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影像名詞解釋

骨質疏鬆影像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2020-09-07 03:42:59

1、靶圈征名詞解釋 影像學

1龕影;空腔性器官的壁發生潰爛缺損,被對比劑充填
或塗抹形成的壁龕稱之。
2.蜘蛛足征;靜脈腎盂造影片表現為集合系統受壓、變形、豎直,分離狀如蜘蛛腳樣的改變。
3.
腦膜尾征:腦膜瘤鄰近腦膜增厚,CT
增強掃描呈線樣強化。提示腫瘤細胞的硬膜浸潤或硬膜
的反應性充血。
4流空效應;
是指射頻脈沖中止後,
流動血液中被激發的質子已離開該層面,
獲取不到受檢層面
的血流信號。這一現象稱為流空效應。
5瘤骨;腫瘤細胞形成的骨組織瘤骨。
6.激惹征

激惹征

:鋇劑於球部不能停留,迅速排空,稱為

激惹征


1
.許莫氏(
schmorl
)結節:由於椎間盤軟骨板破裂,髓核疝入椎體上或下面顯示一圓形或半
圓形凹陷區,邊緣有硬化緣
2.模糊效應:腦梗死發生後2-3周,腦水腫和佔位效應逐漸消失,CT
平掃病灶區呈等密度或接
近腦質密度稱之。
3.環堤征:環繞癌性潰瘍邊緣的結節狀堤狀隆起,在鋇餐造影檢查表現為龕影外圍寬窄不等、
形態不規則、邊緣銳利的透亮帶。
4.骨氣臌:為兒童短骨幹結核典型
X
線徵象,是指骨幹內多房性膨脹性破壞,邊緣清楚、內存
粗大而不整的骨嵴,很少有死骨。
5.MRCP:稱
MRI
胰、膽管水成像技術,通過應用長的回波鏈、重
T2加權伴壓脂技術,明顯突出
游離水的高信號,使其背景結構信號被抑制。
1.雙管征:壺腹部周圍的病變除引起膽管擴張,還可引起相應部位胰管同時擴張稱為雙管征。
2.
Colles
骨折
橈骨遠端距關節面2---3CM
處的骨折。骨折遠端向背側移位,骨折端向掌側成角。常伴有尺、
橈骨遠端關節脫位及尺骨莖突骨折。
3.

「S」
征:
發生於右上葉支氣管的肺癌,
肺門部的腫塊和右肺上葉不張連在一起,
形成橫行「
S
」狀的下緣。
4.
自截腎:全腎廣泛破壞,干酷壞死鈣化,X
線平片上全腎密度緻密增高,腎功能完全喪失;

「腎自截」。
5.先期鈣化帶:
干端側由骺板軟骨內鈣化的基質和初級骨小梁形成的一不規則的緻密線,
稱「先
期鈣化帶」。
1.
牛眼征:
又稱靶環征。肝轉移瘤
CT
增強掃描,
可見病灶中心低於正常肝,
邊緣呈環形強化最
外緣密度又低於正常肝。
2.
黏膜線:是指良性龕影口部寬約1-2MM
的光滑透亮線,為黏膜水腫所致。
3.
骨折:骨組織的連續性和完整性中斷
.
4.
脂肪抑制技術:通過調整採集參數達到選擇性抑制脂肪的高信號,使其變暗而使同樣是高信
號的不同結構得以顯示的技術,對鑒別脂肪和非脂肪結構有重要價值。
5.
骨膜反應:是指骨膜受到病理性刺激,骨膜內層成骨細胞活動增加引起的骨膜反應性新生骨。
1.
充盈缺損:
消化管腔內因隆起性病變而致使鋇劑不能在該處充盈,
該區域形成鋇劑缺損表現。
常見於消化道佔位性病變或異物。
2.
T1
加權像
;:
是指主要反應組織間
T1
差別的
MRI
圖像。

