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肺復甦不按胸口按肚子這是什麼技術啊?
心跳和呼吸,對生命是極其寶貴的,一旦停止,45秒後瞳孔就會散大,4-6分鍾後腦細胞發生不可逆損害,10分鍾後腦組織基本死亡,生命也隨之消逝……在這關鍵的「黃金4~6分鍾」里,心肺復甦術(CPR)是挽救生命最重要的手段:
在心臟和呼吸驟停後,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來進行急救,使心、腦及全身重要器官獲得最低限度的緊急供氧,為治療贏得時間。
傳統的心肺復甦術是按壓患者胸部正中心臟位置:
可是,你知道嗎?
胸部按壓心肺復甦術自從1960年問世以來,拯救過無數生命,但是它也給病人的後期康復帶來了很多麻煩!
按壓頻率每分鍾要達到100次,每次按壓力度要達到45~55公斤,每次按壓胸廓的深度要達到5cm,這也導致了患者的胸肋骨往往不堪重負,按著按著就骨折了……
醫學界曾對1890餘名胸部按壓心肺復甦術後死亡的患者進行了解剖,結果無一例外,他們的胸肋骨都有不同程度的骨折。
胸肋骨骨折,如果繼續進行按壓,容易造成患者血氣胸等進一步的傷害。
困擾了醫務人員數十年的這個難題,如今終於有了解決方法!
8月19日,在成都舉辦的全國首屆西部急危重症聯盟論壇上,
來自我國危急重症領域的頂尖專家、中國武警總醫院急救醫學中心主任王立祥教授,帶來了他潛心研究多年、如今已在臨床成功應用並轉化成果的
腹部提壓心肺復甦術
心肺復甦不再單一按壓胸部,而加上了提壓腹部,二者互相配合,揚長避短,可以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啦!
王立祥教授介紹,傳統的心肺復甦法有很多局限:
一方面 胸外按壓不但有造成肋骨骨折的風險,而且對於本來就有胸部外傷的心臟驟停患者,還可能加重骨折、導致骨折斷端傷及肺臟與胸膜。最重要的是,讓心肺復甦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 傳統心肺復甦法中,血液循環和呼吸不能兼顧,一般是胸外按壓30次後停止,再給予2次人工呼吸,這種按壓的中斷使患者在進行人工呼吸時就失去了血液循環支持。
改成按壓腹部,就是為了避免出現按壓胸部所造成的以上缺陷。
腹部提壓心肺復甦術是在器械的幫助下,通過反復改變腹腔內壓來建立血液循環和呼吸,避開了胸肋骨,而且可以持續不斷進行,不影響建立呼吸通氣。
建立血液循環
為什麼提壓腹部,也能達到按壓胸部一樣的促進血壓循環的效果呢?
王立祥教授介紹,人體有1/4的血液量集中在腹腔內,提壓腹部可以對腹主動脈造成壓力,產生「反搏」,增加冠狀動脈內血壓流,達到和直接按壓心臟相似的效果。
反搏
通過機械的方式,使主動脈內收縮期血壓降低和舒張期血壓增高,以達到輔助心臟做功,改善血液循環,增加心、腦、腎等器官的血流灌注的一種輔助循環方法。
建立呼吸循環
按壓腹部,又為什麼能讓患者呼吸呢?
王立祥教授介紹,肺和腹腔之間有一層膈肌,隨著腹腔內壓力的增大和減小,膈肌也會帶動胸腔的擴張和縮小,讓空氣進出肺部,達到被動呼吸的效果。
經過多年的理論研究,王立祥教授和多名專家一道,起草出《腹部提壓心肺復甦專家共識》,將起「腹」心動的方法推廣到全國,實現了心與肺復甦並舉的科學理念。
又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和完善,王立祥教授完成了對世界首台腹部提壓心肺復甦儀的產品轉化。
這台儀器,是咱們中國人的首創,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完全國產!
