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先止血

骨折先止血

發布時間:2020-04-14 10:57:05

1、骨折處出血,應該是先固定呢?還是先止血呢?

按照戰現場急救與包紮固定選擇,先止血,當然要看什麼地方出血,還有是什麼樣的骨折,閉合性骨折不傷及動脈血管是不必要止血的,如果按大腿骨折並伴有動脈大出血,最快的固定也要兩分鍾,而且是救護器材充足的情況下,而幾分鍾動脈出血就能要了你的命

2、傷員骨折處出血時,應先固定,然後止血和包紮傷口.這句話錯在哪裡?

也不能全部算錯 關鍵問題是傷員發生這種狀況的時機、也就是分輕重緩急來處理主要的病情,如果是突發災難現場救急 肉眼判斷骨折處未傷及動靜脈僅皮外劃傷無須單獨包紮止血、那麼可以先行固定 送往醫院後再行處置

3、手骨折了怎樣做緊急處理

首先手腕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其次盡快就醫診治。

手腕骨折治療方法有通過骨折程度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
保守治療主要採取手法復位、小夾板或石膏托外固定。雖然保守治療可以做到早期的關節功能鍛煉,但由於保守治療有骨折固定不牢固之慮,骨折可能發生再移位,而導致治療的失敗。
手術治療主要是採取手術切開復位,並行鋼板等內固定。手術切開復位可以做堅強的內固定。

當骨折基本癒合,可以開始進行腕關節屈、伸主動練習,腕關節屈曲抗阻練習。而後,每隔3—4天即增加前臂和腕關節的練習強度和難度。在關節活動范圍訓練中,忌用暴力強扳,以免引起新的損傷。在恢復期,患者還應增加一些手部應用性活動訓練,如搭積木、編織等。

4、實施急救的順序

在外周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先救命後救傷。實施急救的順序:若有呼吸心跳停止的,先行復甦,然後是止血、包紮、骨折固定或脫臼復位(固定)、搬運。當然如果是明顯有致命傷的傷者那就只能不要管了(比如斷頭的)……

5、開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應首先進行止血,並對傷處進行沖洗

開放性骨折,傷口出血絕大多數可用加壓包紮止血,如是大血管出血,可用止血帶止血,但是要注意保持末梢循環,避免組織不必要的損傷。
傷口用無菌敷料活清潔布類覆蓋,以減少污染。
若骨折端以戳出傷口,並以污染,又未壓迫重要的血管、神經等,不應將其復位,以免將污物帶到傷口深處。
應送至醫院經清創處理後,再行復位。

6、骨折的第一件事你會怎麼辦?

骨折的急救處理方法:
(1)、判斷骨折:首先要考慮傷者受傷的原因,如果是車禍傷、高處墜落傷,機器的絞傷等原因時,一般骨折的可能性很大:其次要看一下傷者的情況,如傷肢出現反常的活動,腫痛明顯,則骨折的可能性很大,如骨折端已外露,肯定已有骨折。在判斷不清是否有骨折的情況下,應按骨折來處理。
(2)、封閉傷口:對骨折伴有傷口的病人,應立即封閉傷口。最好用清潔、干凈的布片、衣物覆蓋傷口,再用布帶包紮,包紮時,不宜過緊,也不宜過松,過緊時會導致傷肢的缺血壞死。過松時起不到包紮作用,同時也起不到壓迫止血的作用。如有骨折端外露,注意不要將骨折端放回原處應繼續保持外露,以免引起深部感染。如將骨折端放回原處,應給予註明,並在後送時向醫生交待清楚。
(3)、止血:方法有:用手壓迫止血:如出血量較大,應以手將出血處的上端壓在鄰近的骨突或骨幹上。用清潔的紗布、布片壓迫止血,再以寬的布帶纏繞固定,要適當用力但又不能過緊。不要用電線、鐵絲等直徑細的物品止血。如有止血帶,可用止血帶止血。如無止血帶可用布帶。上肢出血時,止血帶應放在7a64e58685e5aeb93133333764上臂的中上段,不可放在下1/3或肘窩處。以防損傷神經。
下肢止血時,止血帶宜放在大腿中段不可放在大腿下1/3、膝部或腿上段。傷止血帶時,要放置襯墊。上止血帶的時間上肢不超過1小時,下肢不超過1個半小時。
(4)、臨時固定:傷肢的位置:盡可能保持傷肢於傷後位置,不要任意牽拉或搬運病人。固定器材的選擇:最好用夾板固定,如無夾板可就地取材。在山區可用木棍、樹枝,在工廠可用紙板或機器的桿柄,在戰地可用槍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可利用自身固定,如上肢可固定在軀體上,下肢可利用對側固定。手指可與鄰指固定。

7、傷員骨折處有出血時應先固定,然後止血和消毒包紮傷口嗎?

傷員骨折處有出血時應先固定,然後止血和消毒包紮傷口。應該先止血,再清創傷口,然後復位,縫合,固定傷員骨折處有出血時應先固定,然後止血和消毒包紮傷口。應該先止血,再清創傷口,然後復位,縫合,固定

8、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則是: 1先止血後包紮再固定 2先包紮後固定再搬運 3先止血後固定再搬運 4先固定再包紮搬

骨折 搬運的前提 必須固定,
固定前 必須 止血或者包紮,
所以只在 包紮和止血中 選擇一個,
包紮是 止血的一種方法,
止血的方法有好幾種,
我認為 止血是重要的 包括包紮。

與骨折先止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