3.
二尖瓣型心:右或左心緣不同程度向外膨隆,心尖上翹,肺動脈段凸出,主動脈球較小。反
映右心負荷過大或以其為主的心臟變化,見於二狹、房缺、慢性肺心病
4.
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細胞內過度沉積。又叫肝脂肪浸潤或脂肪變性。為肝臟的一種代謝功
能異常。多見於肥胖,糖尿病和其他的代謝性疾病。
5.
暈環征:病灶邊緣與腫瘤生長方式密切相關,原發性肝癌以膨脹生長為主者,壓迫周圍肝組
織或引起周圍組織纖維化反應,形成假包膜,病灶邊緣清晰光滑,CT
平掃表現為一圈透亮帶。
1
原發綜合征

原發病灶
+
淋巴管炎
+
淋巴結炎,典型表現為啞鈴狀雙極現象
2.腔隙性腦梗死腦穿支動脈閉塞引起的深部腦組織的小梗死灶,最大徑小於15MM,常多發於基
底節區。
3.
塗抹征:
輸卵管通暢時,造影充盈到一定程度自傘部流入盆腔。造影後24h
可顯示碘油擴散
於卵巢、子宮、膀胱、盆腔與腸壁之間,形成條紋狀或條片狀「塗抹影」。
4漏斗征:當動脈導管未閉時,主動脈在動脈導管附著處,呈局部漏斗狀膨出,其下
方主動脈驟然細小而內收,稱為漏斗征
5青枝骨折:
兒童骨骼韌性大,
外力易使骨質完全斷裂,
僅表現為局部骨皮質和骨小梁發生皺折、
凹陷或隆突。
1.
骨質疏鬆:是指一定單位體積內鈣化的骨組織減少,即骨組織的有機成分和鈣鹽都減少,但
骨內和有機成分和鈣鹽含量比例仍正常。
2
半月綜合征:腔內不規則半月形龕影,外緣平直,
內緣不整有多個尖角突起即裂隙征,
龕外繞
以寬窄不一的透明帶即環堤,龕口部常有結節狀或指壓狀充盈缺損,以上表現統稱為半月綜合
征。
3.
Budd-Chiari
綜合征是指肝靜脈或者下腔靜脈肝段狹窄或阻塞引起的症狀群。
4.關節間隙:真正的解剖學上的關節間隙和關節軟骨、關節囊、關節腔這些軟組織
X
線上的
投影總稱。
5.
骨齡:骨化中心的出現有一定時期及規律,骨骺和骨乾的癒合時間也各不相同,它們的出現
和癒合時間與實際年齡的關系稱骨齡。

2、名詞解釋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代謝性骨病變,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是其最大特點。

1)目前世界公認的診斷該病的金標準是雙能X線吸收法(DXA)的測定值。

2)骨質疏鬆症的常見表現為骨骼疼痛、容易骨折。

3)絕經後的女士或是年紀較大的男士比較容易患上此病,但是這一病症可發育任何年齡,且部分性別。

4)骨質疏鬆症不僅給患者本人帶來疼痛、脊柱變形以及骨折,活動受限,嚴重時生活不能自理,還容易肺部感染以及引發褥瘡等嚴重危害。而且,會給病人家庭乃至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2)骨質疏鬆影像名詞解釋擴展資料

預防骨質疏鬆症:

1)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防止和積極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種性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生長發育性疾病;

2)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葯物等,可以盡量獲得理想的峰值骨量,減少今後發生骨質疏鬆的風險。

3)成人期補充鈣劑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基本措施,不能單獨作為骨質疏鬆治療葯物,僅作為基本的輔助葯物。成年後的預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4)盡量延緩骨量丟失的速率和程度,對絕經後婦女來說,公認的措施是及早補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劑。

