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到底該怎麼查
、 經常有患者來了就問骨質疏鬆該怎麼治,我經常習慣的對患者說:「您怎麼知道有骨質疏鬆的」,有些患者會說查過骨密度,但也有不少患者從沒做過任何檢查,只是憑感覺認為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科學地講,骨質疏鬆的檢測方法很多,醫院在做、社區也在做,甚至我也見到某些商場裡面也有櫃台掛著「免費檢測骨密度」的牌子。 那麼骨質疏鬆到底怎麼檢查?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骨質疏鬆診斷常用方法: 1、X線照相法:用X線拍片的方法觀察不同部位骨骼的密度、形態,尤其是骨小梁的數量和形態。最常拍攝的部位主要是人體的髖部、腕部和脊柱,通過光密度的差別來評價骨骼情況,其缺點為,當X線照相法顯示明確骨質疏鬆時,骨量丟失已經至少30%了。 2、X線吸收法:包括單能X線吸收法、雙能X線吸收法、定量CT和周圍骨定量CT。目前在醫院最常應用的是雙能X線吸收法,而在商場、或是社區檢查儀器多為單能X線吸收法,其數值欠精確。 3、光子吸收法:目前已經被X線吸收法代替。 4、骨病理檢測法:將骨組織樣品製成病理切片,在特殊的圖像分析儀上觀察計算骨小梁的形態和數量,對骨質疏鬆做出直觀的診斷,但由於本檢測方法屬於有創性檢測,故僅用於動物實驗和臨床鑒別診斷。 5、超聲檢測法:超聲診斷是一種新型無創傷骨質疏鬆診斷技術,其優點是早期可以顯示出骨量的變化。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X線吸收法,超聲法在數值方面不一定十分精確,但由於其無放射線,對於鑒別兒童骨質疏鬆具有優點。 6、生化指標:臨床上經常通過測定血液或者尿液中骨礦含量來間接的了解骨代謝的情況,有助於對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診斷和分型,以及原發性與繼發性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的的鑒別診斷。
2、Boyd-Griffin分型是什麼
高齡人骨折後容易發生並發症,早期手術內固定,減少卧床時間很重要。1994年1月~1999年4月筆者應用Richard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104例,其中年齡超過70歲的高齡患者50例,術後隨訪45例,療效滿意。
1 材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本組共50例,男12例,女38例,年齡70~92歲,平均77.2歲±11.6歲。所有骨折均由外傷所致,右側35例,左側15例。骨折按Boyd-Griffin分型,Ⅰ型25例,Ⅱ型17例,Ⅲ型6例,Ⅳ型2例。入院距手術時間3~24天,平均11天。合並有其他疾患者45例(佔90%),合並症大多為心血管系統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等。
1.2 治療方法 入院後即行患肢脛骨結節骨牽引,術前重點治療合並症。一般牽引3天即可床邊攝患髖正側位片,證實骨折基本復位或骨折短縮移位矯正、頸干角接近正常後即可手術。本組全部行切開復位國產Richard釘內固定。常規連續硬膜外麻醉下手術,術中輔以雙下肢骨折外展牽引固定架,患肢外展30°,內旋15°固定。C形臂透視定位,透視示復位滿意後,在股骨轉子做髖關節外側切口,顯露股骨大轉子下及股骨幹上端,一般於轉子下2~3 cm處作為進針點。對於嚴重粉碎性轉子間骨折,導針進針點在轉子下3~4 cm。用顱骨鑽鑽孔,在角度器引導下邊透視邊用錘子捶入1枚導引針,直達股骨頭關節面下1 cm,正位透視觀察導針在頭頸中央或稍偏下為宜。以此導引針「前傾角」為標准,再分別打入2~3枚粗細不等的不同「前傾角」的導引針。正位透視滿意,術中攝患髖側位片,選擇位置和深度最佳的導引針,按此深度選擇滑移螺釘,將留用的1枚導引針用骨錘捶入到髖臼上。調整組合絞刀的長度套在導針上鑽入,其深度與滑移螺釘相同。高齡患者因骨質疏鬆,一般不攻絲而直接順導針擰入滑移螺釘,正位透視其尖端至股骨頭皮質下1 cm為止。選擇合適長度的套管鋼板,將套管上的鍵對准滑移螺釘的鍵槽,裝上套管鋼板,鋼板與股骨皮質相貼,骨螺釘固定鋼板。擰上尾加壓螺絲,逐層關閉切口,術區內置橡皮片1根引流。所有患者均安全度過手術期。術後除常規預防感染、止痛外,更注意術前合並症的處理和術後並發症的預防,重視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預防。預防DVT的方法是機械預防和葯物治療綜合運用。術後最早1天坐起,1周後(最遲12天)扶雙拐下床。平均術後15天出院。
