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症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有什麼關系
甲亢由於其分泌甲狀腺激素過多,導致高代謝和神經、心血管等系統興奮性增高,有近半數病人發生骨礦代謝紊亂和骨質疏鬆症,故甲亢性骨質疏鬆症較為常見。甲亢性骨質疏鬆症的病因主要是T3過多以及由其引起的高代謝症,是其引發的一系列改變的結果。
T3的直接作用--直接動員,骨鈣的常溶解和質膜效應直接刺激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的活性。而高代謝症群促進骨鈣、磷及蛋白質分解代謝加速,呈氮負平衡,骨吸收與骨形成同時增加,但由於鈣質排出增多,骨吸收超過骨形成,骨量丟失,導致骨質疏鬆和脫鈣;能量消耗過多而使肌肉中的磷酸肌酸減少,引起肌肉軟弱無力、眼瞼下垂等,有時表現為肌肉萎縮,使行動困難。主要病理改變為骨質疏鬆、骨質增生,尤其是老年患者,多變現為乏力、腰背痛、腿痛、甚至全身痛,極少數患者可發生畸形以致病理性骨折。
2、甲狀旁腺素正常值是多少?
你好,正常人甲狀旁腺激素正常值為 C-端 430~1860ng/L, N-端 230~630ng/L ,因為腎功能不全患者腎透析容易引起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尿毒症患者甲狀旁腺激素值要稍高於正常值
3、為什麼甲狀旁腺出現病變大都出現在下甲狀旁腺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是指甲狀旁腺分泌過多甲狀旁腺激素(PTH)。骨痛、骨折和尿路結石是困擾人們生活的常見病症,而引起上述病變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由於對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認識不足而誤診誤治的現象屢見不鮮,不僅浪費患者的精力、財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導致不可逆轉的臟器損害,甚至死亡。 疾病病因甲狀旁腺最重要的功能是通過增加或減少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量來維持人體血鈣水平的相對穩定。發生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原因可分為三種: 1甲狀旁腺自身發生了病變,如過度增生、瘤性變甚至癌變,醫學上稱之為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2由於身體存在其他病症,如長期維生素D缺乏、小腸功能吸收障礙或腎功能不全等,血鈣低於正常值,需要甲狀旁腺增加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來提高血鈣水平,因此,可以認為是代償性亢進,稱之為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3在長期繼發性亢進的基礎上甲狀旁腺又發生了瘤性變,稱之為三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還有一種情況,甲狀旁腺本身並無上述病變,但由於身體其他病變器官分泌類似甲狀旁腺激素的物質,其表現在很大程度上與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過多相同,醫學上稱之為假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並不是是真正意義上的甲狀旁腺功能亢進。[1] 疾病危害骨痛: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骨吸收加劇,使骨質疏鬆發生更早、更快、更嚴重,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狀,尤其是腰腿部更明顯,輕則容易勞累,重者行走困難,甚至不能站立。X線檢查或CT檢查常可見明顯的骨質疏鬆,甚至有明顯的骨質破壞,酷似骨腫瘤,有的患者甚至為此誤被開刀手術治療。 骨折:長期存在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不僅加重骨質疏鬆,還可致纖維性骨炎,這類患者常有明顯身體變矮,肢體畸形等,此病患者在做輕微運動或碰撞時就可發生骨折,也就是醫學上講的病理性骨折,如果發生在椎體則有癱瘓風險。高鈣血症相關性損害:正常情況下人體從外界吸收的鈣量與從體內排除的鈣量基本相等,但在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情況下由於骨鈣的持續過多釋放,從腸道的吸收量也增加,進入血內的鈣量遠大於排除體外的鈣量,因此,血鈣濃度高於正常,稱之為高鈣血症。在三發性或假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也出現類似情況。 由於高鈣血症的存在,再加上骨基質釋放和尿液酸鹼度的改變等易導致反復尿路結石,鈣鹽在腎實質內的不斷沉積也使腎功能逐步下降,甚至腎衰和尿毒症。 高鈣血症還可危害身體的其他多個系統,如心臟循環系統、神經肌肉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等。可分別表現為心律紊亂、疲憊乏力、腹脹、納差、便秘、腹痛、精神情緒異常等。一般而言,上述系統的表現與血鈣水平呈正相關,但也與個體敏感性、病史長短、及血鈣上升速度等有關。