5)預防骨質疏鬆患者發生骨折,避免骨折的危險因素可明顯降低骨折發生率。

3、名詞解釋,

1、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營養素,主要來自於植物的細胞壁,包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樹脂、果膠及木質素等。
纖維以溶解於水中可分為兩個基本類型:水溶性纖維與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包括有樹脂、果膠和一些半纖維。常見的食物中的大麥、豆類、胡蘿卜、柑橘、亞麻、燕麥和燕麥糠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可減緩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膽固醇,所以可讓血液中的血糖和膽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準之外,還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胰島素和三酸甘油脂。
非水溶性纖維包括纖維素、木質素和一些半纖維以及來自食物中的小麥糠、玉米糠、芹菜、果皮和根莖蔬菜。非水溶性纖維可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同時可經由吸收食物中有毒物質預防便秘和憩室炎,並且減低消化道中細菌排出的毒素。大多數植物都含有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纖維,所以飲食均衡攝取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纖維才能獲得不同的益處。
膳食纖維的益處: 1.保持消化系統健康 2.增強免疫系統 3.降低膽固醇和高血壓4.降低胰島素和三酸甘油脂 5.通便、利尿、清腸健胃 6.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 7.平衡體內的荷爾蒙及降低與荷爾蒙相關的癌症
膳食纖維是健康飲食不可缺少的,纖維在保持消化系統健康上扮演必要的角色,同時攝取足夠的纖維也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纖維可以清潔消化壁和增強消化功能,纖維同時可稀釋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質和有毒物質的移除,保護脆弱的消化道和預防結腸癌。纖維可減緩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膽固醇,所以可讓血液中的血糖和膽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平。
2、混溶鈣池//人體內的鈣,大約99%是以鈣鹽的形式存在於骨骼之中,其餘則以結合或游離的離子態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統稱其混溶鈣池。骨骼中的鈣不斷地釋出進入混溶鈣池,混溶鈣池中的鈣也不斷地沉積於成骨細胞中,混溶鈣池不斷地從消化道中獲得鈣,也不斷地從體液中排出鈣,從而保持了人體鈣的平衡。為了維持這個平衡,人體每天都需從食物中獲得一定量的鈣,以維持正常的鈣代謝和骨骼的生長發育。

3、正氮平衡//攝入氮大於排出氮叫做正氮平衡。這表明體內蛋白質的合成量大於分解量。生長期的兒童少年、孕婦和恢復期的傷病員等就屬於這種情況。所以,在這些人的飲食中,應該盡量多給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4、蛋白質的互補作用//不同食物來源的蛋白質其營養價值不同,取決於該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與比值。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與比值接近人體組織蛋白質氨基酸的組成和比值時,其利用率高,營養價值就大。但是有些蛋白質,因一種或幾種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過低或過高,比值與人體組織不接近,則利用率低,生物學價值低。若將幾種生物學價值較低的食物蛋白質混合食用,則混合後蛋白質的總體生物學價值就能大大提高,這種效果就稱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因為各種蛋白質所含的氨基酸不同,甲食品所含的某種氨基酸,乙種食品則沒有;乙缺乏的恰又為甲所有。甲乙混合,相互補充,則混合後的氨基酸含量,比值就更接近人體組織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組成和比值,營養價值就大大提高。玉米與黃豆,單獨食用生物學價值僅分別為60、56,如以75與25的量混合後,生物學價值提高到76.

6、完全蛋白質//含有8種完整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即完全蛋白質.如雞蛋中的白蛋白和牛奶中的酪蛋白。

7、煙酸當量//維生素B5通常稱尼克酸或煙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煙酸是復合維生素B中最穩定的化合物,烹調時,煙酸在混合膳食中損失的量通常不超過15~25%。1、 參與碳水化合物的代謝。
2、 參與脂肪的代謝,甘油的合成和分解、脂肪酸的氧化與合成。;
3、 能降低膽固醇的水平;
4、 參與蛋白質的代謝、氨基酸的合成和降解。
5、 在某種程度上防止復發性非致命的心肌梗塞。

8、限制性氨基酸//指食物蛋白質中一種或幾種必需氨基酸相對含量較低或缺乏,限制了食物蛋白質的其他必需氨基酸被機體利用的程度,使其營養價值降低的必需氨基酸。
例如:黃豆的色氨酸的含量很小,導致其他的AA不能被人體吸收,導致其營養價值降低。

9、必需氨基酸//人體必不可少,而機體內又不有合成的,必須從食行中補充的氨基酸,稱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共有8種: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如果飲食中經常缺少上述氨基酸,可影響健康。

與骨質疏鬆影像名詞解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