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手臂骨折的救護方式

手臂骨折的救護方式

發布時間:2020-04-13 19:53:04

1、骨折後的救護方法有哪些?

骨折的急救方法為:保持呼吸道順暢,防止休克,有大出血者,立即止血,不要運送骨折未固定的患者。運送脊椎骨折患者時,要注意防止損傷脊髓;開放性骨折,局部要消毒處理,拿紗布把傷口裹好,暴露在外的骨頭不能送回組織內。

2、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麼?

人一般不易骨折,但也架不住來個車禍,摔倒什麼的,尤其是老人,骨頭一碰幾乎就要斷掉,如果家裡有人受傷骨折,應做緊急處理,然後送醫院救治。緊急處理方法是:病人疼痛劇烈的可服一些止痛葯,幫助止痛;如有開放傷口,應注意保護,防止污染,有出血者應先設法止血。千萬不要讓已經骨折的肢體活動,以防骨折斷端刺破周圍神經、血管等組織。把受傷肢固定起來,是防止損傷周圍組織和止痛的好方法。固定的方法可用木板附於患肢一側,在木板與肢體間墊上棉花或毛布等松軟的物品,再用帶子綁好,松緊要適度。木板長出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做超關節固定,這樣才能徹底固定患肢。如果沒有木板可用樹枝、擀麵杖、雨傘、報紙卷等物品代替。

3、手腕骨折的急救方法是怎樣的?

手腕骨折:常見的腕部骨折從側面看,整個手腕不是平直的,成鍋鏟狀畸形;此外,還有腫、痛,腕關節不能活動。牽引和固定的方法,和前臂骨折相同。

手指骨折:容易出現畸形和畸狀活動;稍一移動傷指,可以聽到「骨擦音」,並伴有腫痛。

急救方法:①牽引:一手握腕,不動;另一手捏住傷指遠端,順著手指方向輕輕拉開。然後找干凈棉花或柔軟布塊,揉成拳頭大小的一團(用紙團也可以),外麵包上一塊干凈布片,讓傷指輕輕握住,將傷手用綳帶包紮起來。

②固定:以三角巾兜住前臂,懸吊在頸項上。但要注意手心朝地,傷手高於肘。

4、現場救護的原則和步驟有哪些?

現場救護的原則:

1、先搶後救:使處於危險境地的傷病員盡快脫離險地,移至安全地帶後再救治。

2、先重後輕:對大出血、呼吸異常、脈搏細弱或心跳停止、神志不清的傷病員,應立即採取急救措施,挽救生命。昏迷傷病員應注意維持呼吸道通暢。傷口處理一般應先止血,後包紮,再固定,並盡快妥善地轉送醫院。

3、先救後送:現場所有的傷病員需經過急救處理後,方可轉送至醫院。

現場救護的步驟有:

1、現場評估、判斷傷病情。

2、及時呼救,先救生命,再治傷病。

3、脫離現場、安全轉移。

5、上臂骨折的急救方法是怎樣的?

上臂、前臂和手處的骨折,都屬上肢骨折。

(1)用一塊夾板,捆綁住上臂。請注意手的姿勢,應該貼胸放置,比較自然。

(2)用大三角巾把手臂兜住,使傷肢懸吊在頸部。

(3)再用另一塊三角巾,把上臂和身子固定在一起。

1.上臂骨折:上臂只有一根骨頭,名叫「肱骨」。人在跌倒時手或肘著地,暴力直接沖擊在上臂上面,或者人在投擲時用力過大過猛,都有可能使防骨承受不了,發生斷裂。

(1)判斷方法:①上臂腫、痛,出現畸形。

②病人不敢活動上臂。

③按傷處,馬上引起疼痛。

(2)急救措施:①邊牽引,邊放好傷肢的位置。

牽引的做法是:一手握住前臂近肘彎處,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握前臂的一手,慢慢地用力,往下的方向拉(假如病人站著)。拉時,必須順著傷肢原來的位置成一條直線,切不可猛然拉動。握住病人手腕的一手,要逐漸把前臂一點點地彎曲,使患者的前臂彎成直角(於是前臂就垂直於上臂),並使上臂漸漸向身體靠攏,病人傷肢手心緊貼胸壁。這樣做,傷肢不會痛,且能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醫生稱這種姿勢為「功能位」)。固定包紮時,要一直保持這種姿勢。

②用夾板固定傷肢。

用兩塊夾板把傷肢夾在中間,使傷肢不能活動。夾板最好有長短多種,按病人上臂長度來選用。為了貼住傷處不痛,每塊夾板貼住傷肢的一面,最好放上棉花墊或舊布塊(緊急時,干毛巾也可以),外用綳帶或布條纏好。沒有夾板,樹枝、木棍、雨傘等都可代用。

用於肱骨骨折的夾板,應一長一短(寬約8厘米,一塊長約46厘米;另一塊稍短些,從腋窩到肘彎的長度即可)。在短的一塊夾板頂上裹一塊棉花墊或毛巾,夾在腋窩內,頂住腋窩;另一頭在肘彎之上,板面貼住上臂的內面。長的一塊貼在傷肢外面。再用兩塊三角巾折疊成條,將兩板縛住,結頭朝外。另找一塊三角巾(布條、繩子都可代用),兜住前臂,吊在頸項上。手掌應貼胸,比肘高7厘米左右較好。為了避免傷肢隨便移動,再找一塊三角巾,把傷肢和胸壁一起捆住,接頭打在腋窩前面。

6、前臂骨折的急救方法是怎樣的?