「有了儀器的幫助,就能夠真正實現胸部按壓心肺復甦和腹部提壓心肺復甦的互相配合,更好地拯救生命,」王立祥教授說。
「我們曾搶救過一位86歲的老人,當時用胸部按壓了沒幾下,老人的胸肋骨就斷了。我們立即改用腹部提壓,搶救了十多分鍾,最後把老人救過來了。後來老人康復出院,還提著水果籃自己走進醫院,來對我們醫務人員表達感謝。
「當時就覺得,對這個方法、這個產品,真的是很自豪的。」
王立祥教授說,中國已經步入老年化社會,在對老年人的搶救中,胸外按壓更受局限。
腹部提壓能更好地挽救老年人,希望這個方法能更好地推廣出去,對「健康中國」意義深遠。
新技術真的值得推廣,讓大家都能受益。
2、心臟復甦把肋骨按斷了,請問這屬於正常嗎
胸骨和來肋骨骨折是心肺復甦的一個常見並發症,正確標自准地實施心肺復甦操作可以降低其發生,但是是無法完全避免其發生的。因為在反百復按壓過程中必然會對骨骼的骨質產生度損傷,積累到知一定程度就很可能發生骨折,這尤其易於發生在那些有骨質疏鬆的老年道人身上。
3、心肺復甦胸外按壓時手為什麼不能離開胸壁
「胸外按壓時掌根不應離開胸壁」,這是一條多次在心肺復甦指南中被提抄到的內容。要知道如果在按壓過百程中掌根反復離開胸壁就很可能造成按壓點出現位移,最終導致沖擊式按壓以及按壓點偏移後肋度骨異常受力發生骨折的概率上升。
4、骨折兩個月為什麼還沒有恢復跡象
片子上沒看到明顯骨痂不一定就是一點沒有恢復,你按壓骨折的地方如果沒有疼痛感的話說明骨折端就有一定的連接了,石膏打2個月時間長了,別打了,否則會踝關節僵硬的。
至於下垂青紫,那是淤血,靜脈張力差造成的,慢慢會恢復的。
5、出現心臟猝死要怎樣處理?
一旦發生猝死,立即進行簡易的心肺復甦術(即拳擊胸部、心臟按壓及口對口呼吸),拳擊胸部方法是以緊握著的右拳對著胸骨中點猛擊兩下,這種較強的刺激可以激發心室搏動,使停跳的心臟恢復功能。如果拳擊胸部兩次無效,則馬上開始胸外心臟按壓。方法是將病人仰卧,背部墊以硬板,按壓者將右手置於病人胸骨下1/3處,左手放於右手之上,用力將胸骨下段壓向脊柱,使胸骨下降3~4厘米時,心臟即被擠壓於胸骨及脊柱之間,而將心腔中的血液排出,隨後將手腕放鬆,胸骨因胸廓彈性而復位,產生胸腔負壓,使靜脈血迴流至心臟。如此反復按壓,每分鍾約用60~70次。按壓時用力要均勻,切忌暴力。否則易引起肋骨骨折及內臟損傷。按壓是否有效,可在大腿根部摸股動脈搏動,如有股脈動搏動,則證明是有效的。在心臟按壓的同時,須進行口對口呼吸,方法是將病人頭向後仰,頦提高,保持呼吸道通暢,施術者一手將病人鼻子捏住,深吸一口氣後,緊貼病人嘴,用力吹一下,這時病人的胸部略隆起,然後由於胸部自身的彈力使氣呼出,如此反復動作,每分鍾16~18次。如果病人未出現復甦心臟及自主呼吸,簡易復甦術應一直持續到由醫生接替的電擊除顫、靜脈給葯、氣管插管人工呼吸等,不應半途而廢。
心臟猝死可發生在任何場所,復甦的成敗關鍵是早期識別和早期搶救。早期識別中聽心音,測血壓均不易做到,可採用一手拍打病人觀看神志,另一手同時觸摸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的方法,利於早期識別。早期搶救要強調「立即」二字。所以平時要進行必要的手法訓練,以利搶救時准確、有效。
6、正確的心肺復甦會不會壓斷肋骨
胸骨和肋骨骨折是心肺復甦的一個常見並發症,正確標准地實施心肺復甦操作可以降低其發生,但是是無法完全避免其發生的。因為在反復按壓過程中必然會對骨骼的骨質產生損傷,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很可能發生骨折,這尤其易於發生在那些有骨質疏鬆的老年人身上。
7、鎖骨骨折快三個月,是保守醫療的,現在還沒粘上,手用力去動那骨頭,就上下有一點點動,還要不要8字固
不需要用八字固定帶或者吊帶,平常不要用手去摸或按壓骨折斷端,一般骨折癒合需要三個月,建議您上傳最近一次鎖骨正位片,看有沒有骨痂形成專,有骨痂的話以後會癒合的,時間上說不好,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如果骨折6個月後骨折位置沒有骨痂形成沒有癒合,則可診斷為骨折不癒合,到時候可能屬需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