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頭關節一動就響是不是骨質疏鬆?
有部分人,在運動時常能聽到骨頭的聲響,比如由蹲位起立時膝關節有響聲,轉脖子頸椎有「咯咯」聲,緊握拳時聽到手指有響聲,等等。
1)通常,僅有這種響聲、外表無紅腫,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活動障礙者屬於生理性彈響,不需要進行處理,也不必為此過於擔心。
也可能由於長期不活動導致的,缺乏鍛煉會使關節液產生減少,嚴重的話會有關節退行性變,也有的是由於風濕等引起,建議平時多運動,嚴重的話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2) 關節發生響聲,一類是生理性的,另一類是病理性的。
病理性的關節彈響一般要考慮局部的韌帶勞損、骨刺、骨質疏鬆等原因,一般要盡早到正規醫院檢查,找到原因,進行理療或局部封閉治療。
2、骨質疏鬆症的症狀是什麼 還有一些關節酸痛的問題
7月30日 15:11 骨質疏鬆症是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地不斷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的疾病。骨質疏鬆症一般分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退行性骨質疏鬆症又可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老年人患病率男性為60.72%,女性為90.47%。 症狀 (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鬆症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疹肌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後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症。若壓迫脊髓、馬尾還中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鬆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3、關節退變骨質疏鬆是怎麼了?
骨質疏鬆有可能會引起關節疼,骨質疏鬆導致關節疼的機制主要有如下幾個:1、疼痛可能是由於骨質增生所導致的骨質破壞而引起的,在關節周圍有豐富的骨松質,在此處如果產生骨質疏鬆會由於其內部的骨質破壞,繼而使患者感覺到關節疼。2、疼痛可能是由於骨質疏鬆所並發的病理性骨折導致的,患者出現嚴重的骨質疏鬆後容易在關節周圍產生病理性骨折,此時就會導致關節疼痛。3、骨質疏鬆有可能會加速關節退變,比如在骨質疏鬆發病時可能會使關節內部產生塌陷,或者有病理骨折的情況,繼而導致關節變形或者產生異常摩擦。隨著關節的退化速度加快,會使患者感覺到關節疼痛。
4、骨質疏鬆和較為常見的骨關節炎應該如何區分?
想要區分骨質疏鬆和關節炎首先要明白二者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骨質疏鬆與骨關節炎都是現代社會中老年人常見的運動系統疾病,臨床表現近似,均以疼痛為主要表現,並經常相伴,重疊發生,易造成診斷的混淆和遺漏。
它們的病因不同,病理亦有差異。從而表現在身體上的症狀也是不同的。
從名稱上看骨質疏鬆是骨頭變鬆了,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骨量減少、骨組織微觀結構退化、骨脆性增加、骨強度降低的骨代謝性疾病。與雌激素關系密切。如果骨質疏鬆患者出現骨折,表現為急性、劇烈的疼痛。但骨質疏鬆引起的疼痛一般是全身骨骼痛,且往往是持續性的。
而骨關節炎是關節發炎了,疼痛。但這兩個病從本質上來說是兩碼事,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病變,非特異性炎症,疾病相關因素有年齡、肥胖、勞損、創傷等,與雌激素關系不大。一般來說,休息的時候關節不疼,越運動越痛。
而且,骨關節炎不局限於一處,可發生於全身各個關節。但更好發於負重較大的膝關節、髖關節、脊柱等,有時,疼痛可呈放射性,如髖關節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內側、膝關節附近。骨質疏鬆症也是一種常見的老年退化性疾病。
綜上所述,想要區分骨質疏鬆和骨關節炎主要還是要從症狀出發,主要還是看你哪裡疼,是怎樣的疼法。
5、骨質疏鬆關節僵硬
關節退化,缺少滑液,建議用骨黃金 網路搜骨黃金-骨關節病的首選進入網站查看
6、骨質疏鬆的人,通常關節也不好,要怎麼鍛煉才能強筋健骨?
骨質疏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慢性進展性疾病,所以在青年期就可以開始預防,減少老年骨質疏鬆的問題。
骨質疏鬆就是骨鈣丟失率在50%以上,失去的骨密度,想要全部補回來很難,盡管是經過專業治療。因此預防就顯得尤為關鍵。
預防也要分人群,會受到年紀和身體素質的影響。
1.青年人
步行和慢速跑。每天堅持走或慢跑一定的距離,一邊欣賞沿途的風景,也是美事一樁。慢跑的運動強度相比步行來說,其運動強度較大,要考慮到自身的身體素質。慢跑需要全身肌肉協調參與完成,但是要注意保持正確跑步姿勢。跑步時腳著地後,膝關節要稍稍彎曲,可以緩沖部分作用力。
騎自行車。騎自行車主要是腿部的運動,還要經過身體的協調。
還有游泳、爬樓梯、登山等運動。
2.老年人
老年人的運動不建議高強度,可以做一些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散散步、打打太極。再配合著維生素D。
如果是已經骨質疏鬆的人群,可以試試游泳鍛煉,這項運動能使全身都得到鍛煉。身體浮在水裡,可以減緩對膝關節的壓迫。
但如果是中老年人群,就不能像青年人一樣,單純通過運動來增加骨密度了,只單純靠運動,恐怕效果不是很好,在運動的同時,也要主要補充鈣質和維生素。
在有氧運動的同時,別忘了補充維生素和鈣質,要注意運動的強度是否適合自身的身體承受能力。
7、骨質疏鬆指的是骨密度還是關節之間的間隙大?
骨質疏鬆指的是骨密度還是關節之間的間隙大?骨質疏鬆的原因有一婦女節今後體內雌激素下降引起骨量丟失,第一類是最常見的,也就是絕經後的骨質疏鬆,主要是見於絕經後的婦女,這個主要是由於掘金以後體內的雌激素水平的劇烈下降引起的骨量的丟失,二老年人骨質的退行性病變,另外一類就是老年性的骨質疏鬆,主要見於70歲以上的老年人是由於股市的推行。炎性病變,然後導致的骨量的急劇下降。三青少年跟基因和遺傳有關,還有一類就是青少年和發性的骨質疏鬆,這一類的病因目前不清楚,有可能跟基因還有遺傳的背景有關系。
8、骨質疏鬆症的症狀是什麼 還有一些關節酸痛的問題?
答: 骨質疏鬆症是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地不斷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的疾病。骨質疏鬆症一般分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退行性骨質疏鬆症又可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老年人患病率男性為60.72%,女性為90.47%。
(1)疼痛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卧或 骨質疏鬆症狀及危害
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
(2)身長縮短、駝背
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
(3)骨折
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