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腳踝扭傷,要做哪些恢復訓練?
在進行腳踝康復性訓練之前,請確保自己腳踝扭傷已經基本恢復,即已經可以正常行走,不大幅彎曲不會疼痛,方可進行力量性訓練。腳踝力量訓練的根本目的在於提升腳踝關節穩定性,防止腳踝再次扭傷乃至習慣性扭傷,並且提升腳踝爆發力量。
腳踝康復性訓練的原則:長期性,難度遞增性。
練習的難度逐漸增加,大致分為:
1)小范圍運動——靈活性練習
2) 平衡——感知練習
3)加強力量練習
4)加強持久練習
5)靈活性——增強練習
具體訓練方法:
注意!!!力量訓練要持之以恆,盡管很枯燥,甚至很痛苦,但是為了自己的健康,還是應該盡量堅持,練習到走路穩定、輕快,才能停止。
1、初期小范圍靈活性練習:
踝關節環繞練習:移動腳踝完成整個范圍內的運動(上下,前後,繞環),整個過程中保證腿部不動,只移動腳踝,可以想像在寫字;
2、半個月之後,利用腳踝訓練帶進行力量增強訓練
用腳踝訓練帶輔助力量訓練:
1) 抗阻踝外翻
做在床上或凳子上,用皮筋套住兩腳,患腳用力外翻,反復做15次,休息30秒,共做4-6組,每天1-2次;
2) 抗阻足內翻
姿勢同抗阻足外翻,皮筋在遠端固定(器械或者其他),用力內翻,數量和要求同抗阻踝外翻。
3) 抗阻勾腳
以皮筋為阻力,遠端固定(器械的地盤甚至是利用床腳),套在腳上,從伸直位盡量用力勾到屈曲位,稍作停頓(停頓一秒左右),慢慢放開,反復做20次,休息30秒,共做4-6組,每天1-2次;
利用床角或桌腳進行固定,並以另一隻腳作為支撐進行訓練,方法同上。
4) 抗阻綳腳
以腳踝訓練帶為阻力,近端固定(手握),套在腳上,從屈曲位盡量用力綳到伸直位,稍作停頓,慢慢放開,反復做20次,休息30秒,共做4-6組,每天1-2次。
其他訓練方法:
5) 平衡練習
站在平衡軟踏上,腿伸直,挺胸抬頭,重心盡量往上提,用一條腿的力量控制身體平衡,每次3-5分鍾,休息30秒,共做2-3次每組,1-2組每天。如果力量尚不能保證安全,可以在身旁尋求他人或扶手保護。如果力量很好完成無困難,可以手持重物完成動作或在板\墊上做0-45°半蹲起以增加難度。
6) 平衡板訓練
站在平衡板上,用一條腿的力量盡量控制身體平衡,每次15-20轉,休息30秒,共做2-3次每組,1-2組每天。
7)台階提踵訓練
患側腳掌踩在台階上,足跟及足弓在台階以外,從充分勾腳體位用力提踵直到充分綳腳體位,動作標准、數量同方法1、2,要求盡量在最大行程內完成動作,如果力量有限,可在上肢協助下完成;熟練之後,可手持啞鈴負重訓練。
2、腳踝韌帶拉傷怎樣做恢復練習啊
肌肉、韌帶拉傷一般需要4-6周的恢復時間。
肌肉拉傷後,由於肌纖維、肌肉內神經纖維斷裂,可以引起拉傷部位疼痛。拉傷後應該停止受傷部位的肌肉運動,在受傷的四十八小時內冷敷傷處,四十八小時後熱敷、按摩傷處,加快受傷肌肉的恢復。如果有必要可以用跌打損傷膏葯和其他損傷外用葯施於患處。
3、腳踝韌帶撕裂怎麼進行恢復訓練
在我高中的時候就經常碰到這樣在空中失衡導致腳踝崴了。
你的情況跟我有一次是一模一樣的, 也是我恢復的最慢的一次, 當時就感覺是腫了,
鞋子都有點脫不下來, 因為再次之前經常這樣也就沒注意什麼。
但第二天整個腳踝居然都紫了,還持續著腫的狀態。 但我還是和以前一樣等它慢慢的恢復了。 整個過程估計是3個月吧。 現在已經完全好了,能蹦能跳。
