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檢後,你被「骨質疏鬆」了嗎
目前體檢查骨密度多用超聲骨密度檢測儀,專家稱這種儀器誤差大,檢測結果不太准 超聲骨密度檢測儀。(資料圖片) 新華報業網訊 今年,不少單位的入職體檢和日常體檢中增加了一項「骨密度檢測」,也就是檢查是否有骨質疏鬆。但檢查完後,很多人,包括二十幾歲的小年輕都被檢查出骨質水平低於正常值,以至於骨科醫生每天都能接到拿著報告單訴說骨質疏鬆的患者。體檢「骨質疏鬆」,是真松還是假松?對此,權威專家表示,1/3以上的患者屬於「被骨質疏鬆」,這一檢測結果不準,僅供參考。 離奇遭遇 單位體檢,多人「骨質疏鬆」? 「醫生,前幾天單位組織體檢,說我骨質疏鬆了,你幫我看看。」昨天一早,在四五四醫院骨科主任李穎的辦公室,走進來一位不到40歲的婦女,手裡拿著一份體檢報告單。只見體檢報告上有一項骨密度檢測,上面標注「骨質疏鬆」。「我才38歲就骨質疏鬆了,這可怎麼辦?」女子顯得很焦急。 「這個超聲骨密度儀不準的,不能作為診斷骨質疏鬆的依據。」面對一臉焦慮的女子,李穎將報告遞給了她。結合詳細的問診,李穎確認,該女子並未骨質疏鬆,而是虛驚一場。 可該女子依然不放心:「單位這次體檢,100多個同事,大多數人都被檢查出骨質水平低於正常值,骨質疏鬆的也有很多……」李穎不得不再次安慰她:「沒事的,沒到年齡,不信的話,過幾天你再測一下,結果可能又不一樣了。」 骨科專家天天碰到「被骨質疏鬆」的 據了解,這位婦女有關「骨質疏鬆」的故事並非李穎頭一次遇到。李穎說,每個星期的專家門診,都能碰到好幾例。「來的時候,手裡都是拿著體檢報告,說自己查出骨質疏鬆了,問醫生怎麼辦。」李穎說,看到拿著骨質疏鬆檢測報告的單子來的,現在已經習以為常了。 久而久之,李穎發現一個特點,這些「問題」報告單均來自體檢,由一種「超聲骨密度檢測儀」診斷出來的。其結論要麼是骨質減少,要麼是骨質疏鬆,男女老少都有,但以中老年多見。 一番細問才知道,原來,在不少單位的入職體檢和日常體檢中,今年都增加了一項「骨密度檢測」,也就是查看是否有骨質疏鬆。就診者反映說,檢查完後,很多人都被檢查出骨質水平低於正常值。
2、骨質疏鬆性骨折易發部位有哪些?
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並發症是骨質疏鬆性骨折,由於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嚴重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並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其致殘率、致死率以及醫療護理費用均十分高,其重要性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在骨質疏鬆性骨折中,脊柱骨折、髖部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最為常見。 1、原因, 骨質疏鬆症患者骨量減少,骨的顯微結構受損,骨小梁破壞,皮質骨變薄,骨骼脆性增加,應力低於骨折閾值,從而導致骨骼發生骨折的危險性升高。骨折的發生與骨密度降低密切相關,骨質疏鬆患者骨密度明顯降低。 2、發生的誘因, 骨質疏鬆性脊柱骨折多半在沒有較大外力作用下發生,如在扭轉身體、持物、開窗、咳嗽或乘車震動等日常動作中發生。發作時疼痛突然加重,部分患者(20%)無疼痛,部分病人在沒有任何外力情況下發生自發性骨折。髖部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大多是由於跌倒而引起的。 3、發病情況,男性骨折的發生率從65歲開始上升,而女性則從45歲開始不斷上升。女性骨折佔全部骨折的85%。女性一生中發生各種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性估計為30%~40%,男性為10%~15%。骨折發生部位比較固定 4、骨折好發於胸椎、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髖骨(股骨近端骨折)、橈骨遠端(Colles骨折)和踝骨。 骨質疏鬆性骨折屬於脆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由於骨強度下降,輕微創傷甚至日常活動也可導致骨質疏鬆性骨折。最常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部位是脊柱、髖部、腕部。由於骨質疏鬆性骨折後再次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大。因此在治療骨折的同時,還要積極治療骨質疏鬆。
3、因骨質疏鬆而無法做傷殘鑒定,是這樣嘛
可以對傷害情況進行鑒定。
4、骨質疏鬆都有什麼表現?
典型症狀
腰背疼、身長縮短、駝背、易骨折等。
常見症狀
1.疼痛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5、骨質疏鬆症的表現?
病情分析: 你好,這個骨質增生的話,那麼還是注意一下,這個能夠引起疼痛不適,這個檢查一下,建議可以用些葯物,吃上 指導意見: 加強營養,高蛋白飲食,這個可以用些活血葯物吃上,還有,這個可以用些理療,理遼選<尋※ 唂※風※膏>
冬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不少人感冒後到葯店購買中成葯進行自我葯療。看到琳琅滿目的感冒類中成葯,一些人不是跟著廣告走,就是望文生義,結果起不到治療作用。面對這些顧客,葯店葯師應熟悉中醫對感冒症狀的分型,向患者對症薦葯。
中醫將感冒分為三種類型,即風寒型、風熱型和暑濕型。風寒感冒的特點是惡寒重,發熱輕,頭痛,關節疼痛明顯,鼻塞聲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時吐稀痰,咽喉疼痛不明顯,舌不紅,苔薄白而潤。風熱感冒的特點是發熱重,惡寒輕,咽干而痛,甚至咽喉、扁桃體紅腫疼痛,鼻塞,流黃稠鼻涕,口渴想喝水,舌邊尖紅,苔薄黃。暑濕感冒多發於夏季,冬季少見。
針對這三種感冒類型,感冒類中成葯也分為風寒感冒葯、風熱感冒葯、暑濕感冒葯。治療風寒感冒的中成葯有風寒感冒沖劑、荊防沖劑、感冒清熱顆粒(沖劑)等;治療風熱感冒的中成葯有風熱感冒沖劑、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顆粒(沖劑)、銀柴沖劑等。冬季感冒一般是風熱和風寒混雜表現,病人依類型選葯比較困難,如果自我葯療,根據症狀選葯比較方便。
以咳嗽、流涕為主,伴低熱,周身酸痛的感冒初起時,應選感冒清熱沖劑。
咳嗽偏輕、白痰,首選急支糖漿。
咳嗽偏重、有痰色黃,流涕輕,不發熱,症狀已有幾日,可選羚羊清肺丸。
感冒初起,發熱38℃以上,可選用羚翹解毒丸。
冬季感冒一般為內里積熱,外感風寒,病人多有上火表現。咽痛輕者可用西羚解毒丸或感冒清熱沖劑加板藍根;咽痛重伴口乾、口渴、喜涼、低熱、大便干者,應用感冒清熱沖劑加牛黃上清丸;久咳痰少、口乾舌燥、體質偏弱者宜用川貝類咳嗽糖漿,而痰多、體質強壯,有上火表現的不宜用,以免加重病情。當痰多、咳重並伴胸悶時,葯師應建議患者到醫院看中醫,吃一些湯葯,不宜再服任何止咳糖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