2 結果
本組50例,除5例出院後因其它疾病死亡的病例外,45例獲得隨訪(佔90%),隨訪時間11個月~6年1個月,平均2年11個月。所有隨訪病例骨折全部癒合,Richard釘位置正確。療效評定按全國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經驗交流會制定的標准〔1〕。45例中優32例(佔71.1%),良11例(佔24.4%),差2例(佔4.4%),總優良率95.6%。45例術後並發症發生率為40%,其中肺部感染4例,褥瘡6例,泌尿系感染2例,DVT4例,髖內翻畸形2例。
3 體會
3.1 術前合並症處理 高齡患者因身體機能衰退,發生骨折時,全身常伴有多種疾病。本組合並症的發生率90%,高於勞志剛〔2〕報道的65%。術前積極治療合並症,對保證早期手術、增加手術安全性作用很大,對有心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高血壓及哮喘急性發作患者,必須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後方能手術。
3.2 手術體會 術前骨折分型,對選用何種型號的套管鋼板很重要。按Boyol-Griffin分型,對Ⅰ、Ⅱ型穩定骨折,一般選用130°角4孔套管;對Ⅲ、Ⅳ型不穩定骨折,常選用140°角5孔套管鋼板固定,以防術後發生髖內翻畸形。術後有2例髖內翻畸形(4.7%),就是發生在對嚴重粉碎不穩定股骨轉子間骨折採用130°角4孔套管鋼板固定的病例。導針進針點一般位於轉子下2 cm。對粉碎不穩定骨折,術中復位時不要過牽,導針進針點應在轉子下3~4cm處。術中將骨折遠端向內側移位固定,使不穩定骨折變為穩定骨折,套管鋼板與股骨幹應相貼,以防固定不穩,術後易發生皮質骨螺釘斷裂。小轉子骨折盡量用螺釘經套管鋼板固定或用不銹鋼鋼絲捆綁。
作者簡介:楊明東(1964-),男,主治醫師。研究方向:骨關節,骨腫瘤
郭 衛(1958-),男,42歲,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骨腫瘤
作者單位:楊明東(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安徽 蕪湖 241000)
梁清宇(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安徽 蕪湖 241000)
郭衛(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腫瘤科,北京 100044)
參考文獻
1,梁清宇,馮瑛琪,牛和明 等.Richard釘內固定術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84例臨床觀察〔J〕.九江醫學,1997;12(4):205~207
2,勞志剛.手術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J〕.臨床骨科雜志,1999;2(2):136~137
3、股骨頸骨折分型的臨床上部位分型
股骨頸骨折臨床上常按骨折損傷程度分為四型(Garden分型法):
(1)I型為不完全骨折。
(2)Ⅱ型為完全骨折但無移位。
(3)Ⅲ型為骨折有部分移位,股骨頭外展,股骨頸段輕度外旋及上移。
(4)Ⅳ型為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頸段明顯外旋和上移。
I型、Ⅱ型者因為骨折斷端無移位或移位程度較輕,骨折損傷程度較小,屬於穩定型骨折;
