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髕骨骨折內固定後工傷可評幾級傷殘?
1、應當申請進行工傷鑒定,根據鑒定情況確定傷殘等級。
2、傷殘鑒定一般要等到病情穩定。
3、根據1996年國家發布的《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GB/T16180-1996)規定:足庶骨或跗骨骨折影響足弓者;骨折內固定手術,無功能障礙者;可以評為九級傷殘。
2、髕骨骨折內固定鋼釘絲現在二個半月了膝蓋僵硬了怎麼辦
這是關節僵硬了!不要害怕疼痛,應該繼續進行康復訓練啊!
3、髕骨骨折內固定取出後,都兩個月了,為什麼坐在椅子上膝蓋彎曲久了還是很疼,差不多坐半個小時就開始疼了
沒事的,時間常了就會好的,取出之後它要有一個適應階段,注意點別累著,慢慢養會好的,因為我也是和你一樣的經歷半年多才好,別著急祝你早日康復,健康快樂
4、髕骨骨折內固定術後注意事項
髕骨生長在膝關節,而關節內有豐富的軟組織,有軟骨、韌帶和半月板,當關節受到骨折或嚴重扭傷等外傷時,這些軟組織都是很容易受傷的,軟骨、半月板損傷後,患處會出現酸痛、腫脹、無力現象,而韌帶損傷則會影響關節的正常彎曲、伸直功能。軟組織損傷自身很難修復,在治療上也比骨折難治,早期不及時治療或得不到好的葯物對症治療,一般很難治癒。不管是骨折還是軟組織損傷,需的是治療而不是在家靜養或鍛煉,只有選擇更好的治療,促進骨痂和損傷的軟組織在短時間內快速生長修復,才是最重要的。建議選用純正中醫中葯治療,一般早期一個月內的髕骨折,治療大概40至50天左右可基本康復(骨幹處的骨折僅需30天),軟組織損傷治療在40天左右可基本康復,腫脹、關節彎曲受限症狀自然得到消除。沒有治療前,宜多休息少活動。祝你早日康復1
5、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手術步驟
1.體位 仰卧位;
2.切口、顯露 前側U形切口較為適宜,顯露較橫切口充分,術後切口與骨折部分不易發生粘連而影響屈曲功能;
3.探查和清理關節腔 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後,向上翻開皮瓣,即可見到髕骨骨折塊。損傷嚴重者,骨折塊的分離較大,兩側的關節囊和股四頭肌擴張部的撕裂亦大。將近、遠兩端骨折塊拉開,即可進入關節腔,顯露並探查股骨前面,徹底清除關節內積血、骨碎屑以及骨折塊間夾有的軟組織;
4.復位 先伸直膝關節,以鬆弛股四頭肌,利用巾鉗夾住骨折塊牽拉對攏,使之復位並由助手暫時保持定位;
5.內固定 對兩骨折塊較大的髕骨橫斷折,常用不銹鋼絲作為內固定物。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下列3種:
⑴環扎固定法:用18~28號不銹鋼絲,以粗圓針引導,緊貼髕骨緣在周圍軟組織內縫合一圈,然後將髕骨折復位,把鋼絲逐漸收緊、擰牢。這方法比較簡單,固定也較完善,但易產生成角畸形,一般適用於移位不太大的骨折或尚能復位的粉碎性骨折;
⑵貫穿固定法:用2mm鑽頭在近側骨折塊斷面上1cm的內外側,垂直於髕骨縱軸,鑽一隧道;用同樣方法,在遠側骨折塊的相應部位也鑽一隧道,8形穿過鋼絲。但須注意隧道應位於髕骨全厚中點的後方。用巾鉗復位、擰緊鋼絲固定之。這種固定直接、有力、比較牢靠,適用於移位較大的骨折。由於鋼絲在髕骨前面交叉,可以防止屈膝時引起的向前成角;
⑶張力帶固定法:用直徑1.5mm的克氏針,自近折塊折面的內、外側鑽入,沿髕骨縱軸,自骨折塊的頂端鑽出,用手搖鑽調整克氏針至針頭剛露出折面。復位後,用同一克氏針從近折塊向遠折塊折面的對應點鑽入,沿髕骨縱軸自遠折塊的下端鑽出。用手搖鑽調整克氏針,使兩端在肌膜外面露出約3~5mm,針尾彎成鉤狀,然後用18~28號鋼絲繞過兩枚克氏針的後面,逐漸收緊擰牢。擰緊時,注意鋼絲應穿過克氏針的後側並收緊。這樣,鋼絲收緊後,克氏針將受到一定的壓力,促使骨折塊互相靠攏,加速癒合;還應注意決不可使縱行跨過骨折線的鋼絲過分偏向側方,從而失去張力帶固定的作用;
6.修復四頭肌擴張部及關節囊 檢查髕骨關節面完全對合,關節腔內無積血及碎骨後,將兩側撕裂的股四頭肌擴張部、關節囊及髕前腱膜用絲線間斷縫合。然後沖洗傷口,逐層縫合。
6、髕骨骨折內固定能評幾級傷殘
根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職業標准》,髕骨骨折做了內固定手術,符合九級第23條,應該評定為九級傷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