記住如果你想完全好,那在這3個月里就不要再做劇烈運動,包括打球。 其實手術這個問題沒什麼必要的。 當然這只是個人意見。
希望能幫助你, 謝謝
4、腳踝扭傷後,什麼時候可以做康復訓練
一 活動度訓練: 有助於恢復踝關節的正常活動度。
1 背伸踝關節:
方法:
*直腿端坐,保持足垂直於支持面
*向上被動屈曲踝關節至極限或感覺輕微疼痛為止,維持10秒,然後緩慢回到原位5秒
*受傷3天後開始練習,每天15次
2 跖屈踝關節
方法:
*直腿端坐,保持足垂直於支持面
*向下被動屈曲踝關節至極限或感覺輕微疼痛為止,維持10秒,然後緩慢回到原位5秒
*受傷3天後開始練習,每天15次
二 柔韌性訓練: 有助於放鬆腿部肌肉,減輕跟腱和踝關節周圍肌肉的張力,改善其生物力學特性,增強踝關節穩定性,進而防止再次損傷。初階動作在傷後3天開始進行,高階動作需要根據自身恢復情況確定開始時間,以不引起疼痛或輕微疼痛為宜。
方法:每項練習在伸展位保持20~30秒。
頻率:每周練習7天 每天每項練習重復10次/組*3組。
1腓腸肌伸展訓練:
*直腿端坐,對折毛巾套在腳掌拇趾根部。
*緩慢拉毛巾背曲踝關節,直至腓腸肌上半部分伸展(綳緊)。
高階動作:一旦您能站立,可嘗試手扶牆的伸展訓練。
*將受傷足放在正常足後方,足趾均朝向前。
*保持足跟不離地,保持受傷腿始終伸直。
*緩慢屈曲正常腿的膝關節,直至受傷腿的腓腸肌伸展(綳緊)。
2 跟腱的伸展訓練:
初階動作:
*微屈膝端坐,對折毛巾套在腳掌拇趾根部。
*緩慢拉毛巾,直至腓腸肌下半部分和足跟伸展(綳緊)。
高階動作: 一旦您能站立,嘗試下面的動作:
*將受傷足放在正常足後方,足趾朝前。
*保持足跟不離地。
*緩慢屈曲健側腿的膝關節,直至患側足跟伸展(綳緊)。
三 肌力訓練: 強壯的腿部肌肉可協助韌帶共同保持踝關節穩定。頻率:每周練習7天 每天每項練習20次。初階動作在傷後1天即可開始,高階動作需要根據自身恢復情況來定開始時間,以不引起疼痛或輕微疼痛為宜。
1 腓骨肌肌力訓練:
初階動作:向外上方推
*足平放於地板,外側倚住牆或書櫃
*足用力向外上方推,自己感覺到小腿外側肌肉在用力,但沒有產生足部活動
*堅持10秒,放鬆5秒
高階動作:在受傷3周以後開始進行
*將彈力帶系於書桌
*坐位,保持受傷腿的膝和足在一直線上,將彈力帶套在受傷足中部
*受傷足向外上方拉彈力帶至極限或感覺到輕度疼痛為止,然後緩慢放鬆
2 踝關節內翻肌肌力訓練
初階動作:向內側翻
*足平放於地板,兩足相互倚住,用力向內側推。自己感覺到小腿內側肌肉在用力,但沒有產生足部活動
*堅持10秒,放鬆5秒
高階動作:用彈性帶
*將彈性帶系於書桌
*坐位,保持受傷腿的膝和足在同一直線,將彈性帶套在受傷足內側。
*向內側拉帶子
3 脛前肌肌力訓練:
初階動作:向上推
*將正常足足跟置於受傷足足背。
*正常足向下壓同時受傷足翹起向上推(即足跟不離地)。自己感覺到小腿前側肌肉在用力,但沒有產生足部活動
*堅持10秒,放鬆5秒
高階動作:彈性帶
*將帶子系於書桌。
*直腿端坐, 將帶子套在受傷足中部
*緩慢向軀干方向拉彈力帶至極限或感覺到輕度疼痛為止,然後緩慢放鬆
四 平衡訓練:踝關節扭傷降低了受傷足的平衡能力,這很容易造成再次扭傷,甚至會導致對側踝關節受到影響。因此一旦站立時不再有疼痛感,就可嘗試進行平衡訓練。
5、腳踝韌帶拉傷應該做怎樣的恢復性訓練?
