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手肘球頭骨折

手肘球頭骨折

發布時間:2020-04-10 11:01:19

1、右橈骨小頭骨折

說嚴重,也不嚴重,不嚴重呢,治療方法不對就很嚴重。

如果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一個月就痊癒了。「歪戴帽征」說明傷到軟組織了,治療骨折的同時還要治療軟組織,不然以後就會出所西醫說的「創傷性關節炎」。軟組織再生能力弱,只能靠葯物幫助其生長。

建議在當地找傳統中醫骨科老師醫治,石膏只是固定,不是治療。治療是讓骨折處盡快的長出骨痂,讓骨折快速的癒合。骨折復位固定後,關鍵是用葯促進斷骨在短時間內快速生長癒合,達到徹底康復,這才是治療的重點,而不是靜養吃補品,靠靜養飲食來幫助骨頭生長,作用是非常小的,治療的重點不是靜養自身慢慢恢復,而是讓其快速生長。只有讓斷骨在短時間內生長癒合,這才是治療的重點。

一般的骨折一個月就痊癒了,如果兩個月都還不能好,那就是醫生的水平和能力問題了。

斷骨未癒合前間飲食忌吃鯉魚、公雞、酸筍、牛肉、姜、高鈣高蛋白食物等,這是經驗所得。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葯物忌用,宜多吃新鮮蔬菜,適量鮮肉,不宜過多活動關節,以免加重損傷。

祝早日康復!

2、肘關節的恢復訓練

有的 一般是一個月。但不是說沒有效果啦,只是說效果沒有那麼明顯啦。
訓練的原則是感覺肘關節周圍可以忍受的疼痛為最大限度,難以忍受的疼痛不行。鍛煉當中必然產生疼痛,輕度、可以忍受的疼痛是必須的,因為粘連的軟組織要松解開,就有疼痛,否則就沒有效果。但絕對沒有必要象影視作品中強忍疼痛、滿頭大汗,那樣對軟組織的損傷太大了,是絕對有害,對功能恢復沒有幫助的。出現疼痛,應該是在3~5分鍾內,普通人都可以忍受的疼痛。
肘關節的伸直,比較簡單,手提重物,就可逐漸伸直。重點是鍛煉肘關節的屈曲,方法是靠牆站立,腕背頂在牆上,用他自己的體重壓迫肘關節屈曲。 鍛煉前後,配合熱毛巾濕敷,擦點紅花油。鍛煉前後,你可以用手輕輕捏拿肘關節周圍的肌肉,以不感到疼痛為宜。鍛煉每次可以進行15~30分鍾,每天3~4次,如果感覺輕松,還可以再增加鍛煉次數或時間。

3、骨折了還能接嗎?

骨折後要將發生移位的骨折斷端重新恢復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骨折只要不是粉碎性骨折或特珠部位(髖關節球頭折斷,不能接上,須換人工製造的不銹鋼球頭)都能接上。

4、怎樣檢查肘關節?

肘關節由肱骨下端,尺、橈骨上端和附其上的韌帶和肌肉構成。它包括3個關節,即肱尺、肱橈和尺橈上關節。大部分肌肉皆位於前方,後方和側面骨骼位於皮下。

視診:輪廓。肘前面為3組豐滿的肌群,上方為肱肌和肱二頭肌遠端,下方內側為前臂屈肌群,外側為前臂伸肌群,中間有肘橫紋;肘後為三頭肌遠端及其附著鷹嘴,其兩側呈凹陷,即橈側窩和尺側窩。

畸形。肘內,外翻畸形:正常伸肘時,前臂橈偏10度左右,即攜物角,當攜物角增大時外翻,減小或前臂尺偏則為肘內翻;肘關節一些疾病引起肘屈曲畸形;肱肋骨踝上骨折或肘後方脫位時,鷹嘴後突明顯。

腫脹輕度腫脹時,僅見鷹嘴側窩鼓起。嚴重腫脹時,整個肘部粗大,甚至肘橫紋消失;菱形腫脹,為慢性關節炎症的一種表現,即肘關節腫脹,而其上、下肌肉萎縮。一側腫脹常因肱骨內上髁或外髁骨折所致。

肌萎縮除因關節的慢性炎症外,神經麻痹時可引起廣泛性的肌萎縮。

觸診:肽骨外上髁有前臂伸肌群附著,外上髁炎(網球肘)時,壓痛明顯;肱骨內上髁有前臂屈肌群附著,可因炎症表現壓痛明顯;鷹嘴可因骨折或滑車炎等,而有壓痛或肥厚感;橈骨頭可於肘後橈側窩處觸及,同時旋轉前臂,能觸到橈骨頭轉動的感覺。檢查可在肘關節位於不同的屈曲角度進行。骨折時此窩鼓起並有壓痛;尺骨喙突為肌肉遮蓋不易觸及,需以拇指在肘前深壓,骨折時引起疼痛;尺神經位於肘後尺側,按壓時引起手麻,異常時可有肥厚感,並有壓痛和患麻加重現象。

肱骨外髁、內上髁、撓骨頭和鷹嘴骨折時,即局部腫脹和壓痛外,可觸到骨擦音和異常活動。

肘關節異常肘關節腫脹在觸診時,若有波動感,則屬於積液和積血,如肘後滑囊炎;如為實質感,則屬肥厚的關節囊或增生的結締組織,或骨化性肌炎。

活動:肘關節活動以屈伸為主,活動的關節主要在肱尺關節。前臂的旋轉則依賴於尺肱上、下關節和骨間膜的相互活動。肱橈關節雖參與屈伸和旋轉活動,僅處於次要位置。

被動活動。肘伸直可到0度,屈曲150度以上即前臂與上臂交角為30度,小於這個范圍即屬受限。前臂中立位以拇指朝上為0度,在肘屈曲90度位,作旋後(80度至90度)和旋前(約80度至90度)運動,皆可有不同的角度尺來測量。

肘伸直位無側方活動,但側副韌帶損傷肘會出現異常的側方活動。

主動活動主要檢查伸肘和屈肘的肌力。

與手肘球頭骨折相關的內容