高鈣血症的危害有全身性特點,可導致血糖、血脂代謝異常和血壓調節紊亂等。長期高鈣血症還可導致關節、肌腱、腦組織和角膜等處鈣鹽的沉積,引起異位軟組織鈣化。值得指出的是,即便是甲狀旁腺良性腫瘤也同樣可危及生命,其主要原因就是高鈣血症。 臨床表現疾病症狀 檢測血液甲狀旁腺激素是診斷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必須手段。有下列表現的人群應積極行此項檢查。 1不明原因的全身酸痛、疲憊無力或關節疼痛 2反復泌尿系結石發作者 3不明原因精神活動異常,如感情淡漠或煩躁易怒,尤其伴多飲多尿等 4不明原因的便秘、納差、腹脹腹痛,或反復消化道潰瘍或胰腺炎等 5長期腎功能不良者, 6血鈣升高者 7骨密度明顯比同性別同年齡人者 8有甲狀腺、腎上腺或垂體腺等腫瘤病史者 疾病診斷輔助檢查 1、頸部B型超聲檢查, 在甲狀旁腺的常見部位出現佔位性改變,該檢查具有無創、經濟、易重復的特點,是目前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2、頸部CT或MRI:對於發現縱膈內異位甲狀旁腺有較大意義。 3、99mTcMIBI甲狀旁腺顯像:是敏感性比較高的檢查方法,尤其是對發現多發性、異位性或轉移性病變有重要意義 但是上述每項檢查均有假陽性和假陰性可能。其准確性既與檢查者的經驗、也受甲狀旁腺的位置、甲狀旁腺的病理學特性,以及有無壞死等繼發性改變等因素影響。 除了上述常用方法外,尚有靜脈分段取血,高選擇性血管造影等,但由於其有創性,費用也較高,一般不作為一線檢查方法。[2]診斷 確定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類型除要有甲狀旁腺激素水平升高外,還要結合病史和其他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伴高血鈣、低血磷、高尿鈣、高尿磷者為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低血鈣、低尿鈣、高血磷者為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如果在此基礎上出現高血鈣則為三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高血鈣而全段甲狀旁腺激素低,則要高度警惕腫瘤引起的假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必須進行全身檢查確定腫瘤來源。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分類方法不是絕對的或一成不變的。比如腎功能不全可以是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結果,也可是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原因,需要綜合分析判斷之。 疾病治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治療與其原因和程度有很大關系,應區別對待。 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治療 首先對於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者要積極手術治療,因為這種類型的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危害一般具有長期性和進行性特點,時間越長危害越大,當血鈣嚴重升高時,甚至可以導致昏迷和心臟驟停而危及生命。事實上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最常見死亡原因就是難以控制的高鈣血症。對於這種類型的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雖然葯物治療可起到暫時緩解,但其效果會逐步減弱,甚至無效。而手術切除是目前唯一可以根治的辦法。繼發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的治療 如果引起繼發性甲狀旁腺機能的原因可以消除,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多是可消退的,甲狀旁腺是無需切除的。至於由長期腎功能不全所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是否需要手術主要取決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程度。一般來講如果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就要考慮接受手術治療:(1)高鈣血症(2)嚴重骨營養不良(3)骨骼疼痛或皮膚瘙癢(4)鹼性磷酸酶持續升高等。而一旦在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基礎上演變為三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手術治療已屬必然。甲狀旁腺手術的主要風險是什麼?怎樣降低手術風險? 談及手術,人們常常產生恐懼心理,擔心手術帶來的並發症。誠然,和任何手術一樣,甲狀旁腺手術也具有潛在的風險,其風險程度主要取決於甲狀旁腺病理性質、具體部位、患者的身體情況和手術醫師的技術水平等。但不論是何種類型的甲狀旁腺手術,最大風險是喉功能損傷。這主要是因為甲狀旁腺與喉軟骨、喉肌肉和喉神經關系極為密切。