1.休息、馬上停止運動,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冷敷。冰塊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每次冷敷15到20分鍾,每天三到四次。 3.壓迫。用綳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綳帶產的緊度要適中,你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讓你支端發麻或缺血。 4. 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迴流。關於韌帶拉傷鍛煉中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范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韌帶扭傷的治療
6、腳踝扭傷初愈,應該進行那些恢復鍛煉?
一 活動度訓練: 有助於恢復踝關節的正常活動度。
1 背伸踝關節:
方法:
*直腿端坐,保持足垂直於支持面
*向上被動屈曲踝關節至極限或感覺輕微疼痛為止,維持10秒,然後緩慢回到原位5秒
*受傷3天後開始練習,每天15次
2 跖屈踝關節
方法:
*直腿端坐,保持足垂直於支持面
*向下被動屈曲踝關節至極限或感覺輕微疼痛為止,維持10秒,然後緩慢回到原位5秒
*受傷3天後開始練習,每天15次
二 柔韌性訓練: 有助於放鬆腿部肌肉,減輕跟腱和踝關節周圍肌肉的張力,改善其生物力學特性,增強踝關節穩定性,進而防止再次損傷。初階動作在傷後3天開始進行,高階動作需要根據自身恢復情況確定開始時間,以不引起疼痛或輕微疼痛為宜。
方法:每項練習在伸展位保持20~30秒。
頻率:每周練習7天 每天每項練習重復10次/組*3組。
1腓腸肌伸展訓練:
*直腿端坐,對折毛巾套在腳掌拇趾根部。
*緩慢拉毛巾背曲踝關節,直至腓腸肌上半部分伸展(綳緊)。
高階動作:一旦您能站立,可嘗試手扶牆的伸展訓練。
*將受傷足放在正常足後方,足趾均朝向前。
*保持足跟不離地,保持受傷腿始終伸直。
*緩慢屈曲正常腿的膝關節,直至受傷腿的腓腸肌伸展(綳緊)。
2 跟腱的伸展訓練:
初階動作:
*微屈膝端坐,對折毛巾套在腳掌拇趾根部。
*緩慢拉毛巾,直至腓腸肌下半部分和足跟伸展(綳緊)。
高階動作: 一旦您能站立,嘗試下面的動作:
*將受傷足放在正常足後方,足趾朝前。
*保持足跟不離地。
*緩慢屈曲健側腿的膝關節,直至患側足跟伸展(綳緊)。
三 肌力訓練: 強壯的腿部肌肉可協助韌帶共同保持踝關節穩定。頻率:每周練習7天 每天每項練習20次。初階動作在傷後1天即可開始,高階動作需要根據自身恢復情況來定開始時間,以不引起疼痛或輕微疼痛為宜。
1 腓骨肌肌力訓練:
初階動作:向外上方推
*足平放於地板,外側倚住牆或書櫃
*足用力向外上方推,自己感覺到小腿外側肌肉在用力,但沒有產生足部活動
*堅持10秒,放鬆5秒
高階動作:在受傷3周以後開始進行
*將彈力帶系於書桌
*坐位,保持受傷腿的膝和足在一直線上,將彈力帶套在受傷足中部
*受傷足向外上方拉彈力帶至極限或感覺到輕度疼痛為止,然後緩慢放鬆
2 踝關節內翻肌肌力訓練
初階動作:向內側翻
*足平放於地板,兩足相互倚住,用力向內側推。自己感覺到小腿內側肌肉在用力,但沒有產生足部活動