Ⅲ型、Ⅳ型者因骨折斷端移位較多,骨折損傷較大,屬於不穩定骨折。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常見於老年人的損傷,但也見於中年人和兒童。老年病人以女性較多。損傷原因主要是在絆倒時,扭轉傷肢,暴力傳導至股骨頸,引起斷裂。老年人的骨骼多骨質疏鬆,所以只需很小的扭轉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須特別注意。
4、骨質疏鬆症可分為三大類有哪幾類
骨質疏鬆分為三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繼發性骨質疏鬆和特發性骨質疏鬆,病因各異。
原發性骨質疏鬆又分為兩型。其一為I型,即女性絕經後骨質疏鬆,與卵巢功能衰退、血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關。絕經後由於雌激素減少,骨吸收遠快於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斷丟失而導致骨質疏鬆。這種類型的患者脊椎與橈骨下端骨折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其二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質疏鬆,主要病因是性激素減少和腎功能生理性減退,骨皮質和骨松質均受影響。這類患者除椎體骨折和前臂骨折外,還容易發生股骨頸骨折。
繼發性骨質疏鬆:由後天性因素誘發,包括物理和力學因素,如長期卧床等;內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垂體病變、腎上腺皮質或性腺疾病等;腎病、類風濕、消化系統疾病導致的吸收不良、腫瘤病變等;葯物的應用(糖皮質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劑等)。
特發性骨質疏鬆:指男性發病年齡小於50歲、女性發病年齡小於40歲的骨質疏鬆,無潛在疾病,發病原因不明。
骨質疏鬆是Pornmer在188 5年提出來的,但人們對骨質疏鬆的認識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逐漸深化的。早年一般認為全身骨質減少即為骨質疏鬆,美國則認為老年骨折為骨質疏鬆。直到1990年在丹麥舉行的第三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以及1993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上,骨質疏鬆才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並得到世界的公認:原發性骨質疏鬆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定為「國際骨質疏鬆日」。
5、骨質疏鬆症如何分型
從人體的氨糖量來講,氨糖25歲之後會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時補充,在勞動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骨頭關節損傷。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復或逆轉損壞軟骨,潤滑軟骨,減少積液的。
6、股骨頭fecta分型
股骨頭壞死早期症狀會出現疼痛,有時也會出現功能受限,比如髖關節做內展、內旋、外展、外旋,甚至也會有屈伸不利、下蹲困難、不能久站等情況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症狀。總之,早期是以疼痛為主,伴有功能受限;晚期以功能障礙為主,伴有疼痛。
股骨頭壞死到了中期,股骨頭的外形明顯被破壞,當股骨頭塌陷在2毫米以內,股骨頭壞死治療後,骨盆自動傾斜矯正患者並不跛行。這是由於股骨頭內血液循環還比較好,壞死的骨細胞吸收修復治癒,骨組織抗壓能力恢復,對生活基本不影響,同時在行走時也不瘸。
到了晚期,首先要做到早期診斷正確治療,使股骨頭壞死快速康復。其次就是在股骨頭壞死進展期拄雙拐多休息,減少股骨頭的壓力,延緩股骨頭的塌陷速度,盡力保住股骨頭的外形,及時治療康復保留病人的部分勞動能力。
7、骨質疏鬆症的表現?
