受傷現象。採用坐姿方式開始訓練,雙腿蹬住訓練器,並隨著訓練系的移動而上下搖動雙腿,直至雙腿完全伸直。
在進行訓練的時候要注意保持雙腳分開與髖部同寬,雙腳始終放在訓練器的中央,均勻發力。每組做三次,堅持五組。
(9)韌帶訓練器擴展資料
訓練大腿肌肉等力量訓練不容忽視
2015年國家體育總局調查顯示,20歲以上成年人中,專門進行力量訓練的男性僅有3.8%,女性不足1%。
雖然國人對力量訓練忽視,但它對健康的益處卻很多。40歲後,人體肌肉開始萎縮,力量訓練可增強肌肉、韌帶的彈性,還能刺激到骨骼,提高骨密度,預防、減緩骨質流失。經常堅持訓練還能塑造良好形體,幫助減重,降低血糖。
不管哪種力量訓練形式,動作規范最重要。如果鍛煉過程中出現痛感,很可能是姿勢錯誤或運動過量造成了損傷,需及時停止,去醫院檢查。
10、健身房練腿用什麼器械圖片
健身房練腿可以用如下器械:
1、跑步機。
跑步機是練腿的首要選擇之一,不僅操作十分的簡單方便,還能有效的消除腿部脂肪,鍛煉腿部肌肉。
2、坐式蹬腿器。
通過坐在椅子上來進行腿部的拉伸動作,可以鍛煉股四頭肌和脛骨前肌,可以避免深蹲對於腰部的巨大壓力,能夠用來沖擊大重量,而且利於增強韌帶柔韌性和關節的穩定性。
3、坐姿腿外展和內收訓練器。
通過坐在上面來將腿部向外擴張和內收,不僅可以對臀中肌、臀小肌,大収肌群進行鍛煉,還能夠起到促進新陳代謝和增強柔韌性的作用。注意用膝蓋向內或者向外發力,而不是用腳來發力。
4、腿屈伸訓練器。
將身體後仰著坐在上面,將腿部固定在圓筒上來進行運動,不僅可以幫助鍛煉大腿肌群,還能夠起到增強腿部能力和協調力的作用。
5、腿彎舉訓練器。
通過腿彎舉來進行運動,不僅 可以鍛煉股四頭肌和股二頭肌,而且可以使腿部的肌肉力量更加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