*堅持10秒,放鬆5秒
高階動作:用彈性帶
*將彈性帶系於書桌
*坐位,保持受傷腿的膝和足在同一直線,將彈性帶套在受傷足內側。
*向內側拉帶子
3 脛前肌肌力訓練:
初階動作:向上推
*將正常足足跟置於受傷足足背。
*正常足向下壓同時受傷足翹起向上推(即足跟不離地)。自己感覺到小腿前側肌肉在用力,但沒有產生足部活動
*堅持10秒,放鬆5秒
高階動作:彈性帶
*將帶子系於書桌。
*直腿端坐, 將帶子套在受傷足中部
*緩慢向軀干方向拉彈力帶至極限或感覺到輕度疼痛為止,然後緩慢放鬆
四 平衡訓練:踝關節扭傷降低了受傷足的平衡能力,這很容易造成再次扭傷,甚至會導致對側踝關節受到影響。因此一旦站立時不再有疼痛感,就可嘗試進行平衡訓練。
7、腳踝韌帶撕裂怎麼訓練力量康復訓練
如果手術恢復需要45天以後配合按摩理療逐步鍛煉即可,不要過急引起再次損傷,必要的時候需要配合活血舒筋止痛等葯物對症即可恢復,只要康復不會影響組織功能,祝你早日恢復建康.
8、腳踝扭傷後的恢復性訓練怎麼訓練啊?
扭傷是生活中難免發生的問題,尤其是腳踝關節是最容易扭傷的部位,一旦扭到,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痛」,然後才會依扭傷的程度,看看是否會有腫脹或是瘀血的情形。對於這種傷害,許多人常不以為意,而常常舊疾未愈,新傷復發,成為習慣性反復扭傷,影響運動機能與日常生活。
腳踝扭傷,輕者只是局部輕微疼痛,重者可出現整個足面瘀青、腫脹,甚至寸步難行。急性發作時,應立即休息,停止運動、比賽。
所以說,不要再轉動已受傷的關節是護理的第一課,其次則是冰敷;可用塑料袋裝一些冰塊後,再加點水敷在受傷的地方,每敷十五分鍾後,休息五分鍾,這樣的動作可以重復一、二小時左右(約三天時間)。
切記不要施予不當的推拿和按摩,可能反而加重發炎反應。可考慮暫時使用腋下拐杖,以避免走路時足部不當受力,影響復原或再次扭傷。休息時,盡可能把腳抬高,可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踝部腫脹。
病人也應立即就醫,以排除合並韌帶斷裂、骨折等可能性。而復健治療,對於消除疼痛、腫脹更有相當的療效。
腳踝扭傷的治療,不僅在解決疼痛,更要找出引起傷害的原因及預防再發的方法。
場地、鞋子的不當選擇、甚至足部的異常構造(如扁平足)都可引起足踝扭傷。而受傷過的足部,更需加強訓練其柔軟度、肌力及本體平衡感,才能防止再次的傷害!
最後,再利用彈性綳帶包住受傷的關節;還有,每天要把受傷的部位抬高,以避免發生腫脹的情形。這種不必花錢又可以自行處理的方式,將對扭傷的關節有很大的幫助呢!
9、急!求腳踝韌帶拉傷後的恢復及鍛煉方法!
你跟我一樣,打球容易把自己腳扭到…你要記住,下次扭到當時就要立馬買個冰棍塞進去,24小時後開始熱敷…你記住,腳踝養是養不好的,你越等就好的越慢…第三天就可以做一些恢復聯系了,慢跑或者掂腳尖,要忍著疼,腳踝的恢復能力很強,我按著這種方法差不多第五天就痊癒了,一個老中醫告訴我的。此外,腳踝比較不擅長左右方向的運動,平時應該要多做些鍛煉。特別是你要打籃球,要多加註意啊~還有就是有個中葯方:白酒泡月季花,每天早晚搓至發熱。祝早日康復~
10、腳踝韌帶拉傷多久後做恢復訓練?
等感覺完全消失後再進行,提踵訓練,本體感覺訓練,平衡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