病情分析: 你好,這個骨質增生的話,那麼還是注意一下,這個能夠引起疼痛不適,這個檢查一下,建議可以用些葯物,吃上 指導意見: 加強營養,高蛋白飲食,這個可以用些活血葯物吃上,還有,這個可以用些理療,理遼選<尋※ 唂※風※膏>
冬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不少人感冒後到葯店購買中成葯進行自我葯療。看到琳琅滿目的感冒類中成葯,一些人不是跟著廣告走,就是望文生義,結果起不到治療作用。面對這些顧客,葯店葯師應熟悉中醫對感冒症狀的分型,向患者對症薦葯。
中醫將感冒分為三種類型,即風寒型、風熱型和暑濕型。風寒感冒的特點是惡寒重,發熱輕,頭痛,關節疼痛明顯,鼻塞聲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時吐稀痰,咽喉疼痛不明顯,舌不紅,苔薄白而潤。風熱感冒的特點是發熱重,惡寒輕,咽干而痛,甚至咽喉、扁桃體紅腫疼痛,鼻塞,流黃稠鼻涕,口渴想喝水,舌邊尖紅,苔薄黃。暑濕感冒多發於夏季,冬季少見。
針對這三種感冒類型,感冒類中成葯也分為風寒感冒葯、風熱感冒葯、暑濕感冒葯。治療風寒感冒的中成葯有風寒感冒沖劑、荊防沖劑、感冒清熱顆粒(沖劑)等;治療風熱感冒的中成葯有風熱感冒沖劑、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顆粒(沖劑)、銀柴沖劑等。冬季感冒一般是風熱和風寒混雜表現,病人依類型選葯比較困難,如果自我葯療,根據症狀選葯比較方便。
以咳嗽、流涕為主,伴低熱,周身酸痛的感冒初起時,應選感冒清熱沖劑。
咳嗽偏輕、白痰,首選急支糖漿。
咳嗽偏重、有痰色黃,流涕輕,不發熱,症狀已有幾日,可選羚羊清肺丸。
感冒初起,發熱38℃以上,可選用羚翹解毒丸。
冬季感冒一般為內里積熱,外感風寒,病人多有上火表現。咽痛輕者可用西羚解毒丸或感冒清熱沖劑加板藍根;咽痛重伴口乾、口渴、喜涼、低熱、大便干者,應用感冒清熱沖劑加牛黃上清丸;久咳痰少、口乾舌燥、體質偏弱者宜用川貝類咳嗽糖漿,而痰多、體質強壯,有上火表現的不宜用,以免加重病情。當痰多、咳重並伴胸悶時,葯師應建議患者到醫院看中醫,吃一些湯葯,不宜再服任何止咳糖漿了。
8、骨質疏鬆指的僅僅是一種病理狀態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因此,
在確立存在骨質疏鬆後,應認真查找引起骨質疏鬆的病因,必要時應行骨活檢進行組織病理學和組織計量學檢查。
骨質疏鬆可單獨存在,亦可與骨質軟化並存,此時應尤其注意繼發性骨質疏鬆的可能。只有在詳盡調查,排除了繼發性病因後,才能做出原發性骨質疏鬆之診斷。
首先,骨質疏鬆應與骨質軟化和纖維囊性骨炎相鑒別。
三種常見代謝性骨病變的鑒別
其次,骨質疏鬆應著重與多發性骨髓瘤、成骨不全、骨腫瘤等所致的繼發性骨量減少鑒別。多發性骨髓瘤的典型X 線表現是周邊清晰的局限性脫鈣灶,部分患者為彌漫性脫鈣,需和骨質疏鬆鑒別。
多發性骨髓瘤的生化改變為血鈣升高或正常,血磷變化不定,ALP正常,尿本周蛋白陽性,血漿出現M 球蛋白等。成骨不全時由於成骨細胞產生的骨基質減少,X 線上表現的骨質疏鬆與多次骨折固定有關,骨皮質薄而毛糙,骨質有囊性變,常伴有藍色鞏膜和耳聾等先天性畸形。
老年人骨質疏鬆應警惕骨轉移性腫瘤之可能,臨床上有原發腫瘤表現,患者血鈣和尿鈣升高,常伴尿路結石,X 線上骨皮質多有侵蝕,甚至可發現轉移性缺損灶。
最後,還應對原發性骨質疏鬆進行分型,特發性青壯年骨質疏鬆和絕經期骨質疏鬆在臨床上較多見。
特發性青壯年骨質疏鬆與絕經期骨質疏鬆的鑒別項目特發性青壯年骨質疏鬆絕經期骨質疏鬆
//測量骨質疏鬆的方法有哪些?
9、骨質疏鬆嚴重程度分級
骨質疏鬆嚴重程度根據骨密度測定結果進行分級。骨密度測定T值>-1時,數值正常;T值在-1—-2.5之間為骨量減少;T值<-2.5為骨質疏鬆;T值<-2.5合並脆性骨折為重度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