前臂骨折:發生前臂骨折,多因受到外力的直接沖擊,或跌倒時手掌著地引起。

(1)判斷方法:前臂不能活動,又腫又痛;如果斷骨錯位,還能出現小胳臂扭轉、折成角度等畸形。

(2)急救方法。

①牽引:一手握住病人的上臂,順著前臂的方嚮往上拉;另一手拉住病人的手,也頂著前臂的方向向下拉。拉時要緩慢而輕,逐漸加力,使兩頭斷骨離開。前臂伸直之後可以固定。

②夾板固定:用寬約8厘米,長約46厘米的兩塊薄木片,兩板各裹上棉花(同上臂骨折相同)。一塊放在前臂的手心面,一塊夾在前臂手背面,兩塊夾板把整個前臂夾住(包括手在內),兩塊三角巾折成寬條(或用布條),把夾板捆住。接著一手捏住上臂,另一手握住兩塊夾板,輕輕將前臂放平(即肘彎彎曲),手心貼胸,手應略高於肘。用寬三角巾把前臂懸掛在頸項上。

如果一時找不到木片,可用書報代替。找幾張報紙或幾本雜志,用這些書或報圍住前臂,一頭從肘彎以內起,另一頭包到手指,用三角巾把它捆好,再用大三角巾把前臂懸吊在頸上(手心朝胸)。注意點和用夾板固定法相同。運送和上臂骨折相同。

①將大卷書報疊在一起;

②書報卷裹住傷肢;

③用布條或手帕捆住;

④再用大三角巾兜住整條胳臂。

7、骨折的急救處理步驟

 步驟一:先止血
因車禍、塌方以及高空墜落等情況造成的骨折患者,在強大的外力作用下還可能會造成其內臟的損傷,如肝脾破裂、腦外傷等。這些都會嚴重地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在現場救助中,救助者應首先觀察患者是否有這類損傷,一旦發現就要緊急處理。
如果沒有這類損傷,則要盡快為患者進行包紮止血,以防止其休克。這是由於人體的骨髓中充滿了血液,骨質中還含有豐富的血管。骨質出血時,其血管裂口不像軟組織那樣可以收縮變小,因而,出血量會比較多。當患者發生閉合性骨折時,雖然在外觀上看不出有血液流出。但實際上血液已淤積在斷骨的周圍。
據估計,人體骨盆骨折的出血量可超過其總血量的80%。開放性骨折或伴有軟組織損傷患者的出血量會更多。突然的大量出血會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對骨折的患者進行急救時首先要止血。
步驟二:先固定再搬運
人體脊柱有椎管和馬尾神經。當脊柱發生骨折時,患者極易出現身體某些部位的癱瘓,如胸腰段骨折時常引起截癱;頸椎骨折時除了癱瘓部位升高外,還會引起呼吸肌麻痹,甚或威脅生命。此外,由於骨骼的附近常有神經走行,患者發生骨折後,其神經就會受到挫傷或嵌壓,進而影響局部組織或器官的功能,出現局部的感覺喪失,以及所支配肌肉的癱瘓。
所以,在搬運骨折尤其是脊柱和四肢骨折的患者時,更要特別小心。在搬運疑有脊柱骨折的患者時,應幾個人一起配合將其放在硬擔架或門板上,以保持患者身體平直。當患者的長管狀骨骨折時,由於骨髓腔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不恰當的搬運會使大量的脂肪溢出並進入血管,使患者形成肺栓塞、腦栓塞,從而引起氣急、胸痛、紫紺、發熱、休克、昏迷等症狀。
此外,不正確的搬動方法還可造成患者的骨折斷端對神經及血管的損傷。因此,患者發生四肢骨折時,應盡量不要搬動,可就地取材用夾板或代用品做簡單的固定後再迅速將患者送往醫院,以避免患者出現骨折並發症。
步驟三:有開放傷時要盡早手術

當患者發生開放性骨折時,由於傷口容易被污染,所以,患者常常會因為疼痛、失血,而使抵抗力降低。假如傷口得不到及時的清理,就容易形成化膿性感染並導致敗血症或骨髓炎等病症。因此,患者一旦出現開放性骨折應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並使用抗生素和破傷風抗毒素。
一般情況下,骨折的患者被送往醫院,經復位、石膏或夾板固定等方法後多可逐漸康復。但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一旦發現骨折部位的皮膚由紅變紫或起水皰、活動時疼痛劇烈或感到麻木時,一定要請醫生檢查,以免出現嚴重的後果。

與手臂骨折的救護方式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