特別是喉神經十分細小,很多情況下甲狀旁腺就直接貼附在喉神經上,甲狀旁腺癌甚至可以和喉或喉神經直接纏繞在一起,手術時很容易損傷喉功能,導致聲音嘶啞,甚至呼吸困難,留下終生不便。因此,只有對喉的各種結構十分熟悉的醫生才能在手術中正確應對復雜多變情況,既能達到治療疾病目的,又能避免損傷喉功能。所幸的是,隨著手術醫生水平的提高,特別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迅速崛起,這種風險已經明顯降低。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上升而增加,所以,在中老年人中更為常見。不少老年人患者和家屬擔心不能耐受手術。實際上這種擔心一般是不必要的,這主要是因為具有條件的醫院基本上都可以採用微創的辦法來切除病變的甲狀旁腺,僅需要一個很小的切口(一般3厘米)就可安全地完成手術,手術時間約40分鍾,手術過程中出血量微乎其微(一般都少於10毫升)。手術當日就可正常講話、飲食和下地活動。但如果是甲狀旁腺癌,則往往需要對喉體、喉神經及淋巴結處理,有時還需要做氣管切開,手術時間會相應延長。所幸甲狀旁腺癌的發生率很低,僅占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的5%左右。值得指出的是甲狀旁腺癌的第一次手術治療特別重要,一旦首次手術失敗,不僅再次手術的難度加大,風險加劇,更主要的是療效也會明顯降低,甚至喪失獲得治癒機會,這在國內外均有大量實例證實。[3] 疾病護理手術後並非整個治療的結束,如果術前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十分嚴重或合並嚴重的骨損害,術後很容易導致階段性低鈣血症,出現肢體麻木、抽搐、呼吸道痙攣,同樣有生命危險,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恢復。 對於合並嚴重腎功能障礙者等其他病症者仍須相應治療 要適當補鈣,根據情況安排適量運動等。 疾病預後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預後與其病因、程度、合並疾病等患者的內在因素有關,也與治療方法是否科學有關。絕大多數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都可獲得根治,治療越早,恢復越徹底。肌無力和精神症狀在成功手術後多可消失,骨質疏鬆也可得以改善,但已經發生的腎功能損害或纖維性囊性骨炎則難以恢復。值得指出的是,甲狀旁腺癌首次手術是否科學規范是決定能否獲得根治的最重要影響因素。但醫生所面臨的挑戰是手術前常常無法對甲狀旁腺瘤和甲狀旁腺癌進行有效鑒別,還需要結合術中所見來進一步判斷腫瘤的良惡性。 專家觀點總之,正確定性、准確定位和科學手術是高質量治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必要前提,也是保證手術安全的必要條件。由於甲狀旁腺數目較多,有一定復發率,但對於增生或腺瘤引起的復發仍可根治,即便是復發性甲狀旁腺癌也仍有治癒希望,所以,對該病的治療應充滿信心。 參考資料 1 Shane E. Clinical review 122: parathyroid carcinoma. J.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1, 86:485-493. 2 Lumachi F, Basso SM, Basso U. Parathyroid cancer: etiology,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treatment. Anticancer Res, 2006,26:4803-4807 3 魏伯俊,申虹,邢小平 等 侵犯上消化呼吸道復發性甲狀旁腺癌的再手術治療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46:901-904
4、請問我甲狀旁腺素是正常的嗎?
但是為什麼湖南湘雅的內分泌主任醫師教授韓秀雲說我沒事是正常的啊,那一次是我主要去看骨質疏鬆沒他看了我的骨密度沒有,她又要我去化了個血鈣磷我也只看甲狀旁腺素很高其他的是正常的我說我的甲狀旁腺素為什麼這么高,她說是正常的沒事我說那我什麼事都沒吧她說是的沒事,後來我就走了。那我到底怎麼樣才能排除這種病啊該怎麼做啊怎麼才能排除啊
5、骨質疏鬆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1.血鈣、磷和鹼性磷酸酶在原發性骨質疏鬆症中,血清鈣、磷以及鹼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後數月鹼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狀旁腺激素應檢查甲狀旁腺功能除外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者血甲狀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標記物骨質疏鬆症患者部分血清學生化指標可以反應骨轉換(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狀態,在骨的高轉換狀態(例如Ⅰ型骨質疏鬆症)下,這些指標可以升高,也可用於監測治療的早期反應。但其在骨質疏鬆症中的臨床意義仍有待於進一步研究。這些生化測量指標包括:骨特異的鹼性磷酸酶(Bone-specificalkalinephosphatase,反應骨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反應骨吸收)、骨鈣素(Osteocalcin,反應骨形成)、Ⅰ型原膠原肽(TypeIprocollagenpeptidase,反應骨形成)、尿吡啶啉(Urinarypyridinoline)和脫氧吡啶啉(Urinarydeoxypyridinoline,反應骨吸收)、Ⅰ型膠原的N-C-末端交聯肽(cross-linkedN-andC-telopeptideoftypeIcollagen,反應骨吸收)。
