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骶椎骨折的診斷
X線骨折能診斷,但是脊椎骨折的話都會有碎骨片會到髓腔里壓迫神經的,最好做個CT
2、第4骶椎骨折的治療
第4骶椎內緣可見骨質凹陷,余未見明顯異常.這說明問題不算嚴重,依我看可以不需要住院,關鍵是內緣可見骨質凹陷,余未見明顯異常,這說明有骨折存在,但是沒有造成對脊髓的損害和壓迫現象,需要注意的是;絕對卧床休息,體位是平躺,輕易不要變換,以保證骨折部位不損傷脊髓神經,最少需要40天時間,飲食上加強營養即可.
3、骶骨骨折的臨床表現
視受損程度不同,骶骨骨折的臨床症狀差別較大,檢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疼痛
對外傷後主訴骶骨處持續性疼痛者應詳細檢查。清晰地條狀壓痛大多因骨折所致,並可沿壓痛的走向來判定骨折線。傳導叩痛較腰椎骨折輕,尤其是在站立位檢查時。
2.懼坐
坐位時重力直接作用於骶尾處而引起疼痛,因此患者喜取站位,或是一側臀部就座。
3.皮下淤血
因骶骨淺在,深部損傷易顯露於皮下,因此在體檢時可發現骨折處的血腫、皮下淤血或皮膚挫傷、擦傷等。
4.肛門指診
肛門指診時可根據壓痛部位、骨折處移位及有無出血,推測骨折線走行、有無明顯錯位及是否為開放性骨折等。
5.馬鞍區感覺障礙
波及骶孔的骨折可刺激骶神經支而出現馬鞍區感覺過敏、刺痛、麻木及感覺減退等各種異常現象。
6.骶骨骨折分型
(1)橫形骨折 橫形骨折可見於骶骨的各個平面,但以中、下段為多見。
(2)縱形骨折 縱形骨折較橫形骨折少見,均為強烈暴力所致,多與骨盆骨折同時發生,或是出現一側性骶髂關節分離。一般情況下,骨折線好發於側方骶孔處。嚴重者傷側半個骨盆及同側下肢向上移位,並可能出現膀胱、直腸症狀和腹膜後血腫。
(3)粉碎性骨折 多系直接暴力作用於局部而引起的星狀或不規則狀的粉碎性骨折,移位多不明顯,臨床上如不注意檢查,易漏診,並應注意觀察X線片。
(4)撕脫骨折 由於骶結節韌帶所致的骶骨側下緣附著點處撕脫,骨折易漏診,應注意。
4、如何治療骶椎骨折
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鎖陽1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片子姜黃10克,黃明膠10克,骨碎補30克,香附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5、骶椎骨折.
?
6、骶骨骨折的診斷
1.外傷史
注意外傷時骶部所處的位置及百暴力方向,絕大多數患者在外傷後立即出現明顯的局部症狀,常主訴臀部著地跌倒後即不敢坐下度的特殊病史。
2.臨床表現
應仔細檢查,一般不難診斷。對此種損傷只要認真按常規進行觸診,大多問可獲得及時診斷;同時應予以肛門指診以判定有無答直腸損傷。
3.X線平片
拍攝正位及側位X線片,疑及骶髂關節受累者,應加拍斜回位片。
4.CT及MRI檢查答
CT檢查較X線平片更為清晰,尤其對判定骨折線及其移位方向較為理想;而對周圍軟組織的觀察,則以MRI檢查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