4.晨尿鈣/肌酐比值正常比值為0.13±0.01,尿鈣排量過多則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骨影像學檢查和骨密度:
1.對於有局部症狀的患者應攝取病變部位的X線片即使無脊柱症狀的患者也應攝取該部位的側位片,以免遺漏椎體骨折。X線可以發現骨折以及其他病變,如骨關節炎、椎間盤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質減少(低骨密度)攝片時可見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減少及其間隙增寬,橫行骨小梁消失,骨結構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觀察到。大體上可見因椎間盤膨出所致的椎體雙凹變形,椎體前緣塌陷呈楔形變,亦稱壓縮性骨折,常見於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
2.骨密度檢測骨密度檢測(Bonemineraldensity,BMD)是骨折最好的預測指標。測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來評估總體的骨折發生危險度;測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預測局部的骨折發生的危險性。
根據美國最新的國家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制定的治療指南規定,以下人群需進行骨密度的檢測:65以上的絕經後婦女,盡管採取了各種預防措施,這類人群仍有發生骨質疏鬆的危險,如有骨質疏鬆症存在則應該進行相應的治療;存在1個或1個以上危險因素、小於65歲的絕經後婦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絕經後婦女;需根據BMD測定值來決定治療的婦女;長期激素代替療法的婦女;輕微創傷後出現骨折的男性;X線顯示骨質減少的人群以及存在可導致骨質疏鬆症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通過與健康成年的BMD比較,WHO建議根據BMD值對骨質疏鬆症進行分級,規定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加減1個標准差(SD)為正常值,較正常值降低(1~2.5)SD為骨質減少;降低2.5SD以上為骨質疏鬆症;降低2.5SD以上並伴有脆性骨折為嚴重的骨質疏鬆症。
測定骨密度的方法有多種,其中定量計算機體層掃描(,QCT)測量BMD最為准確,單位為g/cm3,該方法不受骨大小的影響,可用於成人和兒童。但QCT只能測定脊柱的BMD,骨贅會干擾測定值,而且費用較高,同時所受射線亦不可低估。
雙能X-線吸收法(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XA)接受射線較少、相對便宜,而且可重復性較QCT高,可用於成人及兒童。DXA可以測定脊柱以及髖骨的BMD,可視為測定BMD的標准方法,然而DXA存在校正值的差別。建議使用同一台機器上對患者進行隨訪連續測定BMD。影響DXA測定的因素有脊柱骨折、骨贅以及主動脈等脊柱外的鈣化。外周DXA可以測定腕關節的BMD。
跟骨的定量超聲(quantitativeultrasound,US)可用於普通篩查,該方法費用低、便攜且無電離輻射,但該方法不如QCT和DXA准確,因此不用來監測治療效果。
射線測量(radiogrametry),通常用於測定手的骨皮質情況,尤其是第二掌骨。該法可用於兒童的BMD測定,費用最為低廉。但該法不如DXA精確,而且對於BMD變化的敏感性不大。
6、為什麼說甲狀旁腺是強筋壯骨的衛道士?
在人的頸前方,還有一些「小東西」,因為緊鄰甲狀腺旁,所以給它取名叫甲狀旁腺。不過,有些人的甲狀旁腺也會與甲狀腺隔開一段距離的,更有生長在胸腔部位的。
甲狀旁腺小如高粱米,大如黃豆粒;少則2個,多則5個,絕大多數為4個。它們的平均重量約25毫克。由於小得不起眼,所以長期不為醫家重視,直到1891年才開始被認識。
現在知道,甲狀旁腺竟是身體里的強筋壯骨的衛道士。
原來,人體骨骼主要由鈣、磷組成,骨中鈣磷的多少,關系著骨骼的堅實程度。但是,骨骼的形成、發育和生長並不是「一勞永逸」的,它隨體內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對骨骼影響最大、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甲狀旁腺了。能夠明確地認識到這一點,還只是幾十年前的事。
甲狀旁腺分泌一種激素,可將血中的鈣、磷持在正常濃度范圍內。假若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太多,可以使骨頭里的鈣大量脫失,造成骨質疏鬆,引起種種骨病;血鈣增高後,血液流經腎臟時還容易造成腎結石。對於這種功能亢進的甲狀旁腺,常採用手術切除方法。
但是,如果甲狀旁腺功能減退,也能使血中鈣磷濃度失調,輕者手足「抽風」、僵直,重者能因喉和膈肌痙攣而窒息死亡。對於這樣的病人,採用甲狀旁腺移植術是有效的,要不,就得終生服用某些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